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列车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列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列车。


背景技术:



2.发明人发现,目前应用于轨道交通中的大部分tacs(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所使用的车车通信协议都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rssp_i,railway signal safety protocol_i),同时通过地面系统例如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oc(object controller,目标控制器)等确定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并通知主被叫分别修改相应的通信配置。但基于rssp_i的通信仅能防重复、丢失(删除)、插入、错序(重排序)、错码(坏)和延迟,不能对伪装的列车身份进行识别或者防止入侵,通信安全性较差,为了提高列车之间的通信安全性,则需要对dcs(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数据通信系统)网络需要提出防入侵和防伪装的要求,需要用专用的加密无线网络,导致增加通信成本的问题。并且,通过地面系统例如ats/oc等确定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并通知主被叫分别修改相应的通信配置的过程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列车自主运行的自主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列车,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保障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时,主被叫关系能够及时得到切换,并且还能够同时保障通信安全,从而既能实现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将本车配置为主叫端列车;
6.确定被叫端列车,所被叫端列车为运行在目标线路上且与本列车相邻的前车;
7.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一连接,并将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列车,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被叫端列车将自身设置为被叫端列车;
8.在接收到所述被叫端列车反馈的响应于所述通知信息的确认信息之后,验证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
9.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向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10.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1.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目标线路中的后车建立第一连接;
12.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后车发送的通知信息,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将本车设置为与所述后车对应的被叫端列车,将所述后车确定为与本车对应的主叫端列车;
13.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设置完成之后反馈确认信息给所述主叫端列车;
14.验证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
15.在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与所述主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接收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16.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列车的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7.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18.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19.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列车的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0.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21.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第二方面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22.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列车,包括以上所述的通信装置。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通过该第一通信协议能够解决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切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保障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时,主被叫关系能够及时得到切换,并且还能够同时保障通信安全,从而既能实现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
2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27.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28.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29.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30.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之间信息交互流程的示意图。
31.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32.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4.tacs系统中,列车和列车之间通信非常灵活,通信关系可能会随时变化和调整,比如原本的前车故障,原本的后车调整计划选择换端绕行,通信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原本的后车后方的车辆可能会重新被确定为原本后车所对应的新的前车。因此,在tacs系统中列车和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会经常发生变化,经常需要重新确定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通过ats/oc等地面系统确定列车与列车之间的主被叫通信关系并通知双方列车来修改与通信关系相关的配置,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并且,目前tacs系统中的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安全性较差,为了在不增加通信成本的情况下提高tacs系统中的通信安全性,且提高列车与
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的确定和修改效率,提出了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
35.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
36.在步骤101中,将本车配置为主叫端列车。
37.针对每一个在轨道线路中运营的列车,都能够将本车设置为主叫端列车,该设置可以在列车上电初始化时默认进行配置。
38.在步骤102中,确定被叫端列车,所被叫端列车为运行在目标线路上且与本列车相邻的前车。
39.该目标线路可以是本车当前所在线路,根据本车所对应的行驶线路的不同,该目标线路可以相应发生变化。在该目标线路中,处于本车行驶路线前方,且距离本车最近的列车即可作为该目标线路上的前车。
40.在步骤103中,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一连接,并将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列车,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被叫端列车将自身设置为被叫端列车。
41.在确定了相对与本车的前车之后,便可以将该前车作为被叫端列车,由于每一个在轨道线路中运营的列车都能够在上电初始化时将本车配置为主叫端列车,因此在将该前车作为该被叫端列车之后,能够以主叫端列车的身份与该被叫端列车进行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
42.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与该被叫端列车之间的通信,需要通知该被叫端列车将自身配置设置为与本车对应的被叫端列车,具体需要设置的内容可以包括例如监听数据标志和被叫标志等,通过设置该被叫标识和该监听数据标识,以表征被叫端列车的被叫端身份和可以被主叫端列车对部分列车数据进行监听。
4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该第一通信协议先与该被叫端列车建立该第一连接,然后根据该第一连接将该通知信息发送给被叫端列车,来通知该被叫端列车将自身设置为与本车相对应的被叫端列车。其中,该第一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无需根据主叫端或被叫端的不同对列车配置进行修改的通信协议。例如,可以为目前tacs系统中大量采用的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rssp_i)。基于rssp_i的通信关系中,主叫端列车和被叫端列车的通信配置都是一样的,主被叫可以随时切换,无需切换配置,因此可以随时根据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来进行通信连接,从而能够解决tacs系统中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会随时切换通信对象,无法保证通信关系的切换效率的问题。其中,该第一通信协议也无需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其安全性可以较低,例如列车与列车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内容可以无需加密,只要保证能够在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之后能够随时切换为最新的通信关系,并建立起相关通信连接即可。
44.由于该第一通信协议对通信安全性要求不高,仅要求能够随时切换通信对象,因此在建立该第一连接之后,为了保障通信安全,不会直接通过该第一连接来发送与列车安全相关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而会进一步建立更加安全的连接。因此,在建立该第一连接之后,通过该第一连接发送该通知信息给该被叫端列车,以使该被叫端列车将自身设置为被叫端列车,从而就能够进一步根据该设置来进一步建立更加安全的通信连接。其中,该被叫端列车的具体需要响应于该通知信息所进行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第二连接所基于的
该第二通信协议来确定。
45.该第二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会对通信关系的建立以及通信内容进行加密的通信协议,从而保障列车安全相关数据的传输安全性,起到防入侵和防伪装的通信安全问题。例如,该第二通信协议可以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i(rssp_ii),rssp_ii对信号安全设备通过开放式传输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规范,铁路信号安全设备之间安全通信接口采用分层结构。在tcp/ip五层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适配和冗余管理层、消息鉴定安全层和安全应用中间子层,形成了特殊的rssp_ii通信模型。开放式网络在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2中定义为:“连接设备数量未知的传输系统,它拥有未知的、可变的且非置信的特征,用于未知的通信服务,对此系统应评估未经授权的访问。”根据en50159-2标准,对于开放式的传输系统而言,所有可能的威胁包括重复、删除、插入、重排序、损坏、延迟、伪装。rssp_ii能够对以上所有威胁源做出识别与防范,数据接收端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安全检查,数据出错后导向安全处理。因此,基于该通信协议的通信安全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46.通过基于该第一通信协议所初步建立的该第一连接,将当前通信关系中的被叫端列车的通信配置设置好之后,便可以进一步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来建立更加安全的通信连接来传输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47.在步骤104中,在接收到所述被叫端列车反馈的响应于所述通知信息的确认信息之后,验证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
48.响应于该通知系信息所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用于表征该被叫端列车的配置设置以完成,在接收到该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则表征该被叫端列车可以进一步建立更加安全的通信连接。
49.在进一步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来建立更加安全的通信连接来传输列车安全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的进一步安全,需要对被叫端列车的身份进行验证。其中,验证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可以根据该第二通信协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例如,该验证方式可以是基于密钥的验证。该第二通信协议与该第一通信协议都是预先配置在各列车中的,该密钥也即在配置该第二通信协议时同时配置与各列车中的配置信息,用于在建立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连接时对通信对象进行密钥验证,以确定通信对象的身份,起到防入侵和防伪装的目的。
50.在步骤105中,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向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51.在对该被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便可以成功建立该第二连接,随后即可根据该第二通信协议通过该第二连接与该被叫端列车之间进行通信,也即发送该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其中,该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包括列车识别号、列车驾驶模式、列车速度和列车安全包络等,该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可以用于任意列车之间的安全追踪等计算。
5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通过该第一通信协议能够解决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切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保障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时,主被叫关系能够及时得到切换,并且还能够同时保障通信安全,从而既能实现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
5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该被叫端列车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取该被叫端列车的列车识别号,用于建立该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获取etcsid(列车
控制系统id)、列车对应的ip地址和端口等列车信息来用于建立该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只要是能够表征与该前车进行通信相关的信息都可行。具体通过该列车识别号建立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在预先配置的列表中根据该被叫端列车的列车识别号来查该被叫端列车上的通信设备,以基于该第一通信协议与该被叫端列车上的通信设备建立第一连接;或者在预先配置的类表中根据该被叫端列车的列车识别号来查该被叫端列车上的通信设备,以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与该被叫端列车上的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连接。该预先配置的列表可以为在列车上电初始化之前所配置的通信设备列表。也即,可以预先将所述目标线路上除本车之外的所有列车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设备列表和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呼叫列表之中。从而根据该列车识别号路由到对应的通信设备来建立连接。该第二通信协议和该第一通信协议分别对应的呼叫列表和通信设备列表中所保存的同一列车中的通信设备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即同一列列车中可以分别基于不同的通信协议设置不同的通信设备以供与其他列车建立不同的连接。
5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被叫端列车的方法可以为如下所示:通过预设地面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线路上的列车位置状态;根据所述列车位置状态确定位于本车行驶方向前方且距离本车最近的列车作为前车,并将所述前车确定为所述被叫端列车。其中,该列车位置状态可以是通过预设地面设备来进行获取,例如ats/oc等地面系统。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设置在列车中或地面上的设备来进行获取。在本公开中对该列车位置状态的获取方式和获取设备不进行限定,预设地面设备仅为一种示例。该列车位置状态可以包括目标线路上的所有列车的位置状态,也可以为该目标线路上距离本车一定范围内的列车位置状态等等。
55.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的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
56.在步骤201中,接收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57.在步骤202中,根据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追踪所述被叫端列车,以及计算本车与所述被叫端列车之间的安全余量。
58.也即,被叫端列车在接收到本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之后,还会将其自身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反馈给本车,从而便于本车根据该被叫端列车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来对该被叫端列车进行追踪,根据该被叫端列车的速度、安全包络,并结合安全制动模型来计算本车与该被叫端列车之间的安全余量等等进行列车自主运行的运算。
5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203和步骤204。
60.在步骤203中,按照预设周期确定所述被叫端列车;
61.在步骤204中,在当前周期中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不相同,且已经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建立了所述第一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的情况下,断开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62.也即,随着主被叫端列车的运行状态和位置发生变化,若主叫端列车在某一周期中确定得到的前车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被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则在将该周期内确定得到的前车作为被叫端列车,并重新与该更换后的被叫端列车建立新的连接之前,还会与更换前的被叫端列车断开连接。并且,无论本车与该被叫端车辆处于什么连接状态,例如只建立了第一连接,或者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都已建立等,都会直接中断与该被叫端列车
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重新将新的前车确定的新的被叫端列车,以重新进行该第一连接和该第二连接的建立。其中,在被叫端列车已经根据该通知信息将其自身的通信设置修改为该被叫端设置的情况下,在断开连接时还可以重新通知该被叫端车辆恢复为之前的设置。
6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信息中包括本车的列车识别号,以表明本车身份,更加便于被叫端列车与本车之间的通信。
6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i。
65.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5。
66.在步骤301中,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目标线路中的后车建立第一连接。
67.在步骤302中,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后车发送的通知信息,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将本车设置为与所述后车对应的被叫端列车,将所述后车确定为与本车对应的主叫端列车。
68.在步骤303中,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设置完成之后反馈确认信息给所述主叫端列车。
69.在步骤304中,验证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
70.在步骤305中,在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密钥与所述主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接收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
71.也即,目标线路中的列车不仅能够作为主叫端列车,将前车作为被叫端列车来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列车自主运行,而且还能够响应于后车的信号来作为后车的被叫端,与后车之间进行通信。其中的主叫端列车与上述通信方法中的主叫端列车相同,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也与上述通信方法中所示出的一致,该第一通信协议和该第二通信协议的选用上也都为相同的协议。
7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主叫端列车和被叫端列车可以为同一列车,也即,目标线路中的列车中既可以存在默认初始化得到的主叫端的设置,也可以响应于后车的通知信息,将其设置为与该后车对应的被叫端。同一辆列车可以同时作为前车的主叫端和后车的被叫端来与两辆列车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通信。
7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通过该第一通信协议能够解决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切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保障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时,主被叫关系能够及时得到切换,并且还能够同时保障通信安全,从而既能实现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
74.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401。
75.在步骤401中,在接收到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的所述列车安全相关数据之后,向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本车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包括列车识别号、列车驾驶模式、列车速度和列车安全包络。
7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i。
77.下面给出目标线路中的多个列车之间建立通信关系并进行通信的具体示例。
78.如图5所示,在列车1的目标线路中,列车2为该列车1的前车,在列车1获取到该列车2的信息之后,与该列车2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可以如下所示:
79.1、列车1与列车2建立第一连接;若连接建立失败,可以在时间阈值内继续尝试建立该第一连接
80.2、在该第一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列车1向列车2发送通知信息;
81.3、列车2响应该通知信息将自身设置为该列车1对应的被叫端列车;
82.4、列车2在设置完成之后向列车1反馈确认信息;
83.5、列车1在收到该确认信息之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和对应的密钥在建立第二连接之前,验证该列车2的身份是否安全;若该列车1一直未收到该确认信息,则可以持续等待接收该确认信息,或者重复发送该通知信息,在超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进行被叫端确定的步骤,也即重新执行前述的1-3步;
84.6、在列车2的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基于该第二通信协议建立与列车2的第二连接;若列车2的身份验证不成功,则在时间阈值内继续尝试对该列车2的身份进行验证;
85.7、在该第二连接成功建立之后,列车1发送本车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给列车2;
86.8、列车2在接收到列车1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之后之后,将自身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也返送给列车1。
87.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该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603,输入/输出(i/o)接口604,以及通信组件605中的一者或多者。
88.其中,处理器601用于控制该通信装置6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列车的通信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通信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通信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通信设备列表数据、呼叫列表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6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6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2或通过通信组件6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604为处理器6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605用于该通信装置6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6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8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列车的通信方法。
90.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列车的通信装置700的框图。例如,通信装置7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7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7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7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列车的通信方法。
91.另外,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726和通信组件750,该电源组件7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通信装置7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7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通信装置7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58。通信装置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92.一种列车,包括以上所述的通信装置。
9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9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95.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本车配置为主叫端列车;确定被叫端列车,所述被叫端列车为运行在目标线路上且与本列车相邻的前车;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一连接,并将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列车,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被叫端列车将自身设置为被叫端列车;在接收到所述被叫端列车反馈的响应于所述通知信息的确认信息之后,验证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向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列车安全相关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所述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目标线路上除本车之外的所有列车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设备列表中;以及将所述目标线路上除本车之外的所有列车配置在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呼叫列表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被叫端列车包括:通过预设地面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线路上的列车位置状态;根据所述列车位置状态确定位于本车行驶方向前方且距离本车最近的列车作为前车,并将所述前车确定为所述被叫端列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被叫端列车包括:按照预设周期确定所述被叫端列车;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当前周期中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不相同,且已经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建立了所述第一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的情况下,断开与上一周期确定得到的被叫端列车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被叫端列车包括:确定所述被叫端列车的列车识别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根据所述被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追踪所述被叫端列车,以及计算本车与所述被叫端列车之间的安全余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包括: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和密钥验证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身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息中包括本车的列车识别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包括列车识别号、列车驾驶模式、列车速度和列车安全包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i。11.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目标线路中的后车建立第一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后车发送的通知信息,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将本车设置为与所述后车对应的被叫端列车,将所述后车确定为与本车对应的主叫端列车;在所述被叫端列车的设置完成之后反馈确认信息给所述主叫端列车;验证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在所述主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与所述主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接收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的所述列车安全相关数据之后,向所述主叫端列车发送本车的列车安全相关数据;所述列车安全相关数据包括列车识别号、列车驾驶模式、列车速度和列车安全包络。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为铁路安全通信协议ii。14.一种列车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15.一种列车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16.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和/或所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列车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列车,包括:将前车确定为被叫端列车,基于第一通信协议与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一连接,并根据第一连接发送通知信息给被叫端列车;在接收到被叫端列车响应于通知信息反馈的确认信息之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和密钥验证被叫端列车的身份;验证成功时,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与被叫端列车建立第二连接,根据第二连接向被叫端列车发送列车安全相关数据。这样,能够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来完成车车通信,解决列车之间的主被叫切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保障车车通信时主被叫关系能够及时得到切换,并且还能够同时保障通信安全,从而既能实现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安全通信又不增加通信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王琼芳 陈楚君 蒋龙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7.30

技术公布日:

2023/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3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列车   所述   通信   通信协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