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倒翁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地球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倒翁地球仪。


背景技术:



2.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因此常被当作教学用具。
3.但是,现有的地球仪存在以下缺陷:需要支架来进行固定,占用空间大,不易摆放,并且只含有地球表面的信息,教学时的内容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摆放,具有更多可用于教学的内容的不倒翁地球仪。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倒翁地球仪,所述地球仪包括下半球和上半球,所述下半球和所述上半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半球内部底端设有配重块;所述上半球从外到内包括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和第三盖体部,且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上分别设有地球图案层、地幔图案层和外核图案层,所述下半球上也设有地球图案层且顶端面中心设有半球体凸起,且所述第三盖体部适于盖住所述半球体凸起。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具有三个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于所述下半球顶端面上,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的底端均设有所述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适于进出所述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配合适于实现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与所述下半球的对接。上述结构用于实现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和第三盖体部与下半球的连接。
7.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之间为过盈配合。上述结构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
8.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凸起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上述结构起到定位的作用。
9.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内部均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以所述限位凹槽靠近中心的边缘为界。上述结构用于节省制作成本和减轻重量。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半球体凸起内部设有光源装置,且所述光源装置适于透过所述半球体凸起向外发光。上述结构用于模拟内核的状态。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发光灯、电池、控制装置和按钮,所述发光灯适于所述半球体凸起内部,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下半球内部,所述电池适于为所
述发光灯供能,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和所述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按钮设于所述下半球顶端面上,且所述按钮适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池开始供能和结束供能。上述结构简单且稳定。
12.进一步优选,所述半球体凸起采用有机玻璃材料,以使得所述光源装置发出的光适于透过所述半球体凸起;且所述第一盖体部采用pc塑料材质。
13.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半球为中空结构。上述结构用于节省制作成本和减轻重量。
14.进一步优选,所述配重块呈与所述下半球底端适配的回转体结构,且设于所述下半球底端中心。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技术采用在地球仪中设置配重块的技术手段,将地球仪制作成不倒翁式,无需支架,便可立在桌面上,易于摆放,并且将地球仪分为可拆卸连接的上半球和下半球,上半球包括对应地球表面的第一盖体部,对应地幔的第二盖体部,对应外核的第三盖体部,以及下半球上设有对应内核的半球体凸起,使得本技术的地球仪不仅可用于地球表面的教学,还可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教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的地球仪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的地球仪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技术的地球仪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技术的地球仪中下半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的地球仪中下半球的俯视图;
22.图6为本技术的地球仪中第一盖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技术的地球仪中第一盖体部的仰视图。
24.图中:1、下半球;11、配重块;12、半球体凸起;13、光源装置;131、发光灯;132、电池;133、控制装置;134、按钮;2、上半球;21、第一盖体部;22、第二盖体部;23、第三盖体部;24、空腔;3、连接组件;31、限位凸起;311、定位凹槽;32、限位凹槽;321、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
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9.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
30.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地球仪包括下半球1和上半球2,下半球1和上半球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实现可拆卸连接,且下半球1内部底端设有配重块11;上半球2从外到内包括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且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上分别设有地球图案层、地幔图案层和外核图案层,下半球1上也设有地球图案层且顶端面中心设有半球体凸起12,且第三盖体部23适于盖住半球体凸起12。
31.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地球仪往往都需要支架来进行固定,会导致占用过大的空间,不易摆放,因此,本技术的发明人通过在地球仪底端设置配重块11,将地球仪制作成不倒翁型结构,即使没有支架,地球仪也会在配重块11的作用下趋向稳定,更为方便,并且做成不倒翁结构也更有利于使用者去查看地球仪上的内容,此外,还可作为一个装饰品或者小玩具摆放在桌面上。
32.而且由于常用的地球仪大多只是一个球体表面粘贴有含有地球图案的贴纸,在教学时只能在讲述与地球表面相关的内容时使用,内容过于单一,利用率低,因此,本技术的发明人将地球仪分为可拆卸的下半球1和上半球2,下半球1作为不倒翁结构的基底,上半球2包括分别与地球表面对应的第一盖体部21,与地幔对对应的第二盖体部22,与外核对应的第三盖体部23,在教学与地球内部结构相关的内容时也可使用本技术的地球仪,适用范围更大,实用性更高。
33.由于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时,往往是一层层介绍,因此,每一层都需要与下半球1可拆接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包括限位凸起31和限位凹槽32,限位凸起31具有三个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于下半球1顶端面上,即三个限位凸起31的大小逐渐递减,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的底端均设有限位凹槽32,限位凸起31适于进出限位凹槽32,且限位凸起31和限位凹槽32配合适于实现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与下半球1的对接。
34.如图3-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包括限位凸起31和限位凹槽32,限位凸起31设置于下半球1顶端面上,第一盖体部21底端设有限位凹槽32,限位凸起31适于进出限位凹槽32,且限位凸起31和限位凹槽32配合适于实现第一盖体部21和第三盖体部23与下半球1的对接。上述结构简单且稳定,主要用于第一盖体部21和下半球1之间的连接。
35.但是在介绍地球内部结构时,往往是一层层介绍,每一层都需要与下半球1可拆接连接,因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1具有三个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于下半球1顶端面上,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的底端均设有限位凹槽32。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与下半球1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盖体部21相同,因此不做重复描述。
36.为提高第一盖体部21、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与下半球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凹槽32与限位凸起31之间为过盈配合,可靠地保证了使用者推动地球仪时,上述三个盖体部与下半球1之间的连接依旧稳定。
37.此外,由于第一盖体部21和下半球1之间的地球图案层需要拼接成一个完整体,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最外圈的限位凸起31上设有定位凹槽311,第一盖体部21上的限位凹槽32
上设有与定位凹槽311相对应的定位凸起321。并且,定位凹槽311与定位凸起321之间还可起到限制周向转动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限位凸起31上均设有定位凹槽311,且三个盖体部上的限位凹槽32上均设有与定位凹槽311相对应的定位凸起321。
38.在本实施例中,内核的表示方式采用更为直观的发光方式,用于模拟地球内核的状态,具体结构为:半球体凸起12内部设有光源装置13,且光源装置13适于透过半球体凸起12向外发光。
39.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源装置13包括发光灯131、电池132、控制装置133和按钮134,发光灯131适于半球体凸起12内部,电池132和控制装置133设于下半球1内部,电池132适于为发光灯131供能,控制装置133与电池132和按钮134电性连接,按钮134设于下半球1顶端面上,且按钮134适于通过控制装置133控制电池132开始供能和结束供能。上述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40.进一步,为保证发光灯131的光可透过半球体凸起12,在本实施例中,半球体凸起12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并且第一盖体部21采用pc塑料材质,使得在教学地球仪表面的地球图案层的内容时,可将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拆下,打开发光灯131,盖上第一盖体部21,由于地球图案层采用的是贴纸,因此发光灯131发射出的光可透过第一盖体部21照亮地球图案层,方便使用者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
41.进一步,为节省制作成本,以及减轻重量,方便携带和运输,如图6和图7所示,以第一盖体部21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部21的内部设有空腔24,且空腔24以限位凹槽32靠近中心的边缘为界,由于地球仪主要起到的是教学作用,因此以连接组件3为界,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第一盖体部21内部的其他区域均设为空腔24。第二盖体部22和第三盖体部23与第一盖体部21相同,内部均设有以连接组件3为界的空腔24。
42.此外,为进一步节省成本和减轻重量,在本实施例中,下半球1设置为中空结构。
4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1呈与下半球1底端适配的回转体结构,且设于下半球1底端中心。上述结构可靠地保证了地球仪的稳定性。
44.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仪包括下半球和上半球,所述下半球和所述上半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半球内部底端设有配重块;所述上半球从外到内包括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和第三盖体部,且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上分别设有地球图案层、地幔图案层和外核图案层,所述下半球上也设有地球图案层且顶端面中心设有半球体凸起,且所述第三盖体部适于盖住所述半球体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具有三个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于所述下半球顶端面上,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的底端均设有所述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适于进出所述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配合适于实现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与所述下半球的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部、所述第二盖体部和所述第三盖体部内部均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以所述限位凹槽靠近中心的边缘为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体凸起内部设有光源装置,且所述光源装置适于透过所述半球体凸起向外发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发光灯、电池、控制装置和按钮,所述发光灯适于所述半球体凸起内部,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下半球内部,所述电池适于为所述发光灯供能,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和所述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按钮设于所述下半球顶端面上,且所述按钮适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池开始供能和结束供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体凸起采用有机玻璃材料,以使得所述光源装置发出的光适于透过所述半球体凸起;且所述第一盖体部采用pc塑料材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球为中空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呈与所述下半球底端适配的回转体结构,且设于所述下半球底端中心。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不倒翁地球仪,包括下半球和上半球,下半球和上半球之间可拆卸连接,下半球内部底端设有配重块;上半球从外到内包括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和第三盖体部,且分别设有地球图案层、地幔图案层和外核图案层,下半球上设有地球图案层且下半球顶端面上设有半球体凸起,第三盖体部适于盖住半球体凸起。本申请在地球仪中设置配重块,将地球仪做成不倒翁式,易于摆放,并且将地球仪分为可拆卸连接的上半球和下半球,上半球包括对应地球表面的第一盖体部,对应地幔的第二盖体部,对应外核的第三盖体部,以及对应地球表面的下半球和对应内核的半球体凸起,使得本申请的地球仪不仅可用于地球表面的教学,还可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教学。部结构的教学。部结构的教学。


技术研发人员:

何善昆 蒋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博采文具礼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0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3: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3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半球   地球仪   凹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