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降低噪声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液压悬置内部液体流动会产生阻尼,液压悬置的阻尼对汽车振动的减轻起到重要的作用。液压悬置是连接、支撑动力总成,并对运动趋势存在约束、保护作用的双向隔振元件。现有悬置的类型主要有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悬置以及主动悬置等。在使用时,悬置的功能主要包括固定并支撑汽车动力总成,承受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旋转和平移质量而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动力总成上的一切动态力,以及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振动,和隔离由于路面不平度以及车轮受路面冲击而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
4.虽然悬置结构的应用,能够为汽车车身特别是动力总成的良好运行带来很大的好处,不过,现阶段的悬置在安装完毕后便无法根据汽车的具体车况来对液压悬置的阻尼进行调整,因而对车辆不同工况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以改善现有的液压悬置在制为成品后阻尼无法调整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密封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在所述主簧组件和所述皮碗组件之间的容腔内,收容有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具有解耦膜以及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流道,
8.所述流道板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贴合设置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之间撑装有弹性件;
9.所述皮碗组件旋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旋接深度可调,以驱使所述下流道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流道板。
10.进一步的,所述皮碗组件包括:旋接体,旋合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旋接体的底部形成有操作部,以驱使所述旋接体旋进或旋出所述壳体;皮碗,固定连接在所述旋接体的顶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被构造为形成在所述旋接体底部的六角沉孔。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部的外表面上,分布有标记部;在所述旋接体的底面上,设有指示所述标记部的指示部。
13.进一步的,所述指示部被构造为指向所述标记部的指示箭头。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被构造为支撑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之间的弹簧。
15.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弹簧嵌装的卡槽。
16.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之间,设有以插接配合的方式引导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贴合的定位机构。
17.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包括:解耦流道,所述解耦流道包括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上流道板上的第一高频流道孔,以及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下流道板上的第二高频流道孔,于所述壳体的轴向,所述第一高频流道孔和所述第二高频流道孔对应设置;所述解耦膜浮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高频流道孔和所述第二高频流道孔。
18.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包括:惯性流道,所述惯性流道包括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上流道板上的第一低频流道孔,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下流道板上的第二低频流道孔,以及在所述上流道板和所述下流道板贴合状态下,连通所述第一低频流道孔和所述第二低频流道孔的惯性通道。
19.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液压悬置,通过设置的皮碗组件,在液压悬置整体组装完毕之后,也能够以改变皮碗组件在壳体内旋合深度的方式,驱使下流道板靠近或者远离上流道板,以调整流道的间隙,从而进行液压悬置阻尼大小的调整。
20.此外,利用设置的操作部,并将操作部构造为形成在旋接体底部的六角沉孔,便于从外部对皮碗组件的旋合深度进行调整。
21.另外,通过设置的标记部和指示部,能够为旋接体的旋转角度提供参考;进而便于更为精准地控制本液压悬置的阻尼。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上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下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解耦膜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旋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的皮碗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壳体;11、标记部;12、凸缘;13、安装孔;14、加强筋;
33.21、主簧橡胶;22、主簧骨架;
34.31、皮碗;32、旋接体;321、六角沉孔;322、指示部;33、密封圈;
35.42、上流道板;43、下流道板;44、上腔室;45、下腔室;46、解耦膜;461、凸起;47、弹性件;481、卡槽;491、定位插销;492、定位插口;493、流道脊;494a、第一高频流道孔;494b、第二高频流道孔;495a、第一低频流道孔;495b、第二低频流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
41.整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液压悬置主要包括壳体1、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该发动机液压悬置,通过调整皮碗组件在壳体1中的旋合深度,来形成对液压悬置的阻尼大小的调整。
42.基于以上的整体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具体来讲,皮碗组件沿壳体1的轴向密封布置在壳体1内,在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之间的容腔内,收容有将容腔分隔为上腔室44和下腔室45的流道板。并且,流道板具有解耦膜46,并设有连通上腔室44和下腔室45的流道。而且,流道板还包括沿着壳体1的轴向贴合设置的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撑装有诸如弹簧等结构的弹性件47。
43.如上设置,通过外力的操作以改变皮碗组件与壳体1的旋合深度,皮碗组件即能够驱使下流道板43靠近或远离上流道板42。形成对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的阻尼大小的调整。
44.对于壳体1来讲,如图2所示,其设有便于本液压悬置在车辆上安装的安装孔13。而且,壳体1上还成型有凸缘12,安装孔13开设在凸缘12上。并且,在凸缘12和壳体1之间还设有加强筋14,在增强壳体1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有利于使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在车辆上的安装更为牢稳。
45.对于主簧组件来讲,其包括有设在壳体1内部的主簧橡胶21和主簧骨架22,在主簧橡胶21中,硫化成型有内芯。并且,主簧骨架22也成型在主簧橡胶21内部。以使主簧橡胶21具有更佳的结构性能。对于主簧组件来讲,其在本领域内已较为公开,也并非本实施例的主要内容,故在此不做赘述。
46.而对于皮碗组件来讲,如图6至图8所示,其包括有底部构造有操作部的旋接体32,以及固定连接在旋接体32的顶部的皮碗31。
47.操作部可设置为便于人力操控的内六角沉孔321,当然,设置为其他诸如四角沉孔或者一字沉孔的形式也是可以。
48.此外,在旋接体32与壳体1所接触的部位,设有如图7所示的密封圈33,以改善因调整旋合深度所导致的密封性可能下降的问题。
49.至于皮碗31,为了改善因液压悬置内的旋接体32和流道板等结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时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本领域内的常规设置,皮碗31的形状如图8所示,设有环形凸起。
50.并且,为了使得调整阻尼大小的调整过程更为精准可控,在本实施例中,在旋接体32所在处的壳体1的外表面周向上,分布有标记部11。在旋接体32的底面上,还设有如图1并结合图6所示的,指示标记部11的指示部322。
51.其中,标记部11被设置为刻度凸起,指示部322则被设置为指示箭头。旋接体32在壳体1上安装完毕之后,将悬置阻尼状态调整前的箭头指示的刻度作为零点刻度,进而以零点刻度为基准,以便于对阻尼大小进行调整。
52.本实施例的悬置阻尼在工作过程中,撑装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的弹性件47是持续发力的,以使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均倾向于相互远离。并且,弹性件47一般设置为弹簧。相对应的,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上,均形成有如图3和图4所示的环形弹簧卡槽481。
5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的装配,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设有以插接配合的方式引导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贴合的定位机构。具体来讲,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在上流道板42上,设有定位插口492,在下流道板43上,设有定位插销491。
54.对于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来讲,设有低频流道孔。低频流道孔包括分别开设在下流道板43上的第二低频流道孔495b和开设在上流道板42上的第一低频流道孔495a。
55.具体来说,在下流道板43上成型有形成惯性流道的流道脊493,在流道脊493的一端,在下流道板43上开设有第二低频流道孔495b;相应的,在上流道板42上,设有第一低频流道孔495a。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相互贴合时,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的流道脊493形成惯性流道,液压悬置内的液体通过低频流道孔进出惯性流道。如此,便于本汽车液压悬置在发动机低频振动下,对发动机进行减振和缓冲。
56.此外,流道还包括有解耦流道。解耦流道包括通透的形成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上高频流道孔。具体来讲,高频流道孔包括有成型在上流道板42上的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以及通透的形成在下流道板43上的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在壳体1的轴向上,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和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对应设置;解耦膜46浮动地设置在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并覆盖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和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
57.此外,与皮碗31同理的,为了改善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相互发生碰撞,进而产生异响的问题,在解耦膜46上,设置如图5所示的凸起461。当然,凸起461可以是环形,也可以是凸起的条纹,或者凸点等,以能够防止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出现硬性碰撞即可。
58.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液压悬置,通过设置的皮碗组件,在液压悬置整体组装完毕之后,能够以改变皮碗组件在壳体1内旋合深度的方式,如随着旋接体32在壳体1内从压紧下
流道板43的完全压紧状态,转为完全旋松状态,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在弹性件47的作用下,两者的间距在不断增大;解耦膜46与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之间的间距也随之增大,进而高频状态下,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内部液体的流动阻力也会相应减小,从而降低阻尼,提升本发动机液压悬置对高频振动的发动机的缓冲效果。
59.此外,利用设置为六角沉孔321的操作部,便于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组装完毕之后再对其进行阻尼大小的调整。而设置的标记部11和指示部322,也能够使阻尼调整的过程更为精准。
6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壳体(1),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密封布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在所述主簧组件和所述皮碗组件之间的容腔内,收容有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腔室(44)和下腔室(45)的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具有解耦膜(46)以及连通所述上腔室(44)和所述下腔室(45)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包括沿着所述壳体(1)的轴向贴合设置的上流道板(42)和下流道板(43),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之间撑装有弹性件(47);所述皮碗组件旋接在所述壳体(1)内,且旋接深度可调,以驱使所述下流道板(43)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流道板(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组件包括:旋接体(32),旋合在所述壳体(1)内,在所述旋接体(32)的底部形成有操作部,以驱使所述旋接体(32)旋进或旋出所述壳体(1);皮碗(31),固定连接在所述旋接体(3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被构造为形成在所述旋接体(32)底部的六角沉孔(3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外表面上,分布有标记部(11);在所述旋接体(32)的底面上,设有指示所述标记部(11)的指示部(3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322)被构造为指向所述标记部(11)的指示箭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7)被构造为支撑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之间的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弹簧嵌装的卡槽(48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之间,设有以插接配合的方式引导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贴合的定位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解耦流道,所述解耦流道包括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上流道板(42)上的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以及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下流道板(43)上的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于所述壳体(1)的轴向,所述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和所述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对应设置;所述解耦膜(46)浮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高频流道孔(494a)和所述第二高频流道孔(494b)。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惯性流道,所述惯性流道包括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上流道板(42)上的第一低频流道孔(495a),通透的形成在所述下流道板(43)上的第二低频流道孔(495b),以及在所述上流道板(42)和所述下流道板(43)贴合状态下,连通所述第一低频流道孔(495a)和所述第二低频流道孔(495b)的惯性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该液压悬置包括壳体、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其中,在主簧组件和皮碗组件之间的容腔内,收容有将容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流道板。并且,流道板具有解耦膜,并设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流道,流道板还包括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在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撑装有弹性件。皮碗组件旋合深度可调地旋接在壳体内,调节所述皮碗组件在所述壳体内的旋合深度,而驱使下流道板靠近或远离上流道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液压悬置,通过设置的皮碗组件,在液压悬置整体组装完毕之后,也能够以改变皮碗组件在壳体内旋合深度的方式,驱使下流道板靠近或者远离上流道板,以调整流道的间隙,从而进行液压悬置的阻尼的调整。阻尼的调整。阻尼的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

杨洋 谷玉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1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8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壳体   上流   下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