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源外壳防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


背景技术:



2.驱动电源,一般指的是用于led(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电源转换器。目前市面上的驱动电源外壳普遍存在拆卸简单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家用的驱动电源,如果有小孩子胡乱拆卸的话,会对小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而如果采用胶水直接粘合的话,生产安装时又会十分麻烦,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安装简单,拆卸困难。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能沿其轴向插入到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柱插入到所述限位槽后能限制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限位柱的径向发生相对移动。
6.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外壳能沿限位柱的轴向与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外壳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与第二外壳连接,从而在限位柱的轴向上限制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而限位柱插入到限位槽后,限位柱无法移动,便能在限位柱的径向上限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即能够从两个方向上限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而且限位槽和限位柱分别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形成一种暗扣结构,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在起到防拆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增加安装的难度,安装起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l型,采用l型结构可以形成一个防呆的设计,便于安装,而且防拆效果更好。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不突出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整体结构更加精巧美观。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一致,所有的所述限位柱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限位柱的位置与每一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设置若干个限位槽和若干个限位柱进行配合限位,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防拆效果更好。
10.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限位柱均为弯折状,所有的所述限位柱的弯折方向均不相
同,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接,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侧,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下侧,所述第二凸起能限制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限位柱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卡接效果更好,能更好地防止从外部撬开整个驱动电源的外壳。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凸起环绕所述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一致,所有的所述第二凸起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与每一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卡接效果更好,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下侧,所述定位块能限制所述外壳沿所述限位柱的轴向朝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移动,定位块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夹住第一外壳,能够防止第一外壳移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防拆效果更好。
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定位块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支撑效果更好。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路板,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电线接口,使用和安装都更加方便。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7.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壳能沿限位柱的轴向与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外壳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与第二外壳连接,从而在限位柱的轴向上限制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而限位柱插入到限位槽后,限位柱无法移动,便能在限位柱的径向上限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即能够从两个方向上限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而且限位槽和限位柱分别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形成一种暗扣结构,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在起到防拆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增加安装的难度,安装起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
18.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的左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的俯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限位槽;4、限位柱;5、第一凸起;6、第二凸起;7、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连接,第一外壳1内设有限位槽3,第二外壳2内设有限位柱4,限位柱4能沿其轴向插入到限位槽3中,限位柱4插入到限位槽3后能限制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沿限位柱4的径向发生相对移动。更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4的轴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柱4的径向为水平方向。
27.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外壳1能沿限位柱4的轴向与第二外壳2连接,第一外壳1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与第二外壳2连接,从而在限位柱4的轴向上限制了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的相对移动,而限位柱4插入到限位槽3后,限位柱4无法移动,便能在限位柱4的径向上限制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的相对移动,即能够从两个方向上限制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的相对移动,而且限位槽3和限位柱4分别位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内部,形成一种暗扣结构,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在起到防拆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增加安装的难度,安装起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限位柱4的横截面为l型,限位槽3的横截面为与限位柱4相适配的l型,采用l型结构可以形成一个防呆的设计,便于安装,而且防拆效果更好。
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限位槽3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第二外壳2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限位柱4位于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第一外壳1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不突出于第二容纳腔,整体结构更加精巧美观。
30.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设有若干个,所有的限位槽3环绕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限位柱4的数量与限位槽3的数量一致,所有的限位柱4环绕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限位柱4的位置与每一限位槽3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设置若干个限位槽3和若干个限位柱4进行配合限位,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防拆效果更好。
31.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限位柱4均为弯折状,所有的限位柱4的弯折方向均不相同,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卡接,第一外壳1上设有第一凸起5,第二外壳2上设有第二凸起6,第二凸起6位于第二容纳腔的上侧,第一凸起5位于第二凸起6的下侧,第二凸起6能限制第一凸起5沿限位柱4的轴向远离第二容纳腔,卡接效果更好,能更好地防止从外部撬开整个驱动电源的外壳。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5设有若干个,所有的第一凸起5环绕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第二凸起6的数量与第一凸起5的数量一致,所有的第二凸起6环绕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凸起5的位置与每一第二凸起6的位置一一对应,卡接效果更好,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外壳2内设有定位块7,定位块7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一外壳1的下侧,定位块7能限制外壳沿限位柱4的轴向朝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移动,
定位块7和第二凸起6相互配合夹住第一外壳1,能够防止第一外壳1移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防拆效果更好。
35.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7设有若干个,所有的定位块7环绕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支撑效果更好。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路板,第二外壳2上设有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电线接口,使用和安装都更加方便。
37.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中,限位槽3和限位柱4共同配合形成一种暗扣结构,无论沿哪个方向都很难从外部撬开,整体结构十分稳固,在起到防拆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增加安装的难度,安装起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能沿其轴向插入到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柱插入到所述限位槽后能限制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限位柱的径向发生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l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不突出于所述第二容纳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一致,所有的所述限位柱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限位柱的位置与每一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限位柱均为弯折状,所有的所述限位柱的弯折方向均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接,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侧,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下侧,所述第二凸起能限制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限位柱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一凸起环绕所述第一容纳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一致,所有的所述第二凸起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与每一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下侧,所述定位块能限制所述外壳沿所述限位柱的轴向朝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定位块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电路板,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电线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能沿其轴向插入到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柱插入到所述限位槽后能限制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限位柱的径向发生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源的防拆外壳,整体结构十分稳固,在起到防拆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增加安装的难度,安装起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来也和普通的外壳安装方式一样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

程厚明 莫明华 罗东林 卢嘉和 黄立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擎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5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5:1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4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外壳   电源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