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头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刷头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来辅助人们进行清洁工作,这些清洁设备能够实现自动扫地、吸尘、拖地、洗地等功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帮助人们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
3.清洁设备一般使用刷头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洁,而现有的刷头大多采用单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套在轴外或者直接附着在轴外的刷毛与待清洁面的接触为线接触,接触范围过小,清洁效率太低,清洁面上残留水渍过多。而且,在清洁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经常更换刷头以对刷头进行清洗,费时费力。在刷头被更换或者被清洗之前,已经变脏的刷头仍将继续执行清洁任务,从而导致清洁效果变差。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刷头及清洁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清洁件的刷头,提高清洁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刷头,应用于清洁设备,包括:沿所述刷头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洁组件和流体分配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组件和套设在所述转动组件上并随所述转动组件转动的清洁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前后设置且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被驱动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直径;所述转动组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撑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在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流体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并配置为将清洁的流体提供至所述清洁组件,并挤压所述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对应的第二卡扣件,当所述转动组件为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扣连接,当所述转动组件为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使所述转动组件由收合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的趋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复位组
件,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第三卡扣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未设置复位组件的一个设有第四卡扣件,当所述第三卡扣件与所述第四卡扣件卡扣连接时,所述转动组件保持收合状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复位按钮沿第二方向向所述连接组件内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三卡扣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四卡扣件,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由所述收合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设有限位卡板,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复位按钮与所述限位卡板之间,并配置为使所述复位按钮具有恢复初始状态的趋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可伸缩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平行的弹性复位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体分配组件包括喷水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喷水组件下方的挤压件,所述喷水组件配置为将清洁的流体提供至所述清洁组件,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并配置为挤压所述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头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斜上方,并沿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轴向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配置为将所述流体分配组件喷在所述清洁组件上的流体涂抹均匀。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头还包括刮条,所述刮条设置在所述清洁组件的后方,且与待清洁面接触,所述刮条与所述清洁组件之间形成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配置为抽吸待清洁面的垃圾和污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清洁件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筋配合以对所述清洁件进行轴向定位。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刷头的清洁设备。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前述的刷头,所述刷头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刷头通过设置具有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组件,将清洁件套设在转动组件上,以将清洁件与待清洁面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提高清洁效率,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以方便安装和拆卸清洁件。另外,通过设置流体分配组件,以实现对待清洁面的清洁以及对
清洁组件的自清洁,提高刷头的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刷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结构爆炸图。
23.图3是图1的第一角度的剖视图。
24.图4是图1的第二角度的剖视图。
25.图5是图4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6.图6是图1的第三角度的剖视图。
27.图7是图5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8.图8是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图1中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图10的结构爆炸图。
32.图12是图10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33.图13是图10中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图1中流体分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图14中喷水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36.图16是图14中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图17的结构爆炸图。
39.图19是图10的第一角度的剖视图(撑开状态)。
40.图20是图10的第二角度的剖视图(撑开状态)。
41.图21是图10的第一角度的剖视图(收合状态)。
42.图22是图10的第二角度的剖视图(收合状态)。
43.图23是图1中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4是图23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45.图25是图1中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4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48.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9.请参阅图1-25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刷头100,该刷头100应用于清洁设备(未图示)。清洁设备可以为手持式清洁设备,也可以为自主行走的清洁设备,例如清洁机器人。为了清楚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以下内容以手持式洗地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不应以此为限。
50.手持式洗地机包括设备本体(未图示)和刷头100,刷头100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底部,用于与待清洁表面接触,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其中,刷头100和设备本体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由用于用户操作的手柄,可以在手柄处设置控制单元,以控制清洁设备。在设备本体内还可以设有用于为手持式洗地机提供动力的动力设备(例如电源)、用于存储清水的清水箱、用于收集污水的污水箱、用于收集垃圾的垃圾盒等。
51.请参阅图1-22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刷头100,刷头100包括基座1、清洁组件2、流体分配组件52、刮板36和盖板3。定义刷头100的前后方向为第一方向,刷头100的左右方向为第二方向,刷头100的厚度方向为第三方向。
52.基座1与设备本体连接,且与设备本体之间形成有用于抽吸垃圾和污渍的抽吸通道、用于提供清水的水路通道和用于供电路连接的电路通道。同时,基座1也作为一个安装枢纽,分别与清洁组件2、流体分配组件52、刮板36 和盖板3机械连接。
53.请参阅图1-13所示,清洁组件2和基座1沿刷头100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即清洁组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基座1的前方,沿刷头100的前后方向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
54.可选地,清洁组件2包括转动组件21和清洁件22,转动组件21包括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可被驱动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线转动,且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旋转轴线形成的平面与待清洁面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为锐角。优选地,待清洁面为地面。清洁件22套设在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上,且随着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转动而环形运动,并始终与待清洁面保持面接触。如此设置,以将清洁件22与待清洁面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提高清洁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旋转轴线形成的平面与待清洁面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可以减小刷头100的体积,提高外观美观性,同时能够提高清洁件22的表面张力,增大清洁件22与待清洁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果。
55.优选地,第一转动件211与第二转动件212沿第一方向(刷头100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转动件212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动件211的直径。即直径相对较小的第一转动件211相比直径相对较大的第二转动件212更加靠近刷头100的前方,以防止清洁组件2在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工作时,小体积的障碍物堆积在直径相对较大的第二转动件212上,进而提高刷头100的越障能力。同时,将直径较大的第二转动件212更靠近基座1设置,以方便在清洁组件2和基座1之间设置流体分配组件52,以对清洁组件2进行自动清洁,提高清洁件22的使用时长,提高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6.进一步地,刷头100还包括驱动组件23,所述驱动组件23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洁组件2转动。驱动组件23可以设置在所述清洁组件2之外,以带动清洁组件2转动,或者驱动组件23设置在清洁件22组件之内,即设置在转动组件21的旋转轴内,以对清洁组件2提供动力,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
57.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3设置在基座1的安装腔11内,与设置在基座
1内的液泵53沿刷头100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该安装腔11 内,以减少占用的安装空间,提高刷头100的结构紧凑性。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电机231和传动结构232,驱动电机231和传动结构232呈直角设置,以有效利用基座1的安装空间,提高刷头100的结构紧凑性。
58.具体地,安装腔11的一侧向清洁组件2的方向延伸形成臂部13,传动结构232设置在该臂部13内,并穿过臂部13与清洁组件2转动连接。传动结构232背离驱动电机231的一侧设有齿槽2321,齿槽2321穿过基座1与清洁组件2的转动组件21转动连接,转动组件21朝向驱动组件23的一侧对应齿槽2321的位置设有转动齿轮2121,转动齿轮2121与齿槽2321啮合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转动齿轮2121与齿槽2321啮合转动连接以方便清洁组件 2与驱动组件23的定位安装以及转动连接。
59.进一步地,转动齿轮2121上设有多个凸出的第一斜齿2122,齿槽2321 内设有多个凸出齿槽2321内表面的第二斜齿2322,第一斜齿2122与第二斜齿2322交错啮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斜齿2122和第二斜齿2322以提高转动齿轮2121与齿槽2321的连接稳定性。
6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31通过传动结构232带动第二转动件212转动。即转动齿轮2121设置在第二转动件212上,转动齿轮2121插入传动结构232的齿槽2321内,通过第一斜齿2122与第二斜齿2322实现交错啮合连接。当驱动电机231工作时,驱动电机231带动传动结构232转动,传动结构232通过齿槽2321与转动齿轮2121带动第二转动件212转动,然后第二转动件212通过清洁件22带动第一转动件211转动,从而实现清洁组件2 的同步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3也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转动件211 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12同步转动,或者,驱动组件23驱动第一转动件211 转动,并通过第一转动件211和清洁件22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12 转动。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
61.可选地,驱动组件23为全齿轮连接,即驱动电机231与传动结构232 齿轮连接,传动结构232的内部为齿轮连接,且传动结构232与清洁组件2 的转动组件21通过转动齿轮2121和齿槽2321也齿轮连接。如此设置,以降低驱动组件23的噪音,避免使用皮带轮造成的断裂,提高驱动组件23的使用寿命。
62.优选地,驱动组件23带动转动组件21逆时针转动,以带动清洁件22 沿与刷头100的前后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增大清洁件22与待清洁表面的摩擦力,提高清洁效果。
63.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件22包括设置在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 外侧的履带221和包裹在履带221外侧的拖布222,拖布222套设在履带221 的外侧,以随着履带221的转动而转动,以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清洁。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件22也可以不包括履带221,而直接想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的外侧,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
64.转动组件21和履带221均采用包胶工艺制备。即在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外侧包裹一层软胶,在履带221的内部包裹一层软胶,以提高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与履带22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清洁组件2在清洁过程中打滑,使得转动组件21与清洁件22之间的传动更平稳,清洁件22能够一直与地面保持一定的摩擦力,提高清洁效果。
65.为了提高转动组件21和清洁件22之间的安装准确性,在转动组件21 上设有定位槽213,清洁件22对应定位槽213的一侧设有定位筋2211,定位槽213与定位筋2211配合以对清洁件22进行轴向定位。进一步地,在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定位槽213,履带221对应定位槽213的一侧设有定位筋2211,通过定位槽213与定位筋2211的配合,以对履带221进行轴向定位,避免包裹在履带221外侧的清洁件22随着履带 221轴
向窜动,降低清洁效果。
66.请继续参阅图8-12,并结合图4-5所示,刷头100还包括第一锁扣组件 6,第一锁扣组件6的一端与清洁组件2机械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锁扣连接。
67.具体地,第一锁扣组件6的一端与清洁组件2中第二转动件212背离转动齿轮2121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锁扣组件6靠近清洁组件2的一端设有转动孔61,第二转动件212的旋转轴转动连接在该转动孔61内,以使得第二转动件212相对待清洁面转动时,而第一锁扣组件6相对待清洁面保持相对静止。
68.第一锁扣组件6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锁扣壳体62。第一锁扣壳体62内设有第一锁舌63和第一弹性件64,第一弹性件64设置在第一锁舌63与第一锁扣壳体62之间,并配置为使得第一锁舌63保持伸出第一锁扣壳体62的状态,以方便第一锁舌63伸入第一锁槽12内。基座1对应第一锁扣壳体62 的位置设有第一锁槽12,第一锁槽12内设有用于限位第一锁舌63的限位凸起121。
6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扣壳体62由锁盖621和锁壳622组装形成,在锁盖621朝向锁壳622的外侧设有多个卡勾6211,锁壳622对应卡勾6211 的位置设有多个卡口6221,以使得锁盖621和锁壳622卡扣连接。通过组装形成第一锁扣壳体62,以方便第一锁舌63和第一弹性件64的安装。可以知道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扣壳体62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组装形成,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
70.在第一锁扣壳体62背离基座1的一侧设有开口623,第一锁舌63向开口623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推动开关631,推动开关631用于解除第一锁槽12 与第一锁舌63的锁定连接。开口内设有挡板624,挡板624用于限位第一锁舌63在第一锁槽12内的移动距离,同时,对第一锁舌43在第一锁槽12内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推动开关631伸入开口623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开口623之外,以方便用户操作。在推动开关631与开口623靠近清洁组件2 的侧边之间具有间隙632。通过设置间隙632,为推动开关631的操作预留一定的移动空间,从而方便解除第一锁槽12与第一锁舌63的锁定连接。
71.清洁组件2的一端通过转动齿轮2121与齿槽2321实现与驱动组件2的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孔61与第一锁扣组件6转动连接,并通过第一锁扣组件6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当清洁组件2需要安装在基座1上时,先将清洁组件2具有转动齿轮2121的一端对应安装在驱动组件2的齿槽2321内,然后通过第一锁扣组件6完成清洁组件2与基座1的锁扣连接。此时,第一锁扣组件6中的第一锁舌63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锁扣壳体62,并伸入第一锁槽12内,而第一弹性件64配置为使第一锁舌63保持与第一锁槽12抵接的状态。同时,限位凸起121与第一锁舌63抵接,以在第二方向(刷头100 的左右方向)对第一锁舌63进行限位,提高锁扣连接的稳定性。当需要将清洁组件2从基座1上拆卸下来时,通过向清洁组件2的方向推动开关631,压缩第一弹性件64,使得第一锁舌63向向远离第一锁槽12的方向移动,进而解除第一锁槽12与第一锁舌63的锁定连接。然后将清洁组件2从基座1 的安装部131内拆卸下来即可,实现清洁组件2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72.请参阅图3和图8-9所示,基座1朝向清洁组件2的一侧设有刮条4,刮条4设置在清洁组件2的后方,且与待清洁面接触,用于刮除待清洁表面上残留的污液以及刮除顽固垃圾,以对待清洁面进行二次清洁,提高清洁效果,而且有利于保持表面的干燥,避免因清洁后的表面有水,增加滑倒的风险,以及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73.刮条4与清洁组件2之间形成有抽吸口41,抽吸口41通过抽吸通道与设备本体内的风机相连。风机工作时,抽吸管路中形成负压,将待清洁表面上的垃圾和污渍通过抽吸口41抽吸至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和/或垃圾箱内,以使得清洁后的表面保持干燥,避免二次污染。优选地,抽吸口41为喇叭型状,靠近清洁组件2的一端的口径大于靠近抽吸管道的一端的口径,以提高抽吸效率。
74.请参阅图14-16,并结合图3、5-6、8-9所示,在基座1朝向清洁组件2 的一侧设有流体分配组件52,即流体分配组件52设置在基座1与清洁组件2 之间,以对清洁组件2进行自动清洁,提高清洁组件2的使用时长,提高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75.清洁组件2与流体分配组件52沿刷头100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流体分配组件52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覆盖清洁组件2,方便对清洁组件2实现自清洁效果。
76.流体分配组件52包括喷水组件51及设置在喷水组件51下方的挤压件 52,喷水组件51配置为向清洁组件2喷水,挤压件52配置为与清洁组件2 过盈配合,并挤压清洁组件2上的污水,污水通过抽吸口41抽入清洁设备内。
77.喷水组件51包括前后设置的喷水部511和引流部512。引流部512与刷头100的液泵53连接,并配置为将清水从清水箱内均匀引流至喷水部511。喷水部511包括多个喷水孔5111,多个喷水孔5111沿刷头10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均匀的将清水喷在清洁件22上。
78.挤压件52设置在喷水组件51下方,挤压件52朝向且挤压件52的方向设有台阶部521,该台阶部521用于承载喷水组件51,在台阶部521的下方设有向清洁组件2方向延伸的尾部522,尾部522与清洁组件2上的清洁件 22过盈配合,用于挤压清洁组件2上的污水。
79.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分配组件52设置在第二转动件212的后侧,且流体分配组件52在第二转动件212上的投影位于第二转动件212的旋转轴线的上方,而且由于清洁组件2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以使得清洁组件2在转动过程中,先通过喷水组件51打湿清洁件22,以提高清洁件22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效果。当清洁件22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脏的时候,通过转动组件21 的转动,使得清洁件22脏的部分转动至朝向流体分配组件52的一侧,一方面,通过挤压件52将原有的污水挤出,然后喷水组件51对清洁件22补充新的清水,以便于后续的清洁作业,不仅保证了待清洁面被拖擦后较为干燥、不易有水渍,而且还实现了清洁组件2的自清洁效果,减少了清洁组件2的更换次数,降低了清洁组件2的更换成本。
80.请参阅图17-18,并结合图6-9所示,盖板3设置在清洁组件2的上方,且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以对清洁组件2进行保护,并提高刷头100的美观性。
81.进一步地,盖板3的形状与清洁组件2的形状匹配。由于本技术的清洁组件2中第二转动件212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动件211的直径,故盖板3也被分成三个区域,包括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区域31,覆盖第二转动件212 且与第一区域31具有夹角的第二区域32,以及覆盖第一转动件211且与第一区域31具有夹角的第三区域33,而且第三区域33与第一区域31的夹角大于第二区域32与第一区域31的夹角,以使得盖板3与清洁组件2的形状匹配,提高清洁组件2的外观美观性。
82.进一步地,第一区域31和第三区域33均超出清洁组件2,也就是说清洁组件2在待清洁面的投影完全落在盖板3在待清洁面的投影范围内,以对清洁组件2进行充分保护,提高清洁组件2的使用寿命。
83.盖板3的第一区域31上设有用于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锁扣组件 34和用于解
除与基座1连接的解锁组件35。
84.可选地,第二锁扣组件34设有两组,每组第二锁扣组件34均包括第二锁槽341、第二锁舌342及保持第二锁舌342至少部分伸入锁槽的第二弹性件343。刷头100的基座1对应第二锁槽341的位置设有锁定件14。故锁定件14也对应设有两个,每个锁定件14均自基座1的上表面向盖板3的方向延伸形成,且两个锁定件14相向的一侧均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当盖板3与基座1锁扣连接时,锁定件14伸入第二锁槽341内,第二锁舌 342在第二弹性件343的作用下至少部分伸出第二锁槽341并深入锁定件14 的凹槽内,以与锁定件14限位连接。
85.解锁组件35包括解锁按钮351和拉动件(未图示)。解锁按钮351设置在两个第二锁扣组件34的中间位置,以方便通过一个解锁按钮351同时解锁两个第二锁扣组件34。拉动件为弹性拉动件,具有一定的弹力,拉动件的一端与解锁按钮35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锁舌342连接或与第二弹性件343 连接。当需要将盖板3从基座1上拆卸下来时,按动解锁按钮351,解锁按钮351带动两个拉动件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锁舌342远离锁定件14,解除与锁定件14的限位连接。可以知道是,在本实施例中,拉动件和第二弹性件343可以为两个单独的弹性结构,也可以为一个弹性结构,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另外,解锁按钮351处也设有用于使得解锁按钮351弹性复位的第三弹性件(未图示)。
86.请参阅图17-18,并结合图3所示,盖板3朝向清洁组件2的一侧还设有刮板36。刮板36设置在盖板3的第二区域32上,且朝向第二转动件212 的方向延伸。可选地,刮板36与盖板3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更换刮板36。刮板36沿转动组件21的轴向方向延伸,即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覆盖清洁组件2,且与清洁组件2过盈配合,刮板36配置为将清洁组件2上的流体涂抹均匀。由于清洁组件2是逆时针转动,故清洁组件2先经过流体分配组件52 后再经过刮板36,通过刮板36将清洁件22上的流体涂抹均匀,避免清洁件 22部分流体过多而导致地面潮湿,而部分流体过少,影响清洁效果。
87.为了方便更换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的清洁件22,本技术将第一转动件 211与第二转动件212设置为滑动连接,转动组件21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撑开状态下,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沿刷头100的前后方向(第一方向)相互远离,在收合状态下,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 沿刷头100的前后方向相互靠近。如此设置,以使得更换清洁件22时,通过将转动组件21调整为收合状态,以使清洁件22直接从收合后的转动组件21 上滑出,更换操作简便,无需手动取出,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88.请参阅图19-22并结合图10-1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转动组件21。转动组件21沿第一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 212以及连接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连接组件214。连接组件 214包括第一连接件215及第二连接件216,第一连接件215与第一转动件 211机械连接,第二连接件216与第二转动件212机械连接。需要知道的是,在本技术中,机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
89.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5靠近第二连接件216的一端设有第一结合部 2151,第二连接件216靠近第一连接件215的一端设有第二结合部2161,第一结合部2151与第二结合部2161滑动套设连接。如此设置,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5与第二连接件216实现可伸缩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在弹性复位件21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可选地,第一结合部2151为第一定位槽213,第二结合部2161为第二定位槽213,且第二
定位槽213在第三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二定位槽213在第三方向的高度,以使得当第一连接件215和第二连接件216相互靠近时,第一定位槽213突伸进入第二定位槽213内,以实现第一结合部2151和第二结合部2161的滑动层叠连接。
90.第一连接件215朝向第二连接件216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件2152,第二连接件216朝向第一连接件215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件2152对应的第二卡扣件2162。第一卡扣件2152越过第二卡扣件2162,从靠近第二转动件212 的方向与第二卡扣件2162的卡扣连接。当转动组件21为撑开状态时,第一卡扣件2152与第二卡扣件2162卡扣连接,当转动组件21为收合状态时,第一卡扣件2152与第二卡扣件2162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此时,第一卡扣件 2152向第二转动件212的方向移动,第二卡扣件2162向第一转动件211的方向移动。
91.可选地,在第一连接件215和第二连接件216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当第一卡扣件2152与第二卡扣件2162卡扣连接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为从不受力或者受较小压力的第一压缩状态。当第一卡扣件2152与第二卡扣件2162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由第一压缩状态转变为受较大压力的第二压缩状态。此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产生较大的回复力,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5和第二连接件216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92.第一连接件215/第二连接件216上设有复位组件218,复位组件218上设有第三卡扣件2181,第一连接件215和第二连接件216中未设置复位组件 218的一个设有第四卡扣件2163,当转动组件21为撑开状态时,第三卡扣件 2181与第四卡扣件2163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互远离,当转动组件21为收合状态时,第三卡扣件2181与第四卡扣件2163卡扣连接。
9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16套设在第一连接件215的外侧,复位组件218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16上,包括两个复位按钮2182和与两个复位按钮 2182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二弹性复位件2183,每个复位按钮2182均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件216的外侧。第二弹性复位件2183连接于复位按钮2182和第一连接件215上的限位卡板2153之间,具有使得复位按钮2182恢复初始状态的趋势。通过按动复位按钮2182,可以解除第三卡扣件2181和第四卡扣件2163的卡扣连接,进而使得转动组件21由收合状态转变为撑开状态。
94.具体地,当需要件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转动件211与第二转动件212相向运动,第一卡扣件2152和第二卡扣件 2162由原先的卡扣状态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第一卡扣件2152向第二转动件212的方向移动,第二卡扣件2162向第一转动件21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由第一压缩状态向第二压缩状态转变,转动组件 21由撑开状态向收合状态转变。当第三卡扣件2181和第四卡扣件2163卡扣连接时,取消外力,此时由于第三卡扣件2181和第四卡扣件2163的卡扣连接,使得转动组件21保持收合状态,进而方便更换清洁件22。当更换好清洁件22后,沿第二方向对复位按钮2182施加外力,复位按钮2182沿第二方向向连接组件214内移动,并带动第三卡扣件2181沿第二方向远离第四卡扣件2163,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71的存在,使得转动组件21由收合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从而方便进行清洁工作。然后,复位按钮2182在第二弹性复位件2183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通过设置第三卡扣件2181和第四卡扣件2163,可以使得转动组件21保持在收合状态,进而方便用户腾出双手将清洁件22安装在转动组件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按钮2182也可以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件215上,此时,第一连接件215套设在第二
连接件 216的外侧,第二弹性复位件2183连接于复位按钮2182和第二连接件216 上的限位卡板2153之间。
95.请参阅图23-24所示,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转动组件21,该转动组件21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包括沿第一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转动件211 和第二转动件212以及连接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连接组件214,连接组件214包括第一连接件215及第二连接件216,第一连接件215与第一转动件211机械连接,第二连接件216与第二转动件212机械连接。不同的是,第一连接件215和第二连接件216之间不是通过卡扣连接,使得转动组件21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而是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217的方式,使得转动组件21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撑开状态,此时,弹性复位件217可以为自然伸直状态,也可以为受较小压力的第一压缩状态。当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相互靠近直至使得转动组件21处于收合状态时,弹性复位件217从不受力或者受较小压力的第一压缩状态逐渐转变为受较大压力的第二压缩状态。此时,弹性复位件217产生较大的回复力,当外力消失后,弹性复位件217的回复力会驱使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相互远离,从而恢复至撑开状态,进而避免用户手动复位。以下主要针对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描述,相同的部分在此不予赘述。
96.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5靠近第二连接件216的一端设有第一结合部 2151,第二连接件216靠近第一连接件215的一端设有第二结合部2161,第一结合部2151与第二结合部2161滑动套设连接。如此设置,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5与第二连接件216实现可伸缩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在弹性复位件21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可选地,第一结合部2151和第二结合部2161中的一个为定位凸块,另外一个为定位凹槽,定位凸块突伸进入定位凹槽内,以实现第一结合部2151和第二结合部 2161的滑动层叠连接。
97.在第一连接件215靠近第二连接件216的一端设有容纳槽2154,弹性复位件217设置在该容纳槽2154内。弹性复位件21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部2172及连接两个滑动部2172的弹性部2173,弹性部2173的弹力方向与刷头100的左右方向平行。
98.可选地,两个滑动部2172均为三角形状,且对称设置。每个滑动部2172 均包括第一滑动件2174和第二滑动件2176,在第一滑动件2174上设有平行设置的转动轴2176和固定轴2177,弹性部2173为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靠近拉簧的两个固定轴2177连接,远离拉簧的两个转动轴2176分别与第二连接部上的限位部2166转动连接。第二滑动件2176对应转动轴2176和固定轴2177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2178。通过第一滑动件2174和第二滑动件2176 将弹性件及第二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限位固定。
99.第二连接件216靠近第一连接件215的一端设有对接部2164,对接部 2164包括第二滑槽2165、设置在第二滑槽2165两端的限位部2166以及连接两个限位部2166的开口部2167。在限位部2166上设有第二通孔2168,转动轴2176穿过该第二通孔2168,将滑动部2172与限位部2166转动连接。滑动部2172配置为在弹性部2173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二滑槽2165向开口部2167 移动。通过设置限位部2166,以将滑动部2172限位在第二滑槽2165内。在刷头100的左右方向上,开口部2167的长度与容纳槽2154的长度相同,即弹性部2173可以恢复初始状态。
100.当需要件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时,在外力作用下,滑动部2172 被限位部
2166限位在第二滑槽2165内,由于在刷头100的左右方向上,第二滑槽2165的长度大于容纳槽2154的长度,弹性件被拉伸,以使得第一转动件211向靠近第二转动件212方向移动,转动组件21由撑开状态变为收合状态,以方便将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当套好清洁件22后,取消外力,弹性部217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带动滑动部2172沿第二滑槽 2165向开口部2167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件211向远离第二转动件212 的方向移动,转动组件21由收合状态变为撑开状态,从而进行清洁工作。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2173为拉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2173 也可以为伸缩杆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101.请参阅图25所示,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转动组件21,该转动组件21也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以及连接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连接组件214。只是连接组件214的设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因此导致的弹性复位件217的设置方式也不同。以下主要针对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描述,相同的部分在此不予赘述。
102.具体地,连接组件214包括平行设置的连接板219,每个连接板219的一端与第一转动件211机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212机械连接。连接板219与第一转动件211和/或第二转动件212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再组装。当连接板219与第二转动件212分体设置再组装时,连接板 219与第二转动件21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
103.在每个连接板219上均设有与连接板219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 2191,第一滑槽2191内设有弹力方向与第一滑槽2191的方向平行的弹性复位件217。如此设置,使得弹性复位件217的弹力方向与刷头100的前后方向平行,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在弹性复位件217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除了可以提高清洁组件2的清洁效果,还使得清洁组件2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的作用。
104.当需要件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时,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复位件217压缩,以使得第一转动件211向靠近第二转动件212方向移动,减小第一转动件211与第二转动件212之间的距离,转动组件21由撑开状态变为收合状态,以方便将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当套好清洁件22后,取消外力,弹性复位件217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向远离第二转动件212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件211向远离第二转动件212的方向移动,转动组件21由收合状态变为撑开状态,从而进行清洁工作。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2173为拉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2173也可以为伸缩杆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10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191开设在连接板219靠近第一转动件211 的位置,且弹性复位件217的一端与第一滑槽219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211连接,且第一转动件211设在弹性复位件217远离第二转动件212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191也可以开设在连接板219靠近第二转动件212的位置,且弹性复位件217的一端与第一滑槽219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212连接,且第二转动件212设在弹性复位件217远离第一转动件211的一端。
10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刷头100及具有该刷头的清洁设备,通过设置具有第一转动件211和第二转动件212的转动组件21,将清洁件22套设在转动组件21上,以将清洁件22与待清洁面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提高清洁效率,通过设置转动组件21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以方便安装和拆卸清洁件22。另外,通过设置流体分配组件5,以实现对待清
洁面的清洁以及对清洁组件2的自清洁,提高刷头100的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10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刷头,应用于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刷头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洁组件和流体分配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组件和套设在所述转动组件上并随所述转动组件转动的清洁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前后设置且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被驱动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直径;所述转动组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撑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在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流体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并配置为将清洁的流体提供至所述清洁组件,并挤压所述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对应的第二卡扣件,当所述转动组件为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扣连接,当所述转动组件为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使所述转动组件由收合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第三卡扣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未设置复位组件的一个设有第四卡扣件,当所述第三卡扣件与所述第四卡扣件卡扣连接时,所述转动组件保持收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复位按钮沿第二方向向所述连接组件内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三卡扣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四卡扣件,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由所述收合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设有限位卡板,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复位按钮与所述限位卡板之间,并配置为使所述复位按钮具有恢复初始状态的趋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可伸缩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
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机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机械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平行的弹性复位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组件包括喷水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喷水组件下方的挤压件,所述喷水组件配置为将清洁的流体提供至所述清洁组件,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并配置为挤压所述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组件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斜上方,并沿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轴向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清洁组件过盈配合,配置为将所述流体分配组件喷在所述清洁组件上的流体涂抹均匀。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还包括刮条,所述刮条设置在所述清洁组件的后方,且与待清洁面接触,所述刮条与所述清洁组件之间形成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配置为抽吸待清洁面的垃圾和污渍。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清洁件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筋配合以对所述清洁件进行轴向定位。13.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刷头,所述刷头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刷头及清洁设备,刷头包括:沿刷头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洁组件和流体分配组件,清洁组件包括转动组件和套设在转动组件上并随转动组件转动的清洁件,转动组件包括前后设置且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可被驱动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件的转动直径大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直径;转动组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撑开状态下,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在收合状态下,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流体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与清洁组件过盈配合,并配置为将清洁的流体提供至清洁组件,并挤压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并挤压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并挤压清洁组件上的非清洁的流体。


技术研发人员:

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3/3/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2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87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清洁   扣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