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越来越追求通过液晶显示器来显示图像的质量。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时,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开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才能显示图像。在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中,无论显示什么画面,液晶显示器的背光都开启至最大亮度。在显示仅有少数高亮点的图像的情况下,会造成功耗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6.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
7.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9.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10.第一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
11.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将所述第一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将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对所述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所述第二曲线图;对所述两个直方图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1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所述两个曲线区域中的任一曲线区域,基于所述中性灰
与所述曲线区域内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所述曲线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
1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所述两个直方图区域中的任一直方图区域,基于所述中性灰与所述直方图区域内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所述直方图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包括:
17.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和所述中性灰,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18.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
19.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确定多个第一备选亮度,所述第一备选亮度对应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将所述多个第一备选亮度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第二备选亮度;在所述第二备选亮度小于所述中性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亮度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22.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备选亮度不小于所述中性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备选亮度所属的亮度组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24.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三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25.第二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性灰,对所述第三曲线图和所述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
26.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28.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
29.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以及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3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光调整方法。
3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调整方法。
32.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通过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分别对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能够基于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较为准确的对第一亮度直方图和第一曲线图进行扩充,得到采样点更多的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由于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第二曲线图中丰富的采样点,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该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3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3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3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示意图;
3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的示意图;
40.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三曲线图下采样得到的第一曲线图的示意图;
41.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的示意图;
42.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三亮度直方图下采样得到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的示意图;
43.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目标亮度确定目标背光亮度的示意图;
44.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装置的框图;
45.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调整装置的框图;
46.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8.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概念,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概念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亮度直方图称为第二亮度直方图,且类似地,可将第二亮度直方图称为第一亮度直方图。
49.其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例如,至少一个第二亮度可以是一个第二亮度、两个第二亮度、三个第二亮度等任一大于等于一的整数个第二亮度。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第二亮度可以是两个第二亮度、三个第二亮度等任一大于等于二的
整数个第二亮度。每个是指至少一个中的每一个,例如,每个第二亮度是指多个第二亮度中的每一个第二亮度,若多个第二亮度为3个第二亮度,则每个第二亮度是指3个第二亮度中的每一个第二亮度。
50.本技术中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以及信号,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本技术中涉及到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亮度直方图都是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获取的。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能够由终端执行。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参见图1,该实施环境包括终端101和服务器102。
52.终端101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台式电脑、手提电脑、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和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设备中的至少一种。终端101上可以安装并运行有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显示目标图像。用户可以通过终端101登录该应用程序来查看目标图像。终端101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服务器102相连。
53.终端101可以泛指多个终端中的一个,本实施例以终端101来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上述终端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比如上述终端可以为几个,或者上述终端为几十个或几百个,或者更多数量,本技术实施例对终端的数量和设备类型均不加以限定。该应用程序与服务器102关联,由服务器102提供后台服务。
54.服务器102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能够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或者分布式系统,还能够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服务器102与上述应用程序相关联,服务器102用于向该应用程序提供后台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1基于该应用程序,从服务器102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并通过该应用程序显示目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1包括tcon(timing controller,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目标图像,tcon接收服务器102发送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后,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确定显示目标图像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将目标图像转换为显示器显示目标图像所需的时序信号,再传输目标图像的像素数据和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至显示器,从而达到显示器基于该背光亮度显示目标图像的目的。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还可以由终端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器执行。或者,由外部服务器接收服务器102发送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后,基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对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处理,确定显示目标图像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2承担主要计算工作,终端101承担次要计算工作;或者,服务器102承担次要计算工作,终端101承担主要计算工作;或者,服务器102和终端101二者之间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进行协同计算。服务器102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终端101和其他终端相连,可选地,上述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当然,服务器102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服务器,以便提供更全面且多样化的服务。
5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由终端执行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201、终端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目标图像可以为待显示的图像,也可以为待显示的视频中任一帧的图像。相应地,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该目标图像。可选地,该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由于显示屏在显示任何图像时都会将背光调至最大,造成了功耗浪费,也使得部分图像的显示效果不好。因此,终端需要调整显示图像时显示屏的背光。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本地存储或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
59.由于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因此终端需要通过开启显示屏的背光才能显示图像。目标图像中包含多个像素,不同的像素的亮度不同。第一亮度直方图中,横坐标为目标图像的像素的亮度,纵坐标为目标图像的像素的数量。第一曲线图中,横坐标为目标图像的亮度,纵坐标为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相关技术中,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对应的图像中像素的最高亮度,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目标图像的亮度为目标图像中所有像素的亮度中的其中一个亮度,该亮度能够代表目标图像中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的亮度。其中,该预设阈值的取值可以为目标图像中全部像素数量的80%、70%或者60%,本技术实施例对预设阈值的取值不进行限制。由于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可以体现出像素亮度、目标图像亮度和显示屏背光亮度之间的关系,终端通过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处理,基于像素亮度和图像亮度实现对背光亮度的调整。通过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使得能够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背光调整。
60.202、终端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目标图像为10bit的图像为例,对于10bit的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的中性灰为512nit。由于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在低于中性灰和高于中性灰时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终端可以基于该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在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中分别插入采样点,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其中,对于第一曲线图,插入的采样点能够指示图像的亮度和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对于第一亮度直方图,插入的采样点能够指示目标图像的像素的亮度和像素的数量。通过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能够使得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中采样点的数量增多。通过基于中性灰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使得得到了采样点丰富的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
62.203、终端基于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6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指示的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从第二亮度直方图中确定一个亮度。然后终端基于第二曲线图指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二曲线图中确定该亮度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从而确定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终端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以显示目标图像。
6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通过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分别对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能够基于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较为准确的对第一亮度直方图和第一曲线图进行扩充,得到采样点更多的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由于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第二曲线图中丰富的采样点,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该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
6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由终端执行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6.301、终端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第三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6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待显示的图像,也可以为待显示的视频中的任一帧图像。终端可以基于从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来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低至合适的背光亮度,以节约功耗。其中,未经压缩处理是指保留有初始的采样点,相应地,经过压缩处理后(如下采样处理),采样点的数量会减少。
68.例如,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由于该目标图像中仅有部分像素的亮度较大,在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开至最大,会造成功耗浪费。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能够基于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直接对显示目标图像时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而不用执行下述步骤302至步骤310。相应地,终端从第三亮度直方图中确定一个亮度。然后,终端从第三曲线图中确定该亮度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然后,终端对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显示目标图像。
7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第三曲线图未经过压缩处理,该第三亮度直方图也未经过压缩处理。第三曲线图中的采样点能够指示该采样点对应的目标图像的亮度和该采样点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第三亮度直方图中的采样点能够指示该采样点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和该采样点对应的像素的数量。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终端可以通过执行下述步骤302和步骤303,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进行压缩处理,本技术实施例以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进行下采样为例进行说明,从而使得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71.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执行下述步骤302和步骤303时,也即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
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的过程中,对第三曲线图的采样方式与对第三直方图的采样方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其中,该采样方式可以为对第三曲线图的横坐标和第三亮度直方图的横坐标进行采样点合并,采样方式一致也即对第三曲线图的横坐标和第三亮度直方图的横坐标进行合并时,合并的采样点的数量相同。
72.302、终端基于中性灰,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得到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能够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确定目标图像是亮态图像还是暗态图像。以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范围为0-1023nit为例,目标图像的中性灰为512nit。其中,亮态图像是指图像中大部分像素均大于512nit的图像,暗态图像是指图像中大部分像素均小于512nit的图像。由于人眼对不同亮度的敏感程度不同,且根据曲线图中暗态部分很陡,亮态部分很平缓的特性,终端可以基于该中性灰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从而得到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通过基于中性灰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得到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使得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曲线图低于中性灰的部分的曲线变化趋势较陡,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的差异较大,对于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大,人眼易于察觉;高于中性灰的部分的曲线变化趋势较缓,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的差异较小,对于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小,人眼不易察觉。相应地,终端可以基于中性灰将第三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然后,对于任一曲线区域,终端基于中性灰和该曲线区域内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该曲线区域进行下采样的比例。然后,终端基于两个曲线区域的下采样比例,对两个曲线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下采样,得到第一曲线图。通过基于中性灰将第三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对两个曲线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下采样,得到第一曲线图,实现了对第三曲线图的压缩,使得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75.例如,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第三曲线图包括2
10
个采样点。该第三曲线图中采样点的横坐标为0-1023nit。横坐标用于指示1024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图像的亮度,纵坐标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小于中性灰的曲线区域,终端以下采样间隔为8对该曲线区域进行下采样,也即在该曲线区域中将横坐标上每相邻8个目标图像的亮度合并至同一组;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不小于中性灰的曲线区域,终端以下采样间隔为32对该曲线区域进行下采样,也即在该曲线区域中将横坐标上每相邻32个目标图像的亮度合并至同一组。例如,0-7nit为第一组,组号为1;8nit-15nit为第二组,组号为2;16nit-23nit为第三组,组号为3。终端可以将每一组的组号作为该亮度组的横坐标,将该亮度组的亮度范围中的亮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作为该亮度组的纵坐标。假设第三曲线图中横轴上的一个目标图像的亮度为42nit,属于横坐标小于中性灰的曲线区域中的第六组,也即该目标图像的亮度在合并后的亮度组对应的亮度范围40nit-47nit内,那么终端将该目标图像的亮度累计至第六组。其中,第六组的横坐标为6,纵坐标为47nit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以此类推,得到如图6所示的第一曲线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三曲线图下采样得到的第一曲线图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对第三曲线图的两个曲线区域进行不同采样比例的下采样,可以得到下采样后的
第一曲线图,该第一曲线图相较于第三曲线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小。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将亮度组的亮度范围中的亮度最大值作为该亮度组的横坐标,将该亮度最大值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作为该亮度组的纵坐标。例如,对于上述分组后的第六组,第六组对应的亮度范围为40nit-47nit。那么终端可以将47nit作为第六组的横坐标,将47nit对应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作为第六组的纵坐标。
77.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三亮度直方图低于中性灰的部分的直方图变化趋势较陡,而高于中性灰的部分的直方图变化趋势较缓。因此,终端可以基于中性灰对第三亮度直方图进行下采样。相应地,终端可以基于中性灰将第三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然后,对于任一直方图区域,终端基于中性灰和该直方图区域内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该直方图区域进行下采样的比例。然后,终端基于两个直方图区域的下采样比例,对两个直方图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下采样,得到第一亮度直方图。通过基于中性灰将第三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对两个直方图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下采样,得到第一亮度直方图,实现了对第三亮度直方图的压缩,使得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78.例如,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第三亮度直方图包括2
10
个采样点。该第三亮度直方图中采样点的横坐标为0-1023nit。横坐标用于指示1024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图像的像素的亮度,纵坐标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像素的亮度对应的像素的数量。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像素亮度小于中性灰的直方图区域,终端以下采样间隔为1对该直方图区域进行下采样,也即在该直方图区域中将横坐标上每相邻1个亮度合并至同一组;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像素亮度不小于中性灰的直方图区域,终端以下采样间隔为16对该直方图区域进行下采样,也即在该直方图区域中将横坐标上每16个亮度合并至同一组。例如,1nit为第一组,组号为1;2nit为第二组,组号为2;3nit为第三组,组号为3。终端将每一组的组号作为该亮度组的横坐标,将该亮度组的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的数量作为该亮度组的纵坐标。假设目标图像中任一像素的亮度为522nit,属于横坐标不小于中性灰的直方图区域中的第一组,也即该像素的亮度在合并后的亮度组对应的亮度范围512nit-527nit内,那么将该像素的亮度累计至第一组,第一组中的像素的数量累加1。以此类推,得到如图8所示的第一亮度直方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三亮度直方图下采样得到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过对第三亮度直方图的两个直方图区域进行不同采样比例的下采样,得到第一亮度直方图,该第一亮度直方图相较于第三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小。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将亮度组的亮度范围中的亮度最大值作为该亮度组的横坐标,将该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的数量作为该亮度组的纵坐标。例如,对于横坐标不小于中性灰的直方图区域中的第一组,该亮度组的亮度范围为512nit-527nit。终端可以将527nit作为该亮度组的横坐标,将在512nit-527nit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的数量作为该亮度组的纵坐标。
80.303、终端存储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将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存储,以为后续对目标图像进行显示做准备。由于第一曲线图以及第一亮度直方图是经过下采样得到的,因此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82.以像素分辨率为1080*1920,亮度范围为10bit,也即0~1023nit的目标图像为例,终端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第一曲线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0083][0084]
其中,size1表示第一曲线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4port(端口)表示能够并行处理4个像素,port表示每个像素的r(red,红)、g(green,绿)、b(blue,蓝)三个通道。
[0085]
终端可以通过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第一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0086][0087]
其中,size2表示第一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4port(端口)表示能够并行处理4个像素,port表示每个像素的r(red,红)、g(green,绿)、b(blue,蓝)三个通道。
[0088]
通过下述公式(3)可以计算得到本方案存储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0089]
size3=size1+size2=5696 bits (3)
[0090]
其中,size3表示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size1表示第一曲线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size2表示第一亮度直方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0091]
相较于存储未经下采样处理的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终端通过存储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能够减少占用13760比特的存储空间。
[0092]
304、终端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0093]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本地存储或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通过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使得能够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背光调整。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对目标图像的预加载指令,从本地存储中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相应地,终端可以在显示目标图像的前一帧图像时,触发对目标对象的预加载指令,也可以在终端显示目标图像的前n帧图像时,触发对目标对象的预加载指令。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0095]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从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相应地,终端可以不执行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4。
[0096]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之后,可以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参见步骤305至步骤307,然后基于上采样后的曲线图和亮度直方图实现背光调整。或者,终端也可以不对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只执行步骤306,不执行步骤307,然后基于第一亮度直方图和上采样后的曲线图实现背光调整。
[0097]
305、终端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将第一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将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
[0098]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在低于中性灰和高于中性灰时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终端可以基于该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将第一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
线区域,将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通过基于中性灰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划分,使得可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处理。
[0099]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执行步骤307对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也可以不执行步骤307,只执行步骤306对第一曲线图进行上采样。若终端不对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只对第一曲线图进行上采样,那么终端可以直接从第一亮度直方图中确定目标亮度。然后,终端从上采样后的曲线图中确定该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进而实现背光调整。
[0100]
306、终端对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
[0101]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曲线图的两个曲线区域内曲线的变化速度不同,为了将第一曲线图尽可能的恢复的与上述第三曲线图一致,因此终端可以对两个曲线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相应地,终端对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通过对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使得得到了采样点丰富的第二曲线图。
[0102]
例如,终端基于中性灰512nit,将第一曲线图划分成两个曲线区域。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小于512nit的曲线区域,在该曲线区域内的相邻两个亮度之间插入7个亮度;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不小于512nit的曲线区域,在该曲线区域内的相邻两个亮度之间插入31个亮度。例如,相邻两个亮度为0和8nit时,在0-8nit之间等间隔插入7个亮度:1nit、2nit、3nit、4nit、5nit、6nit和7nit。
[0103]
307、终端对两个直方图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第二亮度直方图。
[010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曲线图的两个曲线区域内曲线的变化速度不同,且曲线区域与直方图区域相互对应,因此基于与不同的曲线区域对应的直方图区域,终端对于两个直方图区域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通过对两个直方图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使得得到了采样点丰富的第二亮度直方图。
[0105]
例如,终端基于中性灰512nit,将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成两个直方图区域。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像素亮度小于512nit的直方图区域,终端不在该直方图区域中插入亮度;对于横坐标所表示的像素亮度不小于512nit的直方图区域,在该直方图区域内的相邻两个亮度之间插入15个亮度。例如,相邻两个亮度为512nit和528nit时,在512nit-528nit之间等间隔插入15个亮度:513nit、514nit、515nit、516nit、517nit、518nit、519nit、520nit、521nit、522nit、523nit、524nit、525nit、526nit和527nit。
[0106]
308、终端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中性灰,确定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0107]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像素的亮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终端可以从第二亮度直方图中确定一个目标亮度。由于人眼对亮度低于中性灰的图像和亮度高于中性灰的图像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终端可以基于像素亮度与中性灰的大小关系,确定一个显示目标图像时的目标亮度。通过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中性灰确定目标亮度,使得可以通过目标亮度确定显示目标图像时的适合的背光亮度,以实现背光调整。
[0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第二亮度直方图中确定多个第一备选亮度。其中,该第一备选亮度对应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然后,终端将多个第一备选亮度中的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第二备选亮度。然后,终端可以基于第二备选亮度和中性灰之间的大小关系,
确定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相应地,在该第二备选亮度小于中性灰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备选亮度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或者,在该第二备选亮度不小于中性灰的情况下,将该第二备选亮度所属的亮度组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其中,亮度组是指上述下采样过程中合并得到的亮度组。通过基于第一备选亮度、第二备选亮度和中性灰确定目标亮度,可以在保证目标图像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显示效果,降低了功耗。
[0109]
例如,以数量阈值为200为例,终端可以从第二亮度直方图中确定像素数量大于数量阈值的多个第一备选亮度。然后,终端从多个第一备选亮度中确定亮度最大的第二备选亮度。假设第二备选亮度为360nit,小于中性灰512nit,那么终端将该第二备选亮度确定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假设第二备选亮度为520nit,大于中性灰512nit,520nit所属的亮度组为512nit-527nit,那么终端将527nit确定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0110]
309、终端从第二曲线图中确定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
[0111]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曲线图能够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能够反映目标图像中大部分的像素的亮度,因此终端确定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后,能够从第二曲线图中确定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该目标背光亮度为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通过确定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使得目标图像可以在适合的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下进行显示,提高显示效果,降低了功耗。
[0112]
例如,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目标亮度确定目标背光亮度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为540nit时,终端可以从第二曲线图中确定该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为850nit。
[0113]
310、终端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目标背光亮度。
[011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确定目标背光亮度之后,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目标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确定显示目标图像的目标背光亮度并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目标背光亮度,能够降低功耗。
[0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后,还能够进行像素补偿。终端基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能够调整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然后,终端基于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和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对目标图像进行显示。其中,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的比例与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调整的比例之间的乘积为1。
[0116]
例如,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由1023nit降为850nit,背光亮度下降为原来的83.1%。相应地,终端可以将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提高1.2倍。通过调整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能够避免因为调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导致显示目标图像的画面过暗。
[011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通过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分别对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能够基于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较为准确的对第一亮度直方图和第一曲线图进行扩充,得到采样点更多的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由于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第二曲线图中丰富的采样点,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该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
[0118]
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调整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执行时的步骤,参见图10,装置包括:
[0119]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0120]
第一采样模块1002,用于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
[0121]
第一调整模块1003,用于基于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0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样模块1001,用于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将第一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将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对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对两个直方图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第二亮度直方图。
[01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调整装置的框图。参见图11所示,装置还包括:
[0124]
第一确定模块1004,用于对两个曲线区域中的任一曲线区域,基于中性灰与曲线区域内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曲线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
[0125]
第二确定模块1005,用于对于两个直方图区域中的任一直方图区域,基于中性灰与直方图区域内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直方图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
[012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整模块1003,包括:
[0127]
第一确定单元1101,用于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中性灰,确定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0128]
第二确定单元1102,用于从第二曲线图中确定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
[0129]
调整单元1103,用于将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目标背光亮度。
[0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101,用于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确定多个第一备选亮度,第一备选亮度对应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将多个第一备选亮度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第二备选亮度;在第二备选亮度小于中性灰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备选亮度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0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装置还包括:
[0132]
第三确定模块1006,用于在第二备选亮度不小于中性灰的情况下,将第二备选亮度所属的亮度组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
[0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装置还包括:
[0134]
第二获取模块1007,用于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第三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0135]
第二采样模块1008,用于基于中性灰,对第三曲线图和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得到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
[0136]
存储模块1009,用于存储目标图像、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
[01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装置还包括:
[0138]
第二调整模块1010,用于基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
[0139]
显示模块1011,用于基于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以及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显示目标图像。
[0140]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装置,通过基于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分别对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和第一亮度直方图进行上采样,能够基于图像中像素的亮度,较为准确的对第一亮度直方图和第一曲线图进行扩充,得到采样点更多的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由于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用于指示目标图像的亮度与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第二亮度直方图和第二曲线图中丰富的采样点,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该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该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
[014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装置在运行应用程序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装置与背光调整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0142]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能够被配置为终端或者服务器,当计算机设备被配置为终端时,可以由终端作为执行主体来实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计算机设备被配置为服务器时,可以由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来实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通过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来实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43]
图1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200的结构示意图。
[0144]
终端1200包括有: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2。
[0145]
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2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2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可以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的交互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0146]
存储器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2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该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1201所具有以实现本技术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整方法。
[0147]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2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2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外围设备接口12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203相连。可选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1204、显示屏1205、摄像头组件1206、音频电路1207和电源1208中的至少一种。
[0148]
外围设备接口12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外围设备接口12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外围设备接口12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0149]
射频电路12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12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12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12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12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12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定。
[0150]
显示屏12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12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12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12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2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12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05可以为一个,设置在终端12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2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12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12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12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0151]
摄像头组件12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12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1200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1200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2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温闪光灯。双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温下的光线补偿。
[0152]
音频电路12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2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12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200的不同部位。
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1201或射频电路12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12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0153]
电源1208用于为终端12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1208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1208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0154]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2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209。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209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1210、陀螺仪传感器1211、压力传感器1212、光学传感器1213以及接近传感器1214。
[0155]
加速度传感器1210可以检测以终端12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210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12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210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显示屏12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1210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0156]
陀螺仪传感器1211可以检测终端12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1211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1210协同采集用户对终端1200的3d动作。处理器12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1211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0157]
压力传感器1212可以设置在终端1200的侧边框和/或显示屏12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1212设置在终端12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终端12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1201根据压力传感器1212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1212设置在显示屏12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1201根据用户对显示屏12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0158]
光学传感器1213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213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显示屏1205的显示亮度。可选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显示屏12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显示屏12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213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1206的拍摄参数。
[0159]
接近传感器1214,也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终端12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1214用于采集用户与终端12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1214检测到用户与终端12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1201控制显示屏12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1214检测到用户与终端12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1201控制显示屏12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016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2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016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
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该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背光调整方法。
[0162]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的背光调整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可被部署在一个终端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终端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终端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终端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016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164]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包括: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将所述第一曲线图划分为两个曲线区域,将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划分为两个直方图区域;对所述两个曲线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所述第二曲线图;对所述两个直方图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上采样,得到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所述两个曲线区域中的任一曲线区域,基于所述中性灰与所述曲线区域内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所述曲线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对于所述两个直方图区域中的任一直方图区域,基于所述中性灰与所述直方图区域内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所述直方图区域进行上采样的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包括:基于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和所述中性灰,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确定所述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将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目标背光亮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和所述中性灰,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包括:基于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确定多个第一备选亮度,所述第一备选亮度对应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将所述多个第一备选亮度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第二备选亮度;在所述第二备选亮度小于所述中性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亮度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备选亮度不小于所述中性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备选亮度所属的亮度组中最大的亮度确定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亮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三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三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三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基于所述中性灰,对所述第三曲线图和所述第三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下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存储所述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基于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亮度以及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显示所述目标图像。9.一种背光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所述第一曲线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的亮度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亮度之间的关系;第一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段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曲线图以及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一亮度直方图;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中性灰,对所述第一曲线图和所述第一亮度直方图分别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曲线图和第二亮度直方图;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亮度直方图,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显示目标图像时合适的背光亮度,从而调整显示屏显示目标图像时的背光亮度,相比于显示任何图像,都将背光亮度调至最大的情况,能够降低功耗。能够降低功耗。能够降低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

程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合肥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4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2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96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亮度   直方图   曲线图   目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