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


背景技术:



2.前防撞梁,又称前保险杠,其主要作用是在碰撞情况下保障驾驶室内人员的安全,以及在车头部分变形后车门还能够顺利的打开。既要求具备一定刚度,不能太脆,不能一碰撞就断裂,又要求具备一定溃缩性,能够吸收大部分碰撞产生的能量,降低对车内人员的伤害。防撞梁的两端弯折形成弓形结构且其两端设有两个吸能盒。如图1所示,吸能盒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封板3、封板3前侧且沿前后向设置的侧板4和封板3的四个角上的四个安装孔5等,侧板4呈筒状。吸能盒与防撞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一种专门用于焊接吸能盒与防撞梁的焊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专门用于防撞梁与吸能盒的焊接,保证了防撞梁的焊接精度,可实现自动定位和夹装。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包括工作台6及其上的两个工装夹具和一个定位块7,两个工装夹具左右并排设置,所述定位块7位于一个工装夹具的外侧且其位于防撞梁1的端部;所述工装夹具包括用于支撑吸能盒2的吸能盒支撑结构、吸能盒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且将封板3夹紧固定在吸能盒支撑结构上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吸能盒支撑结构外侧且用于支撑防撞梁1的防撞梁支撑槽9和防撞梁支撑槽9前方或后方且用于将防撞梁1夹紧在防撞梁支撑槽9上的防撞梁气动夹10,所述吸能盒支撑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且用于支撑封板3的封板支撑11、封板支撑11上侧且与一个安装孔5配合的定定位柱12和封板支撑11旁且能上下运动的动定位柱13,所述动定位柱13与另一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位于另一个安装孔5的正下方,所述防撞梁支撑槽9为由内至外斜向下设置且与防撞梁1配合的矩形槽,所述定位块7正对防撞梁支撑槽9设置,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将封板3的前后两端夹紧在封板支撑11上;加工时,两个吸能盒2均竖向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吸能盒支撑结构上,所述动定位柱13向上运动并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所述防撞梁1沿左右向设置,其置于两个防撞梁支撑槽9上,其一端顶靠在定位块7的内侧;侧板4的上端顶靠在防撞梁1的下侧,两个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分别顶压在封板3前后两端的上侧,所述防撞梁气动夹10的夹臂顶压在防撞梁1的上侧。
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封板支撑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凹字形结构,其前后竖臂的顶部分别位于封板3前后两端的下侧。
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封板支撑11和防撞梁支撑槽9均通过第一支座14固定在工作台6上,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支座15固定在工作台6上,两个第二支座15分别位于第一支座14的前后两侧。
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撞梁气动夹10位于防撞梁支撑槽9的后方,所述第一支座14的后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上滑动设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下侧与工作台6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定位气缸18,所述动定位柱13设于滑板17的顶部内侧;所述定位气缸18伸展时,所述动定位柱13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
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定位柱12与动定位柱13分别与对角线上的两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
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同一工装夹具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同步动作,前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后下运动,后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前下运动。
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个工装夹具以防撞梁1的中垂线左右对称设置。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专门用于防撞梁与吸能盒的焊接,保证了防撞梁的焊接精度,可实现自动定位和夹装。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的俯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的侧视图。
16.图中:1防撞梁、2吸能盒、3封板、4侧板、5安装孔、6工作台、7定位块、8封板气动夹、9防撞梁支撑槽、10防撞梁气动夹、11封板支撑、12定定位柱、13动定位柱、14第一支座、15第二支座、16滑轨、17滑板、18定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8.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包括工作台6及其上的两个工装夹具(位于防撞梁1的弯折处)和一个定位块7(具体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两个工装夹具左右并排设置,定位块7位于一个工装夹具的外侧(本实施例定义靠近工作台6中部的一侧为内)且其位于防撞梁1的端部(左端或右端)。其中,工装夹具包括用于支撑吸能盒2的吸能盒支撑结构、吸能盒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且将封板3夹紧固定在吸能盒支撑结构上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竖向设置)、吸能盒支撑结构外侧且用于支撑防撞梁1的防撞梁支撑槽9(倾斜设置)和防撞梁支撑槽9前方或后方且用于将防撞梁1夹紧在防撞梁支撑槽9上的防撞梁气动夹10(竖向设置)等。吸能盒支撑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且用于支撑封板3的封板支撑11、封板支撑11上侧且与一个安装孔5配合的定定位柱12和封板支撑11旁且能上下运动的动定位柱13等,动定位柱13与另一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位于另一个安装孔5的正下方。防撞梁支撑槽9为由内至外斜向下设置(倾斜角度与防撞梁1端部的倾斜角度相同)且与防撞梁1配合的矩形槽(槽宽较防撞梁1的宽度稍大),定位块7正对防撞梁支撑槽9设置,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将封板3的前后两端夹紧在封板支撑11上。加工时,两个吸能盒2均竖向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吸能盒支撑结构上(封板3沿左右向水平置于封板支撑11上,定定位
柱12插入对应的安装孔5中),动定位柱13向上运动并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以实现吸能盒2的固定与定位。防撞梁1沿左右向设置,其两端由内至外斜向下弯折,其置于两个防撞梁支撑槽9上,其一端(左端或右端)顶靠在定位块7的内侧。侧板4的上端顶靠在防撞梁1的下侧(焊接位置处),两个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分别顶压在封板3前后两端的上侧,防撞梁气动夹10的夹臂顶压在防撞梁1的上侧。
19.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封板支撑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凹字形结构(其前后两端的上侧沿竖直方向设有两条竖臂),其前后竖臂的顶部分别位于封板3前后两端的下侧。
20.进一步地,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封板支撑11和防撞梁支撑槽9均通过第一支座14(具体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固定在工作台6上,封板支撑11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一支座14的内侧顶部,防撞梁支撑槽9倾斜固定在第一支座14的外侧顶部。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支座15(具体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固定在工作台6上,两个第二支座15分别位于第一支座14的前后两侧。
21.具体地,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撞梁气动夹10位于防撞梁支撑槽9的后方,第一支座14的后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16,滑轨16上滑动设有滑板17,滑板17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下侧与工作台6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定位气缸18(缸体底部固定在工作台6上),动定位柱13设于滑板17的顶部内侧。定位气缸18伸展时,动定位柱13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定位气缸18收缩时,动定位柱13位于封板3的下方。
2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定位柱12与动定位柱13分别与对角线上的两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其直径较对应的安装孔5的直径稍小)。
2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同一工装夹具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同步动作,前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后下运动,后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前下运动。两个同一工装夹具的对应气动结构根据需要同步或不同步动作。
2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个工装夹具以防撞梁1的中垂线左右对称设置。
2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6)及其上的两个工装夹具和一个定位块(7),两个工装夹具左右并排设置,所述定位块(7)位于一个工装夹具的外侧且其位于防撞梁(1)的端部;所述工装夹具包括用于支撑吸能盒(2)的吸能盒支撑结构、吸能盒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且将封板(3)夹紧固定在吸能盒支撑结构上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吸能盒支撑结构外侧且用于支撑防撞梁(1)的防撞梁支撑槽(9)和防撞梁支撑槽(9)前方或后方且用于将防撞梁(1)夹紧在防撞梁支撑槽(9)上的防撞梁气动夹(10),所述吸能盒支撑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且用于支撑封板(3)的封板支撑(11)、封板支撑(11)上侧且与一个安装孔(5)配合的定定位柱(12)和封板支撑(11)旁且能上下运动的动定位柱(13),所述动定位柱(13)与另一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位于另一个安装孔(5)的正下方,所述防撞梁支撑槽(9)为由内至外斜向下设置且与防撞梁(1)配合的矩形槽,所述定位块(7)正对防撞梁支撑槽(9)设置,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将封板(3)的前后两端夹紧在封板支撑(11)上;加工时,两个吸能盒(2)均竖向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吸能盒支撑结构上,所述动定位柱(13)向上运动并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所述防撞梁(1)沿左右向设置,其置于两个防撞梁支撑槽(9)上,其一端顶靠在定位块(7)的内侧;侧板(4)的上端顶靠在防撞梁(1)的下侧,两个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分别顶压在封板(3)前后两端的上侧,所述防撞梁气动夹(10)的夹臂顶压在防撞梁(1)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支撑(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凹字形结构,其前后竖臂的顶部分别位于封板(3)前后两端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支撑(11)和防撞梁支撑槽(9)均通过第一支座(14)固定在工作台(6)上,两个封板气动夹(8)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支座(15)固定在工作台(6)上,两个第二支座(15)分别位于第一支座(14)的前后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气动夹(10)位于防撞梁支撑槽(9)的后方,所述第一支座(14)的后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上滑动设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下侧与工作台(6)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定位气缸(18),所述动定位柱(13)设于滑板(17)的顶部内侧;所述定位气缸(18)伸展时,所述动定位柱(13)插入另一个安装孔(5)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定位柱(12)与动定位柱(13)分别与对角线上的两个安装孔(5)配合且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同一工装夹具的两个封板气动夹(8)同步动作,前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后下运动,后方的封板气动夹(8)的夹臂斜向前下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工装夹具以防撞梁(1)的中垂线左右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梁的组装工作台,属于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两个工装夹具和定位块,工装夹具包括吸能盒支撑结构、两个封板气动夹、防撞梁支撑槽和防撞梁气动夹,吸能盒支撑结构包括封板支撑、定定位柱和动定位柱,防撞梁支撑槽为由内至外斜向下设置的矩形槽,定位块正对防撞梁支撑槽设置,两个封板气动夹分别将封板的前后两端夹紧在封板支撑上;加工时,两个吸能盒均竖向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吸能盒支撑结构上,动定位柱向上运动并插入另一个安装孔中;防撞梁置于两个防撞梁支撑槽上,其一端顶靠在定位块的内侧;侧板的上端顶靠在防撞梁的下侧,两个封板气动夹夹紧封板前后两端的上侧,防撞梁气动夹的夹紧防撞梁的上侧。防撞梁的上侧。防撞梁的上侧。


技术研发人员:

孟庆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顺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2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8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防撞   所述   工作台   两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