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的制作方法


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敞篷车及无框车门的应用逐渐增多。基于敞篷车及无框车门水流的特殊性,篷布上的水大多数都经过篷布导流到b柱接角区域的流水槽,再将水排出车外,因此车身b柱位置的水流量特别大。传统车型的b柱位置没有相关密封、引水及导水的结构,而无框车门车型的b 柱位置采用内水切自带接角来起到导水作用,但这种结构仅适用于水流量较小的情况,当b柱区域水流量过大时,此结构即失效,无法满足b柱位置的密封、导水及排水需求。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旨在解决敞篷车及无框车门的b柱位置水流量较大,现有结构无法满足密封、导水及排水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侧围钣金、 b柱接角、篷布组件、内水切接角、车身侧密封条和车门密封条,所述侧围钣金上设置有集水盒;所述b柱接角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唇边,所述b柱接角包括支撑段和排水段,所述排水段沿重力方向弯折延伸至所述集水盒,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排水段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排水路径;所述篷布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段上;所述内水切接角上设置有防水唇边,所述密封唇边与所述防水唇边密封连接;所述车身侧密封条与所述支撑段抵接;所述车门密封条安装于所述侧围钣金上且与所述内水切接角抵接,所述车身侧密封条与所述车门密封条之间形成第二排水路径,所述密封唇边向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排水路径。
6.可选地,所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还包括玻璃后密封条和玻璃,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面,所述止挡面限位所述玻璃后密封条和所述玻璃;所述排水段的一侧设置有泡棉双面胶带,所述排水段通过所述泡棉双面胶带与所述篷布组件粘接。
7.可选地,所述支撑段围成与所述车身侧密封条顶部形状相匹配的密封空间,所述支撑段包覆于所述车身侧密封条顶部的外围。
8.可选地,所述排水段向远离所述篷布组件的方向内凹形成避让槽。
9.可选地,所述玻璃后密封条、所述玻璃均与所述支撑段过盈配合;和/或,所述b柱接角与所述内水切接角过盈配合。
10.可选地,所述b柱接角背离所述篷布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防水泡棉,多个所述防水泡棉沿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方向间隔设置。
11.可选地,所述泡棉双面胶为丙烯酸泡棉双面胶。
12.可选地,所述b柱接角为注塑成型件。
13.可选地,所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还包括侧围支架和内饰板,所述侧围钣金、所述
侧围支架、所述内饰板均与所述b柱接角卡扣连接。
1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敞篷车,所述敞篷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b 柱密封条接角结构。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侧围钣金、b柱接角、篷布组件、内水切接角、车身侧密封条和车门密封条,侧围钣金上设置有集水盒,b柱接角包括支撑段和排水段,其中篷布组件设置在支撑段上,排水段沿重力方向弯折延伸至集水盒,支撑段与排水段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排水路径,从篷布组件流下来的水沿着第一排水路径流入集水盒,从而将水排出到车外;b柱接角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唇边,密封唇边与内水切接角上设置的防水唇边密封连接,车身侧密封条与车门密封条之间形成第二排水路径,密封唇边向远离支撑段的方向延伸至第二排水路径,b柱接角侧面的水沿着第二排水路径,从门槛位置排出到车外。由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敞篷车及无框车门b柱位置的既接水,又排水和导水,同时车身各处的水会分别沿着第一排水路径和第二排水路径排出到车外,不会进入到车体内,由此满足b 柱位置的密封需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柱接角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柱接角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24第一排水路径10侧围钣金25防水泡棉20b柱接角30篷布组件21密封唇边40内水切接角22支撑段50车身侧密封条221止挡面60车门密封条23排水段70第二排水路径231泡棉双面胶带80玻璃后密封条232避让槽
ꢀꢀ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旨在解决敞篷车及无框车门的b柱位置水流量较大,现有结构无法满足b柱区域密封、导水及排水需求的问题。
29.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 包括侧围钣金10、b柱接角20、篷布组件30、内水切接角40、车身侧密封条50和车门密封条60,侧围钣金10上设置有集水盒;b柱接角20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唇边21,b柱接角20包括支撑段22和排水段23,排水段23沿重力方向弯折延伸至集水盒,支撑段22与排水段23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排水路径24;篷布组件30设置在支撑段22上;内水切接角40上设置有防水唇边,密封唇边21与防水唇边密封连接;车身侧密封条50与支撑段22抵接;车门密封条60安装于侧围钣金10上且与内水切接角40抵接,车身侧密封条50 与车门密封条60之间形成第二排水路径70,密封唇边21向远离支撑段22的方向延伸至第二排水路径70。
30.上述实施例中,b柱接角20的支撑段22为水平托盘状,篷布组件30设置在支撑段22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篷布组件30包括篷布及篷布兜水布,从篷布及篷布兜水布上流下来的水沿着第一排水路径24流入集水盒,从而将水排出到车外;b柱接角20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唇边21,密封唇边21起到密封作用将水挡住,同时将水导入到第二排水路径70里,密封唇边21与内水切接角40的防水唇边配合以形成密封链,b柱接角20侧面的水沿着第二排水路径70从门槛位置排出到车外。由此实现敞篷车及无框车门b柱位置的既接水,又排水和导水,同时车身各处的水会分别沿着第一排水路径24和第二排水路径70排出到车外,不会进入到车体内,由此满足b柱位置的密封需求。
31.另外,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还包括玻璃后密封条80和玻璃,玻璃后密封条80安装在篷布组件30上,支撑段22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面221,止挡面221限位玻璃后密封条80和玻璃,以保证将从玻璃后密封条80和玻璃上流下来的水导入到第一排水路径24里,从而流入集水盒后将水排出到车外;排水段23的一侧设置有泡棉双面胶带231,排水段23通过泡棉双面胶带231 与篷布组件30粘接,通过增加b柱接角20与篷布组件30之间的泡棉双面胶带
231,避免水流到车前方向,进一步保证b柱位置的密封性能达到密封要求。
32.其中,通过将支撑段22围成与车身侧密封条50顶部形状相匹配的密封空间,支撑段22包覆于车身侧密封条50顶部的外围,以形成一道完整的密封链,避免水流入进车体内,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3.如图1至2所示,敞篷车软顶降下来的过程中,篷布组件30会沿着排水段23的方向运动,通过使排水段23向远离篷布组件30的方向内凹形成避让槽232,避免篷布组件30运动时与b柱接角20发生干涉,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34.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玻璃后密封条80和玻璃上的水大量流入到第一排水路径24里,导致水漫过翻边进入到车体内,玻璃后密封条80、玻璃均与支撑段22采取过盈配合;b柱接角20与内水切接角40过盈配合,以形成完整的密封链,进一步将水排出到车外,避免水进入到车体内,进而提升敞篷车及无框车门b柱区域的密封防水效果,提高敞篷车及无框车门的性能。
35.进一步地,b柱接角20背离篷布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防水泡棉25,多个防水泡棉25沿远离支撑段22的方向间隔设置。在优选地实施例中,防水泡棉2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防水泡棉25间隔分布在排水段23的下表面,防水泡棉25具有黏着力强,保持力佳,防水性能好的优点。
36.具体地,泡棉双面胶带231为丙烯酸泡棉双面胶带231。丙烯酸泡棉双面胶带231具有良好的耐老性、延伸性和弹性,能够实现强有力的持久粘接,整体防水效果好,同时起到衔接和过渡的作用,既可以提高密封效果,又使车辆外观更美观。
37.具体地,b柱接角20为注塑成型件。注塑成型能成型复杂的制件,而且制品尺寸精确,同时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38.另外,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还包括侧围支架和内饰板,侧围钣金10、侧围支架、内饰板均与b柱接角20卡扣连接。b柱接角20的支撑段22的下表面通过两个卡扣与侧围支架连接,b柱接角的一侧与内饰板卡扣连接,另一侧与侧围钣金10卡扣连接,通过三个方向的卡紧结构以确保b柱接角20 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满足b柱区域的密封要求。
39.此外,敞篷车包括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当b柱区域水流量增大时,通过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将车身各处的水分别导入第一排水路径24和第二排水路径70,再将水排出到车外,不会进入到车体内,由此提高敞篷车的性能。
40.并且,由于该敞篷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因此该敞篷车具备上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再此不一一赘述。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侧围钣金,所述侧围钣金上设置有集水盒;b柱接角,所述b柱接角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唇边,所述b柱接角包括支撑段和排水段,所述排水段沿重力方向弯折延伸至所述集水盒,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排水段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排水路径;篷布组件,所述篷布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段上;内水切接角,所述内水切接角上设置有防水唇边,所述密封唇边与所述防水唇边密封连接;车身侧密封条,所述车身侧密封条与所述支撑段抵接;车门密封条,所述车门密封条安装于所述侧围钣金上且与所述内水切接角抵接,所述车身侧密封条与所述车门密封条之间形成第二排水路径,所述密封唇边向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排水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还包括玻璃后密封条和玻璃,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面,所述止挡面限位所述玻璃后密封条和所述玻璃;所述排水段的一侧设置有泡棉双面胶带,所述排水段通过所述泡棉双面胶带与所述篷布组件粘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围成与所述车身侧密封条顶部形状相匹配的密封空间,所述支撑段包覆于所述车身侧密封条顶部的外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段向远离所述篷布组件的方向内凹形成避让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后密封条、所述玻璃均与所述支撑段过盈配合;和/或,所述b柱接角与所述内水切接角过盈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接角背离所述篷布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防水泡棉,多个所述防水泡棉沿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方向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双面胶为丙烯酸泡棉双面胶。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接角为注塑成型件。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还包括侧围支架和内饰板,所述侧围钣金、所述侧围支架、所述内饰板均与所述b柱接角卡扣连接。10.一种敞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敞篷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敞篷车,其中,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侧围钣金、B柱接角、篷布组件、车身侧密封条和车门密封条,侧围钣金上设置有集水盒,B柱接角包括支撑段和排水段,其中篷布组件设置在支撑段上,排水段沿重力方向弯折延伸至集水盒,支撑段与排水段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排水路径,以使水可沿着第一排水路径流入集水盒;B柱接角设置有密封唇边,车身侧密封条与车门密封条之间形成第二排水路径,密封唇边向下延伸至第二排水路径,B柱接角上的水沿着第二排水路径从门槛的位置排出。本实用新型中,敞篷车及无框车门的B柱位置能够实现排水及导水的功能,同时车身的水会沿着两条排水路径排出到车外,以满足密封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刘绍娟 吴家阳 和丽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5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密封条   篷布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