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


背景技术:



2.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市政道路的降水井中的污水和雨水中存在众多砂粒,因此降水井中的水需要经过沉砂池处理。污水和雨水在沉砂池中,砂粒沉降在沉砂池池底的沟壑中并定时排出,位于沉砂池中的清水则被潜水泵抽走。
3.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沉砂池在实际使用时虽然能够沉降砂粒,但是潜水泵在抽水时,使得沉砂池中的水扰动,扰动的水使得沉降于沉砂池池底沟壑中的部分砂砾再次混合进入水中被抽走,以致沉砂池排出的水中依然含有较大量的砂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沉砂池沉降的砂粒在潜水泵工作时易被扰动的水重新带入混合在水中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包括:
6.池体,设置在地面挖出的基坑中,所述池体的池底设置有用于收集砂粒的沟壑,所述沟壑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砂粒的排砂组件,所述池体中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潜水泵;
7.用于挡在所述沟壑口部的挡砂隔板,所述基坑侧壁上开设有一地缝,所述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地缝对应且与所述挡砂隔板适配的通孔,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地缝中;
8.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地缝中,并且所述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挡砂隔板相连;
9.在所述潜水泵运行时,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挡砂隔板挡在所述沟壑的口部;
10.在所述潜水泵停止运行时,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挡砂隔板从所述沟壑的口部抽离。
11.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装在所述地缝中,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所述防护罩中。
12.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罩为不锈钢制成的罩体结构,并且所述防护罩抵接在所述池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护罩的罩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1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一直线通槽,所述挡砂隔板通过一硬杆与所述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硬杆滑动插装于所述直线通槽。
1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砂隔板上开设有一沉孔,所述硬杆
背离所述直线模组的一端开设有螺孔;
15.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孔并螺接在所述螺孔中,所述螺栓的螺帽嵌装在所述沉孔中。
1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砂隔板为硬质塑料板。
1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砂隔板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沿所述通孔的轴向依次分布。
1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沉砂池的内壁上安装有刮水圈,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于所述刮水圈中,所述刮水圈用于刮除所述挡砂隔板表面附着的水。
1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刮水圈为铝合金制成的环圈。
20.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包括池体、挡砂隔板以及直线模组,池体设置在地面挖出的基坑中,池体的池底设置有用于收集砂粒的沟壑,沟壑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砂粒的排砂组件,池体中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潜水泵,挡砂隔板用于挡在上述沟壑的口部,基坑侧壁上开设有一地缝,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地缝对应且与挡砂隔板适配的通孔,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通孔以及地缝中,直线模组安装在地缝中,并且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与挡砂隔板相连。在潜水泵运行时,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挡在沟壑的口部;在潜水泵停止运行时,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从沟壑的口部抽离。
22.通过上述结构,降水进入池体后进行砂粒沉降,砂粒沉降在池体的池底沟壑中并定时经上述排沙组件排出,池体中经沉降过后的水则通过潜水泵抽出,在潜水泵运行时,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挡在插入上述池体并挡在上述沟壑的口部,这样,利用挡砂隔板将沉降在上述沟壑中的砂粒挡住,即便是潜水泵运行时扰动池中的水,由于沟壑中的砂粒被挡砂隔板挡住,从而降低因水扰动而再次混合进入水中的砂粒的量,以降低潜水泵抽出的水中砂粒的含量。在潜水泵停止运行时,利用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经上述通孔进入上述地缝中,也即驱动挡砂隔板从上述沟壑的口部抽离,这样,沉砂池则可以进行正常的蓄水沉砂,砂粒经上述沟壑的口部顺利进入上述沉砂池。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借助上述挡砂隔板以及直线模组,在潜水泵运行时,使得沟壑中的砂粒被挡住而不会被水扰动,从而使得潜水泵抽走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进而使得该沉砂池排出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护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挡砂隔板与直线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池体;11-沟壑;12-排沙组件;13-潜水泵;2-挡砂隔板;3-直线模组;4-防护罩;5-硬杆;6-螺栓;7-密封圈;8-刮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沉砂池沉降的砂粒在潜水泵13工作时易被扰动的水重新带入混合在水中的技术问题。该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包括池体1、挡砂隔板2以及直线模组3,其中:
34.池体1设置在地面挖出的基坑中,具体地,上述池体1通过砌筑的方式建设在上述基坑中,池体1的池底设置有用于收集砂粒的沟壑11,沟壑11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砂粒的排砂组件,具体地,上述沟壑11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沙口,上述排沙组件12包括设置在排沙口的排砂管和设置在排砂管上用于控制通断的阀门,该阀门可以是电磁阀,以便于远程控制。池体1中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潜水泵13,潜水泵13用于将上述池体1中的清水抽走,该潜水泵13连通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用于将潜水泵13抽取的水引流至下步处理工序的位置。
35.挡砂隔板2用于挡在上述沟壑11的口部,基坑侧壁上开设有一地缝,池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地缝对应且与挡砂隔板2适配的通孔,挡砂隔板2滑动插装在通孔以及地缝中,直线模组3安装在地缝中,并且直线模组3的动力输出端与挡砂隔板2相连。在潜水泵13运行时,直线模组3驱动挡砂隔板2挡在沟壑11的口部;在潜水泵13停止运行时,直线模组3驱动挡砂隔板2从沟壑11的口部抽离。可选地,上述挡砂隔板2为硬质塑料板,硬质塑料耐腐蚀性强,并且质量轻以便于被直线模组3驱动。当然,上述直线模组3与电源电连接,以便于给直线模组3通电而驱使直线模组3运行。
36.通过上述结构,降水进入池体1后进行砂粒沉降,砂粒沉降在池体1的池底沟壑11中并定时经上述排沙组件12排出,池体1中经沉降过后的水则通过潜水泵13抽出,在潜水泵13运行时,直线模组3驱动挡砂隔板2挡在插入上述池体1并挡在上述沟壑11的口部,这样,利用挡砂隔板2将沉降在上述沟壑11中的砂粒挡住,即便是潜水泵13运行时扰动池中的水,由于沟壑11中的砂粒被挡砂隔板2挡住,从而降低因水扰动而再次混合进入水中的砂粒的量,以降低潜水泵13抽出的水中砂粒的含量。在潜水泵13停止运行时,利用直线模组3驱动挡砂隔板2经上述通孔进入上述地缝中,也即驱动挡砂隔板2从上述沟壑11的口部抽离,这样,沉砂池则可以进行正常的蓄水沉砂,砂粒经上述沟壑11的口部顺利进入上述沉砂池。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借助上述挡砂隔板2以及直线模组3,在潜水泵13运行时,使得沟壑11中的砂粒被挡住而不会被水扰动,从而使得潜水泵13抽走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进而使得该沉砂池排出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
37.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在上述地缝中插装有一防护罩4,上述挡砂隔板2滑动插装在上述防护罩4中,这样,利用防护罩4对上述挡砂隔板2进行防护,并且还可以
对挡砂隔板2的平移进行定位导向,而且,上述防护罩4还可以对上述地缝侧壁进行支护,降低地缝处镂空而发生坍塌的几率。
38.可选地,上述防护罩4为不锈钢制成的罩体结构,该防护罩4抵接在上述池体1的外侧壁上,并且上述防护罩4的罩口与上述通孔连通。不锈钢制成的防护罩4在长久使用过程中不易锈蚀,并且其结构强度较高,以便于制成地缝侧壁。
39.在上述防护罩4上开设有一直线通槽,上述挡砂隔板2通过一硬杆5与上述直线模组3的动力输出端(也即直线模组3的滑块)相连,上述硬杆5滑动插装于上述直线通槽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杆5为不锈钢制成的直杆体。挡砂隔板2上开设有一沉孔,硬杆5背离直线模组3的一端开设有螺孔,螺栓6穿过沉孔并螺接在螺孔中,螺栓6的螺帽嵌装在沉孔中。当然,该硬杆5的另一端也是栓接在上述直线模组3的动力输出端。
40.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在挡砂隔板2与通孔的孔壁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密封圈7,多个密封圈7沿通孔的轴向依次分布。这样,借助上述密封圈7,使得挡砂隔板2与上述通孔孔壁之间被密封,降低水从挡砂隔板2与通孔孔壁之间的间隙露出的几率,而且上述密封圈7的数量为多个,也即设置的密封圈7为多内外多层,更好地起到防泄漏效果。
41.更优地,在上述沉砂池的内壁上安装有刮水圈8,该刮水圈8为铝合金制成的环圈,上述挡砂隔板2滑动插装在上述刮水圈8中,该刮水圈8用于刮除上述挡砂隔板2表面附着的水。具体地,在上述挡砂隔板2从上述防护罩4插入上述池体1,实际上防护罩4是插在池体1中的水里面的,当将挡砂隔板2抽离池体1时,挡砂隔板2表面会附着很多水,用过上述刮水圈8,挡砂隔板2朝外抽离时相对于刮水圈8滑动,利用刮水圈8对挡砂隔板2的表面进行刮擦,从而进一步减少上述挡砂隔板2带出的水量。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设置在地面挖出的基坑中,所述池体的池底设置有用于收集砂粒的沟壑,所述沟壑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砂粒的排砂组件,所述池体中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潜水泵;用于挡在所述沟壑口部的挡砂隔板,所述基坑侧壁上开设有一地缝,所述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地缝对应且与所述挡砂隔板适配的通孔,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地缝中;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地缝中,并且所述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挡砂隔板相连;在所述潜水泵运行时,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挡砂隔板挡在所述沟壑的口部;在所述潜水泵停止运行时,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挡砂隔板从所述沟壑的口部抽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插装在所述地缝中,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所述防护罩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不锈钢制成的罩体结构,并且所述防护罩抵接在所述池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护罩的罩口与所述通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一直线通槽,所述挡砂隔板通过一硬杆与所述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硬杆滑动插装于所述直线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砂隔板上开设有一沉孔,所述硬杆背离所述直线模组的一端开设有螺孔;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孔并螺接在所述螺孔中,所述螺栓的螺帽嵌装在所述沉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砂隔板为硬质塑料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砂隔板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沿所述通孔的轴向依次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的内壁上安装有刮水圈,所述挡砂隔板滑动插装于所述刮水圈中,所述刮水圈用于刮除所述挡砂隔板表面附着的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圈为铝合金制成的环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降水井用沉砂池,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该沉砂池包括池体,设于地面挖出的基坑中,池体的池底设置有用于收集砂粒的沟壑,沟壑的底壁上设有排砂组件,池体中安装有潜水泵;用于挡在沟壑口部的挡砂隔板,基坑侧壁上设一地缝,池体的侧壁上设一通孔,挡砂隔板滑动插装在通孔以及地缝中;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安装在地缝中,直线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与挡砂隔板相连;在潜水泵运行时,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挡在沟壑的口部;在潜水泵停止运行时,直线模组驱动挡砂隔板从沟壑的口部抽离。借助挡砂隔板以及直线模组,在潜水泵运行时,使得沟壑中的砂粒被挡住而不会被水扰动,使潜水泵抽走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使潜水泵抽走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使潜水泵抽走的水中砂粒含量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

何丽君 张自然 李泞秀 彭阿芳 刘奎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5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6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隔板   砂粒   沟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