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桩基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海上光伏正处于起步阶段,相比陆上光伏施工难度大,陆上光伏支架采用人工拼装,需要大量人员参与光伏支架安装。海上光伏因施工安全和施工成本,不宜大量人员在海上施工作业,可替代的做法为光伏支架整体在船上拼装或在陆上拼装完成,运输至安装地点整体吊装安装至预先打好的桩基础上。
3.采用支架整体安装的方式,拼装完成的光伏支架具有多个支架立柱,支架立柱间理论上不存在误差,而对应不同支架立柱的桩基础存在不同的水平、竖向施工误差,支架立柱与各自桩基的桩顶对齐安装会导致桩基的施工误差传递至光伏支架,引起光伏支架变形,影响结构强度。
4.因此,如何能够适应桩基的施工误差,避免因桩基的偏位引起光伏支架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以能够适应桩基的施工误差,避免因桩基的偏位引起光伏支架变形。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包括:
8.桩基连接套筒,用于固定于桩基上,所述桩基连接套筒具有位于所述桩基的桩顶上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固定螺孔;
9.立柱抱箍,用于固定于光伏支架的支架立柱上,所述立柱抱箍具有用于设置于所述顶盖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各个所述立柱固定螺孔一一对应的立柱调节孔;
10.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立柱调节孔与所述立柱固定螺孔螺纹配合,且所述立柱调节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所述立柱抱箍相对于所述桩基连接套筒的位置能够调节。
11.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立柱调节孔为扇形孔,且所述扇形孔的半径不小于所述桩基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的直径之和,所述扇形孔的轴线与所述立柱固定螺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12.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立柱调节孔的半径等于所述桩基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的直径之和。
13.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桩基连接套筒包括:
14.第一半套筒,所述第一半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半套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半顶盖;
15.第二半套筒,所述第二半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半套筒的上部设
置有第二半顶盖,所述第一半顶盖和所述第二半顶盖形成所述顶盖;
16.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半套筒和所述第二半套筒相对的布置于所述桩基的外侧,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紧固。
17.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半套筒和所述第二半套筒为对称结构;
18.所述第一半顶盖和所述第二半顶盖为对称结构。
19.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半顶盖和所述第二半顶盖均为半圆环结构;
20.所述第一半顶盖的外圈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套筒,所述第二半顶盖的外圈连接于所述第二半套筒;
21.所述第一半顶盖的内圈和所述第二半顶盖的内圈围成供所述支架立柱穿过的立柱伸入孔。
22.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的高度为h1,宽度为s,所述桩基的直径为d1,则h1=0.2d1-0.5d1,s=0.2h1-0.4h1。
23.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立柱抱箍包括:
24.第一半抱箍,所述第一半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箍体的底部的第一半底板,所述第一箍体的两端设置第三耳板;
25.第二半抱箍,所述第二半抱箍包括第二箍体和位于所述第二箍体的底部的第二半底板,所述第二箍体的两端设置第四耳板,第一半底板和所述第二半底板形成所述底板;
26.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箍体和所述第二箍体相对的布置于所述支架立柱的外侧,所述第三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紧固。
27.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半抱箍和所述第二半抱箍为对称结构;和/或
28.所述第一箍体和所述第二箍体的高度为h2,所述支架立柱的直径为d2,则h2=0.5d2~3d2。
29.可选地,在上述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半抱箍和所述第二半抱箍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劲板,所述第一半抱箍上的加强劲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箍体和所述第一半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半抱箍上的加强劲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箍体和所述第二半底板连接。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在桩基沉桩完成后,将桩基连接套筒套于桩基的桩顶,并固定于桩基上。然后将立柱抱箍放置于桩基连接套筒的顶盖,通过几个第一紧固件临时固定立柱抱箍的底板和桩基连接套筒的顶盖,然后安装光伏支架。将光伏支架整体吊装至桩基的上方,下放光伏支架,使光伏支架的各个支架立柱固定在对应的立柱抱箍上,由于与各个支架立柱对应的桩基由于施工误差,桩顶高程各不相同,支架立柱在立柱抱箍的高度位置可以适应调节,不与桩基直接接触,支架立柱高度方向位置可不受桩基施工高程误差的影响,在光伏支架整体吊装安装下,可保证每个支架立柱高程相同,不因桩基高程施工误差引起上部光伏支架的变形。
31.支架立柱插入立柱抱箍后,可松掉临时固定的第一紧固件,由于桩基施工存在水平方向误差,通过旋转、平移调节立柱抱箍的位置适应桩基水平方向施工误差,最终调节至
使立柱抱箍的底板上的立柱调节孔与顶盖上的立柱固定螺孔全部对齐,将立柱抱箍固定在支架立柱上,然后再将用于立柱抱箍与桩基连接套筒的各个第一紧固件固定即可。
32.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桩基在高程和水平方向上的施工误差,不会因桩基施工误差引起上部光伏支架结构变形,不但适用于海上光伏支架的整体安装,也可适用于支架散件拼装。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安装后的正视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连接套筒的俯视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连接套筒的正视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立柱抱箍的俯视图;
39.图6为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立柱抱箍的正视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对正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0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15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30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45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60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75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桩基与支架立柱90
°
偏移时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49.图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50.100为桩基连接套筒,101为第一半套筒,1011为第一耳板,102为第二半套筒,1021为第二耳板,103为第二紧固件,104为第二半顶盖,105为第一半顶盖,106为立柱伸入孔,107为立柱固定螺孔;
51.200为立柱抱箍,201为第一半抱箍,2011为第一半底板,2012为第一箍体,2013为
第三耳板,202为第二半抱箍,2021为第二半底板,2022为第二箍体,2023为第四耳板,203为立柱调节孔,204为第三紧固件,205为加强劲板;
52.300为支架立柱;
53.400为桩基;
54.500为第一紧固件;
55.600为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5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以能够适应桩基的施工误差,避免因桩基的偏位引起光伏支架变形。
5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包括桩基连接套筒100、立柱抱箍200和第一紧固件500。
59.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桩基连接套筒100用于固定于桩基400上,桩基连接套筒100具有位于桩基400的桩顶上侧的顶盖,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固定螺孔107。具体的,该桩基连接套筒100抱设于桩基400的桩顶上,且顶盖可压设于桩基400的桩顶上,以使得桩基400能够为桩基连接套筒100提供支撑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桩基连接套筒100与桩基400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抱接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桩基连接套筒100与桩基400的固定均可。
60.如图5所示,立柱抱箍200用于固定于光伏支架的支架立柱300上,立柱抱箍200具有用于设置于顶盖上的底板,底板上开设有与各个立柱固定螺孔107一一对应的立柱调节孔203。在安装光伏支架时,首先将立柱抱箍200临时固定在桩基400上,在将支架立柱300的下端固定在立柱抱箍200上,实现光伏支架与桩基400的固定。
61.第一紧固件500穿过立柱调节孔203与立柱固定螺孔107螺纹配合,且立柱调节孔203的面积大于第一紧固件500的横截面积,在将第一紧固件500穿过立柱调节孔203并旋入立柱固定螺孔107后,在锁紧之前,立柱调节孔203大于第一紧固件500的横截面积,因此立柱抱箍200相对于桩基连接套筒100的位置能够调节,以补偿桩基的施工误差。
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在桩基400沉桩完成后,将桩基连接套筒100于桩基400的桩顶,并固定于桩基400上。然后将立柱抱箍200放置于桩基连接套筒100的顶盖,通过几个第一紧固件500临时固定立柱抱箍200的底板和桩基连接套筒100的顶盖,然后安装光伏支架。将光伏支架整体吊装至桩基400的上方,下放光伏支架,使光伏支架的各个支架立柱300固定在对应的立柱抱箍200上,由于与各个支架立柱300对应的桩基400由于施工误差,桩顶高程各不相同,支架立柱300在立柱抱箍200的高度位置可以适应调节,不与桩基400直接接触,支架立柱300高度方向位置可不受桩基400施工高程误差的影响,在光伏支架整体吊装安装下,可保证每个支架立柱300的高程相同,不因桩基400高程施工误差引起上部光伏支架的变形。
63.支架立柱300插入立柱抱箍200后,可松掉临时固定的第一紧固件500,由于桩基400施工存在水平方向误差,通过旋转、平移调节立柱抱箍200的位置适应桩基400水平方向施工误差,最终调节至使立柱抱箍200的底板上的立柱调节孔203与顶盖上的立柱固定螺孔107全部对齐,将立柱抱箍200固定在支架立柱300上,然后再将用于立柱抱箍200与桩基连接套筒100的各个第一紧固件500固定即可。
64.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桩基400在高程和水平方向上的施工误差,不会因桩基400施工误差引起上部光伏支架结构变形,不但适用于海上光伏支架的整体安装,也可适用于支架散件拼装。
65.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立柱调节孔203可以为扇形孔,且扇形孔的半径不小于桩基400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500的直径(是指第一紧固件500的螺杆部分的直径)之和,扇形孔的轴线与立柱固定螺孔107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的,可将立柱调节孔203的半径设计为等于桩基400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500的直径之和。
66.如图8所示,在桩基400的水平方向上不存在施工误差时,第一紧固件500位于立柱调节孔203的两个直线边的连接处,可受到两个直线边的限位,以使得立柱抱箍200和桩基连接套筒100连接的更加稳定。
67.如图9所示,在桩基400沿水平方向0
°
偏移时,且偏移量为桩顶偏移误差时,第一紧固件500位于立柱调节孔203的一个直线边和弧形边的连接处,可受到两个边的限位,以使得立柱抱箍200和桩基连接套筒100连接的更加稳定。
68.如图10-图14所示,在桩基400沿水平方向15
°
、30
°
、45
°
、60
°
和75
°
偏移时,且偏移量为桩顶偏移误差时,第一紧固件500分别位于立柱调节孔203的弧形边的不同位置处,可受到弧形边的限位,以使得立柱抱箍200和桩基连接套筒100连接的更加稳定。
69.如图15所示,在桩基400沿水平方向90
°
偏移时,且偏移量为桩顶偏移误差时,第一紧固件500位于立柱调节孔203的另一个直线边和弧形边的连接处,可受到两个边的限位,以使得立柱抱箍200和桩基连接套筒100连接的更加稳定。
7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公开了立柱调节孔203的圆心角为90
°
的方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立柱调节孔203的圆心角大小。将圆心角设计为90
°
,可通过旋转立柱抱箍200,以改变该立柱调节孔203的弧形边的朝向,从而可适应桩基400在水平面内,向各个方向上的误差。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列举了桩基400沿水平方向0
°
~90
°
偏移时的方案,若桩基400沿水平方向90
°
~180
°
偏移时,可通过将图5示出的立柱抱箍200的角度,沿轴线逆时针旋转90
°
以适应90
°
~180
°
的偏移。相应的,桩基400沿水平方向180
°
以上的偏移时,可采用相同的方式来适配。
71.如图2所示,由于立柱调节孔203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与第一紧固件500更好的适配,避免第一紧固件500整体陷入立柱调节孔203内,可配置面积较大的垫片600,垫片600可套设在第一紧固件500的螺杆部分上,通过螺帽将垫片600压紧在立柱调节孔203的位置处,以防止第一紧固件500的螺帽陷入立柱调节孔203内。
72.如图3和图4所示,桩基连接套筒100包括第一半套筒101、第二半套筒102和第二紧固件103。
73.其中,第一半套筒1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耳板1011,第一半套筒101的上部设置有
第一半顶盖105。第二半套筒1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耳板1021,第二半套筒10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半顶盖104,第一半顶盖105和第二半顶盖104形成顶盖。为了方便安装,和降低配件的生产和维护成本,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的结构相同,且沿桩基400的轴线对称布置,相应的,第一半顶盖105和第二半顶盖104也为对称结构。
74.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均具有与桩基400的外表面贴合的弧形内壁。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相对的布置于桩基400的外侧,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通过第二紧固件103紧固。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上均设置有螺栓紧固孔,第二紧固件103穿过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上的螺栓紧固孔,向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施加相互靠近的预紧力,从而使得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抱紧在桩基400的外侧。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可在每侧设置2-3个用于连接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的第二紧固件103。
75.进一步的,第一半顶盖105和第二半顶盖104均为半圆环结构;第一半顶盖105的外圈连接于第一半套筒101,第二半顶盖104的外圈连接于第二半套筒102。第一半顶盖105的内圈和第二半顶盖104的内圈围成供支架立柱300穿过的立柱伸入孔106。
7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顶盖上增加立柱伸入孔106,增加了支架立柱300在高度方向上,向下方的调节空间,即使桩基400的施工高程误差较大,也可通过调节支架立柱300穿过的立柱伸入孔106的深度,将各个支架立柱300上端的高度调节为统一高度,防止光伏支架结构变形,以利于安装光伏组件。
7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的高度为h1(即沿桩基400轴向上的尺寸),宽度为s(即区别于厚度和高度的尺寸),桩基400的直径为d1,则h1=0.2d1-0.5d1,s=0.2h1-0.4h1。即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的高度应当根据桩基400的直径,也即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的内径相关联,桩基400的直径越大,则需要设置的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的高度尺寸越大,经过验证,在将高度h1设计为0.2d1-0.5d1之间时,可获得较为均衡的效果,在满足安装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用料。第一耳板1011和第二耳板1021的高度h1可以与第一半套筒101和第二半套筒102的轴向尺寸相等。
78.如图5-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立柱抱箍200包括第一半抱箍201、第二半抱箍202和第三紧固件204。
79.其中,第一半抱箍201包括第一箍体2012和位于第一箍体2012的底部的第一半底板2011,第一箍体2012的两端设置第三耳板2013。第一半底板2011为半圆环形结构,其内圈连接在第一箍体2012的下端。
80.第二半抱箍202包括第二箍体2022和位于第二箍体2022的底部的第二半底板2021,第二箍体2022的两端设置第四耳板2023,第二半底板2021为半圆环形结构,其内圈连接在第二箍体2022的下端。第一半底板2011和第二半底板2021形成底板。为了方便安装,和降低配件的生产和维护成本,第一半抱箍201和第二半抱箍202的结构相同,且沿支架立柱300的轴线对称布置。
81.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具有与支架立柱300的外表面贴合的弧形内壁。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相对的布置于支架立柱300的外侧,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通过第三紧固件204紧固。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上均设置有螺栓紧固孔,第三紧固件204穿过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上的螺栓紧固孔,向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
板2023施加相互靠近的预紧力,从而使得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抱紧在支架立柱300的外侧。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可在每侧设置2-3个用于连接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的第三紧固件204。
82.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的高度为h2(即沿支架立柱300轴向上的尺寸),支架立柱300的直径为d2,则h2=0.5d2~3d2。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的高度与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的高度相等,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的宽度与第一半底板2011和第二半底板2021的宽度相等。第三耳板2013和第四耳板2023可设计为梯形结构,且位于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的顶部的一端的宽度较小。
83.进一步的,第一半抱箍201和第二半抱箍202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劲板205,第一半抱箍201上的加强劲板205分别与第一箍体2012和第一半底板2011连接,第二半抱箍202上的加强劲板205分别与第二箍体2022和第二半底板2021连接。加强劲板205的高度可设计为与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等高,也可设计为梯形结构,且位于第一箍体2012和第二箍体2022的顶部的一端的宽度较小。
8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85.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6.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87.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连接套筒(100),用于固定于桩基(400)上,所述桩基连接套筒(100)具有位于所述桩基(400)的桩顶上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固定螺孔(107);立柱抱箍(200),用于固定于光伏支架的支架立柱(300)上,所述立柱抱箍(200)具有用于设置于所述顶盖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各个所述立柱固定螺孔(107)一一对应的立柱调节孔(203);第一紧固件(500),穿过所述立柱调节孔(203)与所述立柱固定螺孔(107)螺纹配合,且所述立柱调节孔(203)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紧固件(500)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所述立柱抱箍(200)相对于所述桩基连接套筒(100)的位置能够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调节孔(203)为扇形孔,且所述扇形孔的半径不小于所述桩基(400)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500)的直径之和,所述扇形孔的轴线与所述立柱固定螺孔(107)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调节孔(203)的半径等于所述桩基(400)的桩顶偏移误差与第一紧固件(500)的直径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连接套筒(100)包括:第一半套筒(101),所述第一半套筒(1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耳板(1011),所述第一半套筒(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半顶盖(105);第二半套筒(102),所述第二半套筒(1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耳板(1021),所述第二半套筒(10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半顶盖(104),所述第一半顶盖(105)和所述第二半顶盖(104)形成所述顶盖;第二紧固件(103),所述第一半套筒(101)和所述第二半套筒(102)相对的布置于所述桩基(400)的外侧,所述第一耳板(1011)和所述第二耳板(1021)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103)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套筒(101)和所述第二半套筒(10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半顶盖(105)和所述第二半顶盖(104)为对称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顶盖(105)和所述第二半顶盖(104)均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半顶盖(105)的外圈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套筒(101),所述第二半顶盖(104)的外圈连接于所述第二半套筒(102);所述第一半顶盖(105)的内圈和所述第二半顶盖(104)的内圈围成供所述支架立柱(300)穿过的立柱伸入孔(106)。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1011)和所述第二耳板(1021)的高度为h1,宽度为s,所述桩基(400)的直径为d1,则h1=0.2d1-0.5d1,s=0.2h1-0.4h1。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抱箍(200)包括:第一半抱箍(201),所述第一半抱箍(201)包括第一箍体(2012)和位于所述第一箍体
(2012)的底部的第一半底板(2011),所述第一箍体(2012)的两端设置第三耳板(2013);第二半抱箍(202),所述第二半抱箍(202)包括第二箍体(2022)和位于所述第二箍体(2022)的底部的第二半底板(2021),所述第二箍体(2022)的两端设置第四耳板(2023),第一半底板(2011)和所述第二半底板(2021)形成所述底板;第三紧固件(204),所述第一箍体(2012)和所述第二箍体(2022)相对的布置于所述支架立柱(300)的外侧,所述第三耳板(2013)和所述第四耳板(2023)通过所述第三紧固件(204)紧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抱箍(201)和所述第二半抱箍(202)为对称结构;和/或所述第一箍体(2012)和所述第二箍体(2022)的高度为h2,所述支架立柱(300)的直径为d2,则h2=0.5d2~3d2。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抱箍(201)和所述第二半抱箍(202)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劲板(205),所述第一半抱箍(201)上的加强劲板(205)分别与所述第一箍体(2012)和所述第一半底板(2011)连接,所述第二半抱箍(202)上的加强劲板(205)分别与所述第二箍体(2022)和所述第二半底板(202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包括:桩基连接套筒,用于固定于桩基上,桩基连接套筒具有位于所述桩基的桩顶上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固定螺孔;立柱抱箍,用于固定于光伏支架的支架立柱上,立柱抱箍具有用于设置于所述顶盖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各个所述立柱固定螺孔一一对应的立柱调节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立柱调节孔与所述立柱固定螺孔螺纹配合,且所述立柱调节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桩基在高程和水平方向上的施工误差,不会因桩基施工误差引起上部光伏支架结构变形,不但适用于海上光伏支架的整体安装,也可适用于支架散件拼装。也可适用于支架散件拼装。也可适用于支架散件拼装。


技术研发人员:

董宏季 洪晓峰 余刚 郭小亮 崔文涛 郭玮 王晓惠 李健 张春 王怀明 茹洋洋 陈建征 王向阳 张茂瑞 王中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2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8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桩基   立柱   所述   支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