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以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装置受到广泛应用,例如,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和绿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行业中。
3.相关技术中,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通常会设置一块电池保护板进行监测和保护。随着快充技术越来越普及,对电池及保护板的过流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较高的过流保护效果,保护板的尺寸相应设置较大。
4.但是,上述方案中的电池的容量偏小,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的容量偏小,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连接件和保护板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的两个极耳,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极耳以及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极耳的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所述极耳连接且电导通,并形成复合极耳;
7.所述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所述极耳均与所述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所述极耳均与所述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二回路。
8.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本体和凸台,所述连接部本体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极耳,所述凸台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
9.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上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中任一者对应的位置,且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
10.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凸台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之间的所述连接部本体上;
11.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
12.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
13.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所述极耳层叠连接,形成所述复合极耳。
14.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复合极耳,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极耳,所述第三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
15.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复合极耳以及另一个所述极
耳形成所述第一回路;
16.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另一个所述极耳以及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17.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连接部两侧,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凸出所述连接部的边缘。
18.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凸出所述连接部的边缘的尺寸为0.2mm-1.0mm。
19.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连接极耳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连接极耳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
20.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极耳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之间,所述极耳在所述连接部本体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本体重合,位于重合区域内的所述连接部本体上开设有第二缺口;
21.和/或,所述凸台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连接处的至少一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缺口。
22.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且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
23.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进入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深坑面;
24.或者,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进入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浅坑面。
25.在上述的电池,可选的是,所述连接件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固定连接。
2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
27.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具有两个连接极耳的连接件,将其中一个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极耳连接形成复合极耳,以使得复合极耳可以通过连接部与电芯本体连接;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极耳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极耳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与电芯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的容量,即提升电池容量。
28.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会通过结合附图而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42.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4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44.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45.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46.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电子设备;
49.110-壳体;
50.120-电子元件;
51.200-电池;
52.210-电芯;
53.211-电芯本体;
54.212-极耳;
55.220-保护板组件;
56.230-连接件;
57.231-连接极耳;
58.232-连接部;
59.240-复合极耳;
60.2321-连接部本体;
61.2322-凸台;
62.221-电路板;
63.222-第一导电件;
64.223-第二导电件;
65.224-第三导电件;
66.225-第一外接件;
67.226-第二外接件;
68.250-绝缘层;
69.233-第一缺口;
70.234-第二缺口;
71.235-第三缺口。
72.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73.相关技术中,保护板组件通常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并转接到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保护板组件可以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保护板组件的尺寸与过流的电流大小呈正相关,即保护板组件流经的电流越大,保护板组件的厚度越大,对应地,保护板所占电池的比例越大,造成电芯所占的比例较小,即电芯的容量较小,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74.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连接件和保护板组件,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与电芯本体连接的两个极耳,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极耳以及连接两个连接极耳的连接部,其中一个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极耳连接且电导通,并形成复合极耳;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极耳均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极耳均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二回路。通过设置具有两个连接极耳的连接件,将其中一个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极耳连接形成复合极耳,以使得复合极耳可以通过连接部与电芯本体连接;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极耳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极耳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与电芯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的容量,即提升电池容量。
7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7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78.第一方面,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是电动车电源、机动车电源、充电宝等任意具有电池200的装置。本技术实施例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形式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79.以下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80.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10以及位于壳体110内的电子元件120,其中,电子元件120可以是显示屏幕、处理器、储存器、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等。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电子元件120,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81.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电子元件120在工作时,例如,显示屏幕对视频、图像,或者文字信息进行显示,或者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操作信号进行处理并执行,再或者扬声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播放等均需要消耗电能,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前述电子设备100时,需要消耗电能。
82.参照附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池200,电池200可以设置在壳体110内,以对壳体110内的电子元件120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电能。
83.可以理解的是,电池200可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电子设备100连接,例如,在电子设备100壳体110的任一侧设置后盖,后盖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电池200通过后盖安装至电子设备100;当然,为了提高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电池200也可以是直接内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外壳内。也就是说,在生产电子设备100时,可以直接将电池200封装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10内部,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电池200与电子设备100电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对电池200在电子设备100中的连接方式以及位置均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8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连接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以及连接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85.第二方面,参照附图2-附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200,包括电芯210,电芯210可以是铝壳电芯、软包电芯或者圆柱电芯等。在一些具体示例中,例如电子设备100为手机时,电可以为铝壳电芯,而在电子设备100为笔记本电脑时,电芯210可以采用圆柱电芯。本技术实施例对电芯210的具体类型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86.具体地,参照附图2所示,电芯210包括电芯本体211以及与电芯本体211连接的两个极耳212,两个极耳212可以均设置在电芯本体211的其中一端,以便于两个极耳212的连接。
87.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极耳212的极性相反,示例性的,其中一个极耳212为正极极耳212,另一个极耳212为负极极耳212,本技术实施例对两个极耳212具体极性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88.具体地,参照附图-附图17所示,电池200还包括保护板组件220,保护板组件220可以与极耳212连接,并与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元件120连接,以实现电芯210的转接。保护板组件220可以对电芯210起到保护作用,例如,在外部电源对电池200进行充电,并且电池200内部达到保护状态时,保护板组件220内部电路会自动切断,从而能够避免过充;例如,在电池200过放电时,保护板组件220上的放电电路会自动切断,能够保证电池200不至于全部放电,当然,也能够确保电池200内部电流稳定,避免电池200放电过热;另外,保护板组件220可以隔离多个电池200,避免造成短路。
89.具体地,参照附图-附图17所示,电池20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230,连接件230包括连接极耳231以及连接部232,连接极耳231的数量为两个,连接部232连接两个连接极耳231,其中一个连接极耳231与其中一个极耳212连接且电导通,并形成复合极耳240,即复合极耳240与电芯本体211电导通;复合极耳240和另一个极耳212均与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并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231和另一个极耳212均与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并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220与电芯210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220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220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200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210的容量,即提升电池200容量。
90.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23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示例性的,当连接件230的数量为两个时,即对应具有两对连接极耳231,每对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极耳231均与其中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复合极耳240,复合极耳240与另外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每对中的另外一个连接极耳231均与另外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进而形成三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又一示例性的,当连接件230的数量为三个时,即对应具有三对连接极耳231,每对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极耳231均与其中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复合极耳240,复合极耳240与另外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每对中的另外一个连接极耳231均与另外一个极耳212连接形成三个并联的电流回路,进而形成四个并联的电流回路。本技术实施例对连接件230的数量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91.以下以连接件230的数量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9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附图6、附图9、附图12、附图15所示,连接部232包括连接部本体2321和凸台2322。
93.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本体2321可以与凸台23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提升连接部232的结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当然,连接部本体2321和凸台2322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连接。
94.进一步地,连接部本体2321与凸台2322的制备材料可以选择具备导电功能的金属,极耳212的制备材料同样可以选择具有导电功能的金属,即连接件230的制备材料可以选择具有导电功能的金属,如铜、镍等,本技术实施例对上述结构的制备材料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95.具体地,连接部本体2321可以连接两个连接极耳231,两个连接极耳231可以分别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的相对两侧,也可以分别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的相邻两侧,还可以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的同一侧,本技术实施例对连接极耳231与连接部本体2321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96.以下以两个连接极耳231位于连接部232干部本体的同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97.具体地,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连接,以实现连接件230与电芯本体211的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凸台2322可以弯折,电芯本体211具有与凸台2322对应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凸台2322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内壁和/或底壁接触,以实现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的连接,进而实现连接件230与电芯本体211的电导通。
9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附图8所示,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上与两个连接极耳231中任一者对应的位置,且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靠近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具体地,两个连接极耳231可以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靠近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即凸台2322与两个连接极耳231分别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的相对两侧,并且,凸台2322与任一连接极耳231对应,即凸台2322的延伸方向可以对应的连接极耳231的延伸方向为同一直线,且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延伸方向相交,此时,凸台2322对应的连接极耳231可以与其中一个极耳212连接且电导通,形成复合极耳240,复合极耳240通过距离较近的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连接,并与另一个极耳212以及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电流流通的效率较高;未与凸台2322对应的连接极耳231与另一个极耳212以及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220与电芯210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220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220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200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210的容量,即提升电池200容量。
9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9-附图17所示,凸台2322位于两个连接极耳231之间的连接部本体2321上,具体地,凸台2322位于两个极耳212之间的对应的连接部本体2321上,即凸台2322未与任一连接极耳231对应,此时,任意一个连接极耳231均可以与其中一个极耳212连接且电导通,形成复合极耳240,复合极耳240通过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处的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连接,并与另一个极耳212以及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231与另一个极耳212以及保护板组件220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220与电芯210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220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220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200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210的容量,即提升电池200容量。
100.进一步地,参照附图9-附图11所示,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靠近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即两个连接极耳231可以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靠近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即凸台2322与两个连接极耳231分别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的相对两侧,此时,凸台2322靠近电芯本体211,对应地,电芯本体211对应凸台2322的凹槽的深度较大,凸台2322所需要弯折进入凹槽的长度较大,凸台2322与凹槽接触的面积较大,即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的连接较稳定,便于电流的导通。
101.另一方面,参照附图12-附图17所示,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即两个连接极耳231可以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凸台2322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即凸台2322与两个连接极耳231均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远离电芯本体211的一侧,且凸台2322位于两个连接极耳231之间,凸台2322远离电芯本体211,对应地,电芯本体211对应凸台2322的凹槽的深度较小,凸台2322所需要弯折进入凹槽的长度较小,便于凸台2322与电芯本体211的连接,即便于连接件230与电芯本体211的连接。
10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中一个连接极耳231与其中一个极耳212层叠连接,形成复合极耳240,可以减少连接极耳231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可以提升该连接极耳231与该极耳21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升复合极耳240的结构稳定性。
10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附图17所示,保护板组件220包括电路板221、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和第三导电件224,第一导电件222连接复合极耳240,第二导电件223连接另一个极耳212,第三导电件224连接另一个连接极耳231,电路板221、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复合极耳240以及另一个极耳212形成第一回路,电路板221、第二导电件223、第三导电件224、另一个极耳212以及另一个连接极耳231形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保护板组件220与电芯210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220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220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200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210的容量,即提升电池200容量。
10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以及第三导电件224均电连接在电路板221上,示例性的,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以及第三导电件224均通过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21上,以实现电路导通。
105.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以及第三导电件224的制备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均为具有导电能力的材料,如铜、镍等金属,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导电件222、第二导电件223以及第三导电件224的制备材料均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106.进一步地,电路板221可以具有分别连接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的第一外接件225以及第二外接件226,以通过第一外接件225、第二外接件226将电芯本体211中的电流与其他电子元件120电导通。
10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附图6、附图9、附图12以及附图15所示,电池200还包括绝缘层250,绝缘层250覆盖于连接部232两侧,沿连接部232的延伸方向,绝缘层250的边缘凸出连接部232的边缘。
108.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250可以仅覆盖在连接部本体2321的相对两侧表面,以避免连接部本体2321与极耳212或者电芯本体211或者其他电子元件120直接连接发生短路。
10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绝缘层250的边缘凸出连接部232的边缘的尺寸为0.2mm-1.0mm。
110.可以理解的是,在沿连接部本体2321的延伸方向上,绝缘层250的边缘凸出连接部本体2321的边缘,以降低连接部本体2321与极耳212或者电芯本体211或者其他电子元件120直接连接发生短路的可能。优选地,绝缘层250的边缘凸出连接部本体2321的边缘的尺寸范围可以为0.2mm-1.0mm。
1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附图6、附图9、附图12以及附图15所示,连接极耳231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延伸方向交叉,连接极耳231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233,和/或,参照附图3、附图12所示,至少一个极耳212位于两个连接极耳231之间,极耳212在连接部本体23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连接部本体2321重合,位于重合区域内的连接部本体2321上开设有第二缺口234,和/或,凸台2322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至少一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缺口235。即连接件230可以仅具有第一缺口233,用于避免连接件230发生撕裂,也可以仅具有第二缺口234,为极耳212提供弯折空
间,还可以仅具有第三缺口235,便于凸台2322弯折,还可以同时具有第一缺口233和第二缺口234,还可以同时具有第一缺口233和第三缺口235,还可以同时具有第一缺口233、第二缺口234和第三缺口235。
112.具体地,第一缺口233位于连接极耳231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即第一缺口233的数量与连接极耳231的数量相同,示例性的,当连接极耳231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缺口233具有两个;进一步地,凸台2322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拐角处也可以开设有第一缺口233;即当一个连接件230具有两个连接极耳231时,两个连接极耳231以及凸台2322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缺口233,用于避免连接件230发生撕裂。
11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缺口233的形状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还可以为半圆,等,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缺口233的形状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第二缺口234、第三缺口235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缺口233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下不作赘述。
114.具体地,当极耳212位于两个连接极耳231之间时,极耳212在连接部23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连接部232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即在连接部232对应极耳212的位置可以开设有第二缺口234,进一步地,第二缺口234可以开设在连接部本体2321对应极耳212的位置,当极耳212发生弯折时,连接部232位于弯折的极耳212之间,容易与连接部232发生接触,第二缺口234可以开设于连接部232对应极耳212的位置,以避免弯折的极耳212与连接部232发生接触,为极耳212提供弯折的空间。
115.需要注意的是,参照附图3-附图5,附图12-附图14所示,连接件230可以位于极耳212弯折方向所在的一侧,也可以位于远离极耳212弯折方向所在的一侧,即当连接件230位于极耳212弯折方向所在的一侧时,连接件230位于弯折后的极耳212之间,此时,连接件230可以开设有第二缺口234,以供极耳212弯折。
116.具体地,为了便于凸台2322弯折,凸台2322与连接部本体2321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缺口235,当凸台2322连接在连接部本体2321的边缘时,第三缺口235的数量为一个;当凸台2322连接在连接部本体2321的中间位置时,第三缺口2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缺口235分别位于凸台2322的两侧。
117.另外一方面,参照附图6-附图11,附图15-附图17所示,当连接件230位于远离极耳212弯折方向所在的一侧,即连接件230未位于弯折的极耳212之间,此时,极耳212所需要的长度较小,连接件230与电芯本体211之间的距离较小,可以进一步提升电芯本体211的可容置空间,进而提升电芯本体211的容量。
118.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250可以覆盖连接部本体2321以及第一缺口233和/或第二缺口234和或第三缺口235。
1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230为柔性连接件,且部分连接件230弯折,并与电芯本体211连接。
120.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230的制备材料为柔性材料,以便于弯折。其中,弯折的部分可以是凸台2322,凸台2322弯折,并与电芯本体211连接,以固定连接件230。
1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部分连接件230弯折,并进入电芯本体211的顶封深坑面(图中未示出);或者,部分连接件230弯折,并进入电芯本体211的顶封浅坑面。
122.具体地,电池200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封装工艺,在电芯本体211的顶封上
会形成深坑面和浅坑面。
123.可以理解的是,部分连接件230为凸台2322,即凸台2322可以弯折进入顶封深坑面,或者进入顶封浅坑面,以连接电芯本体211,实现连接件230的固定,可以提升连接件230与电芯210的连接稳定性。
1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230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电芯本体211的顶封固定连接。即凸台2322通过双面胶与电芯本体211的顶封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胶纸与与电芯本体211的顶封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胶水与电芯本体211的顶封固定连接,以连接电芯本体211,实现连接件230的固定,可以提升连接件230与电芯210的连接稳定性。
1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232通过固定胶粘接在电芯210上,具体地,固定胶可以位于连接部本体2321靠近电芯210的一侧表面,并位于电芯本体211上靠近极耳212所在一侧的端部,以固定连接件230。可以立即的是,固定胶为双面胶、胶纸以及胶水中的一种。
126.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胶可以为绝缘胶,即在实现连接件230固定的同时,避免连接部本体2321与极耳212或者电芯本体211或者其他电子元件120直接连接发生短路。
127.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的规定。
12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连接件和保护板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的两个极耳,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极耳以及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极耳的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所述极耳连接且电导通,并形成复合极耳;所述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所述极耳均与所述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所述极耳均与所述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二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本体和凸台,所述连接部本体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极耳,所述凸台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上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中任一者对应的位置,且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之间的所述连接部本体上;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部本体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所述极耳层叠连接,形成所述复合极耳。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复合极耳,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极耳,所述第三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复合极耳以及另一个所述极耳形成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另一个所述极耳以及另一个所述连接极耳形成所述第二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连接部两侧,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凸出所述连接部的边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凸出所述连接部的边缘的尺寸为0.2mm-1.0mm。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极耳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连接极耳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连接处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缺口;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极耳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极耳之间,所述极耳在所述连接部本体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本体重合,位于重合区域内的所述连接部本体上开设有第二缺口;和/或,所述凸台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连接处的至少一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缺口。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且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进入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深坑面;或者,部分所述连接件弯折,并进入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浅坑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所述电芯本体的顶封固定连接。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连接件和保护板组件,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与电芯本体连接的两个极耳,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极耳以及连接两个连接极耳的连接部,其中一个连接极耳与其中一个极耳连接且电导通,并形成复合极耳;复合极耳和另一个极耳均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一回路;另一个连接极耳和另一个极耳均与保护板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二回路。通过设置具有两个连接极耳的连接件,可以形成并联的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即保护板组件与电芯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保护板组件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保护板组件的尺寸可以减小,可以提升电池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芯的容量,提升电池容量。提升电池容量。提升电池容量。


技术研发人员:

黄增科 罗自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2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4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本体   电芯   电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