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和推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推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和推拉装置。


背景技术:



2.推拉门或推拉窗结构设计,其具有在一个平面内开启和关闭,占用空间少,安装纱窗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使用。推拉门或推拉窗的发展趋势,随着对视野开阔、采光率高、外观美观和增加室内的采光的需求的提高,推拉本体具有跨幅大的特点,但推拉本体的重量大。
3.为了便于推拉本体的顺畅推拉控制,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推拉本体的底部设置滑轮组件使得推拉本体的重量承载在滑轮组件上,提高推拉本体的导向性以及降低推拉阻力,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推拉本体的高度。为了便于调节高度,滑轮组件通常安装在推拉本体的沿推拉方向的两端,当推拉本体的沿推拉方向的尺寸较大时,两端的滑轮组件的跨度及承重也会随之增大,这会使得推拉本体的中间段下垂影响美观性,推拉阻力会随着下垂距离的加大而增大,导致推拉不顺畅,更加严重的会使滑轮组件自身承重达到极限大大降低了滑轮的寿命。
4.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在大尺寸推拉本体的底端滑轮组件的中间增加中间滑轮组件,同时为了使每组滑轮的承重相同,需要每组滑轮从扇型材到框型材的距离一样,现有技术都是使用高度不可调节的滑轮组件,存在的问题是,中间滑轮组件要么起不到支撑作用,要么会因承重过高易损坏,因此中间滑轮组件与两端滑轮组件的承重如何配合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以解决设于推拉本体中间位置的中间滑轮组件存在的起不到支撑作用或承重过高易损坏的问题。
6.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装置,以解决推拉装置底部的中间滑轮组件易过载损坏的问题。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包括:
9.用于支撑推拉本体的支架,以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支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10.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第三转轴;
11.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
12.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
13.当所述支架的承重载荷变化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第三转轴拉伸或压缩所述弹性件以实现所述支架的高度自适应。
14.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15.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枢接;
16.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枢接。
17.可选地,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挡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具有受力平面,所述受力平面与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相抵接。
18.可选地,所述支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板用于连接所述推拉本体,所述侧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槽孔和圆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所述长槽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穿设在所述圆孔内。
1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设于所述滑轮组件的两侧。
20.可选地,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21.可选地,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有多个,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和/或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和/或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
22.可选地,所述滑轮组件与所述支架之间具有最大高度差时,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长槽孔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当所述滑轮与所述支架之间具有最小高度差时,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至所述长槽孔的背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
23.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弹力f0满足:
[0024][0025]
式中,g为所述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a为所述第二连杆与水平面的夹角,b为所述第一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0026]
一种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本体、端部滑轮组件和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设于两个所述端部滑轮组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拉本体。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通过连杆组件实现滑轮组件与支架之间的高度差可调,同时支架和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通过连杆组件传递至弹性件,依靠弹性件弹力的实现滑轮组件的自适应高度调整,从而保证中间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可调,避免了中间滑轮组件易过载损坏的问题。
[0029]
本发明的推拉装置,通过在推拉本体的中间设置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当推拉本体中间位置的载荷变化时,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能够自适应调整支架高度并传递至弹性件弹性支撑,弹性件能够输出稳定的负载,使得推拉本体的多点支撑受力均匀,从而保证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使用寿命以及滑动顺畅性,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可靠,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推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装配爆炸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0033]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0034]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中弹性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35]
图中:
[0036]
100、推拉本体;200、端部滑轮组件;300、中间滑轮组件;
[0037]
1、支架;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顶板;14、侧板;15、长槽孔;16、圆孔;
[0038]
2、滑轮组件;21、第三转轴;22、固定板;23、滑轮;24、第四转轴;
[0039]
3、连杆组件;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4、弹性件;5、挡块;6、固定件;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2]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3]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4]
如图1所示为一种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本体100、端部滑轮组件200和中间滑轮组件300,端部滑轮组件20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推拉本体100的沿推拉方向的两端,中间滑轮组件300由于安装位置的原因,很难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高度调节,因此容易造成中间滑轮组件300过载损坏使用寿命缩短,或不能完全支撑,形同虚设。为了改善现有推拉装置的推拉不顺畅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用于替换现有推拉装置的中间滑轮组件300,设置在推拉本体100的底部中间,设于两个端部滑轮组件200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推拉本体100。此处的底部中间不特指是推拉本体100的正中间位置,可以是两个端部滑轮组件200的中间的任意位置,优选正中间位置。推拉本体100的底端可
以设置一个以上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与两个端部滑轮组件200具有相同的承重载荷,从而保证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与两个端部滑轮组件200的使用寿命以及滑动顺畅度。
[0045]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包括支架1、滑轮组件2、连杆组件3和弹性件4,支架1顶部用于支撑推拉本体100,以支架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支架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支架1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均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转轴11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架1上;滑轮组件2上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三转轴21;第三转轴21与第一转轴11平行;连杆组件3连接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21;弹性件4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支架1上,弹性件4的自由端连接于第一转轴11;当支架1的承重载荷变化时,连杆组件3带动第三转轴21拉伸或压缩弹性件4以实现支架1的高度自适应。
[0046]
可以理解,推拉本体100由于长时间后可能出现中间部位下垂,重心下降的情况,因此会增加中间滑轮组件300的承重载荷,增大中间滑轮组件300的滑动阻力。为了实现中间滑轮组件300的高度可调和自适应,本发明提供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通过连杆组件3枢接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21,将支架1负载在滑轮组件2上的承重载荷传递至弹性件4,通过弹性件4的弹力,实现对滑轮组件2上承重载荷的部分卸载,避免滑轮组件2上载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甚至易损坏的问题。
[0047]
可选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21枢接;第二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21和第一转轴11枢接。
[0048]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如图1所示,滑轮组件2包括固定板22、滑轮23和第四转轴24,两个滑轮23沿第一方向设置,第四转轴24依次穿设固定板22和滑轮23实现滑轮23的转动连接。第三转轴21穿设在固定板22上并位于两个滑轮23的中间,通过连杆组件3转动连接支架1实现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的高度差可调。第一连杆31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2和滑轮组件2上的第三转轴21,第二连杆32转动连接于滑轮组件2上的第三转轴21和第一转轴11,实现支架1和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通过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传递至弹性件4,依靠弹性件4弹力的实现滑轮组件2的自适应高度调整,从而保证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可调,避免了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易过载损坏的问题。
[0049]
可选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挡块5,挡块5套设在第一转轴11上,挡块5朝向弹性件4的一侧具有受力平面,受力平面与弹性件4的自由端相抵接。
[0050]
如图2所示,挡块5为圆筒状,外周面设有受力平面用于与弹性件4的自由端接触以进行抵接驱动,实现弹性件4长度的改变。挡块5套设在第一转轴11上且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11转动,当第一转轴11转动和滑动时,挡块5的受力平面能够始终与弹性件4的自由端相抵。当弹性件4为弹簧时,挡块5在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小于弹性件4的端面直径,优选地,弹性件4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与挡块5的受力平面连接固定,以便于保持弹性件4的自由端的位置稳定。挡块5的外周壁为凸轮结构,以便于具有较大尺寸的受力平面。
[0051]
可选地,支架1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支架1包括顶板13和两个侧板14,顶板13用于连接推拉本体100,侧板14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槽孔15和圆孔16,第一转轴11穿设在长槽孔15内,第二转轴12穿设在圆孔16内。
[0052]
如图2所示,支架1的顶板13用于支撑和连接推拉本体100,顶板13采用螺钉连接推拉本体100,便于拆装和替换等。两侧的侧板14上对应位置开设长槽孔15和圆孔16分别用于承载第一转轴11的两端和第二转轴12的两端。优选的方案中,第二转轴12与圆孔16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设置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1的顶端穿设在第二转轴12上实现枢接,第一转轴11的两端支撑于长槽孔15内并可以沿长槽孔15在第一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改变弹性件4的长度以改变弹力大小。u型结构的支架1便于定位安装和加工。
[0053]
可选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分别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31和两个第二连杆32分别设于滑轮组件2的两侧。
[0054]
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板22和两个滑轮23,两个固定板22夹设两个滑轮23的两端,第四转轴24分别穿设滑轮23和固定板22以实现滑轮23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22之间。两个第一连杆31的底端分别穿设在第三转轴21的两端并分别与滑轮组件2的外侧面贴靠,实现第一连杆31的转动连接和两个第一连杆31的间距固定。两个第二连杆32的底端均穿设在第三转轴21的两端并与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杆31的外侧面分别贴靠接触,以便固定两个第二连杆32的间距,并实现第二连杆32的转动连接。如此,第二连杆32和第一连杆31将滑轮组件2限定在两个侧板14之间,具有较好的直线导向作用,利于两个滑轮23能够沿推拉方向滚动。
[0055]
可选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固定件6,固定件6可拆卸地设于支架1的一端,弹性件4固定端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支架1上。
[0056]
如图1所示,固定件6设于两个侧板14之间并与两个侧板14连接,固定件6位于长槽孔15的背离圆孔16的一侧,能够将弹性件4限位在固定件6和长槽孔15之间的空间内。固定件6的朝向弹性件4的一端设有安装孔,弹性件4的固定端穿设在安装孔内并固定,固定件6固定弹性件4的固定端的同时,能够确保弹性件4的水平位置,确保弹性件4的长度变化方向为水平方向。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弹性件4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两个侧板14上,即可以实现对弹性件4的自重支撑,支撑结构可以随着弹性件4的长度变化伸缩实现随动支撑,不影响弹性件4的长度变化和弹力大小。
[0057]
可选地,固定件6与两个侧板14卡接。具体地,固定件6的两侧和两个侧板14中,一个设有卡钩,另一个设有卡槽,以便于实现卡接。安装时,固定件6从下向上插入两个侧板14内并朝向顶板13一侧压入实现卡接,同时固定件6的顶端与顶板13之间通过设置限位孔和限位块配合实现导向和定位。在顶板13连接推拉本体100时,连接螺钉可以穿设固定件6和顶板13后连接于推拉本体100。固定件6与侧板14卡接,便于安装和替换弹性件4。
[0058]
可选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还包括垫圈7,垫圈7设有多个,垫圈7套设在第一转轴11上,和/或套设在第二转轴12上,和/或套设在第三转轴21上。进一步地,也可以套设在第四转轴24上。
[0059]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当只有两个垫圈7时,两个垫圈7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12的两端以夹设在第一连杆31和侧板14之间,可以减少第一连杆31与侧板14之间的转动摩擦,降低磨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第一连杆31相对于两个侧板14的对中位置。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增设多个垫圈7,如在第一转轴11上套设多个垫圈7,可以降低第二连杆32与侧板14之间的摩擦磨损。在第三转轴21上套设多个垫圈7,可以降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以及第一连杆31与滑轮组件2之间的摩擦磨损,在第四转轴24上套设多个垫圈7,
可以降低滑轮23和固定板22之间的摩擦磨损。上述多个垫圈7具有降低摩擦磨损效果的同时,也用于调整相对于侧板14的对中位置。
[0060]
可选地,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具有最大高度差时,第一转轴11位于长槽孔15的靠近第二转轴12的一端,当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具有最小高度差时,第一转轴11滑动至长槽孔15的背离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
[0061]
如图3所示为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具有最大高度差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4所示为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具有最小高度差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其中,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的高度差,通过第三转轴21与支架1顶端之间的距离进行表述,最大高度差是指初始安装时第三转轴21与支架1顶端之间的距离l1,此时第一转轴11位于长槽孔15的最右端;最小高度差为滑轮组件2上承重载荷发生变化后第三转轴21与支架1等端之间的距离l2,此时第一转轴11位于长槽孔15的最左端。可以理解,当推拉本体100发生变形或导轨凸凹变形,会造成支架1和滑轮组件2之间的高度差的变化。当推拉本体100的端部滑轮组件200的高度可调时,支架1与滑轮组件2之间的高度自适应变化范围满足端部滑轮组件200的高度调节范围,以便具有较好的配合度。在第一状态时,滑轮组件2通过连杆组件3支撑支架1固定推拉本体100,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与两端的端部滑轮组件200的承重载荷相同,实现均布载荷。当长时间使用导致推拉本体100中间部分下垂后,推拉本体100对支架1的压力增加,第一连杆31与竖直方向具有初始夹角b,b》0,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增加,此时,第一连杆31的底端朝向夹角b增加的方向转动,进而会驱动第二连杆32转动,第二连杆32的底端转动的同时驱动顶端的第一转轴11沿长槽孔15滑动,第一转轴11与弹性件4之间的弹力增加,直到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恢复到初始值。可以理解,第一连杆31的初始位置需要确保第一连杆31的初始转动方向。长槽孔15的长度限定了弹性件4的弹力调节范围,进而得到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的调整范围。在此范围内,实现滑轮组件2的自适应高度调整。
[0062]
如图5所示为弹性件4的自适应调整原理简图,其中,弹性件4的弹力f0沿水平方向且与推拉本体100的推拉方向一致。第一连杆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的初始值大于0。第二连杆3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的初始值大于0。滑轮组件2与支架1之间的高度差在最小值l2和最大值l1之间变化,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不变,以满足负载不变但高度自适应的功能。
[0063]
设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为g,弹性件4的弹力为f0,第二连杆32的受力为f1,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第一连杆31的受力为f2,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b,根据力平衡公式可得:
[0064]
f1
·
cosa=f0
[0065]
f1
·
cos a=f2
·
sin b
[0066]
f1
·
sin a+f2
·
cos b=g
[0067]
进而可以得到弹性件4的弹力f0为:
[0068][0069]
式中,g为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a为第二连杆32与水平面的夹角,b为第一连杆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0070]
通过creo软件分析第一转轴11的滑动距离,即弹性件4的压缩距离和弹力关系可知,弹性件4的弹力曲线近似于直线。因此,弹性件4可以满足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
整体高度自适应的需求。
[0071]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状态中,支架1顶端与第三转轴21之间的间距为l1(如29.41mm),在变化到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时,支架1顶端与第三转轴21之间的间距减小为l2(26.41mm),两个状态下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不变,弹性件4的弹力增加。可见,弹性件4在沿长槽孔15在第一方向的压缩长度变化时,弹性件4的弹力增加,而滑轮组件2的高度可以在l1-l2区间内自适应调整,验证了本发明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的效果。
[0072]
本发明的推拉装置,通过在推拉本体100的中间设置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当推拉本体100中间位置的载荷变化时,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能够自适应调整支架1的高度并传递至弹性件4以弹性支撑,弹性件4能够输出稳定的负载,使得推拉本体100的多点支撑都受力均匀,从而保证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使用寿命以及顺畅性,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可靠,性价比高。
[0073]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推拉本体100可以是推拉门或推拉窗,或者其他长轴推拉件。
[0074]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推拉本体(100)的支架(1),以所述支架(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支架(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支架(1)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上;滑轮组件(2),所述滑轮组件(2)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12);连杆组件(3),所述连杆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2)和所述第三转轴(21);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弹性件(4)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1);当所述支架(1)的承重载荷变化时,所述连杆组件(3)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1)拉伸或压缩所述弹性件(4)以实现所述支架(1)的高度自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12)和所述第三转轴(21)枢接;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轴(21)和所述第一转轴(11)枢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5),所述挡块(5)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1)上,所述挡块(5)朝向所述弹性件(4)的一侧具有受力平面,所述受力平面与所述弹性件(4)的所述自由端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所述支架(1)包括顶板(13)和两个侧板(14),所述顶板(13)用于连接所述推拉本体(100),所述侧板(14)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槽孔(15)和圆孔(16),所述第一转轴(11)穿设在所述长槽孔(15)内,所述第二转轴(12)穿设在所述圆孔(16)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31)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杆(32)分别设于所述滑轮组件(2)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架(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4)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固定件(6)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7),所述垫圈(7)设有多个,所述垫圈(7)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1)上,和/或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12)上,和/或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21)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2)与所述支架(1)之间具有最大高度差时,所述第一转轴(11)位于所述长槽孔(15)靠近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一端,当所述滑轮组件(2)与所述支架(1)之间具有最小高度差时,所述第一转轴(11)滑动至所述长槽孔(15)的背离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的
弹力f0满足:式中,g为所述滑轮组件(2)的承重载荷,a为所述第二连杆(32)与水平面的夹角,b为所述第一连杆(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0.推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拉本体(100)、端部滑轮组件(2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所述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设于两个所述端部滑轮组件(200)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拉本体(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推拉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和推拉装置,高度自适应的中间滑轮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推拉本体的支架、滑轮组件、连杆组件和弹性件,以支架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支架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架上;滑轮组件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三转轴;连杆组件连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支架上,弹性件的自由端连接第一转轴。本发明依靠弹性件弹力使得滑轮组件能够进行自适应支撑高度调整,从而保证中间滑轮组件的承重载荷可调,避免了中间滑轮组件易过载损坏的问题。易过载损坏的问题。易过载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高彦红 杨肇升 张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5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滑轮   转轴   所述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