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煤和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双流化床气化技术包含两个流化床反应器,一个为气化炉,一个为燃烧炉,气化炉中通入高温过热水蒸气为流化气和气化剂,燃烧炉中通入空气为流化气和助燃剂,煤或生物质通过给料器进入气化炉,煤和生物质在高温下发生热解,同时煤和生物质中的碳与水蒸气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未反应的碳、惰性床料、煤或生物质灰通过返料器进入燃烧炉进行高温燃烧,被加热后的惰性床料和煤或生物质灰通过返料器再进入气化炉,为气化炉的燃料的热解和气化提供热量。气化炉的反应温度为700~800℃,燃烧炉的反应温度为950~1000℃。
3.双流化床气化技术气化炉中气化所需热量由燃烧炉中碳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循环物料提供,气化炉中不需要通入氧气或空气进行燃烧放热,气化炉产出的可燃气中有效气体组分高,热值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为了提高双床煤和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冷煤气效率,双床系统气化炉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00~800℃,但是这个温度下的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含有一定量的焦油,当合成气温度降低时,焦油容易粘结,造成管道堵塞,增加了合成气后系统的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及方法。
6.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包括气化炉、燃烧炉和合成气引出筒;
7.所述合成气引出筒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气化炉外,所述第一筒体设有合成气引出口;
8.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气化炉内部,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第二筒体设置的储存罐;
9.所述第二筒体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存罐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导气管,以使所述气化炉生成的合成气进入所述储存罐后经所述导气管进入所述第二筒体,并从所述合成气引出口排出;
10.其中,所述气化炉设有用于将返料通入到燃烧炉的气化炉溢流口,所述燃烧炉用于将返料加热形成高温物料,所述合成气引出筒用于接收所述高温物料。
11.进一步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还包括碳分离器和旋风分离器;
12.所述碳分离器的进料口与所述气化炉溢流口连通,所述碳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燃烧炉通过返料器连通,所述碳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所述旋风分
离器与所述第一筒体通过返料器连通。
13.进一步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还包括燃烧炉旋风,所述燃烧炉旋风的入料口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燃烧炉旋风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筒体通过返料器连通,用于将燃烧炉形成的高温物料通入所述第一筒体。
14.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旋风依次与第一余热回收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连通,所述烟气净化装置通过烟气循环风机与所述碳分离器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炉内返料器,所述炉内返料器设有返料吹送气口;
16.所述合成气引出口依次与第二余热回收装置和合成气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合成气净化装置依次与合成气压缩机和所述返料吹送气口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设有上热电偶和下热电偶,所述上热电偶和所述下热电偶沿所述第一筒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8.进一步的,所述上热电偶和所述下热电偶的间距l满足:500mm≤l≤1000mm。
19.进一步的,沿从所述储存罐到所述合成气引出筒的方向,所述导气管向下倾斜;
20.所述导气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α≥45
°

21.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气管沿所述第二筒体的周向均布。
22.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方法,包括:
23.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顶部向下折返进入到储存罐并通过导气管进入到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合成气引出筒;
24.气化炉的返料m中的部分含碳返料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气化炉的返料m中的剩余部分作为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送入到燃烧炉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与烟气k经过燃烧炉旋风,被燃烧炉旋风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物料经返料器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
25.进一步的,控制燃烧炉的空气量c和控制碳分离器的流化烟气量d,使燃烧炉旋风中的燃烧炉旋风热电偶的所测温度维持在950℃~980℃;
26.控制气化炉向燃烧炉的返料量m,使气化炉热电偶所测温度维持在700~800℃;
27.当合成气引出筒中的上热电偶与燃烧炉旋风热电偶温度差在
±
20℃内时,增加返料吹送气口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
28.当合成气引出筒中的上热电偶和下热电偶与气化炉热电偶温度差在
±
20℃内时,降低返料吹送气口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
2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及方法中,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顶部向下折返通过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气化炉储存罐和合成气引出筒后排出。通过把气化炉向燃烧炉的返料m中的部分碳分离出来,把这部分碳也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把气化炉的返料m中的另一部分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送入到燃烧炉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3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中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气化炉;11、高温循环物料进料口;12、合成气引出口;13、催化剂添加口;14、上热电偶;15、下热电偶;16、气化炉筒体;17、合成气引出筒;171、第一筒体;172、第二筒体;18、储存罐;19、气化炉热电偶;110、立管及炉内返料器;111、返料吹送气口;112、气室;113、气化炉排渣管;114、溢流口;115、导气管;116、细粉碳入口;2、碳分离器;3、旋风分离器;5、返料器;6、燃烧炉;7、燃烧炉旋风;71、燃烧炉旋风热电偶;8、返料器;9、烟气循环风机;10、合成气压缩机;201、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2、烟气净化装置;203、第二余热回收装置;204、合成气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8.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包括气化炉1、燃烧炉6和合成气引出筒17;气化炉1包括气化炉筒体16,气化炉筒体16设有高温循环物料进料口11,气化炉筒体16的底部设有气化炉排渣管113,气化炉筒体16内设有气室112,气化炉筒体16的侧壁设有细碳粉入口116。
39.合成气引出筒17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筒体171和第二筒体172,第一筒体171位于气化炉1外,第一筒体171设有合成气引出口12;第二筒体172位于气化炉1内部,第二筒体172的外侧设有环绕第二筒体172设置的储存罐18;第二筒体172设有用于连通储存罐18和第二筒体172的导气管115,以使气化炉1生成的合成气进入储存罐18后经导气管115进入第二筒体172,并从合成气引出口12排出;其中,气化炉1设有用于将返料通入到燃烧炉6的气化炉溢流口114,燃烧炉6用于将返料加热形成高温物料,合成气引出筒17用于接收高温物料。
40.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1顶部向下折返通过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气化炉储存罐18和合成气引出筒17后排出。通过把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一部分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8送入到燃烧炉6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41.本公开实施例中合成气可以为煤和/或生物质气化后生成的气体。
4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还包括碳分离器2和旋风分离器3;碳分离器2的进料口与气化炉溢流口114连通,碳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与燃烧炉6通过返料器5连通,碳分离器2的第二出口与旋风分离器3连通,旋风分离器3与第一筒体171通过返料器4连通。煤或生物质a加入到流化床气化炉1中,在气化炉1内与水蒸气b发生气化反应后,含残余半焦的返料m通过气化炉溢流口114进入到碳分离器2中,返料m在碳分离器2内产生流化状态,细颗粒碳n被流化烟气d携带出碳分离器2,携带细粉碳颗粒n的流化烟气d1进入到旋风分离器3,细颗粒碳被分离下来通过返料器4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为合成气中焦油的裂解起催化作用。
43.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1顶部向下折返通过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气化炉储存罐18和合成气引出筒17后排出。通过把气化炉1向燃烧炉6的返料m中的部分碳分离出来,把这部分碳也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把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一部分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8送入到燃烧炉6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4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还包括燃烧炉旋风7,燃烧炉旋风7的入料口与燃烧炉6连通,燃烧炉旋风7的出料口与第一筒体171通过返料器8连通,用于将燃烧炉6形成的高温物料通入第一筒体171,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的第一筒体171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4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燃烧炉旋风7依次与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1和烟气净化装置202连通,烟气净化装置202通过烟气循环风机9与碳分离器2连通。返料m通过返料器5送入到燃烧炉6中,在燃烧炉中残余的碳与空气c发生燃烧反应,循环物料在燃烧炉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与烟气k经过燃烧炉旋风7,从燃烧炉旋风7上部引出的烟气经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1、烟气净化装置202后排入烟囱,被燃烧炉旋风7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物料经返料器8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为合成气中的焦油裂解提供高温环境。
4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筒体172的底部设有炉内返料器110,炉内返料器110设有返料吹送气口111;合成气引出口12依次与第二余热回收装置203和合成气净化装置204连通,合成气净化装置204依次与合成气压缩机10和返料吹送气口111连接。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气选择合成气g,合成气g经过余热回收装置降温和合成气净化装置净化后,通过合成气压缩机10送入到返料吹送气口111中,选择合成气的优点是因为选择其他气体会降低合成气中有效气的含量。
47.以燃烧物为煤,气体为煤气为例,煤a加入到流化床气化炉1中,在气化炉1内与水蒸气b发生气化反应后,含残余半焦的返料m通过气化炉溢流口114进入到碳分离器2中,把通过烟气净化装置202后的流化烟气d通过烟气循环风机9进入到碳分离器2中,作为碳分离器2的流化气。
48.返料m在碳分离器2内产生流化状态,细颗粒碳n被流化烟气d携带出碳分离器2,携带细粉碳颗粒n的流化烟气d1进入到旋风分离器3,细颗粒碳被分离下来通过返料器4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为合成气中焦油的裂解起催化作用,流化烟气d1从旋风分离器3的上部进入到燃烧炉旋风7与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1之间的烟气管道中。
49.其余的返料m通过返料器5送入到燃烧炉6中,在燃烧炉中残余的碳与空气c发生燃烧反应,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与烟气k经过燃烧炉旋风7,从燃烧炉旋风7上部引出的烟气经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1、烟气净化装置202后排入烟囱,被燃烧炉旋风7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物料经返料器8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为合成气中的焦油裂解提供高温环境。
50.然后高温循环物料再经第二筒体172底部的立管及炉内返料器110进入到气化炉1中,为气化炉1中的气化反应提供热量,然后气化反应后的循环物料m再进入到碳分离器装置2中,依次进行往复循环。
5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筒体171设有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沿第一筒体17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的间距l满足:500mm≤l≤1000mm;燃烧炉旋风7设有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气化炉1设有气化炉热电偶19,合成气引出筒17热电偶包括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间距过小,会导致返料吹送气111反复调节,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间距过大,会使调节滞后,合成气引出筒17的料位高度,应保证合成气通过合成气引出筒17的时间≥10s。
5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从储存罐18到合成气引出筒17的方向,导气管115向下倾斜;导气管1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α≥45
°
。合成气引出筒17的第二筒体172下部装有导气管115,使合成气i能过通过导气管115进入到气化炉储存罐18中,导气管115与水平线所成夹角≥45
°
,可以防止物料在导气管115中堆积。
5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气管11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导气管115沿第二筒体172的周向均布。可选的,导气管115数量≥3,且在圆周方向均布,导气管115有一定的阻力,能使气体均匀分配,将合成气均匀引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气化炉储存罐18和合成气引出筒底部接触处没有间隙,从而使合成气全部能通过导气管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气选择合成气g,合成气g经过第二余热回收装置203降温和合成气净化装置204净化后,通过合成气压缩机10送入到返料吹送气口111中,选择合成气的优点是因为选择其他气体会降低合成气中有效气的含量。
5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方法包括:气化炉1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1顶部向下折返进入到储存罐18并通过导气管115进入到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合成气引出筒17;把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部分含碳返料通过碳分离器2分离出来,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把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剩余部分作为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5送入到燃烧炉6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与烟气k经过燃烧炉旋风7,被燃烧炉旋风7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物料经返料器8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
56.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顶部向下折返通过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气化炉储存罐18和合成气引出筒17后排出。通过把气化炉向燃烧炉的返料m中的部分碳分离出来,把这部分碳也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把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另一部分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8送入到燃烧炉6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5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燃烧炉6的空气量c和控制碳分离器2的流化烟气量d,使燃烧炉旋风7中的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的所测温度维持在950℃~980℃;控制气化
炉1向燃烧炉6的返料量m,使气化炉热电偶所测温度维持在700~800℃;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与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温度差在
±
20℃内时,增加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与气化炉热电偶19温度差在
±
20℃内时,降低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本实施例可以使高温循环物料温度维持在950℃~980℃;并控制合成气引出筒17有合适的料位,保证较长的合成气停留时间,从而保证较好的焦油分解效果。
58.具体的,控制燃烧炉6的空气量c和控制碳分离器2的流化烟气量d,从而控制燃烧炉的温度,使燃烧炉旋风7中的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的所测温度维持在950℃~980℃,当增加碳分离器2的流化烟气量d,进入到燃烧炉6的碳减少,反之当减少碳分离器2的流化烟气量d,进入到燃烧炉6的碳增加;控制气化炉1向燃烧炉6的返料量m循环物料量可以控制气化炉的温度,增加了系统的循环物料量会使气化炉和燃烧炉之间的温差减小,即能增加气化炉温度,使气化炉热电偶19所测温度维持在700~800℃;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与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温度差在
±
20℃内时,说明合成气引出筒17中料位较高,增加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与气化炉热电偶19温度差在
±
20℃内时,说明合成气引出筒17中料位较低,降低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从而保证气化炉合成气引出筒有合适的料位,保证较长的合成气停留时间,从而保证较好的焦油分解效果。
59.同时也可以在合成气引出筒17中通过进料口13,向合成气引出筒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钙等j具有焦油裂解功能的催化剂。
60.本实施例中,惰性床料也可以换为以氧化钙或氧化铁为主的催化剂。
61.综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气化炉1产生的合成气在气化炉1顶部向下折返通过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合成气引出筒17,同时把气化炉1向燃烧炉6的返料中的部分碳分离出来,把这部分碳也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合成气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62.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控制高温循环物料的温度,使高温循环物料温度维持在950℃~980℃;并控制合成气引出筒17有合适的料位,保证较长的合成气停留时间,从而保证较好的焦油分解效果。
6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4.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燃烧炉(6)和合成气引出筒(17);所述合成气引出筒(17)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筒体(171)和第二筒体(172),所述第一筒体(171)位于所述气化炉(1)外,所述第一筒体(171)设有合成气引出口(12);所述第二筒体(172)位于所述气化炉(1)内部,所述第二筒体(172)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第二筒体(172)设置的储存罐(18);所述第二筒体(172)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存罐(18)和所述第二筒体(172)的导气管(115),以使所述气化炉(1)生成的合成气进入所述储存罐(18)后经所述导气管(115)进入所述第二筒体(172),并从所述合成气引出口(12)排出;其中,所述气化炉(1)设有用于将返料通入到燃烧炉(6)的气化炉溢流口(114),所述燃烧炉(6)用于将返料加热形成高温物料,所述合成气引出筒(17)用于接收所述高温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分离器(2)和旋风分离器(3);所述碳分离器(2)的进料口与所述气化炉溢流口(114)连通,所述碳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燃烧炉(6)通过返料器(5)连通,所述碳分离器(2)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3)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3)与所述第一筒体(171)通过返料器(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炉旋风(7),所述燃烧炉旋风(7)的入料口与所述燃烧炉(6)连通,所述燃烧炉旋风(7)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筒体(171)通过返料器(8)连通,用于将燃烧炉(6)形成的高温物料通入所述第一筒体(17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旋风(7)依次与第一余热回收装置(201)和烟气净化装置(202)连通,所述烟气净化装置(202)通过烟气循环风机(9)与所述碳分离器(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172)的底部设有炉内返料器(110),所述炉内返料器(110)设有返料吹送气口(111);所述合成气引出口(12)依次与第二余热回收装置(203)和合成气净化装置(204)连通,所述合成气净化装置(204)依次与合成气压缩机(10)和所述返料吹送气口(11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71)设有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所述上热电偶(14)和所述下热电偶(15)沿所述第一筒体(17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热电偶(14)和所述下热电偶(15)的间距l满足:500mm≤l≤1000mm。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储存罐(18)到所述合成气引出筒(17)的方向,所述导气管(115)向下倾斜;所述导气管(1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α≥45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1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气管(115)沿所述第二筒体(172)的周向均布。9.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产生的合成气i在气化炉(1)顶部向下折返进入到储存罐(18)并通过导气管(115)进入到装有高温循环物料的合成气引出筒(17);
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部分含碳返料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气化炉(1)的返料m中的剩余部分作为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5)送入到燃烧炉(6)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6)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与烟气k经过燃烧炉旋风(7),被燃烧炉旋风(7)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物料经返料器(8)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17)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燃烧炉(6)的空气量c和控制碳分离器(2)的流化烟气量d,使燃烧炉旋风(7)中的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的所测温度维持在950℃~980℃;控制气化炉(1)向燃烧炉(6)的返料量m,使气化炉热电偶所测温度维持在700~800℃;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与燃烧炉旋风热电偶(71)温度差在
±
20℃内时,增加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当合成气引出筒(17)中的上热电偶(14)和下热电偶(15)与气化炉热电偶(19)温度差在
±
20℃内时,降低返料吹送气口(111)中的返料合成气g气量。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煤和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及方法。本公开提供的降低合成气中焦油含量的双床系统包括气化炉、燃烧炉和合成气引出筒,所述气化炉设有用于将返料通入到燃烧炉的气化炉溢流口,所述燃烧炉用于将返料加热形成高温物料,所述合成气引出筒用于接收所述高温物料。通过把气化炉向燃烧炉的返料M中的部分碳分离出来,把这部分碳也加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把气化炉的返料M中的另一部分循环物料通过返料器送入到燃烧炉中,循环物料在燃烧炉中被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物料进入到合成气引出筒中。合成气I在高温环境和富碳工况下,会裂解,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使合成气I中的焦油含量大大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

曾亮 单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7

技术公布日:

2022/7/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3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64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成气   所述   热电偶   气化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