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用带载体的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著录项
  • CN94192752.0
  • 19940520
  • CN1130912
  • 19960911
  • 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赫彻斯特股份有限公司
  • T·J·布尔克哈特;J·L·布里南;G·G·拉特基;W·斯帕莱克;A·U·温特
  • C08F4/622
  • C08F4/622 C08F10/00

  • 美国得克萨斯
  • 美国,US
  • 19930525 US08066740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孙爱
  • 19940520 PCT/US1994/005636
  • 19941208 WO/1994/028034
  • 199601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载体的金属茂催化剂体系,任选与烯烃单体,优选乙烯或丙烯预聚,它可用于聚合丙烯成等规聚丙烯。获得的等规聚丙烯通常分子量约为100000g/mo1或更大,熔点140℃或更大且为颗粒形。该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通常有高的催化活性,当用于聚合反应器中时使工艺中有最小甚或无反应器结垢,澄清或结块。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包括:

(a)一种或多种金属茂和铝氧烷的反应产物,所述反应产物通过 所述金属茂和铝氧烷在一适宜的溶剂中反应获得,所述金属茂由下 式表示: 其中M 1是周期表4,5或6族的一种金属,

R 1和R 2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C 1-C 10烷基,C 1-C 10烷氧基, C 6-C 10芳基,C 6-C 10芳氧基,C 2-C 10链烯基,C 7-C 40芳烷基,C 7- C 40烷芳基,C 8-C 40芳链烯基或卤原子;

R 3和R 4是氢原子;

R 5和R 6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是卤原子,C 1-C 10烷基,该烷 基可被卤代,C 6-C 10芳基,该芳基可被卤代,C 2-C 10链烯基,C 7- C 40芳烷基,C 7-C 40烷芳基,C 8-C 40芳链烯基,-NR 2 15,-SR 15, -OR 15,-OSiR 3 15或-PR 2 15基团,其中R 15是卤原子,C 1-C 10烷基或 C 6-C 10芳基;

R 7是 =BR 11,=AlR 11,-Ge-,-Sn-,-O-,-S-,=SO,=SO 2, =NR 11,=CO,=PR 11或=P(OR) 11; 其中:

R 11,R 12和R 1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卤原子,C 1-C 20烷基,C 1- C 20氟代烷基,C 6-C 30芳基,C 6-C 30氟代芳基,C 1-C 20烷氧基,C 2- C 20链烯基,C 7-C 40芳烷基,C 8-C 40芳链烯基,C 7-C 40烷芳基,或R 11 和R 12,或R 11和R 13可与连接它们的原子一起形成环体系;

M 2是硅,锗或锡;

R 8和R 9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 11;

m和n相同或不同且为0,1或2,m+n为0,1或2;和

各基团R 10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 11,R 12和R 13其中两个相邻R 10 基团可连在一起形成环体系;

(b)一种多孔载体;和

(c)任选的预聚烯烃单体。

3.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与烯烃单体预聚。

11.权利要求1-9的催化剂体系,其中烯烃单体包括丙烯。

12.权利要求1-9的催化剂体系,其中烯烃单体至少两种有 2-8个碳原子的不同单体。

13.前述权利要求的催化剂体系,其中烯烃单体包括约10%到 约1000%(重量)的非预聚带载体的催化剂。

14.权利要求13的催化剂体系,其中烯烃单体包括约100%到 约300%(重量)的非预聚带载体的催化剂。

20.在权利要求1-16任一项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等规聚丙 烯。

2.一种制备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均聚或共聚物的分子 量约100000克/摩尔或更大,熔点为约140℃或更大、容积密度为约 0.30g/cm 3或更大,该方法通过在聚合反应温度为约450℃或更大, 聚合压力0.5~100巴,用气相聚合、本体聚合或淤浆聚合法在下列 (a),(b)和(c)存在下进行丙烯聚合或丙烯和一种或多种其它烯烃 的混合物共聚:

(a)一种或多种金属茂和铝氧烷的反应产物,所述反应产物通过 所述金属茂和铝氧烷在一适宜的溶剂中反应获得,所述金属茂由下 式表示: 其中M 1是周期表4,5或6族的一种金属,

R 1和R 2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C 1-C 10烷基,C 1-C 10烷氧基, C 6-C 10芳基,C 6-C 10芳氧基,C 2-C 10链烯基,C 7-C 40芳烷基,C 7- C 40烷芳基,C 8-C 40芳链烯基或卤原子;

R 3和R 4是氢原子;

R 5和R 6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是卤原子,C 1-C 10烷基,该烷 基可被卤代,C 6-C 10芳基,该芳基可被卤代,C 2-C 10链烯基,C 7- C 40芳烷基,C 7-C 40烷芳基,C 8-C 40芳链烯基,-NR 2 15,-SR 15, -OR 15,-OSiR 3 15或-PR 2 15基团,其中R 15是卤原子,C 1-C 10烷基或 C 6-C 10芳基;

R 7是 =BR 11,=AlR 11-Ge-,-Sn-,-O-,-S-,=SO,=SO 2, =NR 11,=CO,=PR 11或=P(OR) 11; 其中:

R 11,R 12和R 1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卤原子,C 1-C 20烷基,C 1- C 20氟代烷基,C 6-C 30芳基,C 6-C 30氟代芳基,C 1-C 20烷氧基,C 2- C 20链烯基,C 7-C 40芳烷基,C 8-C 40芳链烯基,C 7-C 40烷芳基,或R 11 和R 12,或R 11和R 13可与连接它们的原子一起形成环体系;

M 2是硅,锗或锡;

R 8和R 9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 11;

m和n相同或不同且为0,1或2,m+n为0,1或2;和

各基团R 10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 11,R 12和R 13其中两个相邻R 10 基团可连在一起形成环体系;

(b)一种多孔载体;和

(c)任选的预聚烯烃单体。

17.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丙烯被聚合成等规聚丙烯。

18.权利要求2或17的方法,其中丙烯和其他可聚合的烯烃的 混合物被聚合到聚丙烯的共聚物。

19.按照权利要求2,17或18的方法制备的等规聚丙烯,包括 约100000克/摩尔或更大的重均分子量,约140℃或更大的熔点和 约0.30克/cm 3或更大的体积密度。

21.制备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一适宜的溶剂中形成金属茂/铝氧烷混合物其中金属茂组 分同权利要求1或3-16,

b)将在适宜溶剂中的混合物与一多孔载体接触;

c)从所得淤浆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溶剂;和

e)任选地将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与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预聚。

22.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催化剂体系被预聚成分子量约为 100000或更大,熔点约为140℃或更大和体积密度约为3.0g/cm 3或 更大的丙烯聚合物或其共聚物。

23.权利要求2或17-20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在成型品,薄膜 或纤维中的应用。

说明书

烯烃聚合用带载体的金属茂 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体系,特别是烯烃或烯烃混合物聚合成聚烯 烃用预聚的带载体的金属茂/铝氧烷催化剂体系。它在制备高分子量 和高熔点的颗粒状等规丙烯聚合物中特别有用。

带载体的催化剂是众所周知的。

承载催化剂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使用脱水载体的方法公 开在EPA367503,EPA336593和US4912075中;使用各种类型 惰性载体和金属茂的方法公开在US4659685中。US4808561和US 4701432中描述了这样的方法,其中载体被煅烧,随后与金属茂和活 化剂或助催化剂组分接触。

用带载体的催化剂获得具有均匀致密的球型颗粒、窄粒径分布 和/或高容积密度的聚合物产品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EPA 302424和EPA354893描述了金属茂和活化剂的预活化或预接触; EPA426646和US4871705描述了在至少一种烯烃存在下预聚带载 体催化剂体系;EPA279586描述了在对聚烯烃有亲合性的体系中使 用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和填料。

先有技术承载方法通常获得催化性能比其未承载的对应物低的 催化剂体系。所得带载体的催化剂活性比未承载的催化剂体系活性 低。所得聚合物通常有较低的分子量和/或熔点。由于在气相、本体 或淤桨聚合过程的聚合反应器中通常存在的结垢、细粉末、起皮和 结块,使用先有技术带载体的催化剂获得的聚合物形态方面的优势 被付效果抵销。

众所周知低的聚合反应温度能提高所制备聚合物的熔点和分子 量,但降低聚合反应温度不总是可行的。能在高的反应温度即大于 60℃下操作地带载体催化剂在工业上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能提高催 化剂活性且不存在除去聚合反应期释放出反应热的球形致冷条件。 当使用带载体催化剂时,必须考虑诸如催化活性和聚合反应条件及 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和熔点。

用于生产高分子量、高熔点、窄分子量分布的有规立构的聚合 物的均相或不带载体的金属茂催化剂体系是公知的。具体地说,取 代的双茚基锆茂和铝氧烷活化剂被发现是制备等规、高熔点、高分 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的适宜的催化剂体系。这些催化剂体 系的一些被发现是高活性催化剂体系。但如上所述,这些催化剂体 系一旦放到惰性载体上趋向于失去制备高分子量和/或高熔点聚合 物的活性和能力。

综述发明背景技术,存在一些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它们是高活 性的且能制备高分子量、高熔点、窄分子量分布的有规立构聚合物。 也存在放置金属茂到惰性载体上的一些承载技术。但当使用先有技 术承载技术到制备有规立构的聚合物用先有技术高活性催化剂体系 上时,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与其相应的不带载体的催化剂相比呈现 差的催化活性。先有技术催化剂通常制得的聚合物相对于用类似的 不带载体催化剂体系制得的聚合物熔点和分子量都低。

因而需要开发一种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它能制备颗粒状、高 等规聚烯烃,该聚烯烃有约140℃或更高的熔点、约100000或更大 的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在本文中定义为重均分子量;分 子量分布(MWD)被定义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 为具备工业上的吸引力,该催化剂体系必须产生很少甚或无反应器 结垢或起皮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其稳定性以便于该带载体的催 化剂贮存和运输(如果需要)。

本发明涉及4,5或6族过渡金属预聚的带载体的金属茂/铝氧 烷催化剂体系,它可用来聚合丙烯成等规聚丙烯或丙烯共聚物。颗 粒状等规聚丙烯,其均聚或共聚物通常有约2.5或更小的窄分子量 分布,约140℃或更大的熔点,约100000g/mole或更大的分子量,约 0.30g/cm3或更大的堆积密度和约500到1000微米或更大的平均粒 径。本发明带载体催化剂能用于反应温度高于约45℃的气相、本体、 溶液或淤浆聚合方法中。

用本发明方法承载的催化剂体系被发现能维持类似于其未承载 的相应物的催化性能。这些性能特征包括活性,制备具有类似于用 未承载的相应物制备的聚合物的熔点、分子量和形态的聚合物的能 力。另外,该承载的催化剂体系被发现在反应器中产生很少甚或无 结垢、细粉末或结块。

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和用途。该催化 剂体系包括金属茂,优选4,5或6族过渡金属的双环戊二烯衍生物, 烷基铝活化剂如铝氧烷和多孔、优选无机载体。具体地说,本发明 提供一种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包括一种或多种上述的金属茂和铝 氧烷的反应产物,多孔载体和任选的预聚的烯烃单体。本发明也提 供了制备这些催化剂体系的方法及用该催化剂体系生成等规聚丙烯 的均聚或共聚的方法。该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在制备丙烯聚合物,特 别是具有高分子量、高熔点和堆积密度约0.30到约0.45g/cm3或更 大的颗粒状等规聚丙烯中特别有用。所得的等规聚丙烯能自由流动 且易于储存和运输。

用于本文中的术语“载体(carrier)”和“载体(support)”可互 换且指任何能用作维持催化剂组分或催化剂体系的基础的结构。金 属茂被定义为双键基团如环戊二烯基(Cp)基团或其衍生基团,或 将与过渡金属配合的辅助配位体的衍生物。所用过渡金属是4,5或 6族金属,优选4族金属,最好是锆(Zr)。本文所称的元素周期表 是New IUPAC notation在Hawley’s condensed Chemical Dictionary, Eleventh Edition,revised by Sax and Lewis Van Nostrand Reinhold,New York,1987中描述的。

A金属茂组分

金属茂组分被广泛地公开在U.S.Patent5,017,774和EP-A -129368中。用于本发明中的金属茂组分包括4,5或6族过渡金 属、双环戊二烯基衍生物,优选有下列结构式的双茚基金属茂组分 其中M1是周期表4,5或6族的一种金属,例如钛、锆、铪、钒、钽、 锆、钼、钨,优选锆、铪、钛,最优选锆;

R1和R2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C1-C10烷基,优选C1-C3烷基, C1-C10烷氧基,优选C1-C3烷氧基,C6-C10芳基,优选C6-C8芳基, C6-C10芳氧基,优选C6-C8芳氧基,C2-C10链烯基,优选C2-C4链 烯基,C7-C40芳烷基,优选C7-C10芳烷基,C7-C40烷芳基,C7-C12 烷芳基,C8-C40芳链烯基,优选C8-C12芳链烯基,或卤原子,优选 氯原子;

R3和R4是氢原子;

R5和R6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是卤原子,优选氟原子、氯原 子或溴原子,C1-C10烷基,优选C1-C4烷基,该烷基可被卤代,C6- C10芳基,该芳基可被卤代,优选优选C6-C8芳基,C2-C10链烯基, 优选C2-C4链烯基,C7-C10芳烷基,优选C7-C10芳烷基,C7-C40烷 芳基,优选C7-C12烷芳基,C8-C40芳链烯基,优选C8-C12芳链烯 基,-NR215,-SR15,-OR15,-OSiR315或-PR215基团,其中R15是 卤原子,优选氯原子,C1-C10烷基优选C1-C3烷基或C6-C10芳基优 选C6-C9芳基;

R7是 =BR11,=AlR11-Ge-,-Sn-,-O-,-S-,=SO,=SO2, =NR11,=CO,=PR11或=P(OR)11; 其中:

R11,R12和R1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卤原子,C1-C20烷基,优 选C1-C10烷基,C1-C20氟代烷基,优选C1-C10氟代烷基,C6-C30基,优选C6-C20芳基,C6-C30氟代芳基,优选C6-C20氟代芳基,C1- C20烷氧基,优选C1-C10烷氧基,C2-C20链烯基,优选C2-C10链烯基, C7-C40芳烷基,优选C7-C20芳烷基,C8-C40芳链烯基,优选C8-C22 芳链烯基,C7-C40烷芳基,优选C7-C20烷芳基,或R11和R12,或R11 和R13可与连接它们的原子一起形成环体系;

M2是硅,锗或锡,优选硅或锗,最优选硅;

R8和R9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11

m和n相同或不同且为0,1或2,优选0或1,m+n为0,1或 2;优选0或1和

各基团R10相同或不同且定义同R11,R12和R13其中两个相邻R10 基团可连在一起形成环体系,优选含4-6左右碳原子的环体系。

烷基指直链或支链取代基,卤素(卤代)是氟,氯,溴或碘原 子,优选氟或氯。

特别优选的金属茂是下式化合物: 其中M1是Zr或Hf,R1和R2是甲基或氯和R5,R6,R8,R9,R10,R11 和R12定义同上。

用于制备高等规聚-1-烯烃的手性金属茂以外消物使用。

也可使用纯R或S型。光学活性聚合物能用这些纯立体异构体 型制备。优选除去金属茂的内消旋型以确保将中心(即金属原子)提 供给有规立构聚合反应。

立体异构体的分离可用已知文献的方法来完成。对于特定的产 品,也可使用外/内消旋混合物。

通常,金属茂用多步法制备,该法包括芳族配位体的重复脱质 子化和金属化并通过它们的卤素衍生物引入桥和中心原子。下列反 应流程说明该类方法: H2Rc+ButylLi→HRcLi                                    H2Rd+ButylLi→HRdLi HRc-(CR8R9)m-R7-(CR8R9)n-RdH                                    LiRc-(CR8R9)m-R7-(CR8R9)n-RdLi                                   

对于制备上述金属茂,读者可参阅本文的说明性实施例,Jour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288,(1958),63-67,和EP-A-320762。 JOCS和EPA762作为参考文献全文并入本文。

金属茂的说明性但非限制实施例包括: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苯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苯并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乙基-4-苯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4-萘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1-萘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2-萘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二异丙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4,6-三甲基-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苯基-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1-茚基)Zr- Cl2, 1,2-乙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1-茚基)ZrCl2, 1,2-丁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乙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异丙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叔丁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乙基-4-甲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1-茚基)ZrCl2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乙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α-acenaphth-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异丙基-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苯并-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甲苯苯并)-1-茚 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四甲基苯并)-1- 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α-acenaphth-1-茚基)ZrCl2, 1,2-乙二基双(2-甲基-4,5-苯并-1-茚基)ZrCl2, 1,2-丁二基双(2-甲基-4,5-苯并-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苯并-1-茚基)ZrCl2, 1,2-乙二基双(2,4,7-三甲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1,2-乙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1,2-丁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5-异丁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1-茚基)ZrCl2, 苯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5-异丁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5-叔丁基-1-茚基)ZrCl2,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5,6-三甲基-1-茚基)ZrCl2,等。

包括各种其他金属的说明性双茚基衍生物可类似列出,但因为 这样列出的与已经列出的基本相同,这样列下去仍不能视为完全。对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环戊二基衍生物和除了锆之外的过渡金 属元素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是有用的是显而易见的。

B活化剂组分

本发明活化剂或助催化剂是铝氧烷,对于低聚线性铝氧烷用下 式表示: 对于低聚环状铝氧烷用下式表示: 其中n和m=1-40,最优选3-20和R是C1-8烷基或R是C6-18芳 基或氢,优选甲基或R可以是烷基和芳基取代基的混合物。 铝氧烷的精确结构是未知的,铝氧烷或甲基铝氧烷可用各种已知方 法制备。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制备铝氧烷,对所有的铝氧化物溶液都 有一个含量不定的最初的铝化合物(以游离形式或作为加合物。)

C载体介质

通常载体可以是任何有机或无机惰性固体特别是多孔载体如滑 石粉、无机氧化物和树脂载体材料如聚烯烃或在EPA519236中描 述的可用作载体的材料。

希望使用的适宜的无机氧化物材料包括元素周期表2,3,4,5, 13,14,15,16族元素的氧化物。氧化物的例子包括二氧化硅,氧 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铝和它们的混合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二 氧化硅、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混合物混合使用的其他氧化物 是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锆等。其他适宜的载体材料可以使用如 细粉碎的聚烯烃如聚乙烯。

如果载体湿份含量或残留溶剂量天然地低,使用前可不进行脱 水或干燥。但,如果不是这样,例如,如果使用二氧化硅载体,则 建议脱水或干燥。优选所用载体有约1%的烧失量(LOI)或小量的 水或湿份。为达到优选的LOI值,载体的热脱水或干燥处理可在真 空中进行或同时用干燥的惰性气体如约100℃到约1000℃且优选约 300℃到约800℃的氮气进行次扫。压力不是关键的。但通常使用环 境条件。热处理的时间可从约1到约24小时。但更短或更长的时间 也可使用只要表面羟基达到平衡即可,这通常在4~8小时完成。

载体的脱水或干燥也可将载体进行化学处理以除去水并降低表 面羟基浓度来完成。化学处理将氧化物表面的水和羟基转化成惰性 物。有用的化学试剂是例如氯硅烷如SiCl4,三甲基氯硅烷,二甲基 氨基三甲基硅烷等。化学脱水是将无机颗粒材料如二氧化硅在惰性 低沸点烃如己烷中淤浆化来完成的。在化学脱水处理期间,二氧化 硅应维持在无湿份和氧气的气氛中。然后向二氧化硅淤浆中加入化 学脱水剂如二氯二甲基硅烷的低沸点惰性烃溶液。该溶液缓慢加到 淤桨中。化学脱水反应期间温度范围为约25℃到约120℃,但更高 和更低的温度也可使用。优选温度从约50℃到约70℃。化学脱水处 理应进行到所有的湿份从颗粒载体材料上除去,这可由气体的释出 终止来表示。通常,化学脱水反应将进行约30分钟到约16小时,优 选1到5小时。当化学脱水完成后,固体颗粒材料在氮氛下过滤并 用无水的无氧惰性溶剂洗一次或多次。用来形成化学脱水试剂的淤 浆和溶液的洗涤溶剂及稀释剂可为任何适宜的惰性烃。这类烃的说 明性例子是庚烷,己烷,甲苯,异戊烷等。

决定用于制备催化剂组合物及影响所形成聚合物性能的载体的 量的特性包括具体的粒径,表面积,孔体积和羟基数。优选的载体 包括二氧化硅或有约10~500平方米的表面积或约0.2~3.5cm3/g 载体的孔隙度的载体。

有机载体如聚苯乙烯可以使用且也建议含最少量或无来自加工 过程的湿份、残留溶剂或可能影响终成催化剂体系性能的杂质。

D置催化剂体系于载体介质上

所用的一般承载方法包括在一适宜的溶剂中将如上所述的金属 茂组分与铝氧烷或甲基铝氧烷接触以形成可溶性反应产物。该可溶 性反应产物然后与脱水载体接触,除去溶剂并将所得的带载体的催 化剂体系干燥以确保所有或大部分残留溶剂从载体的孔中除去,获 得自由流动的催化剂体系。

这样,一种制备自由流动、预聚的载体催化剂体系包括下列步 骤:

a)在一适宜的溶剂中形成金属茂/铝氧烷的混合物其中金属茂 如上所述;

b)将(a)的混合物与多孔通常为无机脱水载体接触;

c)从所得的淤浆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溶剂;

d)获得一种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和

e)任选用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与所述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预聚 合,这样形成一个预聚的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它用来制备丙烯聚 合物或其共聚物,该聚合物或共聚物分子量约为100000或更大,优 选150000或更大,熔点约140℃或更大,优选约145℃或更大和堆 积密度约0.30g/cm3或更大。所得的颗粒状聚合物也有约500到约 1000微米或更大的平均粒径。

各个组分及回收的带载体的催化剂始终与氧气和湿份隔离。因 此,反应必须在无氧和湿份的气氛中进行且回收的带载体的催化剂 被维持和贮存在无氧和湿份的气氛中。优选,反应在惰性干气体如 氮气存在下进行。

用于金属茂和活化剂接触的优选的溶剂包括矿物油和各种烃, 它们在反应温度下是液体且各个成份最好在这些溶剂中可溶。但无 须所有组分都能溶解,只要金属茂和活化剂的反应产品在所选的溶 剂是可溶的即可。有用或适宜的溶剂的说明性例子包括链烷如戊烷, 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环烷烃如环戊烷和环己烷;和 芳烃如苯,甲苯,乙苯和二乙苯。

用来制备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的铝氧烷和金属茂的量可在很宽 的范围内变化。但在活化剂中铝与金属茂中过渡金属的摩尔比为约 12∶1到约1000∶1,优选约50∶1到500∶1。

通常,在这些研究中使用在甲苯中30%(重量)的MAO,但在 甲苯中10%(重量)是可接受的。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含金属茂的甲苯溶液通过将 MAO甲苯溶液(在甲苯中30%(重量))加到金属茂中来制备。溶 剂的量应足以溶解反应产物,提供适当的热传递,使在反应期间热 量从催化剂组分传出并进行良好的混合。另外,相同的惰性溶剂或 不同的溶剂可用来溶解金属茂和MAO。制备金属茂溶液并加到制成 的MAO溶液中并在室温下反应。MAO和金属茂之间的反应很快且 希望它们接触约1分钟到1小时,优选约10分钟。这两个组分的反 应是通过反应放热和颜变化来显示的。但放热或颜变化不是必 须的,其他分析技术也用来监测反应的结束。

金属茂和活化剂的可溶性反应产物随后与惰性载体通常是二氧 化硅接触,载体是干燥型或淤浆型,该淤浆可用相同或不同的惰性 溶剂来制备。优选加入干燥的二氧化硅。这些组分可快速或缓慢加 到反应容器中,当接触时,形成一淤浆,包括金属茂,铝氧烷和载 体,淤浆最好在室温下维持约1分钟到1小时,最优选约5分钟。在 金属茂/MAO溶液和载体接触期间维持的温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 变化如0~100℃。但大于或小于0~100℃的温度也可使用。搅拌淤 浆或混合物可同时加热或不加热,并将基本上全部或大部分溶剂从 带载体的催化剂中除去。优选将可看到见的溶剂和在载体孔中基本 上所有的溶剂都除去。溶剂的除去可通过常规方式如减压下的真空 蒸发方法或闪蒸混合物的方法完成。可维持加热直到淤离的溶剂被 除去,通常约1到3小时,温度为约30℃到约60℃。游离的液体溶 剂是在反应混合物中看得见的溶剂。残留溶剂是捕集在载体孔中的 溶剂。

除去基本上所有溶剂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是干燥带载体的催化剂 到“泥浆”状态其中基本上所有的游离液体被除去,随后用低沸点 烃如戊烷或己烷洗涤催化剂产品。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然后可进一 步处理或用于聚合反应器中。

虽然带载体的催化剂可直接使用,但优选用一种或多种烯烃单 体(每种有2到20个碳原子,优选2-8个碳原子)预聚。

E带载体的催化剂的预聚合作用

带载体的催化剂的预聚作用降低了催化剂的反应器结垢的趋势 且发现提高了最终形成的催化剂的颗粒形态的控制。虽然可使用有 约2到20个碳原子的烯烃单体,优选带载体的催化剂用乙烯或丙烯 单体,最优选乙烯预聚。另外,带载体的催化剂可用有2-8个碳原 子的至少两种不同的单体来预聚。

在一个预聚催化剂的实施方案中,带载体的催化剂在异戊烷或 另一种烃(金属茂或铝氧烷在其中不溶)中淤浆化。乙烯以很慢的 速率加到淤浆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速率取决于所用反应器大小。通 常,当使用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器时,加入速率在搅拌下约0.03~0. 06SCF/m(SCF=标准立方英尺)。在乙烯单体于带载体催化剂聚合适 当时间后,预聚后的催化剂用筛网过滤,从淤浆混合物中倾析,用 异戊烷洗涤,真空下干燥并分离预聚后的催化剂体系。预聚通常在 -15℃到60℃,优选小于25℃进行约10分钟到约10小时。预聚物 的量可变化且通常为带载体的未预聚催化剂重量的约10%到约 1000%,一般为约100%到约300%。

通常,预聚后的催化剂的催化剂粒径为约50到约100微米。预 聚催化剂制得的最终聚合物,其粒径为约500~1000微米,堆积密 度为约0.30到约5.0g/cm3或更大。

通常,催化剂体系活性越高,制备维持其性能与未承载的催化 剂相当的带载体的催化剂越困难。考虑到未承载形式的高活性,这 些带载体的桥联双—茚基衍生物金属茂的活性和聚合性能是出乎预 料的。 F.聚合反应

所有溶剂都是商购、氮气吹洗和在活性分子筛上干燥过的。烷 基铝试基(MAO)从Witco Corporation,PO Box,227,Dublin,Ohio, 43017处商购30%(重)的甲苯溶液。使用的二氧化硅是Davison  948,商购自W.R.Grace,Davison Chemical Davisoin;5603 Chemical  Rd.,Baltimore,Md.21226,USA的,在气流下约8小时脱水至 800℃。

形成的预聚后的带载体的催化剂产品可单独用作含约2到约 20个碳原子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份,或优选与烷基铝或铝氧烷添 加剂(或清除剂)一起使用。优选在聚合期间使用添加剂,因为它 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并降低了反应器结垢。在反应器中添加剂的量与 原料单体纯度有关。

一般聚合方法如下。用作添加剂的TEAL加到清洁、干燥的用氮 气吹扫过的两升高压釜中。关闭反应器并加入1000毫升液体丙烯。 将反应器加热到希望的温度,通常从约65℃,带载体的预聚催化剂 在约2毫升己烷中的淤浆化并用约250ml丙烯经加料管洗涤。在所 希望的反应时间后,通常约60分钟,冷却反应器并排出过量的丙烯。 观察反应器表明它是清洁的无结垢、细粉末或聚合物结块。将颗粒 状的自由流动的聚合物除去并干燥。 G.等规聚丙烯产品

使用本文的预聚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可生产颗粒状自由流动等 规聚丙烯,它包括(a)分子量约为100000克/摩尔或更大,通常大 于150000,(b)熔点为约140℃或更大,通常大于145℃,(c)堆积 密度约0.30g/cm3或更大,(d)2.5或更小的窄分子量分布和(e)粒 径约为500—1000微米。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包括等规聚丙烯或 等规聚丙烯和一种或多种其他烯烃的混合物可用气相、本体、溶液 和淤浆聚合法,使用所述的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在45℃或更高的 反应温度,优选约60℃或更大下来生产。所得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可用来制备成型物,薄膜和纤维。

本发明的带载体的催化剂体系提供了获得高度吸引人聚合物产 品的方法。考虑到与承载高活性金属茂有关的问题,所得聚合物是 出人预料的。

带载体催化剂体系对制造者特别引人的特点是在聚合期间将结 块、起皮、细粉末的产生或反应器结垢降到最低或消除掉。另外,由 于这使该带载体催化剂体系获得了颗粒状聚合物产物。这些特点对 制造商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将停止反应体系以清洁或频凡的维修或 (2)进一步加工所得的聚合物的需求降至最低或消除掉。

表1说明了催化剂制备和制备等规聚丙烯用催化剂的聚合性 能。所说明的催化剂体系在25-60℃下与乙烯单体共聚。所得聚合 物分子量大于100000,熔点约或大于146℃,平均堆积密度为约 0.45g/cm3和粒径大于500微米。

聚合物的表征是用ASTM技术如DSC,GPC和元素分析来进行 的。熔点是在工业DSC仪器上测定的并作为第二熔点被报告。

从实用和工业观点来看,本发明的优势是极大。已经证实人们 可以承载金属茂使得催化剂体系维持其未承载对应物的大部分性 能,并使聚合期间反应器结垢很少或无。

虽然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形式实施,在本文中仍以具体的实施 方案来详细描述,这些公开内容,包括实施例是本发明原理的示例 而不打算将本发明限定到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上。

实施例

在这里的实施例证实了使用带载体的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等规聚 丙烯。

A.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苯并茚 基)合锆的合成

甲基(2-萘基甲基)丙二酸二乙基酯(1)

在加热下将5.15克(224毫摩尔)钠溶在150毫升无水乙醇中, 将37.3毫升(217毫摩尔)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室温下加入。将由 270毫升乙醇和50克(217毫摩尔)的2-溴甲基萘(96%纯度)组 成的溶液在0℃下缓缓滴入且在回流下将混合物再加热4到5小 时。将其倾到冰水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硫酸钠干 燥并蒸发。在干燥后,在油泵减压下,在0℃用己烷搅拌油状残留物, 借此55g(81%)的化合物1结晶化。

2-甲基-3-萘基丙酸(2)的合成。

将由23.7克(422毫摩尔)的氢氧化钾和50毫升水组成的溶液 加到在70毫升乙醇中的33.2克(105毫摩尔)化合物1中,在回流 下将混合物加热4小时。在汽提出溶剂后,将固体残留物溶解在乙 酸乙酯中,加入水并用盐酸调节PH到1。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几次。 在硫酸镁上干燥后,合并后的有机相被完全蒸发掉。残留物用己烷 搅拌以结晶。为脱羧化,米固体在175℃下加热直到无气体放出为 止。获得21克(94%)的产品2作为米固体。

2-甲基-6,7-苯并2,3-二氢-1-茚酮(3)的合成

将22毫升亚硫酰二氯加到21g(98毫摩尔)的化合物2(除去 湿份)中,将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30分钟。然后蒸出过量的亚硫酰 二氯。在油泵减压下将残留物简单蒸去挥发性化合物,然后在Ar作 为惰性气体下溶在25毫升二氯甲烷中。该溶液缓缓加到由26克 (196毫摩尔)三氯化铝和60毫升二氯甲烷组成的悬浮液中,将混合 物在回流下再加热30分钟。将混合物倾到冰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后的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蒸发。将暗油状残留物在600g硅 胶60上谱分离。8.6克(45%)的化合物3能用己烷/乙酸乙酯 (9∶3)的流动相混合物洗脱(黄固体)。

2-甲基-4,5-苯并茚(4)的合成

将2.2克(59.5毫摩尔)的硼氢化钠在室温下分批加到由7.8 克(39.7)2,3-二氢-1-茚酮(化合物3)和400毫升四氢呋喃 /甲醇混合物(2∶1)组成的溶液中,将混合物搅拌14小时,将溶 液倾到1HCL酸冰上并用乙醚萃取。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几次 并用硫酸钠干燥。汽提溶剂后桔油状物被溶在240毫升甲苯中,该 溶液在80℃下用570毫克(3.15毫摩尔)对甲苯磺酸加热15分钟。 在室温下用水洗涤几次,用硫酸钠干燥并蒸发。残留物在300克硅 胶60上谱分离。4.7克(65%)的茚4能用己烷/二异丙醚(20∶ 1)的流动相混合物洗脱(无油状物)。 1H-NMR spectrum(360MHz,CDCL3):8.02(1,d),7.84(1,m),7.59(1,d),7.52 (1,d),7.38-7.48(2,m),7.06(1,m),3.42(2,s),2.25(3,d).

二甲基双(2-甲基-4,5-苯并茚基)硅烷(5)的合成

将10.2毫升(25.5毫摩尔)2.5M于基锂己烷溶液)加到由4.6 克(25.5毫摩尔)化合物4和50毫升四氢呋喃组成的室温溶液 中,并在回流下将混合物加热1小时。将该红溶液滴加到由1.55g (12毫摩尔)二甲基二氯硅烷和10毫升四氢呋喃组成的室温溶液 中,并在回流下将混合物加热5到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到冰水 上并用乙醚萃取几次。合并后的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蒸发,残留 物在油泵减压下干燥。在300g硅胶60上谱分离。500毫克未反应 原料化合物4先用己烷/3%乙酸乙酯流动相混合物洗脱出来。配位 体系(化合物5)随后用相同的流动相洗脱出来。在溶剂汽提后,将 该配位体系用己烷结晶化(异构体)。产量是1.7克(34%或44%, 相对于反应后的茚,化合物4)。

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5-苯并茚基)合锆 (6)的合成

将4.0ml(10.2毫摩尔)2.5M丁基锂己烷溶液在室温和Ar作 为惰性气体下加到由1.7克(4.1毫摩尔)化合物5和20毫升四氢 呋喃组成的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溶剂洗提后的 残留物使用油泵减压干燥并用己烷洗涤。获得的浅棕粉末使用油 泵减压在40到50℃下干燥几小时并加到-78℃的1.0克(4.0毫摩 尔)四氯化锆在25毫升二氯甲烷的溶液中。在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后, 汽提溶剂并用20毫升甲苯萃取残留物从除去金属茂的内消旋型,化 合物6。甲苯萃取物的残留物然后用40毫升二氯甲烷萃取。浓缩溶 液到小体积并在-35℃放置以结晶。总共970mg(42%)的锆茂,化 合物6用几次分馏分离,作为纯外消旋物。

1H-NMR spectrum of the racemate(300MHz,CDCL3):7.96(2,m),7.78(2,m), 7.60(2,d),7.48-7.56(4,m),7.36(2,d),7.27(2,s,b-Ind-H),2.37(6,s,Ind-CH3), 1.36(6,s,Si-CH3).Mass spectrum:574 M+,correct disintegration,correct  isotope pattern. 承载催化剂化合物(6)

向装有冷却夹套和一个有效塔顶搅拌器的8升容器加入甲基铝 氧烷(在甲苯,925ml中30wt%)。在搅拌下,在甲苯(700ml)中的 化合物6的悬浮液在N2氛下经双端针阀加入。在搅拌10分钟后,脱 水后的二氧化硅(Davison948,在800℃下干燥的200g)历时20分 钟加到该溶液中。将淤浆搅拌10分钟,然后在从容器顶部减压下, 轻稍N2流从底部加入。历时9小时随着溶剂的蒸发混合物被加热到 70℃。过夜将干固体冷却到环境温度。异戊烷(5升)加到淤浆中, 将固体和混合物冷却到0℃。乙烯以0.03~0.06SCF/m的速率经浸 管加到搅拌的混合物中直到总共加入491升乙烯。停止搅拌,让固 体沉积。从固体中倾析出液体,洗涤两次固体,每次用1.5升异戊 烷。将湿固体在氮气下转移到干燥箱中并经#14目筛过滤。滤出细 颗粒,用戊烷(4升)洗涤并减压干燥。产量:326g。

用载体化合物6的聚合

在己烷(2ml)淤浆化的化合物6(199mg)的带载体催化剂试样 用丙烯(250ml)冲洗到2升高压釜中,该釜事先用氮气冲洗,加热 到65℃并含三乙基铝(在己烷中的0.5ml 1M溶液)和丙烯 (1000ml)。反应进行1小时。冷却高压釜,放空并打开。观察反应器 内部表明它是清洁和无结垢。在真空下干燥聚合物产物。回收到 305g自由流动颗粒状等规聚丙烯产物,Mw为273000,堆积密度为 0.43g/cc,和平均粒径为750微米。 B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茚基)合锆(7)的合成 2-甲基茚(7)的合成

将110.45g(0.836mol)2,3-二氢-2-茚酮溶在500cm3二乙 基醚中,290cm3 3N(0.87mol)乙醚甲基Grignard溶液以使混合物缓 缓回流的速率滴入。在混合物于轻微回流下沸腾2小时,将其转移 到冰/盐酸混合物上,用氯化铵调节PH值到2-3。分离出有机相,用 NaHCO3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并干燥,得98g粗产品(2-羟基-2-甲 基)-1,2-二氢化茚(化合物7)),它没有进一步纯化。

将化合物7溶在500cm3甲苯中,加入3g对一甲苯磺酸,将混合 物在水分离器上加热直到水被完全消除和蒸发。将残留物溶在二氯 甲烷中,所得溶液用硅胶过滤。直空(80℃/10mbar)下蒸馏滤液。产 量:28.49g(0.22mol/26%)。

化合物(7)的合成也描述在:C.F.Koelsch,P.P.Johnson,J. Am.Chem.Soc.,65(1943)567-573中。 合成(2-甲基茚)2SiMe2(8)

将13g(100mmol)2-甲基茚(化合物7)溶在400cm3的乙醚 中,将62.5cm3 1.6N(100mmol)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在冰冷却下 历时1小时滴入。混合物在约35℃下再搅拌1小时。

将6.1cm3((50mmol)二甲基二氯硅烷加入到50cm3 Et2O中,将 锂盐溶液在0℃下历时5小时左右滴入,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过 夜并放置一周。

将沉淀后的固体滤出,滤液蒸发至干。用小部分正己烷萃取产 物几次,将萃取液过滤并蒸发,得5.7g(18.00mmol)白晶体。蒸 发母液,残留物用柱谱(正己烷/H2CCl2 9∶1(体积)纯化,再得 2.5g(7.9mmol/52%)产品(作为异构体混合物)。 (SiO2;正己烷/H2CCl2 9∶1(体积))=0.37。 Rf(SiO2;正己烷/H2CCl2 9∶1(体积))=0.37。 1H-NMR谱相对于位移和积分比呈现出期望的异构体混合物的信 号。

合成Me2Si(2-Me茚基)2ZrCl2(9)

将1.68g(5.31mmol)螯合配位体二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 茚)2(化合物8)加到50cm3THF中,在环境温度下历时约0.5小时 滴入6.63cm3 1.6N(10.61mmol)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中。在约35℃ 下搅拌混合物约2小时,减压汽提溶剂,用正戊烷搅拌残留物,过 滤并干燥。获得的二锂盐在-78℃下加到1.24g(5.32mmol)ZrCl4在50cm3 CH2Cl2的悬浮液中,将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3小时。然后 将混合物过夜温热到室温并蒸发。1H-NMR谱表明,除存在一些 Zr-Cl4(THF)2外,还有外消旋/内消旋混合物。在用正戊烷搅拌和干燥 后,将固体黄残留物悬浮在THF中过滤并用NMR光谱分析。在重 复这些步骤几次后,得0.35g(0.73mmol/14%)产品,其中外消旋 型,按1H-NMR分析,被富集到大于17∶1。

化合物(9)呈现校正元素分析并满足NMR信号

(CDCL3,100MHz):d=1.25(s,6H,Si-Me);2.18(s,6H,2-Me);6.8(s, 2H,3-H-Ind);6.92-7.75(m,8H,4-7-H-Ind). 承载催化剂化合物(9)

向一装有冷却夹套和有效的塔顶搅拌器的8升容器中加入甲基 铝氧烷(30wt%甲苯溶液,925ml)。搅拌下,将化合物9(10g)在 甲苯(700ml)的悬浮液在N2氛下经双头针加入。在搅拌10分钟后, 将脱水二氧化硅(Davison948,在800℃下干燥,200g)历时20分 钟加到该溶液中。将淤浆搅拌10分钟,然后在从容器顶部抽真空下, 轻微N2流从底部加入。将混合物历时5小时加热到70℃,同蒸发溶 剂。干固体被过液冷却到环境温度。将异戊烷(6.4升)加到淤浆中, 将固体和混合物冷却到0℃。用浸管将乙烯以2.5~3.4升/分的速 率加到搅拌后的混合物中,直到加入392升乙烯。停止搅拌,让固 体沉降。从固体中倾出液体,用异戊烷洗2次,每次3升。将湿固 体转移到N2氛下的烘箱中并用#14目筛过滤。将试样过滤,用戊烷 (4升)洗涤并减压下干燥。产量:721g。 用承载后的化合物9聚合

重复化合物6的聚合方法,使用199mg承载后的化合物9。观察 反应器内部表明它是清洁的且无结垢。等规聚丙烯的产量为143g。 Mw=172000,堆积密度=0.36g/cm3,平均粒径=802微米,MP= 147.9℃。 C合成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 茚基)合锆 合成2-甲基-5,7-二异丙基-1-茚酮(10)和2-甲基-4,6- 二异丙基-1-茚酮(11)

在室温下经固体计量漏斗将174g(1300mmol)AlCl3缓缓加到 84.8g(523mmol)1,3-二异丙苯和120g(523mmol)2-溴异丁基 溴化物(98%纯度)在600ml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的溶液中。将混合 物回流下搅拌20小时,然后类似实施例A处理。粗产品在3kg硅胶 60中谱分离。茚酮10和11分别用己烷/15%乙酸乙酯的流动相 混合物洗脱。化合物2-甲基-5-异丙基-1-茚酮随后作为付产 品在下一个区用相同的流动相洗脱。但两种异构体的分离对进一步 反应不是必须的。总产量是93g(78%)。1H-NMR谱(360MHz, CDCl3);异构体混合物(3∶2)7.49(d),7.36d,7.13(s),7.10 (s),4.15(septet),3.25-3.40(m),3.10(septet),2.90- 3.00(m),2.60-2.73(m),1.22-1.30(m)。质谱:230M+校正的分辨图形 合成2-甲基-4,6-二异丙基茚(12)和2-甲基-5,7-二异丙 基茚(13)

将19.3g(511mmol)NaBH4加到78.5g(341mmol)10和11的 异构体混合物在700ml四氢呋喃/分析纯甲酮(2∶1)的溶剂混合物 中的室温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2小时后,加入120-130ml 半浓盐酸,用乙醚萃取混合物。合并后的有机相用Na2SO4干燥。汽 提容剂后残留的残留物溶在500ml二氯甲烷中,在回流下用6.5g (34mmol)对-甲苯磺酸加热混合物15分钟。汽提溶剂后的残留物 用1.5kg硅胶60谱分离。56g12和13的异构体混合物以无油 状物形式用己烷/二异丙醚20∶1的流动相混合物分离出来。总产率 为86%。 1H-NMR谱(100MHz,CDCl3),双键异构体(1∶1)7.1(m),6.95 (m),6.60(m),6.43,3.25(br),2.75-3.20(m),2.12 (d),1.28(d),1.25(d),质谱:214M+,校正的分辨图形。 合成二甲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茚基)硅烷(14)

在0℃下在Ar作为惰性气体下将9.2ml(22.8mmol)2.5M丁 基锂己烷溶液加到4.9g(22.8mmol)12和13异构体混合物在25ml 四氢呋喃中的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小时。然后将该红 溶液加到1.5g(11.4ml)二甲基二氯硅烷在10ml四氢呋喃中的 室温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8小时。将浴放在冰/水中并用 乙醚萃取。乙醚相用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然后将残留的黄 油状物在500g硅胶60上谱分离。1.4g 12/13茚混合物能首先 用己烷15%二氯甲烷流动相混合物洗脱。配位体体系随后用己烷/ 8%二氯甲烷洗脱。在汽提流动相后残留的粘性油状物通过用甲醇在 冰浴中搅拌结晶。获得3.1g浅黄固体。产率为56%或84%相对于 反应的茚。 1H-NMR谱(100MHz,CDCL3);双键异构体(3∶1)6.82-7.32 (m),6.70(m),6.62(m),6.52(m),3.75(s,bu),3.65 (s,br),3.35(s),2.70-3.30(m),2.05-2.25(m),1.10 -1.45(m),6.10-0.22(m),-0.15到-0.32(m)。 质谱:484M+,校正的分辨率 合成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6-二异丙基茚 基)合锆(15)

在室温下和Ar作为惰性气体下将6.3ml(16.2mmol)2.5M丁 基锂己烷溶液加到3.1g(6.5mmol)14配位体在25ml二乙醚中的溶 液中,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在加入10ml己烷后,过滤米悬浮液用 20ml己烷洗涤残留物,在油泵减压下长时间干燥二锂盐,然后在加 到1.6g(6.8mmol)ZrCl4在30ml二氯甲烷中的-78℃溶液中。历 时1小时将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在该温度下再搅拌30分钟。在汽 提溶剂后,桔红残留物用50ml己烷萃取。在汽提出溶剂后,获得 2.6g(60%)黄粉末配合物6。外消旋物与内消旋型之比为3∶1。 用己烷结晶获得1.3g(30%)配合物15,为纯外消旋物(黄晶体 粉末)。 1H-NMR spectrum(100MHz,CDCl3)7.27(2,s,aromatic-H),7.05 (2,s,aromatic-H),6.80(2,s,b-Ind-H),2.6-3.2(4,m,i-Pr-CH),2.22(6,s,Ind-CH3), 1.15-1.40(30,m,i-Pr-CH3,Si-CH3).Mass spectrum:642M+(with respect to  90Zr),correct isotope pattern,correct disintegration. 承载催化剂化合物15

将溶在甲苯(7ml)中的配合物15(102mg)的溶液滴加到30% 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10ml)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溶液10分钟,将 Davison948二氧化硅(在800℃下干燥,2.0g)历时5分钟加入。补 加甲苯(5ml)以洗反应烧瓶的各侧面。15分钟后,在加热到90℃的 同时,真空蒸发溶液。催化剂产量为4.44g。 用承载后的化合物15聚合

将在己烷(2ml)中的44mg承载后的化合物15淤浆用丙烯 (250ml)冲洗到事先用氮气吹扫过的加热到65℃并含三乙基铝 (0.5ml0.1M己烷溶液)和丙烯(1000ml)的2升高压釜中。反应 1小时。冷却高压釜,排出并在真空中干燥聚合物产品。丙烯的产量 是75g。该物料熔融流速为0.6,重均分子量为438000,分子量分布 为2.17。 D合成消旋-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苯基茚 基)合锆 合成(+)-2-(2-苯基苄基)丙酸(16)

将48.6g(0.279mol)的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加到在150ml无水 乙醇中的6.5g(0.285mol)钠中。将70.4g(0.285mol)2-苯基 苄基溴以这样的速率加到搅拌的反应混合物中使得反应热维持体系 轻微沸腾。在回流下继续搅拌3小时。加入200ml水和569(1mol) 氢氧化钾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回流4小时。蒸出溶剂,加入水直到 残留物完全溶解并加入浓HCl以调节PH到1。在过滤器上收集沉 淀、干燥并在烧瓶中加热到130℃。然后使用该酸,产量(589,85%) 合成(+)-2-甲基-4-苯基-1-茚酮(17)

在室温下将在60ml(0.83mol)亚硫酰二氯中的58g(0. 242mol)的化合物16的溶液搅拌18小时。蒸出过量的亚硫酰二氯, 三次加入100ml甲苯并在真空中除去。

将在150ml无水甲苯中的氯化物酸溶液在10℃下历时1小时 加到在400ml无水甲苯的48g(0.363mol)三氯化铝悬浮液中。3小 时加热到80℃后,将混合物倾到500g冰上,用浓盐酸酸化到PH= 1并用200ml二乙醚萃取3次。合并后的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水溶 液和盐水洗涤。减压除去溶剂。茚酮17不再纯化而使用。产量(50g, 93%)。 1H-NMR(CDCl3,100 MHz):7.2-7.8(m,8H,arom.H),3.3(dd,1H,H-C(3), 2.5-2.9(m,2H,H′-C(3)and H-C(2)),1.3(dd,3H,CH3). 合成2-甲基-7-苯基茚(18)

在0℃下用12.8g(0.34mol)硼氢化钠分几次处理在4450ml THF/甲醇(2∶1)中的50g(0.226mol)化合物17。在室温下搅拌 反应混合物16小时。将混合物倾到500g冰上,用浓HCl酸化到PH =1并用200ml二乙醚萃取3次。合并后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并在 MgSO4上干燥。除去溶剂后,将残留物用2小时在1000ml含2g对- 甲苯磺酸单水合物的甲苯中加热到回流。除去酸性催化剂,用200ml 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混合物。除去溶剂并在硅胶(己烷/CH2Cl29∶1)上谱分离后,获得无油状物茚18。产率(42g,92%)。 1H-NMR(CDCl3,100MHz):7.0-7.6(m,8H,arom.H),6.5(m,1H,H-C(3)), 3.4(s,2H,CH2),2.1(sa,3H,CH3)。 合成二甲基-双(2-甲基-苯基茚基)硅烷(19)

在氩氛和室温下将29ml(73mmol)2.5M丁基锂己烷溶液加到 在200ml无水甲苯和10ml无水THF中的15g(73mmol)化合物18溶 液中。在80℃下搅拌1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0℃并加入4.7g (36.5mmol)二氯化二甲基硅烷。1小时将混合物加热到80℃并在 反应完成后加入100ml水。分离有机层,减压下除去溶剂,残留物在 硅胶(己烷/CH2Cl2 9∶1)上谱纯化。产量(12g,70%)。 1H-NMR(CDCl3,100 MHz).7.1-7.7(m,16H,arom.H),6.8(m,2H,H-C(3)), 3.8(s,2H,H-C(1)),2.2(s,6H,CH3),-0,2(m,6H,CH3Si)。 合成消旋一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甲基-4-苯基茚基)合 锆(20)

在氩氛和室温下将10.6ml(26mmol)2.5M丁基锂己烷溶液加 到在100ml无水甲苯中的68g(13mmol)化合物19的溶液中。在回 流下搅拌3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加并入3.2g(13. 6mmol)四氯化锆。用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在G3-sch- lenck frit上过滤悬浮液并用50ml无水甲苯洗涤残留物。在减压下除 去合并后萃取物的溶剂、获得9.0g配合物,为外消旋和内消旋型的 1∶1混合物。用CH2Cl2将该1∶1混合物分馏结晶后,得2.74g (33%)纯外消旋物。

                                                   1H-NMR(CDCl3, 100MHz):7.0-7.7(m,16H,arom,H),6.9(s,2H,H-C(3)),2.2(s,6H,CH3), 1.3(m,6H,CH3Si),MS(EI)626(90Zr35Cl2)。 承载化合物20

在搅拌下将MAO淤浆(在甲苯中的30%MAO,5.3ml)加到化 合物20(0.05g)在甲苯(75ml)中的过滤后的溶液中。5分钟后,溶 液为桔红且轻微浑浊。向其中加入脱水的二氧化硅(6.0g Davison 948regular,800℃脱水)并搅拌15分钟,所得淤浆于44℃的旋转蒸 发器上蒸发25分钟,此时淤浆成为“泥浆”状态。在46℃下干燥35 分钟后,回收作为亮桔固体(7.2g)。 固化合物20聚合

在一用丙烯蒸汽吹扫过的清洁、干燥的2升高压釜中加入TEAL (0.8m,1.5M戊烷溶液),然后关闭反应器并充入750ml液态丙烯。 当反应器温度为30℃时,经加料管用250ml丙烯洗脱承载后的催化 剂20(作为油状淤浆wt%)。将反应器快速加热到65℃。在30分钟 后,冷却反应器并排出过量的丙烯。观察反应器内部表明它是清洁 的且无结垢。除去等规聚丙烯并干燥。催化剂活性=0.37kg/hr,DSC Mp=150℃,重均Mw=748000g/m,MWD=2.2。

本文完整地描述了本发明优选的和代替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能意识到与描述在本文中具体实施方案等价的其他方案, 它们也应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图1

  金属茂   二氧化硅   催化剂制备           元素分析       计算量     聚合性能反应温度~65℃        0.5mm TEAL添加剂

  名称量       (g)    温度量  (c)  (g)    浓度量 (wt%) (mls) 预聚     量  温度   加料速率 单体   (SCF)  (F)    (SCFM) 产量 (g)   Si     Al/Zr       MC (wt%)  (molar)    (wt%)   MWD  Pol    Cat       Yield   Amt        (g)   (mg)  Cat Act  MP   MW   BD  avg. (gpol/g  (℃) (g/m) g/cc PS  cat/hr)       (K)      (μ)

  A    5  800 200  30    925 C 2=   9.7   30-40  0.03-0.06  326.2  12.69    422       0.41  1.90  305   199  1533     146  273  .43  750

  B   10  800 200  30    925 C 2=  13.9   26-60  0.08-0.12  721.6  10.74    140       1.00  2.02  143   199  720      148  172  .36  802

  C   -  800 20  -     102  -      -       -        -  4.44  -          -         -  2.17  75    44   -        -   438   -    -

  D   -  800 60  -     50  -      -       -       -  7.2  -          -         -  2.2    -    -   -       150  748   -    -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1:2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1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