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作为高输出功率、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广泛地利用具备将正极与负极夹隔着间隔件相面对配置的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将正极与负极夹隔着间隔件对置配置的电极体,该间隔件包含多孔基材和配置于上述多孔基材的至少一面上的耐热性多孔膜,上述耐热性多孔膜的空隙率为55%以上。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6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间隔件的耐热性多孔膜存在有与电极(特别是电极的边缘部分)摩擦后其一部分从多孔基材滑落的问题。另外,若为了抑制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而提高粘结剂的含量,则有因粘结剂堵塞多孔基材的孔而使充放电循环特性降低的问题。
9.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的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多孔基材和配置于上述多孔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上述耐热性多孔膜包含填料和粘结剂,与上述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上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a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上述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上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b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
12.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电极和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
附图说明
15.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意剖视图。
16.图2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间隔件的示意剖视图。
17.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间隔件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9.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意剖视图。图1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正极11与负极12夹隔着间隔件13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14、非水电解质、分别配置于电极体14的上下的绝缘板18、19和收容上述构件的电池外壳15。电池外壳15包括有底圆筒形状的外壳主体16和封堵外壳主体16的开口部的封口体17。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是卷绕型的电极体14,而是正极与负极夹隔着间隔件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等。另外,作为电池外壳15,可以例示出圆筒形、方形、硬币形、纽扣形等金属制外壳、将树脂片层压而形成的软包(pouch)型等。
20.外壳主体16例如为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制容器。在外壳主体16与封口体17之间设有衬垫28,确保电池内部的密闭性。外壳主体16具有例如侧面部的一部分向内侧鼓出而成的支承封口体17的鼓出部22。鼓出部22优选沿着外壳主体16的圆周方向以环状形成,以其上表面来支承封口体17。
21.封口体17具有从电极体14侧起依次层叠有滤片23、下阀体24、绝缘构件25、上阀体26以及帽27的结构。形成封口体17的各构件例如具有圆板形或环形,除去绝缘构件25以外的各构件相互电连接。下阀体24与上阀体26在各自的中央部相互连接,在各自的周缘部之间夹设有绝缘构件25。若因内部短路等所致的放热而使二次电池10的内压升高,则例如下阀体24以将上阀体26向帽27侧顶起的方式发生变形而断裂,下阀体24与上阀体26之间的电流路径被阻断。若内压进一步升高,则上阀体26断裂,气体从帽27的开口部排出。
22.图1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中,安装于正极11的正极引线20穿过绝缘板18的贯穿孔后向封口体17侧延伸,安装于负极12的负极引线21穿过绝缘板19的外侧后向外壳主体16的底部侧延伸。正极引线20利用焊接等连接于作为封口体17的底板的滤片23的下表面,与滤片23电连接的作为封口体17的顶板的帽27成为正极端子。负极引线21利用焊接等连接于外壳主体16的底部内表面,外壳主体16成为负极端子。
23.正极11例如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集电体例如可以使用铝等在正极的电位范围中稳定的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膜等。另外,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另外,适合包含导电材料、粘结剂。
24.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举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锂镍锰复合氧化物、锂镍钴复合氧化物等,可以向这些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添加al、ti、zr、nb、b、w、mg、mo等。
25.作为导电材料,可以单独地或者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等碳粉末。
26.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氟系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27.负极12例如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于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例如可以使用铜等在负极的电位范围中稳定的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膜等。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另外,适合包含粘结剂等。
28.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能够吸留和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在石墨以外,还可
以使用难石墨性碳、易石墨性碳、纤维状碳、焦炭及炭黑等。此外,作为非碳系材料,可以使用硅、锡及以它们为主的合金、氧化物。
29.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举出氟系树脂、pan、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聚丙烯酸(paa)或其盐、聚乙烯醇(pva)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30.图2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间隔件的示意剖视图。图2所示的间隔件13具有多孔基材30和配置于多孔基材30的两面的耐热性多孔膜32。因而,配置于多孔基材30的一个面的耐热性多孔膜32与正极11相面对(接触),配置于多孔基材30的另一个面的耐热性多孔膜32与负极12相面对(接触)。为了防止正负极间短路,将间隔件13设计为与电极(正极11、负极12)相比宽度、长度均更大。因而,在制作电极体14时,若将电极与间隔件13重叠,则会成为间隔件13从电极中伸出的形态。需要说明的是,耐热性多孔膜32只要配置于多孔基材30的至少一个表面即可。
31.多孔基材30是具有离子透过性及绝缘性的多孔片,例如由微多孔薄膜、织布、无纺布等形成。多孔基材3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等聚烯烃、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聚酯、纤维素等。多孔基材30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层叠结构。多孔基材3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3μm~20μm的范围。
32.对于多孔基材30的空孔率,从锂离子透过性等方面考虑,例如优选为30%~70%的范围。利用下述的方法测定多孔基材30的空孔率。
33.(1)将基材的10个部位冲裁为直径2cm的圆形,分别测定冲裁出的基材的小片的中心部的厚度h、质量w。
34.(2)根据厚度h、质量w,求出10片小片的体积v、质量w,由以下的算式算出空孔率ε。
35.空孔率ε(%)=((ρv-w)/(ρv))
×
100
36.ρ:形成基材的材料的密度
37.多孔基材30的平均孔径例如优选为0.02μm~0.5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03μm~0.3μm的范围。多孔基材30的平均孔径使用能够进行基于泡点法(jis k3832、astm f316-86)的细孔直径测定的孔径分析仪(perm porometer)(西华产业制)测定。
38.耐热性多孔膜32包含填料和粘结剂。通过使间隔件13具有耐热性多孔膜32,例如在温度升高时增大的间隔件13的内部应力得到缓解,因此可以获得抑制间隔件13的热收缩的效果。其结果是,例如能够防止诱发正负极间短路。耐热性多孔膜3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μm~10μm的范围。
39.通过在耐热性多孔膜32中包含填料,例如能够对耐热性多孔膜32赋予抑制热收缩的效果。填料的熔点或热软化点例如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填料例如可以举出金属氧化物粒子、金属氮化物粒子、金属氟化物粒子及金属碳化物粒子等。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镍、氧化硅、氧化锰等。作为金属氮化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氮化钛、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镁、氮化硅等。作为金属氟化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氟化铝、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等。作为金属碳化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钛、碳化钨等。另外,填料可以是沸石(m
2/no·
al2o3·
xsio2·
yh2o、m为金属元素、x≥2、y≥0)等多孔铝硅酸盐、滑石(mg3si4o
10
(oh)2)等层
状硅酸盐、钛酸钡(batio3)、钛酸锶(srtio3)等矿物等。需要说明的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40.填料的bet比表面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m2/g~20m2/g的范围,更优选为3m2/g~15m2/g的范围。填料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0.1μm~5μm,更优选为0.2μm~1μm的范围。
41.粘结剂具有将各个填料之间、以及将填料与多孔基材30粘接的功能。由于该粘结剂的作用,多孔基材30与耐热性多孔膜32之间的剥离强度提高。粘结剂例如可以举出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聚丙烯酸(paa)或其盐、聚乙烯醇(pva)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42.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间隔件的示意俯视图。图3所示的间隔件13显示出形成卷绕型的电极体14之前的状态。在间隔件13的一个面配置正极11,在另一个面配置负极12,并将它们沿长度方向卷绕,由此得到卷绕型的电极体14。
43.图3所示的虚线框是在间隔件13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表面配置了电极(正极或负极)时的电极的外形。因而,图3所示的虚线框的一个长边为与配置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表面的电极(正极或负极)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分(即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另一个长边为与配置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表面的电极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2。另外,图3所示的虚线框的一个短边为与配置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表面的电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分(即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个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b1,另一个短边为与配置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表面的电极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b2。另外,图3的符号i是指耐热性多孔膜3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分,符号ii是指耐热性多孔膜3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部分,符号iii是指耐热性多孔膜3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分,符号iv是指热性多孔膜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边缘部分。
44.此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b1、b2)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而言,粘结剂的含有率高。换言之,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相比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b1、b2)的至少一部分而言,粘结剂的含有率低。所谓电极的中央部分,是电极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中心部。
45.耐热性多孔膜32的滑落因与电极的摩擦而发生,然而主要因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的摩擦而发生。因而,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b1、b2)易于滑落。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b1、b2)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因此对置部的耐热性多孔膜32具有高密合性。因而认为,即使产生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的摩擦,也能够抑制耐热性多孔膜32的滑落。另一方面,由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相比于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b1、b2)的至少一部分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低,因此能够抑制粘结剂所致的多孔基材30的孔的堵塞。由此认为,充放电时的非水电解质的移动不易受到阻碍,因此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46.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而言粘结剂的含有率高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可以是对置部a1、a2、b1、b2中的至少1个,也可以是对置部a1的一部分、对置部a2的一部分、对置部b1的一部分、对置部b2的一部分中的至少1个。
47.在卷绕型的电极体的情况下,通常将1片电极片沿着长度方向裁割而制成多个长条状的电极,因此易于在电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即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边缘部分)产生毛刺。因而,在卷绕型的电极体的情况下,优选与电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1、a2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而言,粘结剂的含有率高。
48.在层叠型的电极体等情况下,通常将一片电极片冲裁为规定的形状(矩形、圆形等),制作多个电极,因此易于在电极的边缘部分的各处产生毛刺。因而,在层叠型的电极体的情况下,优选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所有对置部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而言,粘结剂的含有率高。
49.上文为一例,在任一电极体的情况下,只要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即可。
50.另外,对于耐热性多孔膜32中含有的粘结剂的含有率而言,可以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朝向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分阶段地或连续地变高。另外,对于耐热性多孔膜32中含有的粘结剂的含有率而言,可以从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朝向耐热性多孔膜32的边缘部分阶段地或连续地变高,也可以变低,也可以不发生变化地保持相同。
51.对于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含有的粘结剂的含有率而言,从高效地抑制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等方面考虑,例如优选为5质量%~15质量%的范围。另外,对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中含有的粘结剂的含有率而言,从高效地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的降低等方面考虑,例如优选为1质量%~10质量%的范围。
52.对间隔件13的制作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制备包含填料、粘结剂等的第1浆料。另外,制备与第1浆料同样地包含填料、粘结剂等、然而与第1浆料相比粘结剂的含有率高的第2浆料。此后,例如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以包含对置部a1的宽度、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地将第2浆料涂布于多孔基材的表面,并且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i以包含对置部a2的宽度、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地将第2浆料涂布于多孔基材的表面。另外,将第1浆料涂布于第2浆料的涂布空间之间的多孔基材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1浆料与第2浆料的涂布可以同时地进行,也可以分别地进行。在涂布后,干燥规定时间,由此可以获得在多孔基材的表面形成有耐热性多孔膜的间隔件。
53.非水电解质包含非水溶剂和电解质盐。非水电解质并不限定于液体电解质,可以是使用了凝胶状聚合物等的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盐,例如可以使用lifsi、litfsi、libf4、lipf6等锂盐。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乙酸甲酯(ma)、丙酸甲酯(mp)等酯类,醚类,腈类,酰胺类以及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等。非水溶剂可以含有将上述这些溶剂的氢的至少一部分用氟等卤素原子取代了的卤素取代物。
54.作为卤素取代物,例如可以举出氟代碳酸亚乙酯(fec)等氟化环状碳酸酯、氟化链状碳酸酯、氟代丙酸甲酯(fmp)等氟化链状羧酸酯等。
55.下面,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56.实施例
57.《实施例》
58.[间隔件的制作]
[0059]
在水溶剂中,将粒径0.5μm的二氧化钛(tio2)、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以95:0.5:4.5的质量比使用混合机混合,制备出固体成分30%的耐热性多孔膜用的第1浆料。另外,在水溶剂中,将粒径0.5μm的二氧化钛(tio2)、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以95∶0.5∶9.5的质量比使用混合机混合,制备出固体成分30%的耐热性多孔膜用的第2浆料。
[0060]
使用条纹(stripe)涂布机,将所制备的第1浆料及第2浆料涂布于聚乙烯制的多孔基材的两面。具体而言,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以包含对置部a1的宽度将第2浆料涂布于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的多孔基材的一个表面,并且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i以包含对置部a2的宽度将第2浆料涂布于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的多孔基材的一个表面。另外,与第2浆料的涂布同时地在第2浆料的涂布空间之间的多孔基材的表面涂布第1浆料。涂布后,干燥规定时间。对多孔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也同样地涂布第1浆料及第2浆料并进行干燥。如此所述地操作,得到在多孔基材的两面形成有耐热性多孔膜的间隔件。
[0061]
[正极的制作]
[0062]
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中,将以lini
0.8
co
0.15
al
0.05
o2表示的正极活性物质、乙炔黑(ab)和平均分子量110万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以98∶1∶1的质量比使用混合机混合,制备出固体成分70%的正极合剂浆料。将该正极合剂浆料涂布于铝箔的两面并进行干燥后,使用辊子进行压延。如此所述地操作,得到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将该正极以规定的宽度裁割为长条状,作为实施例的正极使用。
[0063]
[负极的制作]
[0064]
将石墨粉末95质量份、si氧化物5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cmc)1质量份和适量的水混合,向该混合物中添加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1.2质量份和适量的水并混合,制备出负极合剂浆料。将该负极合剂浆料涂布于铜箔的两面并进行干燥后,使用辊子进行压延。如此所述地操作,得到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将该负极以规定的宽度裁割为长条状,作为实施例的负极使用。
[0065]
[非水电解质的制备]
[0066]
向将碳酸亚乙酯(ec)与碳酸二甲酯(dmc)以1∶3的体积比混合而得的混合溶剂100质量份中,添加碳酸亚乙烯酯(vc)5质量份,并以1摩尔/升溶解lipf6,由此制备出非水电解质。
[0067]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
[0068]
(1)在正极集电体安装正极引线,在负极集电体安装负极引线。此后,在间隔件的一个面,以使利用第2浆料形成的耐热性多孔膜与正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间隔件与正极的对准,另外,在间隔件的另一个面,以使利用第2浆料形成的耐热性
多孔膜与负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间隔件与负极的对准,将间隔件配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其后,将它们卷绕,制作出卷绕型的电极体。
[0069]
(2)在电极体的上下分别配置绝缘板,将负极引线焊接于外壳主体,将正极引线焊接于封口体,将电极体收容于外壳主体内。
[0070]
(3)向外壳主体内注入非水电解质后,将外壳主体的开口端部夹隔着衬垫用封口体密封。将其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71]
《比较例1》
[0072]
在间隔件的制作中,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以包含对置部a1的宽度将第1浆料涂布于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的多孔基材的一个表面,并且从图3所示的边缘部分ii以包含对置部a2的宽度将第1浆料涂布于从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分iii到边缘部分iv的多孔基材的一个表面。另外,与第1浆料的涂布同时地在第1浆料的涂布空间之间的多孔基材的表面涂布第2浆料,干燥规定时间。对多孔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也同样地涂布第1浆料及第2浆料并进行干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间隔件。
[0073]
此后,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中,在间隔件的一个面中,以使利用第1浆料形成的耐热性多孔膜与正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间隔件与正极的对准,在间隔件的另一个面中,以使利用第1浆料形成的耐热性多孔膜与负极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方式进行间隔件与负极的对准,将间隔件配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74]
《比较例2》
[0075]
在间隔件的制作中,在多孔基材的整个两面,涂布第1浆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间隔件。另外,使用所制作的间隔件,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76]
《比较例3》
[0077]
在间隔件的制作中,在多孔基材的整个两面,涂布第2浆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间隔件。另外,使用所制作的间隔件,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78]
[充放电循环特性]
[0079]
对实施例及各比较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0.3it的电流进行恒电流充电,直至达到4.2v后,以4.2v进行恒电压充电,直至电流达到0.05it。此后,以0.5it的电流进行恒电流放电,直至达到2.5v。将该充放电循环进行100个循环,求出容量保持率。将其结果汇总于表1中。
[0080]
容量保持率(%)=(第100次循环放电容量/第1次循环放电容量)
×
100
[0081]
在进行上述100个循环的充放电循环后,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分解,取出间隔件,通过目视确认有无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进行确认的电池的数为100个。将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的有无的结果汇总于表1中。
[0082]
[表1]
[0083][0084]
从表1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得到抑制,并且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也得到抑制。对此推测是因为,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因此耐热性多孔膜的密合性提高,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的摩擦等所致的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得到抑制。另外,推测是因为,与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相比于与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而言,上述粘结剂的含有率低,因此可以抑制多孔基材的孔由粘结剂堵塞而阻碍充放电时的非水电解质的移动的情况,从而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0085]
附图标记说明
[0086]
10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1正极,12负极,13间隔件,14电极体,15电池外壳,16外壳主体,17封口体,18、19绝缘板,20正极引线,21负极引线,22鼓出部,23滤片,24下阀体,25绝缘构件,26上阀体,27帽,28衬垫,30多孔基材,32耐热性多孔膜。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其具有多孔基材、和配置于所述多孔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且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所述耐热性多孔膜包含填料和粘结剂,与所述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所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a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所述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所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b而言,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其中,所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a的至少一部分中含有的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为5质量%~15质量%,所述耐热性多孔膜的对置部b中含有的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为1质量%~10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其中,所述耐热性多孔膜配置于所述多孔基材的两面。4.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所述电极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并且抑制耐热性多孔膜的滑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间隔件(13)具有多孔基材(30)和配置于多孔基材(30)的至少一个表面且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耐热性多孔膜(32)包含填料和粘结剂,与所述电极的边缘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A)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与所述电极的中央部分相面对的耐热性多孔膜(32)的对置部(B)而言,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所述粘结剂的含有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

鉾谷伸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2021.06.16

技术公布日:

2023/2/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3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9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多孔   耐热性   基材   电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