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屏幕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及屏幕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如今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汽车有了更高的体验和追求,目前,汽车在装设中控屏时,往往是将中控屏直接嵌套在汽车中控台上。但是,由于不同驾驶员的身高体型存在差异,使得驾驶员在驾驶位置使用中控屏时,驾驶员与中控屏的距离较远,驾驶员无法有效观察中控屏,有时需要驾驶员侧身或者扭头,从而影响了驾驶员的驾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无法有效观察中控屏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及屏幕支撑装置。
4.一种屏幕支撑装置。所述屏幕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基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安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所述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中控屏支撑配合,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配合。
5.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还包括汽车本体与中控屏,所述屏幕支撑装置装设在所述汽车本体内部,所述中控屏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撑装置上。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固定安装架、支撑安装架与移动板,所述固定安装架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移动板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与所述支撑安装架之间,且所述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移动板移动配合。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第一装配座,所述第一装配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座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组与第二装配座,所述第二装配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二装配座经过的第二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齿轮组装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装配座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丝杆与传动座,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上设有与所述传动丝杆传
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移动板的外部,所述传动座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配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调节座与屏幕支座,沿所述移动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移动滑轨,在所述调节座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屏幕支座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座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调节座固定配合。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转动座、屏幕支架与转轴,所述转动座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屏幕支架用于与所述中控屏固定配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调节转轮,沿所述转动座的周向在所述转动座的侧部设有调节轨,所述调节转轮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上,所述调节转轮与所述调节轨转动配合。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辅助固定盘,所述辅助固定盘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所述屏幕支架上设有第二拼接块,所述第一拼接块与所述第二拼接块拼接固定。
14.上述屏幕支撑装置在使用时,考虑到不同汽车的内饰结构不同,因此,根据汽车的内饰结构确定安装基座的对应结构或安装尺寸,从而保证安装基座能够有效装设在汽车内部。例如: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对安装基座的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实现安装基座在汽车中控台上的安装。进一步地,将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安装基座上,例如:可以在安装基座上设置滑轨或滑槽,支撑组件通过滑轨或滑槽与安装基座实现移动配合。将中控屏装设在支撑组件上,根据中控屏的安装需要,中控屏与支撑组件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进行固定,或者在支撑组件的装配端加设安装盘,通过安装盘对中控屏进行有针对性的固定。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可以选择将驱动组件和/或传动组件装设在中控台上,或者选择将驱动组件和/或传动组件装设在安装基座上。此时,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在安装基座上的移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另外,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或者是滚轮,当驱动组件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驱动组件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进行自动移动。当驱动组件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因此,上述屏幕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带动了支撑组件的移动,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15.上述汽车在装配时,将屏幕支撑装置装设在汽车本体上。将中控屏装设在支撑组件上,根据中控屏的安装需要,中控屏与支撑组件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进行固定,或者在支撑组件的装配端加设安装盘,通过安装盘对中控屏进行有针对性的固定。根据汽车本体的内部结构,可以选择将驱动组件和/或传动组件装设在汽车本体上,或者选择将驱动组件和/或传动组件装设在安装基座上。此时,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在安装基座上的移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另外,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或者是滚轮,当驱动组件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驱动组件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进行自动移动。当驱动组件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因此,上述屏幕支撑装置通过驱动
组件与传动组件带动了支撑组件的移动,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附图说明
16.图1为其中一视角所示屏幕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另一视角所示屏幕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100、安装基座,110、固定安装架,120、支撑安装架,130、移动板,200、驱动组件,210、驱动电机,220、第一装配座,300、传动组件,310、传动丝杆,320、传动座,400、支撑组件,410、调节座,420、屏幕支座,421、转动座,422、屏幕支架,423、调节转轮,424、调节轨,430、辅助固定盘,431、第一拼接块,432、第二拼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
方式。
25.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00、驱动组件200、传动组件300与支撑组件400,所述安装基座100用于装设在所述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40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100上,所述支撑组件400用于与中控屏支撑配合,所述驱动组件20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300与所述支撑组件400传动配合。
26.上述屏幕支撑装置在使用时,考虑到不同汽车的内饰结构不同,因此,根据汽车的内饰结构确定安装基座100的对应结构或安装尺寸,从而保证安装基座100能够有效装设在汽车内部。例如: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对安装基座100的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实现安装基座100在汽车中控台上的安装。进一步地,将支撑组件400可移动地装设在安装基座100上,例如:可以在安装基座100上设置滑轨或滑槽,支撑组件400通过滑轨或滑槽与安装基座100实现移动配合。将中控屏装设在支撑组件400上,根据中控屏的安装需要,中控屏与支撑组件400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进行固定,或者在支撑组件400的装配端加设安装盘,通过安装盘对中控屏进行有针对性的固定。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可以选择将驱动组件200和/或传动组件300装设在中控台上,或者选择将驱动组件200和/或传动组件300装设在安装基座100上。此时,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200与传动组件300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400在安装基座100上的移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另外,驱动组件200可以是电机或者是滚轮,当驱动组件200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驱动组件200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400进行自动移动。当驱动组件200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400的移动。因此,上述屏幕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200与传动组件300带动了支撑组件400的移动,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27.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100包括固定安装架110、支撑安装架120与移动板130,所述固定安装架110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1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110的一端相连,所述移动板130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110与所述支撑安装架120之间,且所述移动板1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110固定配合,所述移动板13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120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400与所述移动板130移动配合。具体地,首先根据汽车中控台的设计形状或者汽车内部目标装设部位的形状确定固定安装架110的形状和尺寸,例如:保证固定安装架110能够与汽车中控台固定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安装架110的一面能够与汽车中控台的台面充分接触,同时利用螺栓或螺丝提高固定安装架110与汽车中控台的固定效果。然后,根据驾驶者的驾驶习惯确定移动板130的安装长度以及支撑组件400在移动板130上的移动范围,同时,在选择支撑安装架120后,利用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实现对移动板130两端的固定,使得移动板130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进一步地,在移动板130、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安装完成后,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可以选择直接相连固定,即移动板130、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三者形成三角形的结果,上述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安装基座100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安装基座100在汽车内部的安装空间。
28.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10与第一装配座220,所述第一装配座220装设在所述移动板130背离所述支撑组件400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220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
述第一装配座220贴合固定,所述驱动电机210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220上,所述传动组件30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座220与所述驱动电机210传动配合。具体地,驱动电机210可以是伺服电机或交流电机。传动组件300可以是传动丝杆310或伸缩杆。通过驱动电机210的双向转动带动传动组件3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利用第一装配座220可以对驱动电机210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保证驱动电机210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在固定第一装配座220时,在固定安装架110上留出第一安装口,且固定安装架110与第一装配座220贴合固定。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移动板130、固定安装架110实现了对于第一装配座220的包围固定,使得第一装配座220能够有效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例如:驱动电机210工作时带来的振动)出现松动。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齿轮组与第二装配座,所述第二装配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130背离所述支撑组件400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二装配座经过的第二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齿轮组装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座上,所述传动组件30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装配座与所述驱动电机210传动配合。具体地,传动组件300可以是传动丝杆310或伸缩杆。通过驱动齿轮组的双向转动带动传动组件3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利用第二装配座可以对驱动齿轮组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保证驱动齿轮组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在固定第二装配座时,在固定安装架110上留出第二安装口,且固定安装架110与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移动板130、固定安装架110实现了对于第二装配座的包围固定,使得第二装配座能够有效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例如:驱动齿轮组转动时带来的振动)出现松动。
30.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300包括传动丝杆310与传动座320,所述传动丝杆3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220并与所述驱动电机210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320上设有与所述传动丝杆310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320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移动板130的外部,所述传动座320与所述支撑组件400固定配合。具体地,根据驱动电机210在第一装配座220上的安装位置以及驱动电机210的传动方向,可以选择在第一装配座220内加设传动齿轮或传动轴,即通过传动齿轮或传动轴保证驱动电机210与传动丝杆310之间的传动效果。当驾驶者需要调整中控屏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向驱动电机210施加指令(例如:直接对驱动电机210进行按键操作或者在中控台内设置中控程序对驱动电机210进行自动控制)以控制驱动电机210的工作。即通过驱动电机210带动传动丝杆310沿轴向(传动丝杆310的轴向)进行双向转动,此时传动座320便能够带动支撑组件400沿移动板130进行前进或后退移动。
31.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400包括调节座410与屏幕支座420,沿所述移动板130的长度方向设有移动滑轨,在所述调节座410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屏幕支座420装设在所述调节座410上,所述屏幕支座420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所述传动座320与所述调节座410固定配合。具体地,根据安装需要确定移动板130上移动滑轨的安装个数,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在移动板130上的中部加设一个移动滑轨,然后在调节座410上加设与移动滑轨相配合的滑槽。根据实际滑动效果还可以在调节座410朝向移动板130的一面上加设辅助转轮,通过辅助转轮与移动滑轨滑动配合,从而可以改变调节座410与移动板130的滑动效果。进一步地,屏幕支撑座与调节座410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屏幕支撑座与调节座410一体成型、屏幕支撑座与调节座410螺栓固定或屏
幕支撑座与调节座410卡接固定。
32.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420还包括转动座421、屏幕支架422与转轴,所述转动座421装设在所述调节座410上,所述屏幕支架422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转动座421上,所述屏幕支架422用于与所述中控屏固定配合。具体地,按照安装需求确定屏幕支架422与转动座421的安装夹角,即保证中控屏装设在屏幕支架422上后,中控屏具有预设的倾斜角度。屏幕支架422通过转轴可以实现相对于转动座421的转动,从而实现中控屏的转动。
33.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420还包括调节转轮423,沿所述转动座421的周向在所述转动座421的侧部设有调节轨424,所述调节转轮423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422上,所述调节转轮423与所述调节轨424转动配合。具体地,可以根据屏幕支架422在转动座421上的转动轨迹确定转动座421的侧边形状,例如:将转动座421的侧部设计为弧形侧,或者直接将转动座421的侧部设计为圆弧面。此时,利用调节转轮423与转动座421的侧部调节轨424转动配合,从而使得屏幕支架422与转动座421的转动更加顺滑。另外,还可以在转动座421与屏幕支架422之间加设锁扣或锁止销,当转动座421与屏幕支架422转动至预设角度后,利用锁扣或锁止销对转动座421与屏幕支架422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避免转动座421与屏幕支架422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
34.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400还包括辅助固定盘430,所述辅助固定盘430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430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431,所述屏幕支架422上设有第二拼接块432,所述第一拼接块431与所述第二拼接块432拼接固定。具体地,考虑到中控屏的结构或形状经常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改变,因此,可以仅通过改变辅助固定盘430的尺寸和形状,以实现屏幕支撑装置对于中控屏的固定。进一步地,第一拼接块431与第二拼接块432在拼接固定时,还可以借助卡扣或螺栓进行辅助固定。
35.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还包括汽车本体与中控屏,所述屏幕支撑装置装设在所述汽车本体内部,所述中控屏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撑装置上。
36.上述汽车在装配时,将屏幕支撑装置装设在汽车本体上。将中控屏装设在支撑组件400上,根据中控屏的安装需要,中控屏与支撑组件400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进行固定,或者在支撑组件400的装配端加设安装盘,通过安装盘对中控屏进行有针对性的固定。根据汽车本体的内部结构,可以选择将驱动组件200和/或传动组件300装设在汽车本体上,或者选择将驱动组件200和/或传动组件300装设在安装基座100上。此时,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200与传动组件300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400在安装基座100上的移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另外,驱动组件200可以是电机或者是滚轮,当驱动组件200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驱动组件200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400进行自动移动。当驱动组件200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400的移动。因此,上述屏幕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200与传动组件300带动了支撑组件400的移动,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基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安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中控屏支撑配合,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固定安装架、支撑安装架与移动板,所述固定安装架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移动板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与所述支撑安装架之间,且所述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移动板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第一装配座,所述第一装配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座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组与第二装配座,所述第二装配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二装配座经过的第二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齿轮组装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装配座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丝杆与传动座,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上设有与所述传动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移动板的外部,所述传动座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调节座与屏幕支座,沿所述移动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移动滑轨,在所述调节座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屏幕支座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座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调节座固定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转动座、屏幕支架与转轴,所述转动座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屏幕支架用于与所述中控屏固定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调节转轮,沿所述转动座的周向在所述转动座的侧部设有调节轨,所述调节转轮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上,所述调节转轮与所述调节轨转动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辅助固定盘,所述辅助固定盘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所述屏幕支架上设有第二拼接块,所述第一拼接块与所述第二拼接块拼接固定。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还包括汽车本体与中控屏,所述屏幕支撑装置装设在所述汽车本体内部,所述中控屏装设在所述
屏幕支撑装置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及屏幕支撑装置。所述屏幕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基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安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所述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中控屏支撑配合,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配合。当驱动组件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因此,上述屏幕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带动了支撑组件的移动,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有效地查看中控屏。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技术研发人员:

李源军 唐小坤 唐伟航 陈志明 叶宇明 骆健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东箭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9.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2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638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屏幕   中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