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顶管机是一种使用顶管法的隧道挖掘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顶管机及其配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燃气、给排水和通信等多个领域中;其中随着顶管机的创新,微型化慢慢成为主流的产品,而对于微型化的顶管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微型化后的大扭矩电机发热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以便解决微型化后的大扭矩电机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通过多个导热装置和传动装置以及电机共同配合,提高电机整体导热效率,以解决微型化后的大扭矩电机发热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包括电机,还包括多个导热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电机后侧端,且多个导热装置均设置在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机后侧端还设置有集热装置和多组限位件,集热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中安装有风扇,用于风力散热,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对应的限位件顶部;
6.其中多个导热装置分为两组,与传动装置配合进行交替导热,且每个导热装置安装在对应的限位件上,通过限位件提供导向。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热装置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导热装置均匀分布在电机外表面一周。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片,导热片顶面中部连接有导热杆,导热杆后端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后端连接有接触杆,且导热片前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电机前端表面滑动接触。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传动装置包括传动主体和转动部,传动主体固定安装在电机后侧端,传动主体连接有转动部,转动部呈四角星形,且具有四个凸部和四个凹槽,分别与对应的导热装置相对。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限位件包括限位件杆,限位件杆端部连接有限位件固定部,限位件固定部外侧面中部设置有导热杆限位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热杆限位部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与限位件固定部贯通,限位杆套接在对应的导热杆限位部中部,用于稳定导向。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集热装置靠近电机一端设置有八个接触杆槽,八个接触杆槽与对应的接触杆相对。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替导热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多个导热装置分成两组交替与电机外表面接触并将热量导给集热装置,并通过风扇对集热装置进行风力散热,从而完成对电机均匀散热以及导热装置散热,此方式大幅提高微型大扭矩电机的散热效率以及导热时间过长导热装置导热效率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整体结构排列紧密且可自由拆卸,操作过程简单,维护方便,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传动装置位置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电机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导热装置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整体后端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限位件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固定件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集热装置示意图。
25.图中:1、电机;111、电机外壳;2、导热装置;211、导热片;212、导热杆;213、限位杆;214、接触杆;215、限位板;3、风扇;4、传动装置;411、传动主体;412、转动部;12、限位件;121、限位件杆;122、限位件固定部;123、导热杆限位部;13、传动装置槽;14、固定件;141、固定件杆;142、轴向风扇槽;143、风扇槽连杆;144、纵向风扇槽;15、集热装置;151、集热装置杆;152、接触杆槽;153、集热装置开口;154、集热板;155、中部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9所示,是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该交替导热装置设有电机1、导热装置2和传动装置4;其中电机1位于整个交替导热装置整体内部,并且如图3所示,电机1包括外部的电机外壳111和内部的电机主体,电机外壳111的内表面为铜网结构并且会产生热量,电机外壳111通过与导热装置2接触并向后端导热,且电机外壳111后端为耐热材料,在电机外壳111后端中部开设有传动装置槽13,用于安装传动装置4,如图1所示,电机外壳1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热装置2,多个导热装置2的前端配合与电机外壳111的外表面充分接触,且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4固定在电机1后端中部,能够与多个导热装置2进行挤压传动。
2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装置2限位于电机外壳111的前端面上,其材质为导热的磁性材料,通过磁性材料制成的导热装置2可对电机外壳111外表面进行吸附,并且导热装置2设置有八个,八个导热装置2刚好均匀分布在电机1外表面一周,并且能够将电机1外表面产生的
热量通过导热装置2导向后端;
29.更进一步如图4所示,上述的导热装置2包括导热片211、导热杆212、限位杆213、接触杆214和限位板215;其中导热片211位于导热装置2前端,导热片21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且导热片211材料为磁性材料,周向占电机外壳111圆周的八分之一,导热片211顶面中部连接有导热杆212,八个导热片211能够与电机外壳111外表面完整接触,并将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211导给导热杆212;进一步导热杆212位于导热片211上端,导热杆212后端连接有限位杆213,能够将热量通过导热杆212导给限位杆213;同时限位杆213位于导热杆212后端下方,且该限位杆213垂直设置,导热杆212和限位杆213直径根据实际设备进行设定,目的是方便传动装置4能够满足对前端多个导热片211的稳定控制,并且防止出现卡顿及偏转等情况,限位杆213后端连接有接触杆214,能够将热量通过限位杆213导给接触杆214;所述接触杆214位于限位杆213后端,通过传动装置4与多个限位杆213的传动控制,八个接触杆214后端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且相邻间歇分布,两组接触杆214能够分别与集热装置15的对应接触杆槽152间歇接触导热。
3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导热片211前端设置有限位板215,该限位板215与电机1前端表面滑动接触,进行导向,限位板215滑动安装在电机外壳111前端开设的滑槽中,在传动装置4带动多个导热装置2向四周运动时,可保证导热装置2不发生偏转;
31.如图5所示,上述的传动装置4包括传动主体411和转动部412,由图1和图2可知传动主体411固定安装在传动装置槽13中,该传动主体411连接有转动部412,其中传动主体411可通过外部进行遥控,并带动转动部412转动,上述的转动部412呈四角星形,转动部412存在四个凸部和四个凹槽,如图1所示,四个凸部能够与四个限位杆213接触并挤压传动,凹槽则不与另外个四个限位杆213接触,起到避让作用,所以可将八个导热装置2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并且间隔排列,从而转动部412的凸部在转动时可控制两组导热装置2交替式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导热,接触的一组此时可进行散热,不接触的一组进行对电机1导热。
32.进一步的通过控制传动主体411带动转动部412转动,转动部412的凸部与对应的四个限位杆213挤压支撑并带动对应的四个导热片211向四周运动,进而进行散热,而转动部412的凹槽不与对应的四个限位杆213接触,四个对应的导热片211与电机1表面贴合进行导热,通过传动主体411的间歇控制进行导热与散热的转换,提升散热效率。
33.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电机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集热装置15,在集热装置15的外部设置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中安装有风扇3,所述风扇3设置有五组,五组所述风扇3分别位于集热装置15的后端和侧面,可对装置后端的集热装置15进行风力散热;
34.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电机1后端还设置有限位件12,所述限位件12设置有八组,八组所述限位件12围绕传动装置槽13圆形阵列分布,且位于最外侧,且八组所述限位件12材质为耐热材料,进一步八组限位件12对应八个导热装置2的限位杆213,八个所述限位杆213对应安装在八组限位件12中,给限位杆213上下运动提供导向避免运动产生偏移。
35.电机1后端设置的固定件14如图6所示,固定件14连接在对应的四个限位件12顶部,其材质为耐热材料,并且侧面和后端安装有多组风扇3进行进一步散热,在固定件14内部设置有集热装置15,能够分别与两组导热装置2的四个接触杆214后端接触,并将热量导入集热装置15处;
36.进一步如图7所示,上述限位件12包括限位件杆121、限位件固定部122和导热杆限
位部123;所述限位件杆121固定连接在电机1后端面上,八个限位件杆121圆周向均匀排布,每个限位件杆121端部连接有限位件固定部122;所述限位件固定部122外侧面中部设置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导热杆限位部123,所述导热杆限位部123位于限位件固定部122上端,内部贯通限位件固定部122,与限位杆213接触,并控制八个导热装置2沿着各自限位杆213运动路径运动,通过导热杆限位部123对运动的限位杆213进行导向。
37.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固定件14包括固定件杆141、轴向风扇槽142、风扇槽连杆143和纵向风扇槽144,四个圆周向均匀排布的四个固定件杆141能够与对应的四个限位件固定部122后端连接固定,固定件杆141后端存在轴向风扇槽142;四个圆周向均匀排布的轴向风扇槽142内部可固定四个风扇3,并对集热装置15侧面进行风力散热;且固定件14顶部设置有纵向风扇槽144,纵向风扇槽144中也固定有风扇3,进行底面散热,所述风扇槽连杆143位于四个轴向风扇槽142和纵向风扇槽144之间,四个风扇槽连杆143连接固定四个轴向风扇槽142和一个纵向风扇槽144;
38.更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上述的集热装置15包括集热装置杆151、接触杆槽152、集热装置开口153、集热板154和中部通口155;其中集热装置杆151设置有八个,八个集热装置杆151与电机1后端连接固定,且八个集热装置杆151后端配合连接有集热板154,集热板154底部靠近集热装置杆15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触杆槽152,且八个接触杆槽152周向均匀排布在集热板154上,并与集热装置杆151错开排布,八个接触杆槽152对应八个接触杆214,能够分别与两组导热装置2的其中一组接触杆214后端接触导热。
39.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板154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集热装置开口153,多个集热装置开口153可增大侧面风扇3对的集热板154周向散热效率;其中集热板154位于集热装置15后端,能够将电机外壳111外表面产生的热量导向这里,并通过多个风扇3进行散热;进一步的集热板154中部贯穿开设有中部通口155,可增加后端风扇3对集热板154纵向散热效率。
4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41.本发明适用于对微型大扭矩电机高效区域块散热,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转动部412凸部会与八个导热装置2中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限位杆213挤压控制,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片211不会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导热,并且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接触杆214后端会与接触杆槽152错开,也不会与转动部412的凹槽接触,而另外不与凹槽接触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片211会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导热,并且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接触杆214后端会进入接触杆槽152内接触导热,此时通过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的四个导热装置2可将电机外壳111外表面产生大的热量通过导热杆212、限位杆213以及接触杆214导向集热装置15的多个集热板154,并通过集热装置15四周和末端的固定的风扇3对多个集热板154进行风力散热,当的导热设定时间后,由于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的四个导热装置2温度升高,使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速率会大幅降低,此时通过控制传动装置4的传动主体411驱动转动部412转动45度后停止,这时,先前与电机主体外表面接触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限位杆213受到转动部412凸部的挤压会向四周运动,此时这一组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片211不会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导热,并且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接触杆214后端会与接触杆槽152错开,也不会与转动部412的凹槽接触,其自身也开始通过与气流接触自动散热,而另外一组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片211会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导热,并且这四个导热装置2的接触杆214后端会进入接触杆槽152内接触导热,此时通过与电机1外表面接触的四个导热装置2可将电机1外表面产生
大的热量通过导热杆212、限位杆213以及接触杆214导向集热装置15的多个集热板154,并通过集热装置15四周和末端的固定的风扇3对多个集热板154进行风力散热,交替后的四个导热装置2导热效率再次提高,等到另一组的四个导热装置2的导热片211冷却下来时,可在通过转动部412转动45度控制两组导热装置2交替运动即可,此方式大幅提高散热的效率。
4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热装置(2)和传动装置(4),所述传动装置(4)固定设置在电机(1)后侧端,且多个导热装置(2)均设置在电机(1)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机(1)后侧端还设置有集热装置(15)和多组限位件(12),集热装置(15)的外部设置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中安装有风扇(3),用于风力散热,所述固定件(14)连接在对应的限位件(12)顶部;其中多个导热装置(2)分为两组,与传动装置(4)配合进行交替导热,且每个导热装置(2)安装在对应的限位件(12)上,通过限位件(12)提供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装置(2)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导热装置(2)均匀分布在电机(1)外表面一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装置(2)包括导热片(211),导热片(211)顶面中部连接有导热杆(212),导热杆(212)后端连接有限位杆(213),限位杆(213)后端连接有接触杆(214),且导热片(211)前端设置有限位板(215),限位板(215)与电机(1)前端表面滑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4)包括传动主体(411)和转动部(412),传动主体(411)固定安装在电机(1)后侧端,传动主体(411)连接有转动部(412),转动部(412)呈四角星形,且具有四个凸部和四个凹槽,分别与对应的导热装置(2)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12)包括限位件杆(121),限位件杆(121)端部连接有限位件固定部(122),限位件固定部(122)外侧面中部设置有导热杆限位部(1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杆限位部(12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与限位件固定部(122)贯通,限位杆(213)套接在对应的导热杆限位部(123)中部,用于稳定导向。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15)靠近电机(1)一端设置有八个接触杆槽(152),八个接触杆槽(152)与对应的接触杆(214)相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电机的交替导热装置,包括电机、多个导热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电机后侧端,且多个导热装置均设置在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机后侧端还设置有集热装置和多组限位件,集热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中安装有风扇,用于风力散热,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对应的限位件顶部;其中多个导热装置分为两组,与传动装置配合进行交替导热,且每个导热装置安装在对应的限位件上,通过限位件提供导向;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部转动四十五度控制两组导热装置交替运动,大幅提高散热的效率。大幅提高散热的效率。大幅提高散热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唐素文 王长坤 程龙 付传 杨国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13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84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装置   电机   多个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