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线导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钓线导环。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为了钓线的收或放,钓鱼竿上设有钓线导环,钓线导环一般设有内环和导环支架,导环支架简称支架,支架由基脚、支腿和固定部组成,基脚是用于与钓鱼竿体相连接,支腿是用于连接基脚,固定部用来固定内环。固定部,支腿一般从固定部两侧对称延伸到基脚处汇合。现有的钓线导环支架的固定部多为平面结构,这样会导致内环过多地裸露在外,使其在使用时,内环裸露的部位容易受外部结构的影响而造成损伤,无法保证其使用寿命,以及,其支腿的后侧面为一个自上往下延伸到底的平面,即支腿的后侧面为单个平面结构,单个平面结构的支腿后侧面不具备线条感,导致视觉效果欠佳,且同等制作材料下使其截面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导致其宽度较大而不够细。
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钓线导环,其能通过包覆凹部更大程度地包裹内环,以提高对内环的保护程度,从而减少外部结构对内环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内环的使用寿命,可减小支腿左右方向的宽度,使支腿更细,且能增加支腿的线条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美观性更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钓线导环,由导环支架和内环组成,所述导环支架包括基脚、支腿和用于固定内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与内环外圆相配合的内孔和用于与内环贴紧且部分包裹内环的外沿,所述支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脚、外沿;所述基脚与支腿之间形成有位于外沿朝向基脚一侧的安装角;所述外沿自外沿背向基脚的一侧朝向安装角延伸,以于外沿朝向基脚的一侧形成包覆凹部;所述包覆凹部用于包裹内环朝向安装角的一侧,所述支腿背向安装角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相交的两个面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交的两个面通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面相交。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孔的冲压方向是自外沿背向基脚的一侧朝向安装角一侧的方向。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脚的下表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支腿朝向安装角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安装角。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角为钝角。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角的角度为110
°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脚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基脚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一防滑槽,若干第一防滑槽沿基脚的宽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脚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基脚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二
防滑槽,若干第二防滑槽沿基脚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腿设置有两个,两个支腿对称式间距布置于外沿的左右两侧,两个支腿的上端分别一体连接于外沿的左右两端,所述基脚的后端一体向上延伸有连接部,两个支腿的下端分别一体连接于连接部的左右两端的前侧面,两个支腿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基脚的后端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脚呈自前往后渐大的梯形状,所述基脚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凹槽,所述基脚的前端形成有自基脚的上表面向前斜向下延伸的导引斜面。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孔配合连接于内环,所述内环的前侧露于内孔的前侧且被包裹于包覆凹部内,所述内环的后侧露于外沿的后侧。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外沿的前侧设置包覆凹部,可使其能通过包覆凹部更大程度地包裹内环,以提高对内环的保护程度,从而减少外部结构对内环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内环的使用寿命;以及,通过将支腿背向安装角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可减少该侧面的截面面积,从而减小支腿左右方向的宽度,使支腿更细,且能增加支腿的线条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美观性更佳。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前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右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左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后视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仰视图。
26.附图标识说明:
27.10、基脚
ꢀꢀꢀꢀꢀꢀꢀꢀ
11、第一防滑槽
28.12、第二防滑槽
ꢀꢀ
13、连接部
29.14、凹槽
ꢀꢀꢀꢀꢀꢀꢀꢀ
15、导引斜面
30.20、支腿
ꢀꢀꢀꢀꢀꢀꢀꢀ
30、内孔
31.40、外沿
ꢀꢀꢀꢀꢀꢀꢀꢀ
41、包覆凹部
32.50、安装角
ꢀꢀꢀꢀꢀꢀ
60、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33.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4.我们知道,钓鱼竿用导线环,简称导环,由导环支架(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冲压件)和内环(材料为陶磁或者不锈钢)组装而成。其中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钓
线导环,其导环支架包括基脚10、支腿20和用于固定内环60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与内环60外圆相配合的内孔30和用于与内环60贴紧且部分包裹内环60的外沿40,所述支腿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脚10、外沿40;所述基脚10与支腿20之间形成有位于外沿40朝向基脚10一侧的安装角50;所述基脚10、支腿20与固定部均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基脚10的下表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支腿20朝向安装角50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安装角50。所述安装角50为钝角。如此,通过将安装角50设置为钝角,使其在收线时,可提高支腿20受力向前弯曲程度,使得支腿20能承受更大的弯曲力,从而提高抗弯曲能力,保证使用寿命。优选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角50的角度为110
°
,当然,所述安装角50的角度也可为其他角度,只需满足安装角50的角度为钝角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35.所述基脚10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基脚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一防滑槽11,若干第一防滑槽11沿基脚10的宽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基脚10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基脚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二防滑槽12,若干第二防滑槽12沿基脚10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如此,通过第一防滑槽11与第二防滑槽12的结合设计,能使其绑定于鱼竿上时,受防滑槽的影响而达到防滑的目的,更有利于其稳固地安装于鱼竿上。
36.所述基脚10呈自前往后渐大的梯形状,所述基脚10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凹槽14,所述基脚10的前端形成有自基脚10的上表面向前斜向下延伸的导引斜面15。如此,通过凹槽14的设置,可于基脚10上形成凹凸部,从而可使基脚10绑定于鱼竿上时,绑线受凹槽14的定位影响而绑定的更加牢固;以及,通过导引斜面15的设置,可使其能更顺利地插入至鱼竿的相应定位结构内。
37.所述外沿40自外沿40背向基脚10的一侧朝向安装角50延伸,以于外沿40朝向基脚10的一侧形成包覆凹部41;所述包覆凹部41用于包裹内环60朝向安装角50的一侧,如此,通过于外沿40的前侧设置包覆凹部41,可使其能通过包覆凹部41更大程度地包裹内环60,以提高对内环60的保护程度,从而减少外部结构对内环60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内环60的使用寿命。
38.所述内孔30的冲压方向是自外沿40背向基脚10的一侧朝向安装角50一侧的方向,如此,可使固定部整体朝向安装角50倾斜,以使内环60的端面与支腿20朝向安装角50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且该夹角优选为钝角,以承受更大的弯曲力。
39.所述支腿20设置有两个,两个支腿20对称式间距布置于外沿40的左右两侧,两个支腿20的上端分别一体连接于外沿40的左右两端,所述基脚10的后端一体向上延伸有连接部13,两个支腿20的下端分别一体连接于连接部13的左右两端的前侧面;此处,通过连接部13的设置,可提高基脚10与支腿20的连接结构强度;两个支腿20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基脚10的后端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当然,两个支腿20的下端与基脚10的后端的上表面可保持间距设置,以使支腿20与基脚10之间形成间隙,以便于绑定基脚10时,通过间隙使绑线能嵌入间隙内从而使得绑定更加牢固;以及,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支腿20的下端的后端面与连接部13的后端面齐平设置,以使整体外观更加平顺。
40.所述支腿20背向安装角50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相交的两个面均沿支腿20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交的两个面通过沿支腿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面相交。此处,两个面与弧形过渡面的上端均一体连接于外沿40的后侧面,两个面与弧形过渡面的下
端均一体连接于连接部13的相应侧面。如此,通过将支腿20背向安装角50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可减少该侧面的截面面积,从而减小支腿20左右方向的宽度,使支腿20更细,且能增加支腿20的线条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美观性更佳,且能反射出不同方向的光线,从而可在不同角度均能看到光亮的支架。
41.所述内孔30配合连接于内环60,所述内环60的前侧露于内孔30的前侧且被包裹于包覆凹部41内,所述内环60的后侧露于外沿40的后侧;另外,所述内环60的前侧可露于包覆凹部41的前侧外也可隐藏于包覆凹部41内,只需视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定即可,在此,不做赘述。此处,所述内环60优选为瓷环,当然,所述内环60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只需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计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外沿的前侧设置包覆凹部,可使其能通过包覆凹部更大程度地包裹内环,以提高对内环的保护程度,从而减少外部结构对内环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内环的使用寿命;以及,通过将支腿背向安装角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可减少该侧面的截面面积,从而减小支腿左右方向的宽度,使支腿更细,且能增加支腿的线条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美观性更佳。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钓线导环,由导环支架和内环组成,所述导环支架包括基脚、支腿和用于固定内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与内环外圆相配合的内孔和用于与内环贴紧且部分包裹内环的外沿,所述支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脚、外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脚与支腿之间形成有位于外沿朝向基脚一侧的安装角;所述外沿自外沿背向基脚的一侧朝向安装角延伸,以于外沿朝向基脚的一侧形成包覆凹部;所述包覆凹部用于包裹内环朝向安装角的一侧,所述支腿背向安装角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相交的两个面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交的两个面通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面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的冲压方向是自外沿背向基脚的一侧朝向安装角一侧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脚的下表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支腿朝向安装角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安装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角为钝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角的角度为11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脚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基脚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一防滑槽,若干第一防滑槽沿基脚的宽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脚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基脚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第二防滑槽,若干第二防滑槽沿基脚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设置有两个,两个支腿对称式间距布置于外沿的左右两侧,两个支腿的上端分别一体连接于外沿的左右两端,所述基脚的后端一体向上延伸有连接部,两个支腿的下端分别一体连接于连接部的左右两端的前侧面,两个支腿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基脚的后端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脚呈自前往后渐大的梯形状,所述基脚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凹槽,所述基脚的前端形成有自基脚的上表面向前斜向下延伸的导引斜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配合连接于内环,所述内环的前侧露于内孔的前侧且被包裹于包覆凹部内,所述内环的后侧露于外沿的后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钓线导环,由导环支架和内环组成,导环支架包括基脚、支腿和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内孔和外沿,支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脚、外沿;基脚与支腿之间形成有位于外沿朝向基脚一侧的安装角;外沿自外沿背向基脚的一侧朝向安装角延伸,以于外沿朝向基脚的一侧形成包覆凹部;支腿背向安装角一侧的侧面由相交的两个面组成,相交的两个面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交的两个面通过沿支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面相交;借此,其能更大程度地包裹内环,以提高对内环的保护程度,从而减少外部结构对内环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内环的使用寿命,可减小支腿左右方向的宽度,使支腿更细,且能增加支腿的线条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美观性更佳。观性更佳。观性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

刘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龙华区嘉画设计室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3/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62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内环   滑槽   方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