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


背景技术:



2.水渠是农田灌溉常利用江河之水,通过地面上所开之“沟”,引入农田,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为了方便对农田进行灌溉,同时农田在灌溉过程中采用引水渠可以拉近泵房与灌区的距离,缩短输水管道的长度,从而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与能量消耗;可以防止泵房直接接触水源,有利于泵房结构的简化与施工的简便,利用水渠可加工水排放进农田内,使水渠可较好的将水引流进农田内,通过水渠对农田的灌溉比传统的水泵抽取灌溉要方便很多,利用水渠灌溉法从而可提高农作物的生长,使农田之间水资源较为流通,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灌溉效率,使水渠灌溉法被适用于多个农田之间。
3.如专利号为cn201821600992.1中介绍的一种水渠,虽然解决了成本低廉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下列缺陷:
4.1、现有的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将梯田挖掘出一个引流槽将水渠内的水引流进梯田内,使水在引流进梯田内时,需要将其他梯田的引流槽进行封堵,导致梯田排水在排水时较为麻烦;
5.2、现有的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在梯田的进水处出现塌陷时,无法对塌陷的泥土进行堆积,使其影响水渠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包括水渠板,所述水渠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与水渠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位于横板的左侧;
8.所述水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的前表面设有开口。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水渠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板。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斜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转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杆。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水渠板与横板均呈斜面设置。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与现有技术相比,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通过安装的横板与排水管,利用横板的长度不同,可将水渠内部分的水挡住,使横板挡住的水可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对应的梯田里,使梯田在灌水时较为均匀,同时可提高梯田排水的便利性。
21.2、与现有技术相比,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通过安装的承重底座,利用承重底座的重量可提高水渠板的重量,当水渠板的与梯田的安装处出现塌陷时,泥土可掉落进承重底座的开口处堆积,使其可再次对梯田进行堆磊。
22.3、与现有技术相比,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通过安装的转杆与缠绕杆,当上流的水在进入水渠板内时,上流水可穿过斜板,使转杆受水流流速的影响可带动缠绕杆转动,使缠绕杆可对水中的杂草进行清理,防止梯田内杂草过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的水渠板结构示意图。
27.图例说明:
28.1、水渠板;2、横板;3、安装板;4、挡板;5、排水管;6、斜板;7、承重底座;8、缠绕杆;9、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30.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包括水渠板1,水渠板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2,且横板2与水渠板1固定连接,挡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5,且排水管5位于横板2的左侧,水渠板1与横板2均呈斜面设置,将水渠板1安装在梯田的挡水处,利用水渠板1的斜面设置使其上流的水可较好的从水渠板1内进行排放,当上流的水进入水渠板1排放时,利用横板2可将部分的水挡住,使横板2挡住的水可通过排水管5排放到对应的梯田里,使梯田在灌水时较为均匀。
31.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利用横板2的长度不同,使其可对水渠板1内部分的水进行阻挡,使水可较好的排放到每个梯田内。
32.水渠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底座7,承重底座7的前表面设有开口,利用承重底座7的重量可提高水渠板1的重量,使水渠板1在安装使用时不易出现晃动,当水渠板1的与梯田的安装处出现塌陷时,泥土可掉落进承重底座7的开口处,使水渠板1不易受梯田塌陷无法使用,水渠板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板6,斜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9,转杆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杆8,当上流的水在进入水渠板1内时,上流水可穿过斜板6,使转杆9受水流流速的影响可带动缠绕杆8转动,使缠绕
杆8可对水中的杂草进行清理。
33.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使其可提高水渠板1使用时的稳固性,防止梯田出现塌陷影响水渠板1的使用,同时利用缠绕杆8可对水中的杂草进行清理,防止梯田内杂草过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将水渠板1安装在多个梯田之间,利用承重底座7的重量可提高水渠板1的重量,当水渠板1的与梯田的安装处出现塌陷时,泥土可掉落进承重底座7的开口处堆积,使其可再次对梯田进行堆磊,当上流的水进入水渠板1排放时,使转杆9受水流流速的影响可带动缠绕杆8转动,使缠绕杆8可对水中的杂草进行清理,利用横板2可将部分的水挡住,使横板2挡住的水可通过排水管5排放到对应的梯田里,使梯田在灌水时较为均匀。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包括水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板(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2),且横板(2)与水渠板(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5),且排水管(5)位于横板(2)的左侧;所述水渠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底座(7),所述承重底座(7)的前表面设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板(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杆(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板(1)与横板(2)均呈斜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山地梯田引水专用水渠,包括水渠板,所述水渠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与水渠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位于横板的左侧,所述水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的前表面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横板与排水管,利用横板的长度不同,可将水渠内部分的水挡住,使横板挡住的水可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对应的梯田里,使梯田在灌水时较为均匀,通过安装的承重底座,利用承重底座的重量可提高水渠板的重量,当水渠板的与梯田的安装处出现塌陷时,泥土可掉落进承重底座的开口处堆积,使其可再次对梯田进行堆磊。使其可再次对梯田进行堆磊。使其可再次对梯田进行堆磊。


技术研发人员:

付旻 曾伟 李华平 徐彪 段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昆明华逸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渠   梯田   所述   山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