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并喹啉类化合物

著录项
  • CN201180042341.X
  • 20110624
  • CN103080092A
  • 20130501
  • 默克专利股份公司
  • T.福克斯;W.梅德斯基;F.岑克
  • C07D215/38
  • C07D215/38 C07D471/04 A61K31/4745 A61P35/00

  • 德国达姆施塔特
  • 德国,DE
  • 20100701 DE102010025786.9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石克虎;林森
  • 20110624 PCT/EP2011/003127
  • 20120105 WO/2012/000632
  • 201303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II)和(III)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其中R1、R2、R3、R4、R5、R8、R9、R10和X具有在权利要求中给出的含义。式(I)化合物可用于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并用于使癌细胞对抗癌剂和/或电离辐射敏化。本发明的主题也是式(I)化合物与放射疗法和/或抗癌剂相组合在癌症、肿瘤、转移灶或血管生成障碍的预防、或进程控制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也涉及通过式(II)或(III)的化合物的反应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并任选地将式(I)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盐之一。
权利要求

1.式(I)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表示Y、‑Alk‑OY、‑Alk‑NYY或–Alk‑Ar,

R2表示Y、‑Alk‑OY、‑Alk‑NYY、‑C(Y)(R6)(R7)、‑C(Hal)(R6)(R7)、‑SO 2A、‑SO 2‑Ar或‑POOH‑Ar,

R3表示H、Hal、CN、‑Alk‑CN、‑Alk‑NYY、Het 1或Het²,

R4表示Hal、Y、Cyc、CN、‑Alk‑CN、‑Alk‑COOY、‑Alk‑CO‑NYY或Het 1,

R5表示Hal、Y、OY、NYY、‑NY‑COY、COOY、‑CO‑NYY、‑CO‑NY‑Alk‑OY、‑Alk‑CO‑NYY、‑Alk‑OY、‑Alk‑NYY、Ar、Het 1或Het²,

R3、R5还一起表示‑Alk‑CO‑NY‑,

R6表示Hal、Y、‑COOY、‑CO‑NYY、‑CO‑NY‑OY、‑CO‑NY‑C(=NH)‑NYY、‑CO‑NY‑Alk‑OY、‑CO‑NY‑Alk‑NYY、‑CO‑NY‑Alk‑SO 2‑NYY、‑CO‑NY‑Alk‑Ar、‑CO‑NY‑Alk‑Het²或‑CO‑NY‑O‑Alk‑CN,

R7表示Ar、Het 1或‑Het 1‑Het 1,

X表示CH 2、O、S或Het 1,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10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1‑7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和/或,1或2个相邻CH 2基团可彼此独立地被‑CH=CH‑和/或‑C≡C‑基团替代,

Alk表示具有1‑6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4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替代,

Cyc表示具有3‑7个C原子的环烷基,其中,1‑4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的苯基:Hal、A、CN、OY、NYY、‑NY‑COY、COOY、Het 1、Het²、‑Alk‑OY、‑Alk‑NYY、‑Alk‑Het 1或Alk‑Het²,

Het 1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杂芳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OY、NYY、‑NY‑COY、COOY、‑Alk‑OY或‑Alk‑NYY,

Het 2表示具有2‑7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2.具有部分式(IA)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R4表示Y,

R2表示Y或‑CH(R6)(R7),

R5表示Hal、Y、COOY、Alk‑OA或Het²,

R6表示‑CO‑NYY、‑CO‑NY‑OY、‑CO‑NY‑C(=NH)‑NYY或‑CO‑NY‑Alk‑OY,

R7表示Ar或Het 1,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和/或OH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

Het 1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3个N‑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杂芳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或NYY,

Het 2表示具有3‑5个C原子和1‑2个N‑和/或O‑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3.选自下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8.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部分式(IIA)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5具有在权利要求5中给出的含义,

在酸性介质中与还原剂和与化合物E‑NO 2反应,其中E表示第一主族的元素,

得到部分式(IB)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5具有在权利要求5中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使部分式(IB)的化合物与化合物Hal‑R4反应,其中R4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得到部分式(IC)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5具有在权利要求5中给出的含义,并且R4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b’’) 转化部分式(IC)的化合物的R1、‑O‑R2、R4、R5和/或CN基团,得到部分式(IE)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和X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部分式(IE)或部分式(IB)或(IC)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或者

(a) 使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4和R10具有在权利要求7中给出的含义,

与式(IV)的化合物反应

其中

D表示硼酸、硼酸酯、有机锡化合物或硼代三氟甲磺酸酯,并且

R3和R5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得到部分式(ID)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4具有在权利要求7中给出的含义,

并且R3和R5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转化部分式(ID)的化合物的R1、‑O‑R2、R3、R4和/或R5,得到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和X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式(I)或部分式(ID)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用于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优选PIKK、特别优选DNA‑PK的用途。

12.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用于使癌细胞对抗癌剂和/或电离辐射敏化的用途,条件是,所述敏化不是在人体上体内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其与放射疗法和/或与至少一种抗癌剂联合地用于癌症、肿瘤、转移灶和/或血管生成障碍的预防、或进程控制中。

4.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8表示CN或=O,并且

R9表示NO 2或NYY,并且

R1、R2、R5和Y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5.具有部分式(IIA)的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并且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并且

R5、A、Ar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2中给出的含义。

9.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式(V)的化合物

其中

Hal表示F、Cl、Br或I,并且

R1、R2和R9具有在权利要求4中给出的含义,

与式(VI)的化合物反应

其中R5和R8具有在权利要求4中给出的含义,

得到式(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5、R8和R9具有在权利要求4中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将式(II)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盐之一。

6.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0表示H或Hal,并且

R1、R2、R4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

R10表示Hal,并且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并且

R4、A、Ar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2中给出的含义。

10.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其部分式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式(VII)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在权利要求6中给出的含义,

在酸性介质中与化合物E‑NO 2反应,其中E表示第一主族的元素,

得到部分式(IIIA)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在权利要求6中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卤化部分式(IIIA)的化合物,得到部分式(IIIB)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6中给出的含义,

(b’’) 使式(IIIA)或(IIIB)的化合物与化合物Hal‑R4反应,其中R4和Hal具有在权利要求6中给出的含义,

得到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4和R10具有在权利要求6中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式(III)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盐之一。

14.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与至少一种抗癌剂联用的作为活性物质的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以及药学上可耐受的助剂。

说明书

吡唑并喹啉类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式(I)、(II)和(I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R8、R9、R10和X具有在权利要求中给出的含义。式(I)化合物可用于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并用于使癌细胞对抗癌剂和/或电离辐射敏化。本发明的主题也是式(I)化合物与放射疗法和/或抗癌剂相组合在癌症、肿瘤、转移灶或血管生成障碍的预防、或进程控制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式(II)或(III)的化合物的反应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并任选地将式(I)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的盐之一。

DNA依赖性的蛋白激酶(DNA‑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与DNA结合时被激活。生化和遗传资料显示,DNA‑PK由(a)一个被称作DNA‑PKcs的催化亚基和(b)两个调节组分(Ku70和Ku80)组成。在功能方面,DNA‑PK一方面是修复DNA双链断裂(DSBs)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体细胞重组或V(D)J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DNA‑PK及其组分还与大量其它生理过程相关联,包括染质结构的调控和端粒维护(Smith & Jackson (1999) Genes  and Dev 13: 916; Goytisolo等人, (2001) Mol.  Cell. Biol. 21: 3642; Williams等人, (2009) Cancer  Res. 69: 2100)。

以DNA形式存在的人类遗传物质不断受到活性氧(ROS)的攻击,所述ROS尤其作为氧化代谢的副产物而产生。ROS能够引起单链断裂形式的DNA损伤。如果在先的单链断裂出现在非常接近处,则可出现双链断裂。另外,如果DNA复制叉遇到受损的碱基式样,则可能造成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此外,诸如电离辐射(例如γ‑或重离子辐射)和某些抗癌药物(例如博来霉素)等外源性影响能够引起DNA双链断裂。此外,DSB可以作为体细胞重组的中间产物出现,这一过程对于所有脊椎动物的功能性免疫系统的形成而言是重要的。如果DNA‑双链断裂未被消除或不完善地被消除,可产生突变和/或染体畸变,结果可以导致细胞死亡。为了抗击DNA双链断裂所引起的严重危害,真核细胞已经形成了许多消除它们的机制。在此,高级真核细胞主要采用所谓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其中DNA依赖性蛋白激酶起关键作用。生化研究已经表明,DNA‑DSBs的出现会最有效地激活DNA‑PK。其DNA‑PK组分已经突变且没有功能的细胞系证实是辐射敏感的(Smith和Jackson,  1999)。

由于其催化域位于总计有约500个氨基酸的C‑端催化亚基(DNA‑PKcs)中,所以DNA‑PK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的激酶(PIKK)家族,由此DNA‑PK不是脂质激酶(Hartley等人(1995) Cell 82:  849; Smith & Jackson (1999) Genes and Dev 13: 916; Lempiäinen & Hala­zonetis  (2009) EMBO J. 28: 3067)。

蛋白激酶ATM(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激酶)同样属于PIKK家族。它也在识别DNA损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罹患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的患者尤其表现出对电离辐射增加的敏感性(Lavin  & Shiloh (1997) Annu. Rev. Immunol. 15: 177; Rotman & Shiloh (1998)  Hum. Mol. Genet. 7: 1555)。

Izzard等人(1999) Cancer Res. 59: 2581描述了,PI3激酶抑制剂LY294002在体外实验中抑制DNA‑PK的功能。IC50值(使酶活性的50%被抑制时的浓度)是在不大有效的1.25µM (5.0 mM ATP)。尽管抑制剂LY294002使哺乳动物细胞对辐射更敏感,即电离辐射的细胞毒性增加的证据,原则上包含在例如实体癌肿瘤的辐射中的应用,但是在细胞层面仅证实了LY294002对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微弱增加(Rosenzweig等人,  (1999) Clin. Cancer Res. 3: 1149)。KuDOS  Pharmaceuticals Ltd.已经优化了先导结构LY294002,并提供了各种DNA‑PK抑制剂。二苯并噻吩基的引入产生了抑制剂NU‑7441,即一种ATP‑竞争性的化合物,其IC50值为20.0 nM (Hardcastle等人,  (2005) J. Med. Chem. 48: 7829)。KU‑0060648使对DNA‑PK的抑制性和在水性介质中提高的溶解特性相调和,但是KU‑0060648同样有效地抑制PI3K同工酶家族的激酶。因此,长期存在的对有效的且选择性的DNA‑PK抑制剂的需求迄今尚未得到满足。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克服在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缺点,并开发有效的DNA‑PK抑制剂,所述抑制剂对PIKK家族的相关激酶是选择性的,具有低分子量大小,并且特别能够作为放疗增敏剂和化疗增敏剂有效应用于癌症,旨在改善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

根据独立权利要求,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从属权利要求包含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式(I)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表示Y、‑Alk‑OY、‑Alk‑NYY或–Alk‑Ar,

R2表示Y、‑Alk‑OY、‑Alk‑NYY、‑C(Y)(R6)(R7)、‑C(Hal)(R6)(R7)、‑SO2A、‑SO2‑Ar或‑POOH‑Ar,

R3表示H、Hal、CN、‑Alk‑CN、‑Alk‑NYY、Het1或Het²,

R4表示Hal、Y、Cyc、CN、‑Alk‑CN、‑Alk‑COOY、‑Alk‑CO‑NYY或Het1

R5表示Hal、Y、OY、NYY、‑NY‑COY、COOY、‑CO‑NYY、‑CO‑NY‑Alk‑OY、‑Alk‑CO‑NYY、‑Alk‑OY、‑Alk‑NYY、Ar、Het1或Het²,

R3、R5共同也表示‑Alk‑CO‑NY‑,

R6表示Hal、Y、‑COOY、‑CO‑NYY、‑CO‑NY‑OY、‑CO‑NY‑C(=NH)‑NYY、‑CO‑NY‑Alk‑OY、‑CO‑NY‑Alk‑NYY、‑CO‑NY‑Alk‑SO2‑NYY、‑CO‑NY‑Alk‑Ar、‑CO‑NY‑Alk‑Het²或‑CO‑NY‑O‑Alk‑CN,

R7表示Ar、Het1或‑Het1‑Het1

X表示CH2、O、S或Het1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10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1‑7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和/或,1个或2个相邻的CH2基团可彼此独立地被‑CH=CH‑和/或‑C≡C‑基团替代,

Alk表示具有1‑6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4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替代,

Cyc表示具有3‑7个C原子的环烷基,其中,1‑4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的苯基:Hal、A、CN、OY、NYY、‑NY‑COY、COOY、Het1、Het²、‑Alk‑OY、‑Alk‑NYY、‑Alk‑Het1或Alk‑Het²,

Het1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杂芳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OY、NYY、‑NY‑COY、COOY、‑Alk‑OY或‑Alk‑NYY,

Het2表示具有2‑7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已经令人惊奇地证实,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特性。如此设计式(I)化合物,通过其带有至少一个烷氧基取代,优选2个烷氧基取代,和任选地取代的苯基的核心结构吡唑并喹啉,以至于实现有效的和选择性的DNA‑PK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从而开创了关于抗癌剂的抗癌作用的全新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式(I)化合物在癌症中作为放疗增敏剂和化疗增敏剂发挥作用。

迄今为止,仅从WO 1992/07844已知,2,4‑二氨基喹唑啉衍生物是癌症中的化学剂的增强剂。该类衍生物解决了作为mdr1基因过表达的结果的肿瘤细胞的多种性耐药性,mdr1基因的基因产物P糖蛋白流出泵保持细胞内活性物质的低浓度。在WO 2009/155527中也一般性地描述了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抑制剂,其既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式(I)的具体结构,也不具有烷氧基取代。这2份现有技术文件都没有公开物理化学或药理学数据。同样很少已知市售药品。与此相反,本发明披露了,正是式(I)化合物能特异性地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如DNA‑PK。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盐具有有价值的药理学性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在本发明范围内,式(I)化合物是这样定义的:对此将它们也理解为药学上可使用的该化合物的衍生物、盐、水合物、溶剂合物、前体、互变异构体和光学活性形式(例如,立体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将该化合物的溶剂合物理解为惰性溶剂分子在该化合物上的缔合,所述缔合因它们彼此的引力而形成。溶剂合物例如为一水合物或二水合物或醇化物。将药学上可使用的衍生物理解为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盐和所谓的该化合物的前体。将前体理解为例如,用烷基或酰基、糖或寡肽修饰的式(I)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被迅速裂解成有效的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它们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衍生物,例如描述于Int.  J. Pharm. 115, 61‑67 (1995)中的。在体内可转化为生物活性剂即式(I)化合物的任何化合物都是本发明意义上的前体。由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生的任何生物活性化合物都是本发明意义上的代谢产物。式(I)化合物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并因此以多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式(I)化合物包括所有这些形式。

本发明的主题也是式(I)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应用,例如,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例如以1:1、1:2、1:3、1:4、1:5、1:10、1:100或1:1000的比例的混合物。此处特别优选立体异构化合物的混合物。

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在上下文中的基(Radikal)R1、R2、R3、R4、R5、R6、R7、X、Y、A、Alk、Cyc、Ar、Het1、Het2和Hal具有在式(I)中所给出的含义。如果个别残基在一个化合物或一个基中出现多次,除非另外明确指出,这些残基彼此独立地具有所给出的含义。例如,在基R1中,在其中多次出现的残基YY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但优选在各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选择上文和/或下文给出的含义(例如甲基和/或乙基),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本文用于定义化合物的命名通常基于IUPAC组织关于化合物、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的规则。用于解释上述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命名总是具有下述含义,除非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另外指出。

术语“未被取代的”表示不携带取代基的基、基团(Gruppe)或残基。术语“取代的”表示带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基、基团或残基。

“烷基”或“A”在本发明意义上表示无环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烃基,其是直链(直链)的或支链的,且优选地具有1、2、3、4、5、6、7、8、9或10个C原子,即C1‑10‑链烷基。烷基的例子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1,1‑、1,2‑或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1‑乙基‑2‑甲基丙基、1,1,2‑或1,2,2‑三甲基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1‑、2‑或3‑甲基丁基、1,1‑、1,2‑、1,3‑、2,2‑、2,3‑或3,3‑二甲基丁基、1‑或2‑乙基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1‑、2‑、3‑或4‑甲基戊基、己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A”是具有1‑10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7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和/或,1个或2个相邻的CH2基团可彼此独立地被‑CH=CH‑和/或‑C≡C‑基团替代。作为“A”特别优选地是具有1‑6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5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非常特别优选的是C1‑4‑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这样的C1‑4‑烷基例如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1,1,1‑三氟乙基或溴甲基,最优选甲基、乙基或二氟甲基。不言而喻,在根据本发明的式的基中,“A”的各自的含义是彼此独立的。

“环烷基”或“Cyc”在本发明意义上表示饱和的和部分不饱和的具有1‑3个环的非芳族环状烃基,其含有3‑20个、优选地3‑12个、特别优选地3‑9个C原子。与式(I)的基础骨架的键接可以经由所述环烷基的任意环成员进行。合适的环烷基的例子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癸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和环辛二烯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Cyc”是具有3‑7个C原子的环状烷基,其中1‑4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替代。特别优选的是具有3‑5个C原子的环状烷基。

在此,式(I)的基础骨架是,在其上可键接本发明范围的任何基例如Cyc、Ar、Het1或Het²,以获得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任何通用或非通用结构。

术语“Alk”在本发明意义上表示具有1、2、3、4、5或6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烯基或炔基,即C1‑6‑亚烷基、C2‑6‑烯基和C2‑6‑炔基。烯基具有至少一个C‑C双键,和炔基具有至少一个C‑C三键。炔基可以另外具有至少一个C‑C双键。合适的亚烷基的例子是: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异丙基、亚异丁基、亚仲丁基、1‑、2‑或3‑甲基亚丁基、1,1‑、1,2‑或2,2‑二甲基亚丙基、1‑乙基亚丙基、1‑、2‑、3‑或4‑甲基亚戊基、1,1‑、1,2‑、1,3‑、2,2‑、2,3‑或3,3‑二甲基亚丁基、1‑或2‑乙基亚丁基、1‑乙基‑1‑甲基亚丙基、1‑乙基‑2‑甲基亚丙基、1,1,2‑或1,2,2‑三甲基亚丙基。合适的烯基的例子是:烯丙基、乙烯基、丙烯基(‑CH2CH=CH2;‑CH=CH‑CH3;‑C(=CH2)‑CH3)、1‑、2‑或3‑丁烯基、异丁烯基、2‑甲基‑1‑或2‑丁烯基、3‑甲基‑1‑丁烯基、1,3‑丁二烯基、2‑甲基‑1,3‑丁二烯基、2,3‑二甲基‑1,3‑丁二烯基、1‑、2‑、3‑或4‑戊烯基和己烯基。合适的炔基的例子是:乙炔基、丙炔基(‑CH2‑C≡CH;‑C≡C‑CH3)、1‑、2‑或3‑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或戊‑3‑烯‑1‑炔基,特别是丙炔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Alk”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即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或亚己基,其中1‑4个氢原子可以彼此独立地被Hal和/或OY取代。特别优选的是,“Alk”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氢原子可被Hal和/或OH取代。其具体例子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不言而喻,在根据本发明的式的基中,“Alk”的各自的含义是彼此独立的。

术语“芳基”、“碳芳基(Carboaryl)”或“Ar”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表示具有3‑14个,优选4‑10个C原子,特别优选5‑8个C原子的单环或多环芳烃体系,其可任选地被取代。术语“芳基”包括这样的体系:例如,当芳环经由芳基的任意环成员与“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或“杂环基”稠合时,在该体系中芳环是二环或多环的饱和的、部分不饱和的和/或芳族的体系的一部分。在式(I)的基础骨架上的键接可经由芳基基团的任何环成员进行。合适的“芳基”的例子是苯基、联苯基、萘基、1‑萘基、2‑萘基、蒽基、2,3‑二氢化茚基、茚基、1,2,3,4‑四氢萘基,特别是苯基,邻、间或对甲苯基,邻、间或对乙基苯基,邻、间或对丙基苯基,邻、间或对异丙基苯基,邻、间或对叔丁基苯基,邻、间或对三氟甲基苯基,邻、间或对氟苯基,邻、间或对溴苯基,邻、间或对氯苯基,邻、间或对羟基苯基,邻、间或对甲氧基苯基,邻、间或对甲磺酰基苯基,邻、间或对硝基苯基,邻、间或对氨基苯基,邻、间或对甲氨基苯基,邻、间或对二甲氨基苯基,邻、间或对氨基磺酰基苯基,邻、间或对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基,邻、间或对甲酰胺基苯基,邻、间或对羧基苯基,邻、间或对甲氧基羰基苯基,邻、间或对乙氧基羰基苯基,邻、间或对乙酰基苯基,邻、间或对甲酰基苯基,邻、间或对氰基苯基,2,3‑、2,4‑、2,5‑、2,6‑、3,4‑或3,5‑二氟苯基,2,3‑、2,4‑、2,5‑、2,6‑、3,4‑或3,5‑二氯苯基,2,3‑、2,4‑、2,5‑、2,6‑、3,4‑或3,5‑二溴苯基,2,3,4‑、2,3,5‑、2,3,6‑、2,4,6‑或3,4,5‑三氯苯基,对碘苯基,4‑氟‑3‑氯苯基,2‑氟‑4‑溴苯基,2,5‑二氟‑4‑溴苯基,或2,5‑二甲基‑4‑氯苯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Ar”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的苯基:Hal、A、CN、OY、NYY、‑NY‑COY、COOY、Het1、Het²、‑Alk‑OY、‑Alk‑NYY、‑Alk‑Het1或Alk‑Het²。特别优选的是,“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

术语“杂芳基”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表示2‑15元、优选2‑9元、特别优选5元、6元或7元单环或多环芳族烃基,其含有至少1个,如果合适,还可含2、3、4或5个杂原子,特别是氮、氧和/或硫,其中所述杂原子是相同或不同的。氮原子的数目优选地是0、1、2、3或4,且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数目彼此独立地为0或1。术语“杂芳基”包括这样的体系:例如,当芳环经由杂芳基的任意环成员稠合在“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上时,在该体系中芳环是二环或多环的饱和的、部分不饱和的和/或芳族的体系的一部分。在式(I)基础骨架上的键接可经由杂芳基基团的任何环成员进行,只要在化学上可行即可,其中经由C原子的键接是优选的。

不论进一步的取代如何,“杂芳基”表示例如:2‑或3‑呋喃基、2‑或3‑噻吩基,1‑、2‑或3‑吡咯基,1‑、2‑、4‑或5‑咪唑基,1‑、3‑、4‑或5‑吡唑基,2‑、4‑或5‑噁唑基,3‑、4‑或5‑异噁唑基,2‑、4‑或5‑噻唑基,3‑、4‑或5‑异噻唑基,2‑、3‑或4‑吡啶基,2‑、4‑、5‑或6‑嘧啶基,1,2,3‑三唑‑1‑、‑4‑或‑5‑基,1,2,4‑三唑‑1‑、‑3‑或5‑基,1‑或5‑四唑基,1,2,3‑噁二唑‑4‑或‑5‑基,1,2,4‑噁二唑‑3‑或‑5‑基,1,3,4‑噻二唑‑2‑或‑5‑基,1,2,4‑噻二唑‑3‑或‑5‑基,1,2,3‑噻二唑‑4‑或‑5‑基,3‑或4‑哒嗪基,吡嗪基,1‑、2‑、3‑、4‑、5‑、6‑或7‑吲哚基,4‑或5‑异吲哚基,1‑、2‑、4‑或5‑苯并咪唑基,1‑、2‑、3‑、4‑、5‑、6‑或7‑吲唑基,1‑、3‑、4‑、5‑、6‑或7‑苯并吡唑基,2‑、4‑、5‑、6‑或7‑苯并噁唑基,3‑、4‑、5‑、6‑或7‑ 苯并异噁唑基,2‑、4‑、5‑、6‑或7‑苯并噻唑基,2‑、4‑、5‑、6‑或7‑苯并异噻唑基,4‑、5‑、6‑或7‑苯并‑2,1,3‑噁二唑基,2‑、3‑、4‑、5‑、6‑、7‑或8‑喹啉基,1‑、3‑、4‑、5‑、6‑、7‑或8‑异喹啉基,3‑、4‑、5‑、6‑、7‑或8‑噌啉基、2‑、4‑、5‑、6‑、7‑或8‑喹唑啉基,5‑或6‑喹喔啉基,2‑、3‑、5‑、6‑、7‑或8‑2H‑苯并[1,4]‑噁嗪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1,4‑苯并二噁烷‑6‑基,2,1,3‑苯并噻二唑‑4‑或‑5‑基,2,1,3‑苯并噁二唑‑5‑基,咪唑基,三嗪基,酞嗪基,吲嗪基,喋啶基,咔唑基,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或吖啶基。

所述杂环残基也可部分或完全氢化。因此,未被取代的杂芳基也可以表示,例如:2,3‑二氢‑2‑、‑3‑、‑4‑或‑5‑呋喃基,2,5‑二氢‑2‑、‑3‑、‑4‑或5‑呋喃基,四氢‑2‑或‑3‑呋喃基,1,3‑二氧戊环‑4‑基,四氢‑2‑或‑3‑噻吩基,2,3‑二氢‑1‑、‑2‑、‑3‑、‑4‑或‑5‑吡咯基,2,5‑二氢‑1‑、‑2‑、‑3‑、‑4‑或‑5‑吡咯基,1‑、2‑或3‑吡咯烷基,四氢‑1‑、‑2‑或‑4‑咪唑基,2,3‑二氢‑1‑、‑2‑、‑3‑、‑4‑或‑5‑吡唑基,四氢‑1‑、‑3‑或‑4‑吡唑基,1,4‑二氢‑1‑、‑2‑、‑3‑或‑4‑吡啶基,1,2,3,4‑四氢‑1‑、‑2‑、‑3‑、‑4‑、‑5‑或‑6‑吡啶基,1‑、2‑、3‑或4‑基,2‑、3‑或4‑吗啉基,四氢‑2‑、‑3‑或‑4‑吡喃基,1,4‑二噁烷基,1,3‑二噁烷‑2‑、‑4‑或‑5‑基,六氢‑1‑、‑3‑或‑4‑哒嗪基,六氢‑1‑、‑2‑、‑4‑或‑5‑嘧啶基,1‑、2‑或3‑哌嗪基,1,2,3,4‑四氢‑1‑、‑2‑、‑3‑、‑4‑、‑5‑、‑6‑、‑7‑或‑8‑喹啉基,1,2,3,4‑四氢‑1‑、‑2‑、‑3‑、‑4‑、‑5‑、‑6‑、‑7‑或‑8‑异喹啉基,2‑、3‑、5‑、6‑、7‑或8‑3,4‑二氢‑2H‑苯并[1,4]噁嗪基,2,3‑亚甲二氧基苯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2,3‑亚乙二氧基苯基,3,4‑亚乙二氧基苯基,3,4‑(二氟亚甲二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5‑或6‑基,2,3‑(2‑氧代亚甲二氧基)苯基,或3,4‑二氢‑2H‑1,5‑苯并二氧杂环庚三烯‑6‑或‑7‑基,2,3‑二氢苯并呋喃基或2,3‑二氢‑2‑氧代呋喃基。

优选的是,“杂芳基”在“Het1”的范围内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芳香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OY、NYY、‑NY‑COY、COOY、‑Alk‑OY或‑Alk‑NYY。特别优选的是,“Het1”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3个N‑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杂芳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或NYY。非常特别优选的是,“Het1”表示吡唑、吡咯或噻唑。不言而喻,在根据本发明的式的基中,“Het1”的各自含义是彼此独立的。

术语“杂环”在本发明意义上表示这样的单环或多环体系:其具有3‑20个环原子,优选地3‑14个环原子,特别优选地3‑10个环原子,所述环原子包括碳原子和1、2、3、4或5个杂原子,特别是氮、氧和/或硫,其中所述杂原子是相同的或不同的。该环体系可以是饱和的,或单不饱和的或多不饱和的。术语“杂芳基”包括这样的体系:例如,当芳环经由杂环的任意环成员稠合在“芳基”、“环烷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上时,在该体系中所述芳环是二环或多环的饱和的、部分不饱和的和/或芳族的体系的一部分。在式(I)的基础骨架上的键接可经由杂环的任何环成员进行。合适的杂环的例子为:吡咯烷基、硫杂吡咯烷基、基、哌嗪基、氧杂哌嗪基、氧杂基、噁二唑基、四氢呋喃基、咪唑烷基、噻唑烷基、四氢吡喃基、吗啉基、四氢噻吩基、二氢吡喃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Het²”为具有2‑7个C原子和1‑4个N‑、O‑和/或S‑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优选的是,“Het2”表示具有2‑5个C原子和1‑2个N‑和/或O‑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不言而喻,在根据本发明的式的基中,“Het²”的各自含义是彼此独立的。

术语“卤素”、“卤素原子”、“卤素取代基”或“Hal”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表示一个或多个氟(F)、溴(Br)、氯(Cl)或碘(I)的原子。表述“二卤”、“三卤”和“全卤”是指两个、三个或四个取代基,其中每个取代基可彼此独立地选自F、Cl、Br或I。“卤素”优选地表示F、Cl或Br。F和Cl是特别优选的,尤其当在烷基(卤代烷基)或烷氧基上用卤素取代时(例如CF3和CF3O)。

基R1优选地表示H或A,特别优选A。

基R2优选地表示H、A或‑CH(R6)(R7)。

基R3优选地表示CN或Het1,特别优选CN或吡唑,非常特别优选CN。

基R4优选地表示H、A或CN,特别优选A。

基R5优选地表示H、A、Hal、COOY、Alk‑OA、Ar或Het²,特别优选H、Hal、Alk‑OA或Het²。

如果基R3和R5形成一个共同的残基,则它们优选地位于相邻的C原子上。

基R6优选地表示‑CO‑NYY、‑CO‑NY‑OY、‑CO‑NY‑C(=NH)‑NYY或‑CO‑NY‑Alk‑OY。

基R7优选地表示Ar或Het1,特别优选Ar。

基X优选地表示O或Het1,特别优选O、吡唑或吡咯,非常特别优选O。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这样的式(I)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所提及的基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在式(I)、其部分式或其上面的任意残基的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没有更详细地说明的基,应具有在本文中公开的在式(I)中给出的含义,以便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这意味着,所述基可采取如前面或后面(包括所有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指派给它们的所有含义,而不限于此,并独立于它们的在另外的某一语境中的出现。尤其不言而喻的是,某一基的每个实施方式均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的基的每个实施方式相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部分式(IE)的吡唑并喹啉衍生物,

其中R1‑R5和X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部分式(IA)的吡唑并喹啉衍生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R4表示Y,

R2表示Y或‑CH(R6)(R7),

R5表示Hal、Y、COOY、Alk‑OA或Het²,

R6表示‑CO‑NYY、‑CO‑NY‑OY、‑CO‑NY‑C(=NH)‑NYY或‑CO‑NY‑Alk‑OY,

R7表示Ar或Het1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和/或OH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

Het1表示具有2‑9个C原子和1‑3个N‑和/或S‑原子的单环或二环杂芳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单取代:Hal、A、CN或NYY,

Het2表示具有3‑5个C原子和1‑2个N‑和/或O‑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非常特别优选的是,汇总在表1中的式(I)、(IA)和(IE)的那些化合物。

表1:特别优选的式(I)、(IA)和/或(IE)的化合物

式(I)及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及用于其制备的原料根据本身已知的方法进行制备,如在文献(例如标准出版物,如Houben‑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 Georg‑Thieme‑Verlag, 斯图加特)中所记载,和/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在已知的且适用于所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制备。这里也可使用本身已知,此处没有详述的方案。

根据所用的条件,反应时间在几分钟至14天之间,反应温度在‑15℃至150℃之间,通常在10℃至100℃之间,特别优选地在20℃至70℃之间。

在惰性溶剂中且通常在缚酸剂存在下进行该反应,所述缚酸剂优选有机碱,诸如DIPEA、三乙胺、二甲基苯胺、吡啶、喹啉、或二乙醇胺。添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或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另外的弱酸盐也会是有利的,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优选钾、钠、钙或铯。合适的碱为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铝、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和碱金属醇盐(例如乙醇钾和丙醇钠)。

作为惰性溶剂尤其合适的是:烃,如己烷、石油醚、苯、甲苯或二甲苯;氯化的烃,如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仿或二氯甲烷;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或叔丁醇;醚类,如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THF)或二噁烷;乙二醇醚类,如乙二醇单甲醚或‑单乙醚(甲基乙二醇或乙基乙二醇)、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酮,如丙酮或丁酮;酰胺,如乙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DMF);腈类,如乙腈;亚砜,如二甲亚砜(DMSO);二硫化碳;羧酸,如甲酸或乙酸;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甲烷或硝基苯;酯,如乙酸乙酯;或所述溶剂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是乙二醇醚类,如乙二醇单甲醚,THF、二氯甲烷和/或DMF。

该方法和随后的反应混合物的后处理原则上可以作为间歇反应或以连续反应方式进行。所述连续反应方式包括,例如,在连续搅拌釜反应器、搅拌釜级联、环流反应器或横流反应器、流管中或微型反应器中的反应。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如下方式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后处理:经由固相的过滤,谱法,不混溶相之间的分离(例如萃取),吸附到固体载体上,蒸馏除去溶剂和/或共沸混合物、选择性蒸馏、升华、结晶、共结晶或通过在膜上的纳米过滤。

优选可以通过使式(IIA)化合物或式(III)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E)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也是用于制备式(IE)化合物、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部分式(IIA)的化合物

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

R5表示Hal、Y、COOY、Alk‑OA或Het²,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

Het²表示具有3‑5个C原子和1‑2个N‑和/或O‑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在酸性介质中与还原剂和与化合物E‑NO2反应,

其中E表示第一主族的元素,

得到部分式(IB)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5具有上面在部分式(IIA)中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使部分式(IB)的化合物与化合物Hal‑R4反应,

其中R4和Hal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得到部分式(IC)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5具有上面在部分式(IIA)中给出的含义,并且R4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b’’) 转化部分式(IC)的化合物的R1、‑O‑R2、R4、R5和/或CN基团,得到式(IE)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和X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式(IE)或部分式(IB)或(IC)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用于制备式(I)的化合物、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替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

R4表示Y,

R10表示Hal,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与式(IV)的化合物反应

其中

D表示硼酸、硼酸酯、有机锡化合物或硼代三氟甲磺酸酯,并且

R3和R5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得到部分式(ID)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R4具有上面在式(III)中给出的含义,

并且R3和R5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转化部分式(ID)的化合物的R1、‑O‑R2、R3、R4和/或R5,得到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和X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式(I)或部分式(ID)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本发明也涉及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8表示CN或=O,并且

R9表示NO2或NYY,并且

R1、R2、R5和Y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部分式(IIA)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其中

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

R5表示Hal、Y、COOY、Alk‑OA或Het²,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

Het²表示具有3‑5个C原子和1‑2个N‑和/或O‑原子的单环饱和杂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A单取代,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本发明的主题也是用于制备式(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式(V)的化合物

其中R1、R2、R9和Hal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与式(VI)的化合物反应

其中R5和R8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得到式(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5、R8和R9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将式(II)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盐之一。

本发明此外涉及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

R10表示H或Hal,并且

R1、R2、R4和Hal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其中

R1、R2彼此独立地表示A或‑Alk‑Ar,

R4表示Y,

R10表示Hal,

Y表示H或A,

A表示具有1‑4个C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1‑3个H原子可彼此独立地被Hal替代,

Alk表示具有1‑3个C原子的亚烷基,其中1‑2个H原子可以被Hal替代,

Ar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Hal单取代的苯基,并且

Hal表示F、Cl、Br或I。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主题还是一种用于制备式(III)的中间体化合物、其部分式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使式(VII)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在酸性介质中与化合物E‑NO2反应,其中E表示选自第一主族的元素,

得到部分式(IIIA)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并任选地

(b’) 卤化部分式(IIIA)的化合物,得到部分式(IIIB)的化合物

其中R1、R2和Hal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b’’) 使式(IIIA)或(IIIB)的化合物与化合物Hal‑R4反应,其中R4和Hal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得到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R1、R2、R4和R10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和/或

(b’’’) 将式(III)的化合物的碱或酸转化成它们的盐之一。

起始化合物通常是已知的。如果它们是新的,则可按本身已知的方法来制备。式(IV)、(V)、(VI)和(VII)的化合物可根据已知方法制备。如果需要的话,可原位制备原料,因此毋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而是立即进一步转化成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同样可以逐步地进行该反应。

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以它们的最终的非盐形式来使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这些化合物以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的应用,所述盐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从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酸和碱制备得到。式(I)、(II)和(III)及其部分式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形式大多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如果该化合物包含羧酸基团,则可以通过使该化合物与合适的碱反应得到相应的碱加成盐,形成其合适的盐。这样的碱例如是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碱金属醇盐(例如乙醇钾和丙醇钠)以及各种有机碱,如、二乙醇胺和N‑甲基谷氨酰胺。式(I)、(II)和(III)及其部分式的碱可用酸转化成相关的酸加成盐,例如,通过使等当量的碱和酸在惰性溶剂例如乙醇中反应,并随后浓缩。对于此反应尤其可以考虑那些提供生理上可接受的盐的酸,例如,卤化氢(例如氯化氢、溴化氢或碘化氢),其它无机酸及其相应的盐(例如硫酸盐、硝酸盐或磷酸盐等),烷基磺酸盐和单芳基磺酸盐(例如乙烷磺酸盐、甲苯磺酸盐和苯磺酸盐),和其它有机酸及其相应的盐(例如乙酸盐、三氟乙酸盐、酒石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柠檬酸盐、苯甲酸盐、水杨酸盐、抗坏血酸盐等)。用生理学上不可接受的酸形成的盐,例如盐,可用于式(I)化合物的分离和/或纯化。

鉴于上述看出,本文中的表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理解为包含以其一种盐的形式的式(I)化合物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与该活性物质的游离形式相比,如果这种盐形式赋予所述活性物质改善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所述活性物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形式也能够首次赋予这种活性物质期望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并且甚至可在体内积极影响基于其效果的药效动力学。

因其分子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手性的,并因此可以以各种对映异构形式出现。它们因此可以以外消旋形式或以光学活性形式存在。由于式(I)化合物的外消旋体或立体异构体的药物效果可能不同,使用对映异构体可能是令人满意的。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终产物或已经将中间体产物分离成对映异构的化合物,或在合成中已使用这样的对映异构的化合物。

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导致特异性地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涉及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用于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优选PIKK,特别优选DNA‑PK的用途。术语“抑制”是指,基于根据本发明的特异性化合物的作用对酶活性的任何降低,通过所述化合物能够如此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以至于可以实现识别、结合和阻断。所述化合物的显著特征是,对至少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高亲和力,从而确保可靠地结合和优选完全阻断该激酶的活性。这种化合物特别优选是单特异性的,以确保专一地和直接地识别所选择的激酶。术语“识别”在此是指,该化合物与所述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类型,特别是共价或非共价的结合,例如,共价键、疏水/亲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离子引力、氢键、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核苷酸的碱基配对、或表位与抗体结合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出有益的生物学活性,这可用本文中所描述的试验加以证明,例如,基于酶的测定。激酶活性的测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在文献中描述了采用例如组蛋白(Alessi等人, (1996) FEBS Lett. 399(3): 333)或碱性髓磷脂蛋白(Campos‑González  & Glenney (1992) JBC 267: 14535)等底物的用于测定激酶活性的通用试验体系。多种测定体系可用来识别激酶抑制剂。在闪烁迫近测定法(Sorg等人. (2002) J Biomolecular Screening 7: 11) 和FlashPlate测定法中,利用ATP测量作为底物的蛋白或肽的放射性磷酸化。在存在抑制性化合物时,不能检测到放射性信号或检测到降低的放射性信号。此外,可利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HTR‑FRET)和荧光偏振(FP)技术作为测定方法(Sills等人. (2002) J Biomolecular Screening 191)。其他非放射性的ELISA方法采用特定的磷酸化抗体(磷酸化‑AK)。这种磷酸化‑AK仅结合磷酸化的底物。使用二级过氧化物酶‑缀合的抗‑绵羊抗体,通过化学发光法,可以检测这种结合。

上述化合物的所述应用可在体外或体内模型中实现。可通过在体外的试验确定特定细胞对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处理的易感性。通常将细胞培养物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不同的浓度下温育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常常在约1小时至1周之间,以使活性剂能诱导细胞死亡或抑制细胞增殖、细胞活力或迁移。可以使用从活组织检查样品培养得到的细胞用于体外试验。然后确定处理后残留的细胞的量。所述体外应用尤其在遭受癌症、肿瘤、转移灶、血管生成障碍、逆转录病毒疾病、免疫疾病和/或病理性衰老进程的哺乳动物物种的样品上进行。所述宿主或患者可以是任何哺乳动物物种,例如灵长动物物种,特别是人类,但也可以是啮齿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仓鼠)、兔、马、牛、狗、猫等。对于实验研究而言动物模型是令人感兴趣的,由此提供了用于人类疾病的模型。

多种特异性化合物的测试使得显得最适合于患者的活性物质的选择成为可能。考虑到体外数据,使所选化合物的体内剂量有利地与该激酶的易感性和/或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匹配,从而显著提高效果。此剂量随所用的具体化合物、具体的疾病、患者状况等而不同。剂量通常足以相当大地减少靶组织中的不希望的细胞体,同时维持患者的生存能力。涉及式(I)化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控制疾病进程的药物的用途的本发明的下述教导及其实施方式是有效的,并且如果看起来合理,其应用可不限于所述化合物用于抑制激酶活性的用途。

通常持续进行直到存在相当大的细胞负载的减少,例如,至少约50%的细胞负载的减少,并且可持续直到机体中基本上不再检测到不希望的细胞。在这类试验中,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表现出并造成抑制作用,所述抑制作用经常由在合适范围、优选在微摩尔范围且更优选在纳摩尔范围的IC50值表示。当该化合物的浓度小于1µM、优选小于0.5µM,特别优选小于0.1µM时,尤其使50%的激酶抑制。此浓度称为IC50值。

本发明的主题也是药物,所述药物包含至少一种式(I)或其部分结构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主题还是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作为活性物质的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或其部分结构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以及药学上可耐受的助剂。

本文所述的“药物”、“药品”和“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是可用于患者的预防、、控制疾病进程或后处理的任何药剂,所述患者至少暂时地表现出整体病况或患者机体个别部分的病况的改变,优选由于癌症、肿瘤、转移灶、血管生成障碍、逆转录病毒疾病、免疫疾病和/或加速的衰老过程,特别优选由于癌症、肿瘤、转移灶和/或血管生成障碍。

为了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保护或作用,可加入药学上可耐受的佐剂。在本发明意义上,与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一起能够实现、增强或改善效果的任何物质都是“佐剂”。已知的佐剂例如有:铝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皂苷类,例如QS21;胞壁酰二肽或胞壁酰三肽;蛋白质,例如γ‑干扰素或TNF;MF59;磷脂酰胆碱(Phosphatdibyl­cholin);角鲨烯或多元醇。在完全弗氏佐剂中共同应用卵白蛋白同样可以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并从而支持所产生的中和抗体的作用。此外,可平行地或在构建体中施用具有免疫刺激性能或编码具有佐剂作用的蛋白质例如细胞因子的DNA。

根据本发明,可将所述药剂以能使激酶接触存在于该组合物中的化合物的任何方式来引入细胞或机体中,由此诱导应答。可以口服地、透皮地、透粘膜地、经尿道地、阴道地、直肠地、肺地、肠内地和/或肠胃外地施用本发明的药剂。选择的给药方式取决于适应症、要施用的剂量、个体的具体参数等。具体地,不同类型的给药会促进位点特异性的,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和减少活性物质剂量。非常特别优选的注射是真皮内的、皮下的、肌肉内的或静脉内的注射。例如,借助所谓的疫苗接种或借助于注射器,可以进行给药。也可提供作为气溶胶的所述物质,由生物体(优选人类患者)吸入。

采用常规的固体或液体媒介物和/或稀释剂和根据给药类型通常使用的助剂,以合适剂量并以本身已知的方法来制备所述药剂的给药剂型。因此,原则上,药学上可接受的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赋形剂可以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药剂的一部分,其中与活性物质组合用以制备单次剂量的赋形剂的量随要的个体和给药方式而异。这些药学上可耐受的添加剂包括:盐、缓冲剂、填充剂、稳定剂、络合剂、抗氧化剂、溶剂、粘合剂、润滑剂、片剂包衣、矫味剂、着剂、防腐剂、调节剂等等。此种类型赋形剂的例子有:水、植物油、苯甲醇类、烷撑二醇、聚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明胶、碳水化合物例如乳糖或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和凡士林。

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薄膜片剂、糖衣丸、锭剂、胶囊剂、药丸、散剂、颗粒剂、糖浆剂、饮品(Saft)、滴剂、溶液剂、分散体、混悬液、栓剂、乳液、植入物、乳膏剂、凝胶、软膏剂、糊剂、洗剂、浆液(Serum)、油、喷雾剂、气溶胶、胶粘剂(Kleber)、硬膏剂或绷带。作为口服给药剂型优选制成为片剂、薄膜片剂、糖衣丸、锭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剂、饮品、滴剂、溶液剂、分散体或混悬液—也作为长效剂型。此外,应考虑肠胃外给药的药物剂型,例如,栓剂、混悬液、乳剂、植入物或溶液剂,考虑优选油性的或水性的溶液剂。对于局部应用,以常规方式,将药物活性物质与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例如微晶纤维素和任选的其它助剂例如润湿剂配制成可施用于皮肤的固体制剂,例如,乳膏剂、凝胶、软膏剂、糊剂、散剂或乳剂,或者可施用于皮肤的液体制剂,例如,溶液、混悬液、洗液、浆液、油、喷雾剂或气溶胶。所述药剂优选作为注射溶液存在。为制备该注射溶液,可采用水性介质,例如蒸馏水或生理盐溶液,其中后者包括酸加成盐和碱加成盐。所述药剂也可以作为固体组合物,例如以低压冻干状态存在,并随后在使用前通过加入溶解剂例如蒸馏水来制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制备冻干粉剂的基本原理。

制剂中活性化合物的浓度可以是0.1‑100重量%。重要的是,作为活性物质的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所述化合物以及药学上可耐受的助剂。术语“有效量”或“有效剂量”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并指对细胞、组织、器官或哺乳动物的疾病或病理改变有预防或相关作用的药学活性物质的量。“预防作用”防止疾病爆发或甚至防止病原体在侵入代表性个体后的感染,从而极大地减少其随后的扩散,或甚至完全灭活所述病原体。“预防作用”还包括提高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个体具有发生上述疾病的易感体质,例如,有家族史、基因缺陷或近年患病但存活史,则预防是尤其有利的。“相关作用”指部分或完全地消除一种、多种或所有疾病症状,或导致与疾病或病理改变相关的或引发疾病或病理改变的一种、多种或所有的生理学或生化参数逆转成正常状态。如果例如为了完全消除疾病症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施用该化合物,则也将控制疾病进程视为一种性处理类型。施用本发明化合物的各个剂量或剂量范围是足够大的,以诱导生物学或医学应答从而达到所需的预防或效果。所述剂量通常随患者的年龄、体质和性别而异并需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不言而喻,给药的具体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化合物的靶向和结合能力、待个体的饮食习惯、给药方式、排泄速率和与其它药物的结合。可以针对原发疾病和针对发生的可能的并发症来调节个体的剂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已知的手段和方法确定精确的剂量。本发明的该教导是有效的,并且如果看起来合理,其应用可不限于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以每剂量单位0.01mg‑1g,优选1‑700mg之间,特别优选5‑100mg的剂量,施用所述化合物。每日剂量具体为每kg体重0.02‑100mg之间。

为了支持医疗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也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其它活性物质,其中同时或依次施用均是可行的。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效果可以在于,例如,通过抑制DNA‑PK作为所需的副作用使某些抗癌剂更好地起作用,或者通过降低剂量而减少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的数量。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与抗癌剂联合使用。本文所用的术语“抗癌剂”是指,以癌症为目的而施用给具有癌症、肿瘤、转移灶和/或血管生成障碍的患者的任何药剂。所述抗癌剂特别优选地选自: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促细胞凋亡剂、干扰素、放射性化合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视素受体调节剂、细胞毒性剂、细胞抑制剂、异戊二烯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或它们的组合。优选的是,抗癌剂改变、特别是减弱核酸‑和/或蛋白代谢、细胞分裂、DNA复制、嘌呤‑、嘧啶‑和/或氨基酸生物合成、基因表达、mRNA加工、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还可实施为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由下述独立包装构成:(a)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和(b)有效量的其它活性物质。该试剂盒包含合适的容器,例如,盒子或纸板盒、单另的瓶子、袋子或安瓿。例如,该试剂盒可包含分置的安瓿,其中每个安瓿溶解有或以冻干形式存在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和/或其药学上可用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和有效量的其它药物活性物质。本发明的试剂盒也可含有这样的物件:所述物件包含书面说明或向用户指出书面说明,所述书面说明解释如何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被用于预防、疾病和/或控制疾病进程,所述疾病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导致、促进和/或扩散。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也是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疾病和/或控制疾病进程,所述疾病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导致、促进和/或扩散。根据本发明,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适合用于预防、疾病和/或控制疾病进程,所述疾病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导致、促进和/或扩散。为了识别相应的信号传导通路,和为了检测不同信号传导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已开发了合适的模型或模型体系,例如细胞培养模型(Khwaja等人, (1997) EMBO 16: 2783)和转基因动物模型(White等人, (2001) Oncogene 20: 7064)。为了确定信号传导级联中的某些阶段,可利用相互作用的化合物来调节信号(Stephens等人, (2000) Biochemical J 351: 95)。此外,也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试剂用于在动物和/或细胞培养模型中或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临床疾病中检测激酶依赖性的信号传导通路。如本文所讨论的,这些信号通路与各种疾病相关。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预防、疾病和/或控制疾病进程,所述疾病依赖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所参与的信号通路。

根据本发明,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适合用于预防、下述疾病和/或控制其进程:癌症、肿瘤、转移灶、血管生成障碍、逆转录病毒疾病和/或免疫疾病,特别是癌症、肿瘤、转移灶和/或血管生成障碍。根据本发明,式(I)或其部分式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也适合用于减缓衰老的进程,其中通过对比经的宿主或其细胞、细胞培养物、组织或器官的寿命与相应的阳性对照或阴性对照和/或统计资料,实现减缓。不言而喻,所述药物化合物的宿主也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所述肿瘤具体选自:鳞状上皮、膀胱、胃、肾、头、颈、食管、子宫颈、甲状腺、肠、肝、脑、前列腺、泌尿生殖道、淋巴系统、喉、肺、皮肤、血液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和/或所述癌症选自:单核细胞白血病、肺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成胶质细胞瘤、肠癌、乳腺癌、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白血病、慢性淋巴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与放射疗法和/或与至少一种其它活性物质联用,优选与放射疗法和/或抗癌剂联用。在临床上使用的技术辐照方法优选地包括:光子辐照(经典的电磁X‑射线辐射/γ辐射)、质子辐照、重离子辐照(离子化的碳)和中子辐照,但不限于此。这些放射疗法和在本发明意义上其它合适的辐照疗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参见例如:Herrmann等人, (2006) Klinische Strahlenbiologie, Elsevier慕尼黑, 第4版, 67‑68; Bhide & Nutting (2010) BMC Medicine 8: 25;  Choi & Hung (2010) Current Urology Reports 11(3): 172。作为最常见的应用,在辐照计划和辐射施行中,通过IMRT (调强放射疗法) 方法和通过成像方法(三维适形放射疗法)在技术上精化了光子辐照,以能最精确地聚焦。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现有的抗癌化疗和辐照中获得协同效应,和/或恢复现有抗癌化疗和辐照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描述了与放射疗法联用抑制VEGF的协同作用(WO 00/61186)。作为其它的药物活性物质,特别优选的是抑制血管生成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那些化学剂。其例子是:VEGF受体抑制剂,包括针对VEGF受体的核酶和反义核酸(Antisense),及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和内皮他丁。可与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联用的抗肿瘤剂的其它例子通常包括:烷化剂、抗代谢剂、替尼泊苷(Epidophyllotoxin)、抗肿瘤酶、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丙卡巴肼(Procarbazin)、米托蒽醌或铂配位络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抗癌剂特别优选地选自: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视素受体调节剂、细胞毒性剂、细胞抑制剂、异戊二烯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此外,涉及药物组合物的本发明前面的教导及其实施方式是有效的,并且如果看起来合理,其应用可不限于第二医学适应症。一个非常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与放射疗法和/或细胞抑制剂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涉及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用于使癌细胞对抗癌剂和/或电离辐射敏化的用途,条件是,所述敏化不在人体内进行。优选地,通过将所述化合物施用给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细胞、细胞培养物、组织或器官,先体内后体外地(ex‑vivo)或体外地实现这种敏化。先体内后体外地应用特别是用于这样的动物细胞:其源自患有选自癌症、肿瘤、转移灶和/或血管生成障碍的疾病的动物机体。经先体内后体外地处理的细胞可继续保持在培养物中供后续研究,或转移入动物中,其中所述动物可以是宿主动物或其它动物。根据本发明的先体内后体外的敏化特别有利于检测化合物的特异性作用,因此可利用对这些先体内后体外地数据的评价相应地预先调整体内剂量。在其结果中,效果显著提高。

本发明还教导了用于预防、癌症、肿瘤、转移灶、血管生成障碍、逆转录病毒疾病、免疫疾病和/或衰老过程和/或控制它们的进程的方法,其中给待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或它们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和/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它们的所有比例的混合物。在本发明意义上,优选的受试者是人类或动物,特别优选人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可给生物体,特别是人患者,以不同剂量施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其当然也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实验可以确定有效量和给药方式。本发明前面的教导及其实施方式是有效的,并且如果看起来合理,其应用可不限于所述方法。

所有上述的和其它的成分或组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并可在常规实验中经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旨在以其全部内容纳入本发明的说明书作为参考。

在此介绍的发明的范围内,首次提供了新颖的式(I)的吡唑并喹啉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亲和地和/或选择性地控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特别是DNA‑PK。式(I)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显著特征是:特异性和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和易于操作。可重现性作用模式,包括交叉反应的缺失,和与相应靶结构的可靠且安全的相互作用,以这些性能为基础。本发明还包括本发明的吡唑并喹啉衍生物用于抑制、调节和/或调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特别是DNA‑PK,的信号级联的用途,并从而为研究和/或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

此外,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和药物组合物,和这些化合物用于激酶促进的障碍的用途,为广谱提供了非常有前途的方案,从而在人和动物中可实现症状的直接和立即缓解。作为单一疗法或与其它抗肿瘤疗法联用,这特别有利于有效战胜严重疾病,如癌症。DNA‑PK在DNA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参与,及DNA‑PK抑制剂使哺乳动物细胞变得对辐射更敏感的证据,使得DNA‑PK或DNA‑PK/ATM或ATM‑特异性的抑制剂的性应用在通过放射疗法和/或针对DNA‑DSB的化学疗法例如实体癌肿瘤的范围内成为可能。式(I)化合物、它们的盐、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衍生物、前体药物和/或代谢产物,不仅对所述临床疾病状况有效,而且在与DNA‑PK信号级联有关的所有疾病的诊断和中,尤其是对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同样有效。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抑制剂通过抑制逆转录病毒的整合,可用于逆转录病毒疾病(R.  Daniel (1999) Science 284: 644)。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抑制剂可用作免疫调节剂和维持端粒的调节剂。这种低分子量的抑制剂可单独使用,和/或与其它措施联用,例如外科手术、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和/或化学疗法。后者涉及靶向用任意NME(即NCE和/或NBE)作为单一疗法和/或在靶/脱靶(On‑Target/  Off‑Target)联合。

由于本发明化合物能以令人惊讶的强度和/或选择性抑制调节细胞修复dsDNA过程中的酶,因而它们可有益地以低剂量施用,同时与现有技术的低有效性或低选择性抑制剂相比,它们达到相似或甚至更优的生物学效果。减少的剂量也伴随以减少的医学副作用或没有医学副作用。此外,不依赖于剂量的不良副作用的减少,也反映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抑制。

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化合物、药物组合物、用途和方法,因为这些都可以改变。此外不言而喻,本文所用的术语的唯一目的是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无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单数词汇,例如,“一种”或“该”,包括其复数等价物,只要上下文中没有明确地另外指出。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对“一种化合物”的提及包括单独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进而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或对“一种方法”的提及包括多个等价步骤和方法。

下面借助于具体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具体地,所述实施例应解释为不限于具体列举的特征组合,而列举的特征又可以自由组合,只要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在上文和下文中,所有的温度都用℃表示。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常规后处理”是指:如果必要的话加入水,根据终产物的情况,如果必要的话调节pH值至2‑10之间,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分离,在硫酸钠上干燥有机相,蒸发,并通过在硅胶上的谱法和/或通过结晶法进行纯化。在硅胶上的Rf值;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9:1。

采用下述参数进行NMR(1H):

仪器:Bruker Avance DRX 500,Bruker Avance 400,Bruker  DPX 300

参照:TMS

TD(时间域=数据点数或数位分辨率):65536

溶剂:DMSO d6

NS(扫描数=扫描频率):32

SF(光谱仪频率=传送频率):500MHz

TE(温度):303K。

采用下述参数进行HPLC‑MS:

仪器: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系列

方法:ESI 1ROD.M和POLAR.M(3.8min.,溶剂梯度)

柱:ChromolithSpeedROD RP18e50‑4.6

溶剂:乙腈+0.05%HCOOH/去离子水+0.04%HCOOH

检测波长:220nm

MS类型:API‑ES。

实施例1:4‑(8‑羟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的合成

将6‑苄基氧基‑7‑甲氧基‑3‑硝基‑1H‑喹啉‑4‑酮(9.10 g, 27.89  mmol, 参见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8)  29(12): 1529)悬浮于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70 ml)中。随后加入磷酰氯(2.82 ml, 30.68  mmol),并将混合物在100℃加热30  min。冷却后,在搅拌下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加入500 ml冰水中,并将所述混合物搅拌另外30 min。抽滤出形成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并在真空中干燥,由此分离出作为具有熔点169.6℃的浅米固体的6‑苄氧基‑4‑氯‑7‑甲氧基‑3‑硝基喹啉(9.57 g, 27.76 mmol)。MS:345.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4 (环己烷/乙酸乙酯2:1,体积份)。

在氮气氛下,将4‑氰基苯基乙腈(3.86 g, 27.12  mmol) 溶解在干燥的四氢呋喃(185 ml)中。随后在冰浴冷却下逐份加入氢化钠(60%的在石蜡油中的分散体,2.17 g, 54.25 mmol),并将该混合物搅拌另外30  min。然后在室温下加入6‑苄氧基‑4‑氯‑7‑甲氧基‑3‑硝基‑喹啉(9.35 g, 27.12  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50 ml) 中的混悬液,随后将所述混合物搅拌另外2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加入2.5 l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用1.0 M盐酸中和。搅拌30 min以后,将所述混悬液酸化至约pH 2,并且,在另外30 min以后,抽滤出得到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并在高真空中干燥过夜。随后在Flash硅胶上(溶剂梯度环己烷/0‑50体积%的乙酸乙酯) 纯化粗产物,由此得到作为具有147.9℃的熔点的固体的4‑[(6‑苄氧基‑7‑甲氧基‑3‑硝基喹啉‑4‑基)氰基甲基]苄腈(11.31 g, 25.11  mmol)。MS:451.1  (M+H+), 薄层层析 (HPTLC)  (HPTLC): Rf = 0.68 (环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份)。

将4‑[(6‑苄氧基‑7‑甲氧基‑3‑硝基喹啉‑4‑基)氰基甲基]苄腈(5.0 g, 11.1 mmol) 悬浮于水(250  ml)中,并加热至沸腾。随后逐份如此加入高锰酸钾(5.26 g, 33.3  mmol),使得仅在前一次的加入已经脱时才进行后一次加入(需要时间:约2.5 h)。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另外2 h。冷却至约60℃以后,抽滤所述混合物。摒弃水性滤液,将滤饼在N,N‑二甲基甲酰胺(每次250 ml)中悬浮并抽滤4次(薄层层析 (HPTLC) 产物监测)。用1.0 M盐酸将合并的DMF溶液酸化至约pH 4(变),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由此得到油。将残余物溶解在四氢呋喃(5.0  ml)中,随后加入乙酸乙酯(100 ml),将所述混合物搅拌30 min,随后在冰浴中冷却。将得到的沉淀物抽滤出,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62℃熔点的固体的4‑(6‑苄氧基‑7‑甲氧基‑3‑硝基喹啉‑4‑羰基)苄腈(3.61 g, 8.22  mmol)。MS:440.1  (M+H+), 薄层层析 (HPTLC)  (HPTLC): Rf = 0.44 (环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份)。

将4‑(6‑苄氧基‑7‑甲氧基‑3‑硝基喹啉‑4‑羰基)苄腈(8.82 g, 20.07  mmol)、铁粉(11.21 g, 200.7 mmol)和2.0 M盐酸(22.76 ml)悬浮于甲醇(455 ml)中(搅拌马达),并在66℃加热18 h。在反应结束后(薄层层析 (HPTLC) 监测),通过硅藻土抽滤出固体物,并用四氢呋喃(500 ml)洗涤。在真空中将滤液浓缩至其体积的一半。随后加入半饱和的NaCl溶液(300 ml),并用乙酸乙酯(每次300 ml)萃取所述混合物2次。合并的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并通过少量Flash硅胶进行过滤。在真空中浓缩滤液,将残余物悬浮于乙酸乙酯(70 ml)和乙醇(20  ml)中,随后抽滤,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192.6℃的熔点的固体的4‑(3‑氨基‑6‑苄氧基‑7‑甲氧基喹啉‑4‑羰基)苄腈(5.83 g, 14.23  mmol)。MS:410.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6 (乙酸乙酯)。

在(‑)10℃下,历时1.5 h,将亚硝酸钠(483 mg, 6.99 mmol)在水(2.5  ml)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4‑(3‑氨基‑6‑苄氧基‑7‑甲氧基‑喹啉‑4‑羰基)苄腈(2.60 g, 6.35 mmol)在浓盐酸(50  ml)中的混悬液中。随后将所述混合物搅拌另外30 min。然后在(‑)5℃下加入二水合氯化锡(II) (5.02 g,  22.23 mmol)在浓盐酸(3.8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混悬液在室温搅拌1 h,随后用水(500 ml)稀释,搅拌30 min,并抽滤。用水洗涤滤饼,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22.8℃的熔点(分解)的固体的4‑(8‑苄氧基‑7‑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2.42 g, 5.95 mmol)。MS:  407.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27 (乙酸乙酯)。

将4‑(8‑苄氧基‑7‑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2.50 g, 6.15 m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72 ml)中。随后在室温加入K2CO3  (1.70 g, 12.3 mmol)和(421µl, 6.76  mmol),并将所述反应混合物搅拌18 h (薄层层析 (HPTLC) 监测)。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加入水(500 ml)中,并搅拌30  min。将得到的沉淀物抽滤出,并在Flash硅胶上谱分离(120 g, 溶剂梯度环己烷/0‑100体积%的乙酸乙酯/0‑40体积%的乙醇)。将得自产物级分的残余物悬浮于2‑丙醇中,抽滤,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30.4℃的熔点的固体的4‑(8‑苄氧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1.79 g, 4.27  mmol)。MS:421.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4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注:4‑(8‑苄氧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4‑(8‑苄氧基‑7‑甲氧基‑2‑甲基‑2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约3:1,粗产物比例)。

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在冰浴冷却下,将1.0 M三溴化硼在二氯甲烷(38.2  ml, 38.2 mmol)中的溶液缓慢地滴加到4‑(8‑苄氧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3.82 g, 9.09  mmol)在三氟醋酸(38 ml) 中的溶液中。随后在加入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搅拌另外30  min。在完全反应后(HPLC‑MS监控),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加入水(80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每次200 ml)萃取2次。用水(150 ml)和半饱和的NaHCO3溶液(200 ml)洗涤合并的有机相,随后使用Na2SO4干燥,并抽滤。在真空中浓缩滤液,将其悬浮于少量乙醇中,抽滤,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88.9℃的熔点的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8‑羟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2.86 g, 8.66  mmol)。MS:331.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4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面的表2中。

表2.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2:1‑溴‑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的合成

将Zn(CH3)(1.2 M在甲苯中,15.35 ml, 18.43 mmol)和Pd(dppf)Cl2  (2.28g, 2.92 mmol)加入4‑氯‑6,7‑二甲氧基‑3‑硝基喹啉(7.5 g, 27.92 mmol)在无水且无氧的二噁烷(200  ml,预处理:通入氮气30 min)中的溶液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80℃加热8 h,由此得到溶液。冷却至室温以后,缓慢地加入水(65  ml),并用乙酸乙酯(60 ml)萃取所述混合物。分离以后,用少量盐酸(1.0 M, 5 ml)洗涤有机相。用乙酸乙酯(每次60 ml)萃取水相3次。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在Flash硅胶上的谱分离(溶剂环己烷/乙酸乙酯2:1,体积份)纯化残余物,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6,7‑二甲氧基‑4‑甲基‑3‑硝基‑喹啉(5.82 g, 23.44  mmol)。MS:249.0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5 (环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份)。

将6,7‑二甲氧基‑4‑甲基‑3‑硝基喹啉(5.80 g, 23.36  mmol) 溶解在四氢呋喃(60 ml)中。随后加入钯碳(5%,  2.90 g, 水湿润),并将所述混悬液在氢气氛中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6 h。在反应结束后,通过硅藻土抽滤,并用四氢呋喃洗涤。在真空中浓缩滤液至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3‑氨基‑6,7‑二甲氧基‑4‑甲基喹啉(4.05 g, 18.56 mmol)。MS:219.0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5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将溶解于水(2.5 ml)中的亚硝酸钠(1.28 g, 18.60  mmol)加入3‑氨基‑6,7‑二甲氧基‑4‑甲基喹啉(2.70 g, 12.39  mmol)在冰醋酸(90 ml)中的溶液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 h。在反应结束后,在真空中浓缩所述混合物。将残余物溶解于水中,过滤并用水洗涤。在真空中浓缩滤液至干燥。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4:1 (体积份),通过在玻璃料(Fritte)中的少量Flash硅胶,将得到的残余物抽滤多次,以除去杂质。摒弃滤液。随后用乙酸乙酯/0‑10体积%乙醇洗涤滤饼,并在真空中浓缩滤液至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2.29 g, 纯度85%, 8.48 mmol)。MS:230.0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5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将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500 mg, 2.18  mmol)溶解在水(40 ml)中。随后在室温下避光逐滴加入溴(220µl, 4.36 mmol)。然后将所述反应溶液搅拌1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1‑溴‑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752 mg, 纯度85%, 2.07 mmol)。MS:308.0/310.0 (M+H+,  一溴同位素分布),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50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在室温下,将碳酸钾(270 mg, 1.95 mmol)和碘代甲烷(78µl,  1.27 mmol)加入1‑溴‑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300 mg, 972µmol)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36 ml)中的溶液中。随后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8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15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150  ml) 稀释。分离各相,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多次。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滤液至干燥,由此得到282 mg (876µmol) 量的比例为3:1的标题化合物(Rf =  0.45)和1‑溴‑7,8‑二甲氧基‑2‑甲基‑2H‑吡唑并[3,4‑c]喹啉(Rf =  0.55)的混合物。为了纯化,将位置异构体混合物如此溶解在热乙酸乙酯中,以至于最小体积的溶剂足以完全溶解。随后将所述溶液缓慢地冷却至0℃,由此得到纯的1‑溴‑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的沉淀物(125 mg)。抽滤以后,在真空中浓缩滤液(位置异构体混合物约1:1),再次溶解在热乙酸乙酯中,并向所述溶液中加入少量环己烷。24 h以后,抽滤出得到的沉淀物,由此得到另外的1‑溴‑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31 mg)。在高真空中干燥合并的晶体批,由此得到具有235.5℃熔点的标题化合物1‑溴‑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56 mg,  484µmol)。MS:322.0/324.0  (M+H+, 一溴同位素分布),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5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1和2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面的表3中。

表3. 式(III)的化合物

实施例3:2‑[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2‑(4‑氟苯基)乙酰胺的合成

将4‑(8‑羟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97.7 mg,  296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3.7 ml)中。随后加入碳酸钾(102 mg,  738µmol)和2‑溴‑2‑(4‑氟苯基)乙酰胺(170 mg,  733µmol)。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120℃搅拌18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5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每次50 ml)萃取3次。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然后将残余物悬浮于少量2‑丙醇中,抽滤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49.2℃的熔点的固体的2‑[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2‑(4‑氟苯基)乙酰胺(68 mg, 141µmol)。MS:482.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1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3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面的表4中。

表4.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4:4‑[8‑(2‑二甲氨基乙氧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的合成

将4‑(8‑羟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132 mg,  398µmol) 溶解在四氢呋喃(3.3 ml)中。随后加入三苯基膦(251  mg, 956µmol)和2‑(二甲氨基)乙醇(56µl, 558µmol)。然后在冷却下,在5℃下,逐滴加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25µl, 637µmol)。在加入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在室温搅拌另外2 h。随后将所述反应溶液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并在Flash硅胶上谱分离(溶剂梯度环己烷/0‑100体积%的乙酸乙酯/0‑40体积%的乙醇),由此在浓缩产物级分并在高真空中干燥以后,得到作为具有212.2℃的熔点的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8‑(2‑二甲氨基乙氧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81 mg, 202µmol)。MS:401.9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09 (乙酸乙酯/乙醇1: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4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面的表5中。

表5.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从式3‑2的化合物开始,根据实施例1、4和8的合成操作,可以制备下述结构式(表5a)的化合物。

表5a. 式(I)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5:2‑[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N‑[2‑(4‑乙基哌嗪‑1‑基)乙基]‑2‑(4‑氟苯基)乙酰胺的合成

将[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4‑氟苯基)乙酸甲酯(260 mg, 524µmol)溶解在四氢呋喃和甲醇(各66 ml)中。随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1.0  M, 1.58 ml, 1.58 mmol)。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8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并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在水(100 ml)中。通过加入盐酸(1.0 M),将所述混合物小心地酸化至pH 5,并搅拌另外30 min。将形成的沉淀物抽滤出,并用水洗涤。随后将滤饼悬浮于2‑丙醇(5 ml)中,再次抽滤出,并将残余物在高真空中干燥过夜,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11.6℃的熔点的固体的[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4‑氟苯基)醋酸(235 mg, 488µmol)。MS:483.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11 (乙醇)。

将[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4‑氟苯基)醋酸(190 mg, 394µmol) 溶解在亚硫酰氯(2.0  ml)中,并在回流下加热2 h。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并与经蒸馏的无水甲苯一起共蒸发2次,由此得到[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4‑氟苯基)乙酰氯(195 mg, 389µmol)。随后在干燥的氮气氛下将35 mg  (69.9µmol) 得到的酰氯溶解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2.0 ml)中,并在冰浴冷却下加入2‑(4‑乙基哌嗪‑1‑基)乙胺(22 mg, 140µmol)。将所述反应溶液在室温搅拌2 h。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3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每次30 ml)萃取4次。用水(每次20 ml)洗涤合并的有机相2次,随后用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滤液至干燥。将残余物溶解在二甲亚砜中,并谱分离(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由此在冷冻干燥以后,得到作为具有110‑112℃熔距的冻干粉剂的标题化合物2‑[1‑(4‑氰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氧基]‑N‑[2‑(4‑乙基哌嗪‑1‑基)乙基]‑2‑(4‑氟苯基)乙酰胺(21 mg,  33.8µmol)。MS:622.3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0 (甲醇/Hünig碱99: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5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表6中。

表6.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6:合成4‑(7,8‑二甲氧基‑3‑乙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

将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132 mg,  400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5 ml)中。随后加入碳酸钾(111 mg,  800µmol)和碘乙烷(37µl, 440µmol)。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 h。随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10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每次100 ml) 萃取2次。用水(50 ml)洗涤合并的有机相1次,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将得到的滤液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在Flash硅胶上(溶剂梯度正庚烷/0‑100体积%的乙酸乙酯/乙醇0‑30体积%)谱分离残余物。浓缩产物级分以后,将残余物溶解在少量四氢呋喃中,并加入2‑丙醇(5 ml),并浓缩。将得到的沉淀物抽滤出,并在高真空中干燥,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27.4℃的熔点的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7,8‑二甲氧基‑3‑乙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49 mg, 136 mmol)。MS:359.0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51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6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表7中。

表7.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7A: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吡咯烷‑苄腈的合成

将2‑溴‑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90 mg, 220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3.0 ml)中。随后加入吡咯烷(1.0 ml, 12.1  mmol)和碳酸钾(61 mg, 440µmol)。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180℃(微波)加热20 min。为进行后处理,用乙酸乙酯和半饱和的食盐溶液萃取所述混合物。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通过谱法(pHPLC, 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 0.1体积%的甲酸)纯化残余物,由此得到作为具有291℃的熔点(分解)的固体的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吡咯烷苄腈(23 mg, 58µmol)。MS:  400.2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1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实施例7B:4‑(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甲氧基甲基苄腈的合成

在氩保护气体气氛下,将2‑溴‑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540 mg, 1.32 m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4.0 ml) 中。随后加入磷酸三钾(578 mg, 2.64  mmol)、KOH (67 mg, 1.19 mmol)、1,2‑二甲氧基乙烷(9.0 ml)和水(50µl)、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942µl,  5.28 mmol)和反式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钯(II) (98 mg, 132µmol)。将得到的混悬液在150℃(微波)加热30 min。为进行后处理,用乙酸乙酯和半饱和的食盐溶液萃取所述混合物。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在Flash硅胶上(溶剂梯度环己烷/0‑80体积%的乙酸乙酯)纯化残余物,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乙烯基苄腈(247 mg, 693µmol)。MS:357.2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7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将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乙烯基苄腈(247 mg,  693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1.5 ml)、四氢呋喃(6.0 ml)和乙醇(9.0 ml)中,并冷却至(‑) 78℃。随后用臭氧(臭氧发生器的氧流量为50l/h)处理所述反应溶液4 min,然后通入氮气(2 min)。在LC‑MS检查(醛中间体)以后,加入NaBH4  (24 mg, 624µmol),并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78℃搅拌20 min。随后除去冷却浴,使得反应溶液温热至室温。为了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半饱和的食盐溶液萃取所述混合物。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40℃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通过谱法(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纯化残余物,并低压冻干产物级分,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羟甲基苄腈(46 mg, 128µmol)。MS:361.4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8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在氩下,将4‑(7,8‑二甲氧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羟甲基苄腈(78 mg, 216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 ml) 中,并随后加入碘代甲烷(34µl, 541µmol)和碳酸钾(60 mg, 433µmol)。将所述混悬液在室温搅拌1 h。为了纯化,用乙酸乙酯和半饱和的食盐溶液萃取所述混合物。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通过谱法(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纯化残余物并低压冻干产物级分,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4‑(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羟甲基苄腈(41 mg, 110µmol)。MS:375.2 (M+H+)。

在氩下,将4‑(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羟甲基苄腈(17mg, 44µmol) 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2.1 ml) 中,并随后加入碘代甲烷(8.2µl, 131µmol)和氢化钠(95%的, 2.4 mg,  96µmol)。将所述反应溶液在0℃搅拌2 h。加入少量水以后,为进行后处理,用乙酸乙酯和半饱和的食盐溶液萃取所述混合物。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40℃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通过谱法(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纯化残余物并冷冻干燥产物级分,由此得到作为无固体的4‑(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2‑甲氧基甲基苄腈(4 mg, 10.3µmol)。MS:389.2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41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7A和7B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表8中。

表8.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8:1‑[4‑(4‑乙基哌嗪‑1‑基)苯基]‑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的合成

在氩下,将1‑溴‑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30 mg, 93µmol) 溶解在二噁烷(1.0 ml) 中。随后加入KOH (5.2 mg,  93µmol)、4‑[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杂环戊烷‑2‑基)苯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83 mg, 214µmol)、反式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钯(II) (10.4 mg,  14µmol)和水(50µl)。随后将反应混悬液在110℃(微波) 加热90 min。随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搅拌15  min,并将得到的沉淀物抽滤出。然后在室温在甲酸(2.5 ml) 中处理滤渣18 h,随后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用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抽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通过谱法(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纯化残余物,并冷冻干燥产物级分,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7,8‑二甲氧基‑3‑甲基‑1‑(4‑哌嗪‑1‑基)苯基)‑3H‑吡唑并[3,4‑c]喹啉(22 mg, 55µmol)。MS:404.1 (M+H+)。薄层层析 (HPTLC): Rf = 0.19 (甲醇/Hünig碱99:1,体积份)。

在室温下,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3.0  ml) 中加入7,8‑二甲氧基‑3‑甲基‑1‑(4‑哌嗪‑1‑基)苯基)‑3H‑吡唑并[3,4‑c]喹啉(28 mg, 70µmol) 、碳酸钾(19 mg, 136µmol)和碘乙烷(6µl,  74µmol)。随后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8 h。在反应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的有机相经Na2SO4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中浓缩至干燥。从水/乙腈中冷冻干燥残余物,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4‑(4‑乙基哌嗪‑1‑基)苯基]‑7,8‑二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6.6 mg, 15.3 mmol)。MS:432.2 (M+H+)。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5 (甲醇/Hünig碱99: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8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表9中。

表9. 式(I)、(IA)和(IE)的化合物

从式3‑2的化合物开始,根据实施例8的合成操作,可以制备下述结构式(表9a)的化合物。

表9a. 式(I)和(IE)的化合物

从式3‑2的化合物开始,根据实施例1、8和9的合成操作,可以制备下述结构式(表9b)的化合物。

表9b. 式(I)和(IE)的化合物

实施例9:3‑氟‑4‑(7‑甲氧基‑3‑甲基‑8‑喹啉‑3‑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的合成

将3‑氟‑4‑(8‑羟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192 mg, 550µmol)、N‑苯基三氟甲磺酰亚胺(393 mg, 1.10 mmol)和Hünig碱(374µl, 2.20  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22 ml)中。随后将所述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0 min。为进行后处理,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100 ml)中,并搅拌另外30  min。然后抽滤出形成的沉淀物,用水洗涤。随后将滤饼悬浮于少量2‑丙醇中,再次抽滤出,并在室温在高真空中干燥过夜,由此得到作为固体的[1‑(4‑氰基‑2‑氟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三氟甲磺酸酯(195 mg,  406µmol)。MS:481.0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56 (乙酸乙酯/乙醇2:1,体积份)。

将[1‑(4‑氰基‑2‑氟苯基)‑7‑甲氧基‑3‑甲基‑3H‑吡唑并[3,4‑c]喹啉‑8‑基]三氟甲磺酸酯(64 mg, 133µmol)、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杂环戊烷‑2‑基)喹啉(272 mg, 1.07  mmol)、磷酸三钾(58 mg, 267µmol)和反式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钯(II) (30 mg,  41µmol) 溶解在无氧的N,N‑二甲基甲酰胺(3.9 ml)中。随后将所述混合物在130℃加热(微波) 90 min。然后抽滤所述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滤液,并在室温搅拌30 min。将形成的沉淀物抽滤出,并用水洗涤。将残余物溶解在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的混合物中,并谱分离(pHPLC,溶剂梯度水/1‑30体积%的乙腈,0.1体积%的甲酸),由此在冷冻干燥以后,得到作为冻干粉剂的标题化合物3‑氟‑4‑(7‑甲氧基‑3‑甲基‑8‑喹啉‑3‑基‑3H‑吡唑并[3,4‑c]喹啉‑1‑基)苄腈(28 mg, 61µmol)。MS:460.1 (M+H+), 薄层层析  (HPTLC): Rf = 0.32 (乙酸乙酯/乙醇8:1,体积份)。

根据实施例9的合成操作制备的化合物显示在下表10中。

表10. 式(I)和(IA)的化合物

实施例10: DNA‑PK/ 生化测定法

在抗生蛋白链菌素包被的348‑孔微量滴定FlashPlates中进行激酶测定。为此,在每个孔中,以36.5µl的总体积(34.25  mM HEPES/KOH; 7.85 mM Tris‑HCl; 68.5 mM KCl; 5µM ATP; 6.85 mM MgCl2;  0.5 mM EDTA; 0.14 mM EGTA; 0.69 mM DTT; pH 7.4),在有或没有试验化合物存在下,将1.5µg  DNA‑PK/蛋白复合物和100 ng生物素化的底物,例如PESQEAFADLWKK‑生物素‑NH2(“生物素‑DNA‑PK肽”),与500 ng得自小牛胸腺的DNA、0.1µCi的33P‑ATP和1.8%的DMSO一起在室温下温育90 min。使用50µl/孔的200 mM EDTA,终止反应。在室温下再温育30分钟以后,除去液体。用100µl 0.9%的食盐溶液洗涤每个孔3次。用10µM合适的激酶抑制剂,测定非特异性的反应(空白值)。用TopCount进行放射性测量。以RS1计算IC50值。

文献: Kashishian等人.  (2003)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1257。

实施例11:细胞的DNA‑PK在丝氨酸2056处的磷酸化

在37℃和10%  CO2下,在含有10%胎牛血清、1 mM丙酮酸钠和2 mM谷氨酰胺的MEMα培养基中培养HCT116细胞。借助于胰蛋白酶/EDTA,从培养容器的底部脱离细胞,在离心管中离心,并溶解在新鲜的培养基中。随后测定细胞密度。将200,000个细胞接种在12‑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内的1 ml培养基中,并培养过夜。次日,将在新鲜培养基中的10µM博来霉素和试验物加给细胞,并将它们培养另外6小时。随后进行细胞裂解。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借助于DNA‑PK‑特异性的抗体(Abcam ab13852:总DNA‑PK;ab18192:磷酸丝氨酸2056 DNA‑PK)和蛋白质印迹法,研究细胞裂解物。借助于化学发光试剂,使酶反应显影。借助于文件编制系统(VersaDocTM,  Bio‑Rad,美国),记录化学发光,并借助于仪器‑专用的软件(Quantity One)通过密度测定法进行评价。将磷酸化‑DNA‑PK‑特异性的抗体的信号对针对总蛋白DNA‑PK的抗体的信号进行标准化。通过参照经博来霉素处理过的媒介物对照组的信号水平,确定IC50值和百分比抑制数据。

实施例12:细胞集落生长试验

在37℃和10%  CO2下,在含有10%胎牛血清、1 mM丙酮酸钠和2 mM谷氨酰胺的MEMα培养基中培养结肠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借助于胰蛋白酶/EDTA,从培养容器的底部脱离细胞,在离心管中离心,并溶解在新鲜的培养基中。随后测定细胞密度。将300个细胞接种在6‑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内的2 ml培养基中,并培养过夜。次日,用试验物质处理细胞1小时,然后用给定剂量的X‑射线(通常0、2.4、4.8、12戈瑞;辐照仪器: Faxitron  RX‑650; Faxitron X Ray LLC,美国)处理细胞培养板。为了确定剂量效应关系,用不同浓度的试验物质处理细胞。辐照以后,在试验物质存在下,将细胞培养另外24小时,然后将培养基更换为不含试验物质的培养基,并将细胞培养另外6‑8天。随后,借助于结晶紫,将形成的细胞集落染,并在集落计数器(Gelcount,  Oxford Optronics, UK)中计数。使用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的曲线拟合函数,确定剂量效应曲线,特别是IC50值。

实施例13:细胞的CHK2在苏氨酸68处的磷酸化

在37℃和10%  CO2下,在含有10%胎牛血清、1 mM丙酮酸钠和2 mM谷氨酰胺的MEMα培养基中培养HCT116细胞。借助于胰蛋白酶/EDTA,从培养容器的底部脱离细胞,在离心管中离心,并溶解在新鲜的培养基中。随后测定细胞密度。将50,000个细胞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内的0.1 ml培养基中,并培养过夜。次日,将在新鲜培养基中的10µM博来霉素和试验物加给细胞,并将它们培养另外6小时。裂解细胞以后,借助于磷酸化‑CHK2 (Thr68)‑特异性的ELISA检测系统(目录号7037,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ies,美国),检测裂解物中的CHK2激酶的磷酸化‑苏氨酸68。通过分光光度计法,在450 nm下测量ELISA显反应。由处理组的消光值减去未刺激的对照(不含博来霉素的媒介物对照)的消光值。将博来霉素处理过的对照设定为100%,并基于此设定所有其它消光值。借助于统计程序GraphPad  Prism (GraphPad Software, 美国)或Assay Explorer (Symyx Technologies Inc.,美国),确定IC50值。

实施例14: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 A :注射瓶

用2N盐酸将100 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5 g磷酸氢二钠在3 l重蒸馏水中的溶液调节到pH 6.8,无菌过滤后,灌入注射瓶中,在无菌条件下低压冻干,并无菌密封。每个注射瓶含5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 B :栓剂

将20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与100g大豆卵磷脂和1400g可可脂的混合物融化,倒入栓剂模具中,并让其冷却。每个栓剂含20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 C :溶液剂

准备得自1 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9.38 g  NaH2PO*2 H2O、28.48 g  Na2HPO*12 H2O和0.1 g苯扎氯铵在940ml重蒸馏水中的溶液。调节该溶液的pH至6.8,总量调整为1升,并通过辐射灭菌。该溶液可用作滴眼剂。

实施例 D :软膏剂

在无菌条件下将500 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与99.5g凡士林混和。

实施例 E :片剂

以常规方法,将1 k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4 kg乳糖、1.2 kg马铃薯淀粉、0.2  kg滑石粉和0.1 kg硬脂酸镁的混合物如此压制成片剂,使得每片含10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 F :糖衣丸

类似于实施例E,压制片剂,然后以常规方法,用得自蔗糖、马铃薯淀粉、滑石粉、黄芪胶和着剂的包衣包覆。

实施例 G :胶囊剂

以常规方法,将2k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装入硬明胶胶囊中,以至于每个胶囊含20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 H :安瓿剂

将1 k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在60 l重蒸馏水中的溶液无菌过滤后,灌入安瓿瓶中,在无菌条件下低压冻干,并无菌密封。每个安瓿含10m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 I :吸入喷雾剂

将14g根据本发明的活性物质溶解在10升等渗NaCl溶液中,将该溶液灌入市售的具有泵送机制的标准喷雾容器中。该溶液可喷雾到口腔或鼻腔中。一次喷射(大约0.1ml)相当于约0.14 mg的剂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5:2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71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