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设备及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计算设备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及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功耗越来越高,液冷散热作为相对高效的散热方式,已替代风冷散热,成为计算设备散热的主要趋势。
3.液冷散热系统中,计算设备的计算节点通过液冷管路机柜的供液管和回液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利用循环回路中流动的液体工质带走计算节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出液管流出的液体工质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含有蒸汽,为及时排出这部分气体避免出现气塞现象而影响散热性能,在机柜的出液管连接有排气阀,实际应用中通过排气阀排出液管中的液体工质携带的蒸汽。
4.通常,为了人为控制排气时,有些排气阀的排气口会用阀帽封堵,在排气操作时,需要手动拧开排气阀上的阀帽,以打开排气阀的排气口进行排气,排气完成后,再拧紧阀帽,关闭排气阀的排气口。实际应用中,由于出液管内外的气压差较大,拧松排气阀的阀帽进行排气操作时,出液管内的混合有蒸汽的液体工质容易从排气阀的排气口喷出,对操作人员、周边设备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不设置阀帽的排气阀排气时,也会发生因出液管内外气压差较大导致的喷液现象,对周边设备和环境也会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及液冷系统,通过结构优化,避免了回液管路在排气操作时工质液体的喷溅,提高了排气操作的安全性。
6.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包括机柜、计算节点和液冷管道设备,其中,计算节点和液冷管道设备位于机柜内;液冷管道设备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排气管路和回收容器,供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和计算节点,回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计算节点和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排气管路设置在回液管路上,并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的排气口与回收容器连接。实际应用中,计算节点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液冷工质带走,回液管路中因蒸汽积聚需要排气时,可经排气管路上的排气阀排出至回收容器,蒸汽的排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动路径中,有效避免了排气时工质液体的喷溅,规避排气对操作人员、周边设备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安全性得以提升。
7.基于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开关阀。这样,通过开关阀控制排气管路的通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确定排气的时机。
8.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将开关阀配置在回液管路和排气阀之间。这样可避免回液管路积压的蒸汽压力对排气阀造成不良影响。
9.基于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回收容器包括导流管,排气阀的排气口与导流管连通。利用导流管形成排气的蒸汽通路,蒸汽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冷凝形成液态,方便收集或排出。
10.示例性的,排气阀的排气口可以通过排气管与导流管连接,相关部件的布置灵活度较高;示例性的,排气阀的排气口也可以直接与导流管连接,集成度相对较高。
11.实际设置时,导流管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方便蒸汽在导流管内冷凝呈液体后流动排出;导流管还可设置在回液管路的旁侧,方便排气阀与导流管连接。
12.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回收容器还包括接液盘,该接液盘位于导流管的出口端。接液盘的设置方便回收经导流管排出的冷凝后的液体。
13.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排气阀包括阀本体和阀盖,阀本体包括排气接口部,排气接口部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阀盖与排气接口部密封连接,阀盖密封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回收容器连接。该结构设置方便对既有机柜进行改造,仅替换排气阀的阀盖即可,无需对整个排气阀进行更换,改造成本低。
14.实际应用中,排气阀也可不设置阀盖,仅设置阀本体,将阀本体的排气接口部直接或间接与回收容器连接。
15.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阀本体的排气接口部设有外螺纹部,阀盖设有与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内螺纹部和/或所述外螺纹部涂覆有螺纹胶。阀本体和阀盖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便检修,在内螺纹部和/或外螺纹部涂覆有螺纹胶,这样可确保阀盖和阀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排气时回液管路内的蒸汽从阀盖和阀本体的连接处喷出而对操作人员或周边设备或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16.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开关阀为手动阀或者电动阀。
17.具体应用中,开关阀设为手动阀,方便操作,无需其他结构配合;开关阀设为电动阀,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无人值守的应用场景。
18.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排气管路位于回液管路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位置。这样,方便回液管路中蒸汽的排出,也能避免排气时回液管路中的液冷工质流出。
19.实际设置时,回液管路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或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管段,具体将排气阀设置在回液管路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位置。
20.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该液冷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计算设备和冷却液分配单元,供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冷却液分配单元和计算设备连接,回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计算设备和冷却液分配单元连接,其中,在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收容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
阀,或者,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和开关阀。
21.液冷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回液管路中流动的液冷工质因带走计算设备的热量,温度相对较高,可能产生蒸汽,积聚的蒸汽可经排气管路上的排气阀排出至回收容器,蒸汽的排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动路径中,可避免排气时带出的液体工质喷溅,规避因喷溅造成的危害,有效提高了液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其中,排气管路上可以设置开关阀,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排气的时机。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背面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回液管路上设置排气阀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25.图4为具体应用场景中回液管路的排气路径示意图;
26.图5为具体应用中排气阀的阀本体和阀盖组装前的示意图;
27.图6为具体应用中排气阀的阀本体和阀盖组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及液冷系统,通过结构优化可避免排气操作时工质液体的喷溅,提高相关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29.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用于流通低温液冷工质,回液管路用于流通高温液冷工质,其中的液冷工质用于与计算设备进行热交换,比如对计算设备中的发热器件进行冷却等,液冷工质可以通过全浸泡的方式、或者喷射的方式等与设备的发热器件进行热交换,以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液冷系统一般还设有冷塔等制冷设备及用于分配液冷工质的冷却液分配单元,具体的,供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冷却液分配单元和计算设备,回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计算设备和冷却液分配单元,形成循环回路,利用制冷设备将由回液管路排出的高温液冷工质冷却形成低温液冷工质后,再通过供液管路流向计算设备,如此循环,实现对计算设备的发热器件的冷却。可以理解,这里的低温液冷工质和高温液冷工质是一个相对概念。
30.实际应用中,液冷工质可选用水,获取方便,价格低廉。
31.液冷工质的循环回路为相对封闭的状态,在回液管路中流动的液冷工质为与发热器件热交换后的相对高温的液冷工质,由于高温,在回液管路中流动的液冷工质中可能存在蒸汽,蒸汽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气塞现象,影响液冷工质在回液管路中流动的顺畅性,从而影响对计算设备的散热效果。
32.为了及时将回液管路中的蒸汽排出以及确保排气操作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在回液管路上设有排气通路,回液管路通过该排气通路连接有回收容器,该排气通路上设有排气阀。液冷系统正常工作时,回液管路中有积聚的蒸汽可经排气通路上设置的排气阀排出至回收容器,释放回液管路中的气压,这样,蒸汽的排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动路径中,即便会携带工质液体排出,也是通过排气通路流向回收容器,避免了向周边环境的喷溅,不会对操作人员、周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设备造成危害,安全性高。另外,排出的蒸汽在从排气通路流向回收容器的过程中还可冷凝成液体,收集后还可再利用。
33.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排气通路为实体管路结构,排气阀设置在该管路上;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排气通路只包括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即排气阀直接与回液管路连接。
3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前述与回液管路连接的排气通路上设置开关阀,利用开关阀导通或截断排气通路,这样,可通过开关阀的开关来控制排气的时机。
35.其中,与液冷系统中的液体工质进行换热的对象可以为计算设备的计算节点,在安装计算节点的机柜设置液冷循环的相关管路,通过液冷的方式对计算节点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以提高对计算节点的散热效率。
36.不失一般性,下面以采用液冷形式散热的计算设备为对象进行详细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
37.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以计算设备为散热对象的液冷系统的结构简示图。
38.本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0包括机柜110和计算节点120,机柜110包括柜体,计算节点120安装在机柜110的柜体内。
39.通常,一个机柜110内可安装有多个计算节点120,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四个计算节点120,当然,一个机柜110内也可仅安装一个计算节点120。实际安装时,如图1中示意,计算节点120可以以横插的形式安装在机柜110的柜体内;在其他应用中,计算节点120也可以以竖插的形式安装在机柜110的柜体内,还可以以斜插的形式安装在机柜110的柜体内。
40.计算节点120上的功率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提高计算节点120的能效,需要对其进行散热;其中,计算节点120上的功率器件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等。
41.本实施例中,机柜110设有液冷管道设备,液冷管道设备包括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供液管路111用于引入从机柜110的柜体外部流入的低温液冷工质,回液管路112用于引出与机柜110内安装的计算节点120热交换后的高温液冷工质。
42.机柜110的柜体设有多个计算节点120时,每个计算节点120可对应设有一个进液流路和一个出液流路,进液流路与供液管路111连接,出液流路与回液管路112连接,从供液管路111流出的低温液冷工质可经进液流路流入计算节点120内,与计算节点120的发热器件进行热交换后,变成高温液冷工质经出液流路流至回液管路112。
43.在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之间设有位于机柜110外部的外部换热设备200,以在机柜110和外部换热设备200之间形成液冷工质的循环回路,外部换热设备200可以为冷却液分配单元,用于分配液冷工质。具体的,供液管路111的输入端连接外部换热设备200的冷却液分配单元,供液管路111的输出端连接计算节点120,回液管路112的输入端连接计算节点120,回液管路112的输出端连接外部换热设备200的冷却液分配单元。从回液管路112流出的高温液冷工质可经外部换热设备200制冷后再次变为低温液冷工质,通过供液管路111流向各计算节点120,如此在计算设备100工作时确保对计算节点120的散热效果。
44.实际应用中,在上述循环回路上可以设置动力泵300等动力部件,以提供液冷工质的循环动力,图1中将动力泵300设置在外部换热设备200与供液管路111之间的液冷管路上,具体设置时,也可在外部换热设备200与回液管路112之间的液冷管路上设置动力泵300,当然,也可在前述两个液冷管路上均设置动力泵300,具体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45.请一并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机柜110的背面结构。
46.本实施例中,将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均设置在机柜110柜体的背面,两者可
通过卡箍等卡扣结构集成在一起,以方便检修和提高机柜110的集成度;将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设置在机柜110柜体的背面也不影响实际操作时对机柜110的柜门的打开或关闭。
4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设置在机柜110的侧面,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还可以分设在机柜110的柜体的不同壁部。
48.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机柜110的回液管路112在排气阀部位的局部示意图以及具体应用场景中回液管路的排气路径示意图。
49.本实施例中,机柜110的回液管路112上连接有排气阀115,排气阀115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116与回收容器连通,在回液管路112和排气阀115之间的连接管路113上设有开关阀114,该开关阀114用于导通或截断连接管路113,换言之,通过开关阀114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的切换,可使回液管路112和排气阀115之间的通路连通或切断。图3中开关阀114处于关闭状态,图4中开关阀114处于打开状态,图示中,开关阀114为手动阀,手动旋转开关执行件,来改变阀的启闭状态,图3中开关执行件处于水平位置,开关阀114关闭,将开关执行件旋转至图4所示的竖直位置时,开关阀114打开。
50.具体应用中,开关阀114可选用球阀,或者闸板阀等阀门。
51.计算设备100的计算节点120在运行作业时,计算节点120的发热器件会产生热量,与供液管路111引入的低温液冷工质进行热交换后,低温液冷工质的温度提高变为高温液冷工质,从回液管路112排出,在高温作用下,回液管路112内流动的液冷工质可能会携带有蒸汽,利用上述与回液管路112连接的排气阀115可将回液管路112内多余的蒸汽排出,以免蒸汽积聚在回液管路112内产生气塞现象,影响液冷工质循环的流畅性。
52.应用中,需要排气时,将开关阀114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回液管路112内液冷工质中的蒸汽经过连接管路113、排气阀115从排气管116流至回收容器,图4中的实线箭头示意了排气时的流动路线,即蒸汽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示意了回液管路112内液冷工质的流动方向。可以看出,蒸汽的排气路径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动路径中,蒸汽排出时,不会因为管路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产生工质液体喷溅的现象,即排气时工质液体不会向周边环境喷溅,避免了对操作人员、周边环境或者周边其他设备造成危害,安全系数高。
53.通常情况下,蒸汽向上流动,为避免排气时将回液管路112的液冷工质排出,排气阀115设置在回液管路112的最高点所在位置,以图2所示示例,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在管路连接时,供液管路111的上端接口可作为输入端,与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连接,供液管路111的下端接口可作为输出端,通过机柜110内的分配管路与各计算节点120连接,或者,可以在供液管路111自身上设置多个输出接口,分别与多个计算节点120连接,以将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分配的低温液冷工质输送至各计算节点120,对各计算节点120进行散热;回液管路112的上端接口可作为输入端,通过机柜110内的分配管路与各计算节点120连接,或者,回液管路112自身可设置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多个计算节点120连接,回液管路112的下端接口可作为输出端,与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连接,以将与各计算节点120换热后的高温液冷工质输送至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当然,管路连接时,也可将供液管路111的上端接口作为输出端,下端接口作为输入端,或者,将回液管路111的上端接口作为输出端,下端接口作为输入端。
54.将排气阀115连接在该回液管路112的顶端,如此,在排气时仅会有少量的液体工
质在蒸汽的携带作用下排出,不会将大量液体工质排出而影响液体工质的正常循环回路。
55.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的具体结构和布置,以及两者的接口设置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56.其中,排气阀115的工作原理为:回液管路112中的蒸汽溢出,沿回液管路112上升,进入排气阀115的阀腔,蒸汽会聚集在排气阀115的阀腔上部,随着阀腔内蒸汽的增多,压力上升,气体会使阀腔内的水面下降,排气阀115内部的浮球等浮体随水位下降,浮球的下降带动与其连接的杠杆机构动作,打开排气阀115的排气口,将气体排出,在气体排尽后,阀腔内的水位上升,浮体随之上升,再带动与其连接的杠杆机构动作,关闭排气阀115的排气口。
5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开关阀114直接配置在回液管路112和排气阀115之间,即取消连接管路113的设置。
58.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对排气没有影响,也可将开关阀114配置在排气管116上,即配置在排气阀115之后。总的来说,机柜110的回液管路112通过排气通路连接回收容器,在该排气通路上设有开关阀114和排气阀115即可,排气通路的具体组成形式不限。
59.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开关阀114,当回液管路112中积聚的蒸汽可以将排气阀115打开时,打开排气阀115的通路自动排气即可,不通过开关阀114来人为控制排气时机。
6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排气管116,直接将排气阀115的排气口与回收容器连接。
61.再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与排气管116连接的回收容器包括导流管117,排气管116内排出的蒸汽可经导流管117导出,具体可导出至计算设备100所在环境的排水结构等装置。蒸汽在排气管116和导流管117内流动时可冷凝形成液体,该液体可直接排出或者也可收集后再利用。
62.需要收集利用时,如图2所示,可在导流管117的出口端设置接液盘118,将排出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收集起来。
63.在具体方案中,导流管117可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排气管116与导流管117的上端连接,接液盘118设置在导流管117的下方,即导流管117的出口端,方便冷凝后的液体流动至接液盘118;其中,因为从排气阀115排出的蒸汽经过排气管116的缓冲作用后,喷液情形可以得到缓解,所以排气管116和导流管117之间的连接以及导流管117和接液盘118之间的连接可以不密封,对排气操作影响不大,以简化结构,方便组装;当然,实际应用中,根据排气管116的长度及排气情况等,也可将排气管116和导流管117密封连接。
64.具体应用中,排气管116可直接插装于导流管117,排气管116可设为柔性管,方便插入导流管117。
65.具体的,导流管117可设于回液管路112的旁侧,方便排气阀115与导流管117之间的连接。
66.本实施例中,排气阀115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连接管路113安装,方便检修或者更换。排气阀115和连接管路113还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来连接。
67.具体应用中,连接管路113可以与回液管路112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再连接。分体设置的连接管路113有利于对已有计算设备100及其机柜110进行改装应用,只需在现有的机柜110的回液管路和排气阀之间额外设置带有开关阀114的连接管路113,并设置与
排气阀连接的排气管116和回收容器即可,改造方便且改造成本低。
68.本实施例中,供液管路111和回液管路112均为相对独立于机柜110柜体的部件,通过连接件集成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机柜110的柜体上一体成型供液管路111和/或回液管路112。
69.请一并参考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排气阀组装前和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70.本实施例中,排气阀115包括阀本体1151和阀盖1152,阀本体1151包括排气接口部11511,阀盖1152与该排气接口部11511密封连接,排气管116与阀盖1152连接,对于已有设备的改造来说,只需替换排气阀115的阀盖1152即可,可节约改造成本。
71.阀本体1151和阀盖1152可通过螺纹副连接,螺纹副包括形成于阀盖1152的内螺纹部和形成于排气接口部11511的外螺纹部,实际组装时,在内螺纹部和/或外螺纹部涂覆有螺纹胶,以确保阀盖1152和阀本体1151连接的密封效果,避免排气时,蒸汽从阀盖1152和阀本体1151的连接处外泄而造成危害。
72.排气管116与阀盖1152的连接处也密封设置,具体可在连接处涂抹密封胶等方式实现密封。
73.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阀115也可只设有阀本体1151,取消阀盖1152设计,直接将排气管116与阀本体1151的排气接口部11511密封连接。
74.在前述实施例的介绍和图示中,液冷系统中的计算设备100以设有一个机柜110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机柜110,这些机柜110的供液管路111可以以并联方式与一个外部换热设备200连接,回液管路112也可以以并联方式与同一外部换热设备200连接,多个机柜110也可与两个以上的外部换热设备200配合,形成两个以上的液冷循环回路。
75.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机柜110也可与两个以上的外部换热设备200连接配合,即一个机柜110上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回液管路112,根据需要,每个回液管路112上设置前述用于排气的相关结构。
76.在前述实施例中,开关阀114以手动阀示意,随着自动控制的发展趋势,开关阀114也可以设为电动阀,以通过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电动阀的启闭,实现排气的自动化操作。
77.具体的,可以在回液管路112或液冷循环回路的其他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信息获知当前液冷循环回路中的液冷工质流动情况,以判断是否打开电动阀进行排气。
78.电动阀开启的压力条件与压力传感器在液冷循环回路的设置位置有关,具体可根据应用需求来设定。
79.在自动控制的基础上,电动阀还可以设为流量阀,即可通过阀开度的调节来控制排气情况,结合压力传感器反馈的液冷循环回路的压力信息情况来调节电动阀的开度。
80.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机柜、计算节点和液冷管道设备,其中,所述计算节点和所述液冷管道设备位于所述机柜内;所述液冷管道设备包括:供液管路、排气管路、回液管路和回收容器,所述供液管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冷却液分配单元,所述供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计算节点,所述回液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节点,所述回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分配单元,所述排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回液管路上,且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回收容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开关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配置在所述回液管路和所述排气阀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包括导流管,所述排气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导流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还包括接液盘,所述接液盘位于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阀本体和阀盖,所述阀本体包括排气接口部,所述排气接口部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所述阀盖与所述排气接口部密封连接,所述阀盖密封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回收容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接口部设有外螺纹部,所述阀盖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和/或所述外螺纹部涂覆有螺纹胶。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为手动阀或者电动阀。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设于所述回液管路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位置。10.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计算计算设备和冷却液分配单元,所述供液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分配单元,所述供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计算计算设备,所述回液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计算设备,所述回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分配单元;其中,在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收容器,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或,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和开关阀。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及液冷系统。该计算设备的机柜内设有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用于引入从机柜柜体外部流入的低温液冷工质,回液管路用于引出与机柜内计算节点换热后的高温液冷工质,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的排气口连接有回收容器。计算设备运行时,回液管路中积聚的蒸汽可通过排气阀排出至回收容器,避免蒸汽外排时带出的液冷工质喷溅,可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行的安全性。行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洵 黄小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4

技术公布日:

2023/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77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路   工质   所述   机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