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

著录项
  • CN202010048715.X
  • 20200116
  • CN111276260A
  • 20200612
  •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王鑫鑫;叶志前;杨丽娜;林云剑;魏辉
  • G16H80/00
  • G16H80/00 G16H40/20 G16H10/60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越达巷92号创业智慧大厦
  • 浙江(33)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莎日娜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属于医疗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医联体之间不能实现跨医联体会诊的问题,有利于现今医疗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合理利用。所述会诊系统包括: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第一审核模块,发送会诊资料模块,会诊模块,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第二审核模块,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基于会诊系统实现两个医联体之间不能进行跨医联体会诊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第一审核模块,发送会诊资料模块,会诊模块,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第二审核模块,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用于通过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对入驻到所述云端的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进行关联关系的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至少包括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和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

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用于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通过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向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第一审核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发送会诊资料模块,用于在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审核通过时,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通知至少包括所述患者病历资料;

会诊模块,用于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进入云端会诊平台,以结合所述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会诊;

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将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

第二审核模块,用于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对所述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得到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

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作为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申请医生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之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根据所述最终诊疗方案,对患者终端的患者进行;

发送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患者终端定期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送随访信息,所述随访信息表征所述患者终端的患者的结果;

存储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存储所述随访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包括:

发送入驻申请子模块,用于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向同一个云端发送入驻申请,以入驻同一个云端;

设置业务权限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并对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设置业务权限,所述权限为:是否开启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是否开启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

设置关联关系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根据开启的所述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和所述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之间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包括:

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子模块,用于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选择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中的所述跨医联体业务,开启所述跨医联体业务;

选择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子模块,用于所述跨医联体业务被选择开启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从云端的所述多个医联体中选择会诊需要的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并从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中,选择所述第二医联体的中心医院中与患者对应的会诊专家团队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

第一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向所述第一医联体的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发送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第二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将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转发给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推送病历资料模块,包括:

第二审核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接收到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发出通过审核的指示;

推送病历资料子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接收到所述指示后,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发送会诊资料模块,包括:

设置相关信息子模块,用于根据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设置跨医联体会诊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和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的会诊专家终端;

发送会诊资料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所述相关信息,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的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会诊相关资料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以及患者病历资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会诊时间之前,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接收并检查会诊相关资料;

发送补充通知子模块,用于若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所述会诊专家终端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出补充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的补充通知;

上传补充资料子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接收所述补充通知后,对所述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进行补充,补充完成后将所述缺少内容上传至云端,并通知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查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会诊模块,包括:

开启云端会诊平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诊地点,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开启跨医联体会诊的云端会诊平台;

会诊信息交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诊时间,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按时进入云端会诊平台,结合患者病历数据,进行跨医联体会诊讨论的信息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补充会诊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在提交系统中,互相查阅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并在所述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中补充各终端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生成含义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补充的会诊意见的会诊方案,并再次提交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远程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

国家了为了平衡医疗资源,通过医联体等方式来带动医疗发展。

由于同一地域中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和信息壁垒,医联体可以采用远程会诊诊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将数据信息传输来提高效率,利用上端资源优势弥补下端资源不足。但是医联体只能解决同一地域中的下端医疗资源不足的为问题,却不能解决不同地域之间的资源利用的问题。

由于相关技术中仅限于同一地域的医联体,不利于解决不同地域的医联体之间的资源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MDT的含义为多学科联合会诊会诊系统,应用于云端,所述系统包括: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第一审核模块,发送会诊资料模块,会诊模块,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第二审核模块,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用于通过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对入驻到所述云端的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进行关联关系的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至少包括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和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

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用于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通过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向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第一审核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发送会诊资料模块,用于在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审核通过时,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通知至少包括所述患者病历资料;

会诊模块,用于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进入云端会诊平台,以结合所述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会诊;

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将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

第二审核模块,用于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对所述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得到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

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作为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申请医生终端。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根据所述最终诊疗方案,向对患者终端的患者发送进行方案;

发送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患者终端定期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送随访信息,所述随访信息表征所述患者终端的使用者患者的结果;

存储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存储所述随访信息。

优选地,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包括:

发送入驻申请子模块,用于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向同一个云端发送入驻申请,以入驻同一个云端;

设置业务权限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并对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设置业务权限,所述权限为:是否开启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是否开启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

设置关联关系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根据开启的所述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和所述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地,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包括:

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子模块,用于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选择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中的所述跨医联体业务,开启所述跨医联体业务;

选择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子模块,用于所述跨医联体业务被选择开启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从云端的所述多个医联体中选择会诊需要的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并从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中,选择所述第二医联体的中心医院中与患者对应的会诊专家团队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

第一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向所述第一医联体的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发送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第二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将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转发给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

优选地,推送病历资料模块,包括:

第二审核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接收到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发出通过审核的指示;

推送病历资料子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接收到所述指示后,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优选地,发送会诊资料模块,包括:

设置相关信息子模块,用于根据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设置跨医联体会诊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和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的会诊专家终端;

发送会诊资料子模块,用于根据设置的所述相关信息,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的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会诊相关资料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以及患者病历资料。

优选地,发送会诊资料模块还包括:

第一检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会诊时间之前,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接收并检查会诊相关资料;

发送补充通知子模块,用于若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所述会诊专家终端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出补充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的补充通知;

上传补充资料子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接收所述补充通知后,对所述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进行补充,补充完成后将所述缺少内容上传至云端,并通知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查看。

优选地,会诊模块,包括:

开启云端会诊平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诊地点,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开启跨医联体会诊的云端会诊平台;

会诊信息交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诊时间,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按时进入云端会诊平台,结合患者病历数据,进行跨医联体会诊讨论的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系统在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将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之后,还包括:

补充会诊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在提交系统中,互相查阅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并在所述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中补充各终端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生成含义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补充的会诊意见的会诊方案,并再次提交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医联体平台之间的数据相互不通,无法实现医联体与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的问题,利于不同地域的医联体之间的资源利用。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基于将不同医联体平台进行关联关系的配置,实现同一云端下,两个不同医联体会诊平台之间的业务流通和数据流通,达到各个医联体之间资源合理利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本发明采用上述系统,提供一种跨医联体的MDT会诊解决方案,使医联体与医联体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并且以医院为单位配置是否可以开启跨医联体的MDT会诊业务。

本申请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的MDT会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第一,该系统是基于云的SaaS系统,不同的医联体人员之间,可以通过云端访问数据信息,方便快捷,这样有利于打破医联体之间数据壁垒,申请医生可以向医联体外的更高资源寻求帮助;第二,通过该系统可以配置跨医联体会诊服务,医院可以选择是否能够允许发起跨医联体申请操作,是否能够允许接受其他医联体发送的会诊申请;第三,兼容不同配置结构的检查数据流通,在两个医联体之间的检查配置不同情况下,支持互相查看对方的检查数据。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的应用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的应用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所应用的整体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在医联体之间数据打通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利用医联体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联,打造整个远程会诊服务,基层机构不仅仅限制在某一个医联体的资源之下,还能利用其它医联体的医疗优势解决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多个医联体之间的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打通不同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和业务流,使不同医联体之间可以进行远程MDT会诊业务。其中,未对两个医联体进行设置关联关系(打通不同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和业务流)的时候,两个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是不能流通的,各个医联体之间属于独立的、互补交互的平台。为方便区分,我们将这两个医联体分别成为医联体A和医联体B,通过本发明的系统,将医联体A的会诊平台和医联体B的会诊平台都入驻到云端,平时(为进行关联关系配置)这两个医联体会诊平台的数据是相互不通的,无法实现医联体与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当需要进行跨医联体会诊时,云端的总后台服务器会将医联体A的会诊平台和医联体B的会诊平台中提前设置的关联关系配置开启,建立两者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第一审核模块,发送会诊资料模块,会诊模块,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第二审核模块,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

关联关系设置模块,用于通过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对入驻到所述云端的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进行关联关系的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至少包括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和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通过发送入驻申请子模块,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向同一个云端发送入驻申请,以入驻同一个云端;通过设置业务权限子模块,在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并对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设置业务权限,权限的具体内容为:是否开启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是否开启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通过设置关联关系子模块,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根据开启的所述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和所述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之间的关联关系。

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模块,用于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通过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向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通过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子模块,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选择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中的所述跨医联体业务,开启所述跨医联体业务;通过选择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子模块,所述跨医联体业务被选择开启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从云端的所述多个医联体中选择会诊需要的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并从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中,选择所述第二医联体的中心医院中与患者对应的会诊专家团队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通过第一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申请医生终端向所述第一医联体的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发送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通过第二发送会诊申请子模块,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将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转发给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

推送病历资料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通过第二审核子模块,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接收到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发出通过审核的指示;通过推送病历资料子模块,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接收到所述指示后,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第一审核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发送会诊资料模块,用于在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审核通过时,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通知至少包括所述患者病历资料;

具体实施时,首先,本发明通过第一检查子模块,在所述会诊时间之前,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接收并检查会诊相关资料;通过发送补充通知子模块,若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所述会诊专家终端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出补充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的补充通知;通过上传补充资料子模块,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接收所述补充通知后,对所述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进行补充,补充完成后将所述缺少内容上传至云端,并通知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查看。

然后本发明通过设置相关信息子模块,根据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设置跨医联体会诊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和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的会诊专家终端;通过发送会诊资料子模块,根据设置的所述相关信息,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的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会诊相关资料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以及患者病历资料。

会诊模块,用于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进入云端会诊平台,以结合所述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会诊;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通过开启云端会诊平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诊地点,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开启跨医联体会诊的云端会诊平台;通过会诊信息交互子模块,根据所述会诊时间,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按时进入云端会诊平台,结合患者病历数据,进行跨医联体会诊讨论的信息交互。

发送会诊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将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

第二审核模块,用于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对所述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得到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

补充会诊方案模块,用于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在提交系统中,互相查阅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并在所述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中补充各终端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生成含义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补充的会诊意见的会诊方案,并再次提交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

发送最终诊疗方案模块,用于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作为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申请医生终端。

另外所述系统还包括:

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根据所述最终诊疗方案,对患者终端的患者进行;

发送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患者终端定期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送随访信息,所述随访信息表征所述患者终端的患者的结果;

存储随访信息模块,用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存储所述随访信息。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跨医联体MDT会诊系统实现,下面对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通过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对入驻到所述云端的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进行关联关系的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至少包括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和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向同一个云端发送入驻申请,以入驻同一个云端;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开启跨医联体业务,并对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分别设置业务权限,所述权限为:是否开启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是否开启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在所述云端的总后台管理系统中,根据开启的所述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的权限和所述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的权限,设置所述多个医联体会诊平台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入驻到同一个云端的各个医联体位于不同地域,并且各个医联体的平台数据是互相不通的,无法实现医联体与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

S102、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通过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向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第一医联体会诊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终端选择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中的所述跨医联体业务;所述跨医联体业务被选择开启后,所述申请医生终端从云端的所述多个医联体中选择会诊需要的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并从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中,选择所述第二医联体的中心医院中与患者对应的会诊专家团队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向所述第一医联体的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发送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将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转发给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的中心医院的服务器。

S103、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接收到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发出通过审核的指示;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接收到所述指示后,将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与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对应的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所述中心医院的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

S104、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审核;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第二会诊管理员对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进行评审,查看跨医联体会诊申请的内容和会诊信息是否符合会诊要求,审核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中选择的团队和业务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将该申请退回,若正确,则审核通过。

S105、在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审核通过时,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通知至少包括所述患者病历资料。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根据审核通过的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所述第二医联体管理员终端设置跨医联体会诊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和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的会诊专家终端;根据设置的所述相关信息,所述第二医联体会诊平台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发送的会诊相关资料的通知,所述会诊相关资料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地点、所述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以及患者病历资料。

其中,在所述会诊时间之前,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接收并检查会诊相关资料;若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所述会诊专家终端向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发出补充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的补充通知;所述申请医生终端接收所述补充通知后,对所述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检验进行补充,补充完成后将所述缺少内容上传至云端,并通知所述会诊专家终端查看。

S106、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进入云端会诊平台,以结合所述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会诊。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会诊地点,通过总后台管理系统,开启跨医联体会诊的云端会诊平台;根据所述会诊时间,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所述申请医生终端和会诊审核专家终端按时进入云端会诊平台,结合患者病历数据,进行跨医联体会诊讨论的信息交互。

S107、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将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

具体实施时,此步骤具体为:会诊结束后,各个会诊专家在第二医联体系统中,撰写会诊诊疗方案,第二医联体系统自动生成会诊诊疗方案,并附上对应会诊专家的签字章,各个会诊专家将附有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会诊审核专家,会诊审核专家对各个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最终会诊诊疗方案签发,云端会自动生成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并发送给第一医联体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的申请医生,或者申请医生可以在云段下载最终会诊报告。

其中,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在提交系统中,互相查阅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并在所述其他专家终端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中补充各终端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生成含义所述各个会诊专家终端补充的会诊意见的会诊方案,并再次提交给所述会诊审核专家。

S108、所述会诊审核专家终端对所述附有专家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得到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

S109、所述总后台管理系统将审核通过的会诊诊疗方案作为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所述申请医生终端。

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的应用方法,下面以山东医联体和沈阳医联体为例,提供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MDT会诊方法和系统,用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不同医联体之间可以进行远程MDT会诊业务,打通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和业务流,结合图3和图4,对本发明的系统和相应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解释。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步骤1、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发起会诊申请。

在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之前,需要先设置山东医联体平台和沈阳医联体平台的跨医联体数据流关联,并设置医联体之间的业务流。具体步骤为:

首先,在该云端的总后台管理中,开启跨医联体业务,提前对山东医联体平台和沈阳医联体平台设置业务权限(即业务流权限),具体权限为:是否开启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发起业务,是否开启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的接收业务。

然后,云端的总后台管理员,开启各医联体平台设置的业务权限,在云端的关联云系统中添加需要关联的医联体,如山东医联体多学科云平台和沈阳医联体多学科云平台,选中这两个医联体后,这两个医联体平台之间的关联关系就设置成功,可以进行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设置的目的,是将不同医联体的数据流权限打通,从而将山东医联体和沈阳医联体的业务流打通)。。即该云端的总后台将各个医联体关联在一起,形成互通的关联关系,各医联体之间就能实现医联体与医联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即使山东医联体平台的检查项目与沈阳医联体的检查项目维度不同,也可以支持兼容查看。

两个医联体之间的关联关系配置完成后,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这两个医联体之间可以实现数据资料的传输,并且可以在云端总后台管理系统开通的云端会诊平台,进行跨医联体会诊。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医联体中的各个医院之间不需要进行关联的配置操作,就可以实现配置业务,因为同一个医联体之间是默认关联,也就是数据默认打通的,不需要人为关联。而本发明中的同一个云端下(如图3所示的基于云的MDT会诊系统的云端)的不同医联体之间,数据默认是不流通的,即互相之间未被打通,需要人为的进行关联配置,建立关联关系,才能实现相互之间数据流通的目的。

接着,山东医联体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通过山东医联体平台的MDT会诊系统,先选择山东医联体平台的MDT会诊系统中的跨医联体业务,开启总后台管理系统中的跨医联体业务,如图3所示,实现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可以在云端(基于云的MDT会诊系统)中入驻的多个医联体中选择需要与其进行跨医联体会诊的沈阳医联体平台,然后再从沈阳医联体平台中,选择沈阳医联体平台的中心医院中与患者相符的会诊专家团队;选择完成后,申请医生通过山东医联体平台向沈阳医联体平台的中心医院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如图3所示,该申请需要通过云端传输到沈阳医联体平台,其中,该发起需要申请医生先向山东医联体平台的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发出该跨医联体会诊申请,由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对会诊申请进行审核,进入步骤2。

并且,申请医生通过唯一的患者ID,前置机从申请医院中获取该患者病历,经过数据清洗后,抽取到结构化的患者病历资料,当所有审核通过后,将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结构化的患者病历资料一起上传到云端,以供沈阳医联体的会诊专家查阅。

步骤2、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跨医联体管理员收到申请,同意该申请。

山东医联体管理员接收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并对该申请进行是否允许申请医生发起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的审核,审核该申请是否符合能否跨医联体会诊申请的要求。若不符合,则退回该申请;若符合,则第一跨医联体管理员同意该次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并将同意指令传输到云端的基于云的MDT会诊平台的山东医联体。

步骤3、基于云的MDT会诊平台自动将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会诊申请和资料发送给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会诊管理员。

山东医联体的跨医联体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基于云的MDT会诊的山东医联体系统自动将申请医院的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和患者病历资料推送给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管理员。

步骤4、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管理员对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审核,审核通过通知相关人员参加会诊。

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管理员接到对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后,查看申请会诊的内容和会诊信息是否符合要求,选择的会诊专家团队和业务是否正确,选择的会诊专家团队与患者的病历是否相符,如果正确则审核通过,并设置会诊时间和会诊参与人员,如果不正确则将该申请退回。

申请通过后,沈阳医联体的会诊管理员在沈阳医联体系统中,设置会诊时间、地点(此处的会诊地点,是如图3所示的基于云的MDT会诊的跨医联体的云端会诊平台)、会诊参与专家以及患者病历资料等会诊内容。设置完成后,沈阳医联体系统自动向参与会诊的各个会诊专家发送会诊时间、地点、会诊申请以及患者病历资料等会诊内容的跨医联体会诊通知,并且在会诊开始之前进行重复提醒,防止相关人员错过会诊。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在会诊开始之前进行重复提醒,是指,会诊管理员根据会诊时间,在系统中设置多个提醒时间阈值,如会诊开始前8h、6h、4h、30min、5min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系统根据设置的时间阈值,自动通知相关参与跨医联体会诊的参与人员,很显然,沈阳医联体的会诊管理员会提前人为的通知参会相关人员及时接收系统发送的跨医联体会诊通知。

步骤5,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专家查阅会诊资料,若缺少检查,通知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补检。

沈阳医联体的各个会诊专家接收通知后,在会诊开始前,各个会诊专家查阅跨医联体会诊申请资料和患者病历资料,若资料中缺少患者必要的检查或者检验,会诊专家通知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对缺少内容进行补检,申请医生补充完资料后,将补充资料上传至云端(即如图3所示的基于云的MDT会诊),并通知会诊专家及时查看,会诊专家可以在云端自行下载查看,由于山东医联体和沈阳医联体已经经过关联关系的设置,因此,两者之间的数据可以流通,通过云端进行传输。

并且,总后台管理系统会开启远程会议服务,以提供给相关会诊人员进行会诊的云端会诊室。

步骤6、山东医联体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和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专家和会诊审核专家进入会诊室参与讨论。会诊专家确认诊疗意见并提交。

会诊开始后,申请医生、各个会诊专家和会诊审核专家进入云端会诊室进行会诊讨论,并结合诊断级的患者病历数据,为患者进行诊断。

会诊结束后,各个会诊专家在沈阳医联体系统中,撰写各自的会诊诊疗方案,沈阳医联体系统自动生成会诊诊疗方案,并附上与各个会诊诊疗方案对应的会诊专家的签字章,各个会诊专家将附有签字的会诊诊疗方案发送给会诊审核专家,会诊审核专家对各个会诊诊疗方案进行审核。

其中,由于各个会诊专家在同一个提交系统中,分别向会诊审核专家提交会诊意见,因此,会诊专家可以在该提交系统中,实现相互之间查阅其他专家的会诊意见,例如影像科专家先提交会诊诊疗方案,那么其他科室专家可以根据影像科提供的影像会诊意见,来写自己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并将补充撰写完成的会诊意见进行提交,以此实现每个会诊专家都在其他会诊专家提交的会诊诊疗方案上,补充撰写自己所在领域的会诊意见,最终,生成含有各个会诊专家的会诊意见的会诊方案。

步骤7、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审核专家,审核会诊结果并改签费报告。

沈阳医联体的中心医院的会诊审核专家,审核会诊诊疗方案,审核通过后,将最终会诊诊疗方案签发(确认诊疗意见并提交到云端),云端会自动生成最终会诊诊疗方案,并自动发送给山东医联体平台的申请医院的的申请医生,或者申请医生可以在云段下载最终会诊报告。

步骤8、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获取会诊报告,定期进行定随访。具体实施为:山东医联体的申请医院的申请医生在获取最终会诊报告后,依据最终会诊报告中的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情况。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所应用的整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的系统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

在如图3所示的基于云的MDT会诊系统中入驻了多个医联体(图中示例出两个医联体),每个医联体下又包含了不同的医院。在每个医联体内的医院之间可以在中心医院的管理下,无障碍进行MDT会诊,但医联体之间是无法直接进行数据流通和业务流通。

首先,系统采用B/S架构,各个医联体用户通过登录该系统,就可以接入到云端获取或者上传数据。云端总后台系统的管理员在云端对每个医联体平台统一管理,若要开通跨医联体会诊服务,需要提前绑定两个医联体,并设置两个医联体的数据关联性和相互之间开通的会诊业务。

云端总后台系统的管理员在总后台设置好关联关系后,两个开通跨医联体服务的医联体之间,才可将结构化的数字病历互相传输,并可以兼容医联体之间不同检查模板的病历。

其次,基于云的MDT会诊系统通过兼容不同医院的软硬件设备,支持查看来自不同厂商的诊疗数据,如心电、病理、影像等内容。通过自创的引擎设备,从医院前置机获取数据后,可以转换成为结构化的数字病历,方便来自各个地区的专家医生的查阅,并且获取到的病历数据十分详细,可以达到诊断级,保证患者资料的完整性。

最后,通过一个医联体向另一个医联体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开启跨医联体会诊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示系统中的各个医联体中的各个医院,都可以作为申请医院,发起跨医联体会诊申请。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的跨医联体多学科联合会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2:2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85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