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行两用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动辅助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坐行两用杖。


背景技术:



2.按,无论一般人、年长者或行动稍有不便者在外出时,皆有可能会携带拐杖、登山杖、手杖或雨伞作为行走时之支撑器具,以达到省力之功能。
3.然而,拐杖、登山杖、手杖或雨伞等器具,仅能提供行走时支撑之用。如果使用者在行走至半路而欲坐下休息时,此时拐杖、登山杖、手杖或雨伞便毫无用处。导致使用者只能到附近商家之座椅上借坐,或寻路边有无可供乘坐之物体坐下,但通常要到可供坐下之物体并不容易,使得使用者无法立即获得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坐行两用杖,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坐行两用杖,包含有:
7.一杖身,所述杖身之顶部外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固定插孔及一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呈轴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固定插孔之上方;
8.一坐握垫体,具有一位在一端位置之握持部及一与所述握持部连接而位在另一端位置之坐垫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坐垫部间形成有一握孔,所述坐垫部之自由端往内轴向延伸有一枢转槽,所述坐垫部之内部并于所述枢转槽延伸之末端位置再轴向延伸有一连通之立插孔,所述坐垫部之内部并于所述枢转槽之径向延伸有一连通之平插孔,所述枢转槽之一侧为一呈开放状之枢转开口,所述坐垫部之外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连通所述枢转槽之枢接插孔;
9.一弹力件,系置于所述杖身内;
10.一固定件,系插入于所述杖身之固定插孔中,并与所述弹力件之底端连结;
11.一穿置件,所述杖身之顶部系穿入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枢转槽内,由所述穿置件穿入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枢接插孔及所述杖身之长条孔中,并与所述弹力件之顶端连结,使所述穿置件得于所述长条孔中位移,由所述弹力件提供所述坐握垫体往所述杖身方向移动之弹力,而使所述坐握垫体可受外力作用而相对所述杖身于一呈直立状之握持位置至一呈平放状之坐垫位置间进行活动地枢转及定位;
12.当所述坐握垫体位于握持位置时,所述杖身之顶端系插入于所述立插孔中;当所述坐握垫体位于坐垫位置时,所述杖身之顶端系插入于所述平插孔中。
13.特别的,所述杖身具有一顶管、一底管及多数沿同一轴向以可相互拆离地方式套接在所述顶管与所述底管之间的中间管,所述固定插孔与所述长条孔系径向贯穿所述顶管之外周面;所述弹力件系置于所述顶管内。
14.特别的,更包含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系连接于所述杖身之底端上。
15.特别的,所述底座系呈单柱型。
16.特别的,所述底座系呈多柱型。
17.特别的,所述弹力件为一拉伸弹簧。
18.特别的,所述固定件为一插销。
19.特别的,所述穿置件为一螺栓与一螺帽之组合。
20.特别的,所述立插孔与所述平插孔间呈90度夹角。
21.特别的,更包含有一绳套,所述绳套系结合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握持部上,且局部露出于外界。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实用新型的坐行两用杖,当该坐握垫体位于握持位置时,该杖身之顶端插入于该立插孔中;当该坐握垫体位于坐垫位置时,该杖身之顶端插入于该平插孔中;可供使用者于行走时进行支撑及提供暂时性之乘坐功效。
附图说明
24.第一图系本创作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25.第二图系第一图所示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26.第三图系第一图所示实施例之局部构件透视示意图。
27.第四图至第七图系第一图所示实施例之操作示意图。
28.第八图系本创作所提供另一实施态样之立体组合图。
29.第九图系本创作所提供又一实施态样之局部构件透视示意图。
30.第十图系第九图所示实施态样之操作示意图。
31.图中标号:
32.杖身10
33.顶管11固定插孔111
34.长条孔112底管12
35.中间管13
36.底座20
37.坐握垫体30
38.握持部31坐垫部32
39.枢转槽321立插孔322
40.平插孔323枢转开口324
41.枢接插孔325握孔33
42.弹力件40
43.固定件50
44.穿置件60
45.螺栓61螺帽62
46.绳套70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请参阅第一图至第七图,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之坐行两用杖100,主要包含有一杖身10、一底座20、一坐握垫体30、一弹力件40、一固定件 50及一穿置件60,其中:
49.请参阅第一图及第二图,该杖身10,由多数之管体沿同一轴向所套接而成。该杖身10具有一顶管11、一底管12及多数沿同一轴向以可相互拆离地方式套接在该顶管11与该底管12之间的中间管13。该顶管11位于整个杖身 10之顶部,该顶管11之外周面上径向(即横向)贯穿有一固定插孔111,该顶管11之外周面上径向(即横向)贯穿有一长条孔112,该长条孔112呈轴向延伸且位于该固定插孔111之上方。
50.请参阅第一图及第二图,该底座20,连接于该杖身10之底管12底端上,该底座20具适当之弹性。
51.请参阅第一图至第三图,该坐握垫体30,一体制成。该坐握垫体30具有一位在一端位置之握持部31及一与该握持部31一体连接而位在另一端位置之坐垫部32。该握持部31与该坐垫部32间形成有一握孔33,该握孔33可供人体之手指穿过而由手掌抓握在该握持部31上。该坐垫部32之自由端往内轴向延伸有一枢转槽321,该坐垫部32之内部并于该枢转槽321延伸之末端位置再轴向延伸有一立插孔322,该立插孔322与该枢转槽321呈轴向连通,该坐垫部32之内部并于该枢转槽321之径向延伸有一平插孔323,该平插孔 323与该枢转槽321呈径向连通,该枢转槽321之一侧为一呈开放状之枢转开口324,由该枢转开口324将该枢转槽321之侧边与外界加以连通。该坐垫部 32之外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连通该枢转槽321之枢接插孔325。
52.请参阅第一图及第四图至第六图,该弹力件40,为一拉伸弹簧。该弹力件40置于该杖身10之顶管11内。
53.请参阅第一图及第四图至第六图,该固定件50,为一插销。该固定件50 插入于该杖身10之固定插孔111中,并与该弹力件40之底端连结(即由该固定件50穿过该弹力件40之底端)。
54.请参阅第一图、第二图及第四图至第六图,该穿置件60,为一螺栓61与一螺帽62之组合。该杖身10之顶管11穿入于该坐握垫体30之枢转槽321 内,由该穿置件60穿入于该坐握垫体30之枢接插孔325及该杖身10之长条孔112中,并与该弹力件40之顶端连结(即由该穿置件60穿过该弹力件40 之顶端)。以由该穿置件60将该杖身10与该坐握垫体30以可活动地加以连结,使该坐握垫体30可相对该杖身10于一握持位置至一坐垫位置间进行活动地枢转变换。
55.是以,上述即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坐行两用杖100之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之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
56.当欲将本创作作为手杖使用时,如第二图及第四图所示。首先,将该坐握垫体30枢转至呈直立状,由该弹力件40提供拉力,而将该坐握垫体30往该杖身10方向拉动,使该杖身10之顶管11顶端会插入于该坐握垫体30之立插孔323中(如第四图所示),而使该坐握垫体
30此时呈直立状而被固定于握持位置,此时便可由使用者之手指穿过该坐握垫体30之握孔33,而由手掌抓握在该坐握垫体30之握持部31上,使能由本创作作为手杖使用。
57.当使用者在外出行走一段时间后,如需要暂时休息时,便可稍加施力地向上拉动该坐握垫体30(或下拉该杖身亦可),使该穿置件60于该长条孔 112内向上移动,而让该杖身10之顶管11脱出于该立插孔322外(如第五图所示)。接着,便可90度(该立插孔与该平插孔呈90度夹角)转动该坐握垫体30,使该杖身10之顶管111此时对应于该坐握垫体30之平插孔323(如第六图所示),接着再放开该坐握垫体30,以由该弹力件40提供该坐握垫体 30往该杖身10方向移动之弹力,而将该杖身10之顶管11顶端插入于该坐握垫体30之平插孔323内,而使该坐握垫体30呈平放状而固定在坐垫位置,以供用户之臀部坐在呈平放状而固定在坐垫位置之坐握垫体30上(如第七图所示),并由该杖身10支撑在地面上。
58.由于本创作之坐握垫体30可利拉、转、放之简易动作,而在呈直立状之握持位置至呈平放状之坐垫位置间进行型态之转换与固定,以可作为手杖使用亦可作为临时之座椅使用,而让本创作之适用范围大增,并增进使用上之便利性,增加市场之竞争力。
59.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中,该底座20系以单柱型之型态呈现。但,实际上,如第八图所示,该底座20亦可为多柱型之型态呈现,而能增加行走时及乘坐时之支撑性。
60.其次,本创作可更包含有一绳套70,如第九图所示,该绳套70结合于该坐握垫体30之握持部31上,且局部露出于外界,以供使用者之手部穿入,而能防止本创作自使用者手上滑脱之情事发生。
61.再者,由于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杖身10由顶管11、底管12与中间管13 所套接而成。因此,在使用者回家后或欲外出时亦可将该杖身10进行拆离,并由该绳套70束紧在该顶管11、底管12与中间管13上(如第十图所示),以减少长度而利于收纳在家中或收纳在包包内,而能增进本创作之便利性。特别说明,为免拆离后之顶管、底管与中间管发生散开之情形。亦可在该杖身之内部设置一绳体(图中未示),以防止该顶管、底管与中间管发生散开之情形
6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杖身,所述杖身之顶部外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固定插孔及一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呈轴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固定插孔之上方;一坐握垫体,具有一位在一端位置之握持部及一与所述握持部连接而位在另一端位置之坐垫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坐垫部间形成有一握孔,所述坐垫部之自由端往内轴向延伸有一枢转槽,所述坐垫部之内部并于所述枢转槽延伸之末端位置再轴向延伸有一连通之立插孔,所述坐垫部之内部并于所述枢转槽之径向延伸有一连通之平插孔,所述枢转槽之一侧为一呈开放状之枢转开口,所述坐垫部之外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连通所述枢转槽之枢接插孔;一弹力件,系置于所述杖身内;一固定件,系插入于所述杖身之固定插孔中,并与所述弹力件之底端连结;一穿置件,所述杖身之顶部系穿入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枢转槽内,由所述穿置件穿入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枢接插孔及所述杖身之长条孔中,并与所述弹力件之顶端连结,使所述穿置件得于所述长条孔中位移,由所述弹力件提供所述坐握垫体往所述杖身方向移动之弹力,而使所述坐握垫体可受外力作用而相对所述杖身于一呈直立状之握持位置至一呈平放状之坐垫位置间进行活动地枢转及定位;当所述坐握垫体位于握持位置时,所述杖身之顶端系插入于所述立插孔中;当所述坐握垫体位于坐垫位置时,所述杖身之顶端系插入于所述平插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杖身具有一顶管、一底管及多数沿同一轴向以可相互拆离地方式套接在所述顶管与所述底管之间的中间管,所述固定插孔与所述长条孔系径向贯穿所述顶管之外周面;所述弹力件系置于所述顶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系连接于所述杖身之底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系呈单柱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系呈多柱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件为一拉伸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插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置件为一螺栓与一螺帽之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插孔与所述平插孔间呈90度夹角。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行两用杖,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绳套,所述绳套系结合于所述坐握垫体之握持部上,且局部露出于外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坐行两用杖,包括一杖身,具有一固定插孔及一长条孔;一坐握垫体,具有一握持部、一坐垫部及一握孔,坐垫部轴向延伸有一枢转槽,枢转槽轴向具有一连通之立插孔,枢转槽径向具有一连通之平插孔,坐垫部之外表面上径向贯穿有一枢接插孔;一弹力件,置于杖身内;一固定件,插入于固定插孔中,与弹力件之底端连结;一穿置件,穿入于枢接插孔及长条孔中,与弹力件之顶端连结,坐握垫体可受外力作用而相对该杖身于一呈直立状之握持位置至一呈平放状之坐垫位置间进行活动地枢转及定位;可供使用者于行走时进行支撑及提供暂时性之乘坐功效。性之乘坐功效。性之乘坐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

李明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毅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9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插孔   有一   坐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