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低温烘烤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3.通常,气溶胶产生装置中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设置于发热体表面并与发热体电连接的电极。发热体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形成气溶胶;电极与电缆连接,以向发热体通电。目前,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缆与电极连接,这种接线方式稳定可靠,加工方便,但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金属材质的发热体,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缆与电极连接,一般只适合金属材质的发热体,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电极以及导电组件;其中,发热体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导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导电元件;所述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导电元件嵌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发热体之间,用于耦接电源组件;且所述导电元件具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电极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6.其中,具有弹性,并悬空设置于所述基座内的所述第一位置,且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7.其中,所述导电元件还包括导电主体;所述导电主体沿所述基座的内侧面的周向延伸,用于耦接电源组件;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导电主体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8.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包括:
9.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导电主体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10.抵接部,连接于所述弯折部背离所述导电主体的一端,并沿所述发热体的插接方向延伸。
11.其中,向所述发热体的插接方向倾斜,且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或
12.所述电连接部为导电片,且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导电本体一体成型。
13.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14.所述导电主体沿所述基座的径向方向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电连接部穿过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固定环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15.其中,所述基座的侧壁具有开孔,所述导电主体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孔暴露,用于耦接电源组件。
16.其中,所述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电极的极性不同;每一所述电极均与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电连接。
17.其中,多个所述电极沿所述发热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导电元件,多个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电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18.其中,每一所述导电元件包括多个电连接部;多个电连接部沿所述导电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多个电连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导电主体的预设区域。
19.其中,所述多个电极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发热体外,且多个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20.其中,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导电元件;一个所述导电元件呈闭环状且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连接部;所述多个电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21.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将所述导电元件固定于所述基座。
22.其中,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导电元件的部分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基座之间。
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上述所涉及的发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发热组件供电。
24.其中,所述导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发热体外,且多个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中只有一个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电源组件耦接。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发热组件通过设置发热体,以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同时,通过在发热体的表面设置电极,并使电极与发热体电连接,以向发热体通电。另外,通过设置导电组件,使导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导电元件;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基座内;导电元件嵌设于基座内并位于基座和发热体之间,以通过导电元件连接线缆进而耦接电源组件;进一步地,通过使导电元件具有电连接部,使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二位置时与电极抵接,从而使得电极能够通过导电组件的电连接部实现与线缆的电连接;且由于电连接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驱动力,进而使得电连接部与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由于线缆连接于导电元件,线缆与导电元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受发热体的温度的影响较小,且该连接方式对发热体的材质没有限制,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的拆解示意图;
29.图4为导电组件装配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a为电连接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简图;
31.图5b为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简图;
32.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发热组件10;电源组件20;发热体11;收容腔110;基体111;发热层112;电极12;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第三电极123;导电组件13;基座131;限位腔1310;开孔1311;卡槽1312;导电元件132;导电主体1321;第一卡接部132a;第二卡接部132b;电连接部1322;弯折部132a;抵接部132b;导电电路133;固定环14;卡扣141;限位槽142;顶壁142a;侧壁142b;卡接槽143。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41.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用于医疗、美容、保健、电子雾化等技术领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供使用者抽吸。其中,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茶叶、薄荷叶等植物叶类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当然,气溶胶生成制品也可为液体基质或
膏状基质,比如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药液等。
42.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发热组件10和电源组件20。其中,发热组件10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发热组件1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热组件10。电源组件20与发热组件10连接,用于向发热组件10供电。电源组件20包括干电池或锂电池等。当然,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壳体,壳体用于安装发热组件10和电源组件20。
43.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发热组件10,该发热组件10包括发热体11、电极12以及导电组件13。
44.其中,如图2或图3所示,发热体11可包括基体111和形成于基体111外表面的发热层112。基体111具有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侧壁;基体111的侧壁与底壁配合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作为基体111的收容腔110,收容腔110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另一个例子中,发热体11也可以不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发热体11可以伸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基体111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基体111可以是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以防止两个电极12短路。优选地,基体111可为透明石英。当然,基体111也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备,此时可在基体111表面涂覆绝缘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体111为圆柱状陶瓷管。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体111的内表面均指收容腔110的内壁面,基体111的外表面均指收容腔110的外壁面。
45.发热层112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当然,也可设置于基体111底壁的外表面,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发热层112也可形成于基体111的内表面。具体的,发热层112可采用丝印、溅射、涂敷、印刷等方式形成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其中,由于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不需要介质,加热效率较高,且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烘烤更加均匀。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发热层112具体可选用红外发热层,例如红外陶瓷涂层。红外发热层可为红外发热膜,红外发热膜的厚度和面积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红外发热层可以为金属层、导电陶瓷层或导电碳层。在具体实施例中,红外发热层通电时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收容腔110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红外加热波长2.5um~20um,针对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特点,通常加热温度需要350℃以上,能量辐射极值主要在3~5um波段。当然,发热层112还可以是发热膜;比如铜膜或铝膜等可以导电的膜。
46.如图2或图3所示,电极12呈弧形并整体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且沿发热体11的长度方向与发热层112间隔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极12的部分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即,电极12除设置于基体111侧壁的外表面的部分外,还包括其它部分,比如,电极12还包括设置于基体111的底壁的外侧面的部分,或者电极12还包括设置于基体111内部的部分;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具体的,发热组件10还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电路133;若干导电电路133与多个电极12一一对应连接,且沿发热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发热层112背离电极12的一端,以将电极12与发热层112连通,从而向发热层112供电,使发热层112通电后发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其中,导电电路133可呈直线型或曲线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极12的至少部分也可形成于基体111底壁的外表面并通过导电电路133与发热层112连接。
47.如图3所示,导电组件13包括基座131和导电元件132。基座131具有限位腔1310和与限位腔1310连通的开孔1311;开孔1311设置于限位腔1310的腔壁上。发热体11的部分插接于基座131的限位腔1310内。导电元件132嵌设于基座131的限位腔1310内,并沿基座131的径向方向位于基座131和发热体11之间,用于分别连接电极12和电源组件20。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4为导电组件装配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导电元件132的部分通过基座131上的开孔1311暴露,导电元件132通过开孔1311暴露的部分用于连接线缆,以通过线缆耦接电源组件20。其中,由于线缆与导电元件132的连接点位于基座131的开孔1311内,这样能够避免其它部件的刮蹭等对该连接点的可靠性造成影响;同时,将线缆与导电元件132连接,相比于将线缆直接连接于发热体11上的方案,能够降低因发热体11的温度过高导致线缆从发热体11上掉落问题的发生概率。
48.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极12的至少部分形成于发热体11底壁的外表面时,导电元件132的至少部分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位于基座131和发热体11之间,此时电极12与导电元件132位于发热体11的底壁的外表面的部分接触,并可在发热体11的重力作用下紧密抵接,有效增加了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49.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导电元件132包括导电主体1321和电连接部1322。其中,如图4所示,导电主体1321整体嵌设于基座131内,且沿基座131的内侧面的周向延伸,用于耦接电源组件20;基座131的内侧面指限位腔1310的侧壁的内表面。具体的,导电主体1321呈弧形状,并沿基座131的径向方向位于基座131和发热体11之间。电连接部1322连接于导电主体1321背离基座131的一侧,并在发热体11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二位置时与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抵接以实现导电元件132与电极12的电连接。
50.在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部1322具有弹性,其具体可为弹性导电薄片,比如具有弹性的铜合金、钢材等材料。如图3所示,电连接部1322具体悬空设置于导电主体1321背离基座131的一侧表面;且如图5a所示,图5a为电连接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简图;在发热体11未插入基座131时,电连接部1322具体处于第一位置;而如图5b所示,图5b为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简图;在发热体11插入基座131后,电连接部1322在发热体11的挤压下,电连接部1322发生弹性形变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电连接部1322具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弹性作用力,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之间通过该弹性作用力紧密接触,以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其中,在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卡接部132b相对于第一卡接部132a向基座131外发生形变,第二卡接部132b抵靠电极12并向电极12施加弹力,此时α小于α’;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卡接部132a相对于导电主体1321向基座131外发生形变,第一卡接部132a抵靠电极12并向电极12施加弹力,此时α大于α’。
51.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b,电连接部1322包括弯折部132a和抵接部132b;弯折部132a连接于导电主体1321背离基座131的一侧,且弯折部132a可以绕弯折部132a与导电主体1321的连接处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上下弯折,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抵接部132b连接于弯折部132a背离导电主体1321的一端,并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延伸,以便于与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接触。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发热体11的插入,以及避免发热体11在插入基座131的过程中对电连接部1322造成损坏,弯折部132a可朝向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倾斜,且弯折部132a与抵接部132b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
°

5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将导电元件132固定于基座131内,该发热组件10还包括固定环14,固定环14套设于基座131内,并与基座131固定连接,以将导电元件132固定于基座131。具体的,如图3所示,固定环14呈闭环状,并界定发热体11的插入空间;且固定环14的内径大于发热体11的外径,便于发热体11顺利通过固定环14安装到基座131上。具体的,如图3所示,固定环14朝向基座131的一侧可设置有卡扣141,基座131的侧壁对应卡扣141的位置可设置有卡槽1312,卡扣141嵌入卡槽1312以实现固定环14与基座131的固定连接。当然,固定环14与基座131还可通过卡箍、固定件等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53.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固定环14的外侧壁142b形成有限位槽142,导电元件132的导电主体1321卡接于限位槽142内,且如图4所示,导电主体1321具体沿基座131的径向方向位于固定环14与基座131之间,以通过固定环14和基座131进行夹持。其中,如图3所示,该限位槽142的轮廓与导电主体1321的形状匹配;且该限位槽142具体包括顶壁142a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42b;顶壁142a和两个侧壁142b均朝向基座131的侧壁的内壁面延伸。顶壁142a用于防止导电元件132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上下移动,两个侧壁142b用于防止导电元件132沿基座131的周向方向移动。
54.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导电主体1321上还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32a和/或第二卡接部132b,第一卡接部132a和第二卡接部132b沿发热体11的插接方向a相对设置在导电主体1321的两端,且均朝向背离基座131的方向延伸。
55.其中,第一卡接部132a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部132a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路径间隔设置。固定环14对应第一卡接部132a的位置还形成有与第一卡接部132a匹配的卡接槽143,导电主体1321的第一卡接部132a卡入卡接槽143,以进一步对导电元件132与固定环14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56.第二卡接部132b的周向尺寸与导电主体1321对应端部处的周向尺寸一致。当然,第二卡接部132b的周向尺寸也可小于导电主体1321对应端部处的周向尺寸;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132b也可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接部132b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路径间隔设置。在固定环14与基座131装配好之后,第二卡接部132b位于固定环14的底端与基座131的底壁的内壁面之间,以通过固定环14进一步对导电元件132进行夹持。
57.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环14对应电连接部1322的位置还开设有通孔,电连接部1322穿过固定环14上的通孔并位于固定环14背离基座131的一侧,以与插入的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接触实现连接。同时,通过使电连接部1322插接于固定环14的通孔内,能够对导电元件132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导电元件132掉出基座131或在基座131内的位置发生相对位移,导致电连接部1322与电极12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58.在该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10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可先将导电元件132与固定环14进行装配,然后将装配好的组件装入基座131内,使导电元件132的导电主体1321位于基座131与固定环14之间;之后,将发热体11插入固定环14所围设出的插入空间,并使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59.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10,通过设置发热体11,以收容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同时,通过在发热体11的表面设置电极12,并使电极12与发热体11电连接,以向发热体11通电。另外,通过设置导电组件13,使导电组件13包括基座131和导电元件132;发热体11的部分插接于基座131内;导电元件132嵌设于基座131内并位于基座131和发热体11
之间,以通过导电元件132连接线缆进而耦接电源组件20;进一步地,通过使导电元件132具有电连接部1322,使电连接部1322在发热体11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二位置时与电极12抵接,从而使得电极12能够通过导电组件13的电连接部1322实现与线缆的电连接;且由于电连接部1322处于第二位置时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驱动力,进而使得电连接部1322与电极1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由于线缆连接于导电元件132,线缆与导电元件13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受发热体11的温度的影响较小,且该连接方式对发热体11的材质没有限制,适用范围较广。
60.在具体实施例中,电极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极12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电极12的极性不同,极性不同的两个电极12分别为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分别连接电源组件20的正极和负极;且在具体实施例中,每一电极12均与一个导电组件13电连接,以保证每一电极12与线缆的连接可靠性。
6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电极12沿发热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于发热体11的第一端,发热体11的第一端插接于基座131内,以使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接触实现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一个导电组件13包括多个导电元件132,多个导电元件132沿基座13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界定出发热体11的插入空间;且多个导电元件132分别与多个电极12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极12与导电元件132的电连接。具体的,多个导电元件132可等间隔设置,多个导电元件132上的电连接部1322沿基座131的周向方向也等间隔分布,以在实现电连接的同时,使发热体11在基座131内受力对称,避免发热体11倾斜插接于基座131内导致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62.具体的,如图3所示,每一导电元件132可包括多个电连接部1322,多个电连接部1322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保证导电元件132与对应电极12的有效接触;同时,在电极12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方向的弧长较短只能与其中一个电连接部1322接触的情况下,在电极12与导电主体1321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且相对位移量在预设范围内时,也能保证电极12与对应的导电元件132的有效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其中,预设范围可为(n-1)*l
±
w;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对应导电元件132上电连接部1322的总数量的自然数,l为相邻两个电连接部1322之间的弧长;w为每一电连接部1322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方向的弧长。
63.当然,多个电连接部1322也可均匀分布于导电元件132的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可呈矩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多边形,以保证导电元件132与对应电极12的有效接触;同时,在电极12沿导电主体1321的延伸方向的弧长较短只能与其中一个电连接部1322接触的情况下,在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与导电主体1321发生相对位移,位移范围不超出预设区域时,也能保证电极12与对应的导电元件132的有效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其中,相对位移指电极12的当前位置相对于电极12的预设位置的位移。该预设位置为发热体11固定于基座131后,发热体11的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完全抵接的位置。
6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极12包括沿发热体11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弧形正电极12和弧形负电极12;一个导电组件13包括第一导电元件132和第二导电元件132;第一导电元件132与第二导电元件132对称布置,同时,每一导电元件13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电连接部1322,以保证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与导电元件132有效接触的同时,使发热体11受力对称,避免发生倾斜。
65.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其中,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11的结构示意图;多个电极12沿发热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电极12均沿发热体11的周向方向延伸并呈闭环状,以保证发热体11在基座131内沿基座131的周向无论如何旋转均可与电连接部1322有效接触,以实现二者的有效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3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导电组件13分别套设于发热体11外,且多个导电组件13分别与多个电极12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6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元件的结构示意图;每一导电组件13可包括一个导电元件132,一个导电元件132呈闭环状且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连接部1322,以使电连接部1322与发热体11抵接时,使发热体11能够受力对称。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电连接部1322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1322与发热体11电连接。该实施例所对应的导电元件132安装更加简单。
67.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组件13可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元件132,至少两个导电元件132中仅其中一个导电元件132连接线缆以耦接电源组件20,其它导电元件132则用于与发热体11弹性接触,不连接线缆,这样能够在简化工艺的同时保证发热体11的受力对称。具体的,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导电元件132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以及在基座131内的设置方式可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的相关实施例的文字描述,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该实施例所对应的导电元件132相比于图6所对应的导电元件132,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较低,降低了加工难度系数。
6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极12包括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分别为正电极和负电极,且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分别位于发热体11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发热层112位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与电源组件20连接。在该实施例以及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中,基座131的限位腔1310,其第一端可为开口端,第二端可为封闭端,即限位腔1310为开设在基座131上的凹槽结构,限位腔1310具有底壁;发热体11的第一端从限位腔1310的开口端插入基座131内,并可通过底壁对发热体11沿其插接方向a的插入位置进行限位,以保证发热体11上的电极12与电连接部1322之间的有效接触。当然,限位腔1310的第二端也可为开口端,但第二端的开口口径小于发热体11的外径,以对发热体11沿其插接方向a的位置进行限位。
69.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与图6对应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电极1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电极123,至少一个第三电极123位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之间,且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沿发热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23对应的导电组件13,其基座131具体呈中空环形结构,即基座131的限位腔13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开口端,且开口的口径均不小于发热体11的外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开口口径均大于发热体11的外径,以便于发热体11顺利插入基座131内,并避免基座131的侧壁对发热体11表面的发热层112或电极12造成剐蹭、划伤等损坏。
70.具体的,为了防止导电元件132和发热体11之间的装配误差过大,导致电极12无法与电连接部1322对准或者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基座131与发热体11之间还形成有限位部,以对发热体11与电连接部132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该限位部可为形成于基座131或发热体11上凸筋。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发热体11内收容的液体气溶胶生成制品泄露,可进一步使
该发热组件10包括密封介质,密封介质嵌设于发热体11与基座131之间,以密封发热体11与基座131之间的间隙。该密封介质可为耐高温的材料,比如硅胶或者胶水。
7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导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导电元件;所述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导电元件嵌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发热体之间,用于耦接电源组件;且所述导电元件具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电极抵接以实现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具有弹性,并悬空设置于所述基座内的所述第一位置,且在所述发热体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还包括导电主体;所述导电主体沿所述基座的内侧面的周向延伸,用于耦接电源组件;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导电主体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包括: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导电主体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抵接部,连接于所述弯折部背离所述导电主体的一端,并沿所述发热体的插接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发热体的插接方向倾斜,且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或所述电连接部为导电片,且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导电本体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主体沿所述基座的径向方向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电连接部穿过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固定环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侧壁具有开孔,所述导电主体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孔暴露,用于耦接电源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电极的极性不同;每一所述电极均与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沿所述发热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导电元件,多个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电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元件包括多个电连接部;多个电连接部沿所述导电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多个电连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导电主体的预设区域。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发热体外,且多个所
述导电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抵接以实现电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导电元件;一个所述导电元件呈闭环状且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连接部;所述多个电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部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将所述导电元件固定于所述基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导电元件的部分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基座之间。15.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发热组件供电。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导电元件中只有一个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电源组件耦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电极以及导电组件;其中,发热体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发热体的外表面,并与发热体电连接;导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导电元件;发热体的部分插接于基座内;导电元件嵌设于基座内并位于基座和发热体之间,用于耦接电源组件;且导电元件具有电连接部,电连接部在发热体的挤压下由第一位置切换至不同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二位置时与电极抵接以实现电连接。该发热组件不仅能够保证电极与线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对发热体的材质没有限制,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范围较窄的问题。范围较窄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刘小力 郭玉 梁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29

技术公布日:

2022/10/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7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基座   电极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