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换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表里换层面料。


背景技术:



2.在服装技术行业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断在追求服装的最高品质,因此服装的制作也随之严谨,更加注重细节。而面料作为制作服装的材料,其使用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服装的品质。
3.公开号为cn21164126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吸湿透气针织面料,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发散层,发散层的内侧依次设有扩散层和吸湿层;发散层由吸湿材质的发散纤维构成;扩散层由扩散纤维构成,扩散纤维由多股拒水材质的扩散芯线加捻形成;吸湿层由吸湿纤维构成,吸湿纤维包括拒水材质的吸湿芯线,吸湿芯线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吸湿材质的吸湿外包线,吸湿外包线的螺距是吸湿外包线直径的5-10倍;所述扩散芯线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一螺槽的截面形状为外小内大的梯形;所述发散纤维由多股发散芯线组成,以三根发散芯线加捻形成发散支线,以三根发散支线加捻形成扩散纤维。
4.上述方案中解决了面料吸湿排汗的问题,但是由于汗液在层与层之间传递,传递效率低下,导致汗液的排出效率不高。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里换层面料,通过设置表里换层结构,使汗液在吸湿层内完成全部的吸收——传递——挥发的过程,使面料获得较为高效的吸湿排汗性能。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表里换层面料,由亲水纱线和贴肤纱线与经纱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所述表里换层组织的两侧形成有交错设置的贴肤层和吸湿层,所述贴肤层和吸湿层之间夹有垫纱,所述贴肤层与吸湿层之间形成交错部,所述贴肤层和吸湿层分别为平纹组织或斜纹组织。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湿层和贴肤层上下交错,吸湿层下方吸收汗液,汗液直接沿着吸湿层传递到面料外侧进行挥发,提高了吸湿排汗的效率,减少汗液产生速率大于排出速率的情况,提高了舒适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水纱线为棉纤维和亚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亲水纱线由若干棉纤维缠绕在亚麻纤维外构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棉纱纤维缠绕在亚麻纤维外,相邻棉纱纤维间形成若干导槽结构,通过毛细效应和亚麻本身的高吸湿导湿性提高了汗液在亲水纱线上的传递效率。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水纱线位于经纱远离贴肤层一侧的部分为浮线,所述浮线跨过至少两根经纱。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亲水纱线形成了浮线,增大了亲水纱线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和暴露在外侧的面积,提高了吸取汗液和挥发汗液的速率。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纱由若干股弹性纱线缠绕而成,所述垫纱粗于贴肤纱线和亲水纱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垫纱的存在,提高了面料经向的伸缩性,同时分离了贴肤层和吸湿层,防止部分汗液传递到贴肤层,增加了皮肤的干爽感,提高了舒适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肤纱线表面浸渍形成有反光层,所述亲水纱线表面浸渍形成有吸光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水纱线表面有吸光层吸收更多光能以及光能带来的热能,下层吸湿,上层加快汗液挥发速度,贴肤纱线表面有反光层吸收光能和热能更少,隔绝热量保持凉感,二者之间由垫纱减少温度传递,进一步提高吸湿排汗的效率和舒适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肤纱线为银离子纤维和聚酯纤维螺旋加捻而成,所述聚酯纤维截面为星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星形截面,贴肤层疏水却仍可通过毛细效应将体表汗液传递部分到外侧,同时银离子纤维提高了抑菌性。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吸湿层和贴肤层上下交错,吸湿层下方吸收汗液,汗液直接沿着吸湿层传递到面料外侧进行挥发,提高了吸湿排汗的效率,减少汗液产生速率大于排出速率的情况,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亲水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垫纱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贴肤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亲水纱线;2、贴肤纱线;3、经纱;4、垫纱;5、棉纤维;6、亚麻纤维;7、弹性纱线;8、银离子纤维;9、聚酯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6.一种表里换层面料如图1所示,由亲水纱线1和贴肤纱线2与经纱3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表里换层组织的两侧形成有交错设置的贴肤层和吸湿层,贴肤层和吸湿层之间夹有垫纱4,贴肤层与吸湿层之间形成交错部,贴肤层和吸湿层分别为平纹组织或斜纹组织,贴肤纱线2表面浸渍形成有反光层,亲水纱线1表面浸渍形成有吸光层。
27.如图1和图2所示,亲水纱线1为棉纤维5和亚麻纤维6加捻而成,亲水纱线1由若干棉纤维5缠绕在亚麻纤维6外构成,亲水纱线1位于经纱3远离贴肤层一侧的部分为浮线,浮线跨过至少两根经纱3。
28.如图4所示,贴肤纱线2为银离子纤维8和聚酯纤维9螺旋加捻而成,聚酯纤维9截面为星形。
29.如图3所示,垫纱4由若干股弹性纱线7,例如氨纶纤维,缠绕而成,垫纱4粗于贴肤
纱线2和亲水纱线1。
30.当汗液在皮肤表面析出时,被亲水纱线1与皮肤贴合的浮线吸收,随后直接沿亲水纱线1向上传递,到达亲水纱线1位于外侧的浮线处,在光照、气流的影响下挥发,达成高效吸湿排汗的效果,同时垫纱4阻隔了吸湿层和贴肤层,使汗液和热量不会从吸湿层向贴肤层传递,保证了舒适性,同时在贴肤层的银离子纤维8会破坏细菌及细菌的繁殖环境起抑菌效果。
31.其中,亲水纱线1中的棉纤维5和亚麻纤维6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效果,贴肤纱线2中的银离子纤维8具有抑菌除臭效果,聚酯纤维9提供了弹性恢复能力,亲水纱线1表面浸渍形成有的吸光层使位于外侧的吸湿层吸收较多的光能和热能,提高汗液的挥发速率。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亲水纱线(1)和贴肤纱线(2)与经纱(3)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所述表里换层组织的两侧形成有交错设置的贴肤层和吸湿层,所述贴肤层和吸湿层之间夹有垫纱(4),所述贴肤层与吸湿层之间形成交错部,所述贴肤层和吸湿层分别为平纹组织或斜纹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纱线(1)为棉纤维(5)和亚麻纤维(6)加捻而成,所述亲水纱线(1)由若干棉纤维(5)缠绕在亚麻纤维(6)外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纱线(1)位于经纱(3)远离贴肤层一侧的部分为浮线,所述浮线跨过至少两根经纱(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纱(4)由若干股弹性纱线(7)缠绕而成,所述垫纱(4)粗于贴肤纱线(2)和亲水纱线(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纱线(2)表面浸渍形成有反光层,所述亲水纱线(1)表面浸渍形成有吸光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纱线(2)为银离子纤维(8)和聚酯纤维(9)螺旋加捻而成,所述聚酯纤维(9)截面为星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里换层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现有面料通过层与层间传递汗液,吸湿排汗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由亲水纱线和贴肤纱线与经纱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表里换层组织的两侧形成有交错设置的贴肤层和吸湿层,贴肤层和吸湿层之间夹有垫纱,贴肤层与吸湿层之间形成交错部,贴肤层和吸湿层分别为平纹组织或斜纹组织。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表里换层结构,使汗液在吸湿层内完成全部的吸收—传递—挥发的过程,同时使亲水纱线在与皮肤接触处和暴露在外处形成浮线,增大与皮肤和空气接触以及光照的面积,使面料获得较为高效的吸湿排汗性能,同时银离子纤维赋予了面料抑菌性。赋予了面料抑菌性。赋予了面料抑菌性。


技术研发人员:

王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绍兴亚臣花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62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纱线   所述   表里   汗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