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为了降低发动机辐射散热,提高发动机机舱舒适性,水套排气管在船用柴油机、气体机上应用越来越多。水套排气管式排气系统是目前柴油机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发动机的排气方式,由连接水管将柴油机气缸盖上的冷却水引入到柴油机排气系统中的水套排气管内,从而实现对高温的柴油机排气管进行冷却降温,以保证柴油机正常的工作。水套排气管与柴油机的气缸盖连接在一起,其通常包括冷却水腔和气腔,气腔通过中隔隔板分隔形成前气道腔和后气道腔。水套排气管的外壁为水套外壁,前气道腔、后气道腔与水套外壁之间的空腔为冷却水腔。其中,前气道腔与柴油机的一、二、三气缸的排气端连通,后气道腔与柴油机的四、五、六气缸的排气端连通,且水套排气管的外壁上设有和冷却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及出水口。
3.但是由于发动机机舱空间有限,所以水冷排气歧管的结构一般都设计的很紧促复杂,中间水腔夹层的厚度只有10mm,在使用过程中冷却困难,造成局部位置冷却不足,同时由于结构紧促,容易造成设计的产品强度不足,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裂纹延展至气腔的腔壁后,会导致气腔进水,进而致使水套排气管发生故障,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及发动机,本产品在中隔隔板上开设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解决了原有的中隔隔板处由于冷却效果问题导致的裂纹问题,增强了整体冷却效果。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包括排气管和水套,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套的内部,所述排气管内的空间形成排气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水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排气管内连接有中隔隔板,所述中隔隔板内开设有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所述中隔隔板将所述排气腔分隔为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本方案将原有的实心中隔隔板更改为带冷却腔的中隔隔板,来加大冷却量,避免该区域出现高温区。
6.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7.优选的,所述水套上侧面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第四排气口、第五排气口、第六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一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第二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气口通过第三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气口通过第四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五排气口通过第五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六排气口通过第六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其中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第四排气口、第五排气口、第六排气口分别匹配发动机排气端。
8.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横截面为扇形,可以保证中隔隔板处的结构强度
9.优选的,所述冷却腔开设于中隔隔板中部位置,保证冷却均匀。
10.优选的,所述水套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
11.优选的,所述水套四周设置有成型工艺孔,所述水套上背离排气孔一侧的成型工艺孔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板,利用加强筋板提高的产品的整体强度,在高温的工作状态有效的防止的产品变形开裂。
12.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板沿水套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板的厚度值为6-10mm,最优选为8mm。
13.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水套排气管;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能够避免水套排气管因中间隔板的开裂而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套排气岐管只是极小的一段采用了中间隔板的实心结构,其余部分为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能够有效避免中间隔板冷却效果差、温度较高、中间隔板上易出现径向裂纹、裂纹延展至管腔的管壁后、会导致管腔进水,致使水套排气管故障的发生的问题,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新型水套排气岐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新型水套排气岐管的主视图;
17.图3为新型水套排气岐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新型水套排气岐管的中间隔板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原有的水套排气岐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水套,2-排气管,3-第一排气腔,4-第二排气腔,5-冷却水腔,6-成型工艺孔,7-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第三排气口,10-第四排气口,11-第五排气口,12-第六排气口,13-冷却腔,14-中隔隔板,15-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如图1-5所示,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包括排气管2和水套1,排气管2安装在水套1的内部,排气管内的空间形成排气腔,排气管和水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水腔5,排气管内连接有中隔隔板14,中隔隔板14内开设有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13,中隔隔板将排气腔分隔为第一排气腔3和第二排气腔4。本方案将原有的实心中隔隔板更改为带冷却腔的中隔隔板,来加大冷却量,避免该区域出现高温区;本水套排气歧管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的互相独立的部分,两个管腔的管壁相互独立,管壁的外周与冷却水都能接触,冷却水对管壁的外周都能进行冷却。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只有极小的一段共用管壁,相对于原有的整个共用管壁的结构来说,冷却效果更好。其中水套上侧面安装有排气孔,排气孔包括
第一排气口7、第二排气口8、第三排气口9、第四排气口10、第五排气口11、第六排气口12,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一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第二排气口通过第二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第三排气口通过第三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第四排气口通过第四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第五排气口通过第五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第六排气口通过第六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其中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第四排气口、第五排气口、第六排气口分别匹配发动机排气端。
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冷却腔的横截面为扇形,可以保证中隔隔板处的结构强度。
2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冷却腔开设于中隔隔板中部位置,保证冷却均匀。
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水套1上安装有与冷却水腔5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皆与冷却水腔相连通。冷却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冷却水腔中,对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进行冷却后,由出水口排出。
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水套四周安装有成型工艺孔6,水套上背离排气孔一侧的成型工艺孔位置安装有加强筋板15,利用加强筋板15提高的产品的整体强度,在高温的工作状态有效的防止的产品变形开裂。
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加强筋板沿水套长度方向安装,加强筋板的厚度值为6-10mm,最优选为8mm。
29.一种发动机,包括的水套排气管;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能够避免水套排气管因中间隔板的开裂而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套排气岐管只是极小的一段采用了中间隔板的实心结构,其余部分为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能够有效避免中间隔板冷却效果差、温度较高、中间隔板上易出现径向裂纹、裂纹延展至管腔的管壁后、会导致管腔进水,致使水套排气管故障的发生的问题,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3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第一排气腔、第二排气腔、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第四排气口、第五排气口、第六排气口),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外周”、“内部”、“中间中隔隔板”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包括排气管和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套的内部,所述排气管内的空间形成排气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水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排气管内连接有中隔隔板,所述中隔隔板内开设有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所述中隔隔板将所述排气腔分隔为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上侧面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三排气口、第四排气口、第五排气口、第六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一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第二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气口通过第三排气道与第一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气口通过第四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五排气口通过第五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六排气口通过第六排气道与第二排气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横截面为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开设于中隔隔板中部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四周设置有成型工艺孔,所述水套上背离排气孔一侧的成型工艺孔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沿水套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板的厚度值为6-1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1-7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套排气歧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套排气歧管及发动机,包括排气管和水套,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套的内部,所述排气管内的空间形成排气腔,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水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水腔,所述排气管内连接有中隔隔板,所述中隔隔板内开设有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所述中隔隔板将所述排气腔分隔为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本产品在中隔隔板上开设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解决了原有的中隔隔板处由于冷却效果问题导致的裂纹问题,增强了整体冷却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靳宝 袁彬 李欢玲 陈伟 王其 李小娟 张平义 袁超林 孙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2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4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82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隔板   排气管   冷却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