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牵伸装置与针织机之间输送纤维材料的输送装置以及配有该输送装置的圆形针织机

著录项
  • CN200880103698.2
  • 20080801
  • CN101809214A
  • 20100818
  • 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 W·鲍尔;A·弗拉德
  • D04B9/14
  • D04B9/14 D01H1/115 D01H11/00

  • 德国阿尔布施塔特
  • 德国,DE
  • 20070821 DE200710039870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董华林
  • 20080801 PCT/DE2008/001257
  • 20090226 WO/2009/024116
  • 20100221
摘要
一种输送装置,用于在牵伸装置与针织机之间输送纤维材料。该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输送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分别具有输入端和排出端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分别由加捻机构(16a、16b、16c)和连接到该加捻机构上的输送管(17a、17b、17c)构成,其中在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16a、17a)的排出端(28)与随后的输送单元(16b、17b)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用于构成通风开口的敞开的间隙(27a、27b)。按本发明在间隙(27a、27b)的区域中设置吸出装置(31a、31b)。
权利要求

1.输送装置,用于在牵伸装置(9)与针织机(1)之间输送纤维材料,该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输送方向( v)前后依次设置的、分别具有输入端(29、37)和排出端(28、38)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分别由加捻机构(16a、16b、16c、35a、35b)和连接到该加捻机构上的输送管(17a、17b、17c、36a、36b)构成,其中在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排出端(28、37)与随后的输送单元的输入端(29、38)之间设置用于构成通风开口的敞开的间隙(27a、27b、39),其特征在于:在间隙(27a、27b、39)的区域中设置朝该间隙的方向敞开的吸出装置(31a、31b、4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隙(27a、27b、39)具有沿输送方向( v)测量的最小长度x,该长度满足不等式0<x≤2di,其中di是在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排出端(28、37)上的内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输送管(17a、17b、17c、36a、36b)沿输送方向( v)看具有逐渐减小的内径。

4.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输送单元(16a、17a)的排出端(28a)设有倾斜于该排出端的轴线延伸的排出口。

10.按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管(31a、31b)包括形成斜面的面向间隙(27a、27b)的排出口。

5.按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输送管(17a、17b、17c、36a、36b)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轴线。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彼此连接的输送管(17a、17b、17c)的轴线设有预选择的横向于输送方向( v)延伸的偏移量(A1、A2)。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偏移量(A1、A2)最大等于相应随后的输送管的内径的一半。

8.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装置包括吸出管(31a、31b、40)。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管(31a)具有倾斜于输送方向( v)延伸的轴线(32a1、32a2)。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接连的输送管(17b、17c)的轴线彼此构成角度。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出装置(40)具有连接到吸出管(41)上的吸出腔(42),该吸出腔具有第一端壁(42a)和对置于该第一端壁的第二端壁(42b),其中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输送管(36a)穿过第一端壁(42a)的通道并且延伸直至第二端壁(42b),该第二端壁在间隙(39)的区域中具有与随后的输送单元的输入端(38)对置的排出口(43),该排出口的内横截面在此大于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输送管(36a)的外横截面。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输送管(36a)在第一端壁(42a)中密封地设置。

14.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端壁(42b)构成为与吸出腔(42)密封地且可松开地连接的盖。

15.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圆型针织机设有至少一个按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 或多项所述的输送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装置的圆形针织机。

背景技术

这种方式的装置尤其结合所谓的纺纱针织机即例如圆型针织机已知(PCT WO 2004/079068A2、DE 10 2006 006 502 A1),所述圆型针织机取代通常的纱线而用尽可能未加捻的纤维材料工作。用于针织的纤维材料直接在其由牵伸装置排出之后借助于具有所谓的加捻机构的纺纱装置和输送装置转化成暂时的纱线,其中在整个输送过程期间保持纤维材料暂时的捻度。暂时的纱线的输送优选在连接到加捻结构上的输送管中实现。对于较长的通常期望的输送路程,为了牵伸装置能设置成与针织机间隔相对较大的间距,多个分别由加捻机构和输送管构成的输送单元前后依次设置。此外为了得到均匀的纤维输送的目的,通常在这种形式的两个彼此接连的输送单元之间空出间隙,该间隙用于产生对于产生加捻必要的压缩空气流。因此一方面纤维材料尽管其相对于通常的纱线较小的强度仍可以在牵伸装置至针织机尤其是圆型针织机的配设的系统的较长的行程上输送,因为通过这种人工干预实现,形成暂时的纱线的纤维材料在输送路径上满足所有的强度要求并且不存在松散和断裂的危险。另一方面使纤维材料形成暂时的纱线的捻度在从输送装置的排出端直至针织机的相关的系统的较短的路程上又降低到零(假捻原理),使得加工成线圈的纤维材料不是由加捻的纱线构成而是由基本上未加捻的彼此平行地设置的短纤维构成。由此作为最终产品得到极软的针织物。

上述输送的缺点在于,污染颗粒、粒结、短纤维和异质纤维以及其它的松散地附着在纤维材料上的并且由该纤维材料携带的异质可导致针织品中的瑕疵和成圈机构的污染。不同于在通常的纺纱中没有络筒机或类似物,在纤维材料中的污物和其它的瑕疵借能助于所述络筒机可见并且必要时可通过剪开暂时的纱线和随后的捻接而排除。

因此也已经建议开头提及类型的输送装置(DE 10 2007 018 369),所述输送装置在彼此接连的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分别具有通风机构,该通风机构通过输送单元的在间隙中彼此邻接的排出口或输入口构成基本上封闭的系统并且除了通风之外主要还用于纤维材料的清洁和去飞花。因此实现抓住在间隙的区域中的异质颗粒并且将其由纤维流中排除。但是在这种系统的试验中已经证实,基本上仅较轻的颗粒由纤维流排除,相反较重的颗粒尤其是所谓的壳粒在纤维流中保留并且因而最终与纤维材料一起结合到针织品中。此外这种清洁方式具有如下缺点,即从牵伸装置直至针织机的整个输送行程构成不仅封闭的而且刚性的少柔性的系统,该系统连接到附加的汇集管上并且会防碍在针织机上的工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这样构成一种开头所述的装置,使得该装置可更简 单地操作、可以更容易地适配于各种情况的需求并且实现纤维流的更有效的清洁。

该问题按本发明如下解决,即在构成通风开口的敞开的间隙的区域中设置吸出装置。

惊喜地确定,如果该吸出装置按敞开的系统方式工作,例如设置在两个输送单元之间构成的间隙下方并且从而附加地充分利用存在的污染颗粒的自然重力,那么吸出装置导致纤维流或暂时的纱线的明显更有效的清洁。尤其按有利的方式,可以以这样小的负压实施吸出,使得因而不影响纤维材料在输送单元中的输送,例如这在采用通过吹风工作的通风装置时可以是这种情况。此外按有利的方式得到,较轻的颗粒例如至今通过吸出由纤维流中去除,而同时较重的颗粒例如壳颗粒通过敞开的间隙排出并且然后例如通过重力落下。因此通过吸出装置的纤维流惊喜地比在采用封闭的系统中更有效地除去干扰的组成部分。最后也有利的是,吸出装置可邻接到敞开的间隙上,即不必要用于空气引导的封闭系统,这便于够及不同的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参照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地显示用于在牵伸装置与针织机之间输送纤维材料的输送装置,

图2显示图1的输送装置的由加捻机构和输送管构成的输送单元的示意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显示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的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显示图3的输送装置的细节,

图5至8显示用于图3和4的输送装置的按本发明构成的不同的输送单元,

图9显示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的输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粗略示意地以垂直的部分剖视图的形式显示以圆形针织机1的形式的包括针筒2的针织机,通常的织针3可移动地支承在该针筒内,所述织针在下面称为针织系统的针织位置可借助于未描述的三角移动到适用于接纳纤维材料4的接纳位置。例如可以构成为多三角圆型针织机的圆形针织机1位于大厅或织针大厅的通过附图标记5表示的地面上。操作者可以从大厅地面5操纵针织机1。此外多个条筒6放在大厅地面5上,在所述条筒中存放由纤维构成的粗纱7。

粗纱7通过输送带8或类似物输送至牵伸装置9,该牵伸装置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从设置在大厅地面5上方的工作台10是可接近的。许多针织系统(其中在图1中仅描述一个)中的每个配设一个这样的牵伸装置9,该牵伸装置按本身已知的方式例如具有三对牵伸辊11。此外需要时由备用筒子14抽出的辅助用线12可输送至每个织针系统。辅助用线12有选择地或者可以借助于导纱器直接地或者可以如图1显示的通过牵伸装置9的输出辊对11a输送至针织系统9。

由牵伸装置9出来的未描述的纤维须条借助于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5表示的输送装置输送至相配的针织系统,该纤维须条由基本上未加捻的彼此平行地设置的短纤维构 成,例如更精确地由图2可见。输送装置15至少包括加捻机构16和连接到该加捻机构上的纺纱管或输送管17(图2),其中在按图1的实施例中由于圆形针织机1与牵伸装置9的相对较大的间距将三个输送单元前后依次设置,所述输送单元相应具有加捻机构16a、16b、16c和输送管17a、17b、17c。沿纤维材料4的输送方向的第一加捻机构16a直接设置在牵伸装置9的输出辊对11a或排出楔18的后面,而沿输送方向最后一个输送管17c紧密地在相关的针织系统上推出到纤维接纳位置中的织针3的针钩19(图2)处结束。在织针3后面设置例如连接到中央吸出装置21上的吸出元件20。

构成为纺纱装置的输送装置15或者每个包括加捻机构16和输送管17的输送单元按图2用于将由牵伸装置9输出的纤维须条首先转换成具有真捻的暂时的纱线22。为了这个目的加捻机构16例如由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物体23构成,该物体的内部的空腔例如本身接纳输送管17的开头部段并且与该输送管在前面的端侧24上齐平地结束。至少一个空气通道25优选多个空气通道25由端侧24出发,所述空气通道全部倾斜于输送管17的中轴线地设置。空气通道25穿过物体23的和输送管17的壁并且在输送管17的内壁上结束。工作时通过未描述的机构将压缩空气或吹风输送至空气通道25的邻接到物体23外侧上的端部,使得加捻机构16将在输出辊对11a的排出楔18中出现的纤维材料拉入到输送管17中并且同时也穿过输送管17朝相关的针织系统的方向继续引导。此外由于空气通道25倾斜的结构,在输送管17中这样产生空气涡流26,使得不仅吸入由输出辊11a出来的纤维材料,而且将该纤维材料纺成暂时的纱线22,其中该纱线得到许多同时压实纤维材料的捻转。暂时的纱线22保持捻度基本上直至输送管17的末端,因此然后直至纤维材料4进入到织针3中捻转又松开,即下降到零(假捻效果)。因此压实的但几乎未加捻的纤维材料4进入到织针3中。当按图1包括加捻机构和输送管16a/17a至16c/17c的输送单元前后依次设置时,得到这种效果。各输送单元按图1也能以相对彼此成预选的角度地设置,因此由牵伸装置9出来的拉细的纤维材料可以在相对较长的行程上输送,而不会损害该纤维材料。

在每两个彼此接连的输送单元之间对于产生涡流必需的压缩空气流通过通风口朝外导出,所述通风口通过在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例如16a、17a)的排出端28与随后的输送单元(例如16b、17b)的输入端29之间的间隙27(图1)构成。

所述方式的圆型针织机例如由文件PCT WO 2004/079068A2和DE10 2006 006 502 A1已知,它们在此为了避免重复而通过对其引用成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

图3类似于图1地显示牵伸装置9,该牵伸装置相对于图1具有两个用于纤维材料的并排的输送道并且因此具有每两个并排的输送单元16a、17a或16b、17b或16c、17c。此外为了简化描述,仅描述牵伸装置9的下辊11、11a。最后图3相应显示设置在相应最后一个输送管17c的端部上的导纱器30,已输送的纤维材料4通过所述导纱器输送至织针3(图2)。

按本发明按图3在至少一个通风口的区域或构成该通风口的间隙的区域中优选在所有间隙27a、27b等的区域中至少分别设置一个吸出装置31a、31b。该吸出装置优选包括吸出管,该吸出管以一端紧密地并且有利地从下方达到相关的间隙27a、27b上并且以另一端连接到未描述的抽吸源或负压源上。抽吸源的抽吸功率优选这样选择,使得直接在相关的间隙27a、27b上调节在环境空气压力以下的例如20mbar至50mbar的负压。因此纤维 流或暂时的纱线22有效地免除携带于其中的污物。另外清楚的是,邻接到间隙27a、27b上的区域中的负压,考虑到由所述区域出来的、由相关的加捻机构(例如16a)产生的吹风和邻接到相关的间隙27a、27b上的加捻机构(例如16b)的吸入功率,应这样调节,使得一方面得到有利的清洁作用并且另一方面不影响暂时的纱线22在横穿间隙27a、27b和输送行程的其余部段时的输送。

吸出装置31a、21b或吸出管,如图3和4显示的,至少在其吸出开口的区域中可垂直于通过输送管17a至17c设定的输送方向v,如在图4中通过吸出装置31b的中轴线32b表示的。但是也可适宜的是,吸出装置倾斜于输送方向v地设置。这在图4中如下解释,即吸出装置31a也可具有带有轴线32a1、32a2的虚线描述的位置31a1和31a2。例如如果邻接到相关的间隙27a上的输送单元16a、17a的排出端28a形成斜面并且设有倾斜的端面或末端表面33a并且具有面向吸出装置31a的排出口,那么相应于轴线32a1的倾斜位置是有意义的,该排出口的轴线例如同轴于轴线32a1地延伸。但是排出端28a形成斜面不是通过输送管17a在相关的端部上的弯折实现的。确切地优选直的管在其端部上斜切,以构成端面33a(图4),从而彼此接连的管的轴线可以连续地位于一条线上。

通过形成斜面实现在相应的输送管17的排出端上的自由开口并从而可用于吸出的空间的增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中可以降低间隙27的沿输送方向v测量的长度。

端面33a相对于输送管17a的轴线倾斜的角度可以是不同的,如在图4中显示与在输送管17b的输出端上的倾斜的端面或末端表面33b的比较。

因此图4总体显示一种实施例,包括倾斜地朝下指向的端面(例如在图4中的33a),该端面与例如在位置31a2中从下面安装到该端面上的吸出装置31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中松散的携带的颗粒通过重力支持尤其容易地由纤维流或暂时的纱线22分离。

对于输送管17在其排出端上的结构的其它可能的实施例由图5至8可见。在此省略更详细的解释。

另一有利的实施例可以如下得到,即倾斜的端面33a朝侧面定向并且吸出装置31的轴线取代垂直(如在图4中)而水平地设置。因此在间隙27a、27b的区域中可以大大地避免纤维材料的不期望的下垂。最后倾斜延伸的排出端带来如下优点,即所述排出端规定用于要排除的多余的空气的优先方向并且所述空气因此自动地背离随后的入口。

另外在期望的清洁效果方面已证实为适宜的是,间隙27a、27b的沿输送方向v测量的长度x1、x2(图4)即不过大也不过小地选择。有利地尺度为0<x≤2di,其中di表示在间隙27a、27b之前的输送管17a,17b的内径。尺度x从相应位于前面的输送管(例如17a)的最外面的边缘直至随后的输送管(例如17b)的入口29(图1)的开始处进行测量,如图4详细显示的。在此随后的输送管的输入端可以通过其本身(如在图1中表示的那样)确定,或者也可通过与相关的输送管连接的加捻机构(例如16b)的入口确定。这取决于相关的结构和例如加捻结构是否设置在输送管的输入端之前或者在该加捻机构的整个长度上是否由输送管伸过。因此总体上长度x表示在两个相应由一个加捻机构16和一个输送管17构成的输送单元之间的最小间距。

另外采用尺度0<x≤2di具有如下优点,即在暂时的纱线22断裂之后或输送单元16、17空运行之后出于其它原因在重新生头时没有问题并且形成的纱线22自动地导入相应随后的输送单元的入口中。

如尤其图1、3和4显示的,输送管17a、17b和17c优选全部具有直线地延伸的中轴线。此外图1显示一种方案,其中至少一个输送管17c与其它的输送管17a、17b成角度地设置,但是所有管轴线位于一条线上。此外在按图3的实施例中所有三个输送管17a、17b和17c彼此同轴地设置。相反图4显示一种对于本发明的目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具有显著特点。

该特点在于,虽然输送管17a至17c本身来看具有连续恒定的内径,但是所述内径从牵伸装置9朝针织机1的方向逐渐变小。尤其输送管17a具有最大的内径,输送管17b具有中间的内径,输送管17c具有最小的内径。因此得到如下优点,即由输送管17a、17b和17c构成的输送管道在开始处具有相对较大的内径并且在终端部具有相对较小的内径。大的开始直径有利于无干扰地接纳由牵伸装置9出来的纤维流,而小的终端直径有利于将纤维流4无干扰地装入织针3中。在这种情况中在彼此接连的输送单元16、17之间的间隙27a、27b适宜地确定得这样大,使得在位于前面的具有较大的内径的输送单元排出的空气量中仅与随后的输送单元由于其较小的内径而可接纳的那样多的空气量传递给该随后的输送单元。

尤其有利的是,从沿输送方向v位于前面的第一输送单元(例如16a、17a)至紧接着随后的第二输送单元(例如16b、17b)的过渡部比从第二输送单元(例如16b、17b)至另一随后的第三输送单元(例如16c、17c)的过渡部更大地选择。在这种情况中暂时的纱线22在第一输送管17a中构成相对较大的气圈,这有利于在随后的第一间隙27a中良好地去除携带的杂质。因此绝大部分污染物已经在间隙27a的区域中去除。因此随后的各输送管尤其是沿输送方向v相应最后一个输送管17c可保持相应减小的内径,因此气圈形成较小并且得到较紧密的引导,这对于纤维材料较干净地装入织针中是有利的。

另一有利的实施例(图4)设定,虽然输送管17a、17b和17c全部构成直线的并且设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轴线,但是在彼此接连的输送管的轴线之间设置横向于输送方向v延伸的偏移量。如图4显示的,例如在输送管17a与17b的轴线之间存在偏移量或间距A1并且在输送管17b与17c的轴线之间存在偏移量A2。在此在该实施例中适宜地A1>A2,因为输送管17a、17b、17c的内径沿针织机1的方向越来越小。偏移量A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偏移量按简单的方式可以补偿在拉伸装置输出部与导纱器30的输入孔之间的几何上的位差,而在此不必弄弯输送管17之一。偏移量的大小可按各种情况选择并且在输送管的例如1.5mm至4mm的通常的内径中应小于或最大正好等于相应随后的输送管的内径的一半。偏移量A的方向可以是,随后的输送管相对于位于前面的管以偏移量A向侧面或向上或向下偏移,其中当前的位置尤其也可根据存在于间隙27a、27b中的空气情况进行选择。

图9显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且当前认为最佳的实施例,其中相对于图4仅描述两个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分别包括加捻机构35a、35b和与该加捻机构连接的输送管36a、36b,尽管在此也可以有三个或更多个输送单元。部件35a、36a在此构成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并且部件35b、36b构成随后的输送单元。在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35a、36a的排出端37与随后的输送单元35b、36b的输入端38之间又设置一个用于形成通风开口的敞开的间隙39。在间隙39的区域中设置吸出装置40。该吸出装置相对于图4具有连接到吸出管41上的吸出腔42,该吸出腔由第一端壁42a和适宜地平行地对置于该第一端壁的第二端壁42b形成,所述两个端壁基本上垂直于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地并且彼此间隔距离地设置。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输送管36穿过第一端壁42a的通道并且以其自由的构成排出端37的端 部段延伸至间隙39和设置在那里的第二端壁42。端壁42b设有对置于随后的输送单元的输入端38a的排出口43,在这个位置上该排出口的内横截面大于位于前面的输送单元的输送管36a的外横截面。

如图9所示,输送管36a的自由的端部段尤其以这样的方式穿过排出口43,即该端部段的最外面的边缘略微朝外地伸出于入口37并且伸入间隙39中,该边缘类似于图4与入口38的开始处确定间隙39的长度x,如图9清楚地所示。通过这种措施惊喜地实现,与松散的纤维一起涡旋的、由输送管36a出来的并且碰撞到随后的加捻机构35a或输送管36b上的空气返回到在排出口43的边缘与输送管36a之间构成的环形的圆周间隙中并且然后与可能的尤其较轻的绒毛、污物或类似物一起通过吸出管41导出。同时较重的颗粒通过敞开的间隙39排出并且与进入所后的加捻机构35b的纤维流分开。因此如在其它的描述的实施例中那样得到有效的清洁。

如果输送管36a例如借助于O形环44密封地设置在第一端壁42a中并且因此吸出管41的抽吸作用几乎仅在排出口43的边缘与输送管36a之间的区域中变得有效,那么清洁作用是尤其良好的。

为了吸出腔42可以简单地制造并且需要时打开并且清洁,第二端壁42b适宜地构成为与吸出腔42密封地且可松开地连接的盖。适宜地另一O形环45可用于密封。同时借助于O形环44、45实现,吸出腔42除了吸出管41和通入间隙39内的区域之外在端壁42b与输送管36a之间可以构成为环绕密封的壳体,该壳体间隔距离地对置于随后的输送单元35b、36b的输入端38。

相应的吸出腔42可设置在其它未描述的输送单元之间的过渡部上。

另外由图9可见的输送单元类似于按图1至8的输送单元地构成。

本发明不受限于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可以按多种方法变化。例如所述的并且由附图可见的角度仅作为示例理解,其中根据适宜性的不同情况可以不同,在输送单元的排出端上的端面以该角度倾斜。相应地对于在彼此接连的输送单元(例如在图1中的16b、17b和16c、17c)之间的角度同样适用。另外输送管17和36可以具有不同于在此默认前提的圆形的内轮廓的内轮廓。如果轮廓不同于圆形形状,那么适宜地一个输送管的平均的内径用作为尺度di。另外可以适宜的是,采用其内径从入口朝排出口方向逐渐减小例如锥形地减小的输送管。另外采用的加捻机构可以不同于所述的加捻机构,尤其是机械的加捻机构。另外可以采用其内周面设有至少一个螺旋形的凹槽的输送管,以便因此改善在输送管中暂时的纱线的旋转,其中凹槽的升角应根据通过加捻结构设定多少捻度进行选择。另外描述的输送装置也可以设置在不同于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机上。最后不言而喻,不同的特征也可以应用在与说明和描述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中。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1:1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1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