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指示导管电极贴靠程度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电生理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指示导管电极贴靠程度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电生理导管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介入诊断、领域。诊断标测过程,消融过程,对导管电极与腔内组织贴靠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导管电极与组织的贴靠检测可作为过程效果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
3.当前市面上具有贴靠检测的导管多是通过在导管头端安放压力传感器的形式实现,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受限,仅头端安装,实现导管头端贴靠检测,无法实现非头端部分电极的贴靠检测,无法实时准确地获取不同电极的贴靠状态,从而影响了消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指示导管电极贴靠程度的检测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包括磁场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贴靠检测模块,磁场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
7.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
8.贴靠检测模块根据相对距离计算出电极的坐标,获取电极的坐标所在的单元格,以及单元格中预先拟合的电极距离与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阻抗和所述关系曲线求解所述电极的贴靠程度。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贴靠检测模块获取电极的坐标所在的单元格是采用单元格索引号进行查,单元格索引号的计算公式为:
[0010][0011]
其中,w
x
、wy、wz分别表示单元格在x、y、z方向的尺寸;n
x
、ny、nz分别为目标区在x、y、z方向划分份数,k是单元格索引号,t是指获取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参考点对应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的当前的时刻,t时刻输入数据为为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参考点对应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o(xo,yo,zo)为三维空间的原点坐标。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关系曲线包括未贴靠时,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与阻抗之间的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以及贴靠时,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与阻抗之间的贴靠拟合关系曲线;构成关系曲线的点的二维坐标中,横坐标为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纵坐标为阻抗。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求解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的步骤包括:
[0014]
s1,分别查到相对距离对应在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上的阻抗坐标点b和对应在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上的阻抗坐标点c;
[0015]
s2,根据电极的阻抗坐标a、阻抗坐标点b和阻抗坐标点c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0017][0018]
其中,其中,a点是当前采集到的i电极到参考电极之间相对阻抗;b是通过单元格内贴靠拟合关系曲线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第一对应阻抗;c是通过单元格内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第二对应阻抗;ac指相对阻抗与第一对应阻抗之间的差值,bc为第一对应阻抗与第二对应阻抗之间的差值。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关系曲线的拟合步骤包括:
[0020]
a1,获取每一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样本,每个数据样本为相对距离和阻抗构成的二维坐标;
[0021]
a2,将数据样本按照相对位置关系分为多个数据集;
[0022]
a3,以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筛选出优化数据集,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为满足其中,为数据集si中心;k为系数,σ为si数据集标准差;
[0023]
a4,求取优化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并将中心位置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为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或者以优化数据集为样本,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为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
[0024]
a5,在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的基础上,通过拟合系数调整得到贴靠拟合关系曲线。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a5中,贴靠拟合关系曲线的计算公式为:
[0026][0027]
其中,为优化数据集s
′i的中心位置;k

为拟合系数,σ
′i为数据集标准差。
[002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的方式包括直接采集方式和间接采集方式,
[0029]
直接采集方式为直接采集电极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
[00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间接采集方式为先分别采集电极与体表参考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以及参考电极与体表参考电极之间的第二阻抗,通过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之间的差值获取电极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
[0031]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贴靠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有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的环形导管,并且参考电极设置在与环形导管所在的面垂直的轴线上。这样的设置确保了参考点上的电极与环形导管环面上的电极不会同时接触组织造成短路,也即是,始终都能测出参考点上的电极与环形导管环面上的电极阻抗。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磁场发生器和显示屏,
[0033]
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磁场,并且配合磁场定位模块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
[0034]
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
[0035]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贴靠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有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的环形导管、体表参考电极、磁场发生器和显示屏;
[0036]
参考电极设置在与环形导管所在的面垂直的轴线上;
[0037]
体表参考电极用于采集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
[0038]
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磁场,并且配合磁场定位模块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
[0039]
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1]
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多个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指数,从而使操作者准确掌握各电极的贴靠程度,并根据消融电极的贴靠情况发送消融能量。
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贴靠检测系统图;
[0043]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管示意图一;
[0044]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管示意图二;
[0045]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管示意图三;
[0046]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管示意图四;
[0047]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直接采集阻抗示意图;
[0048]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间接采集阻抗示意图;
[004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系统流程图;
[005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贴靠检测主流程图;
[005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建模流程图;
[005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目标区划分示意图;
[005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建模结果及模型应用示意图;
[005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模型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56]
实施例1
[0057]
1、系统描述
[0058]
如图1所示,100为导管电极组织贴靠识别系统。101为患者,102为贴敷于体表的参考电极,103为心腔内导管远端,104为导管管体,105为导管手柄。106为磁场发生器,107为体表参考集线器,108、109、110为连接电缆。111为显示屏,112为预设贴靠指数设置器,113
为导管各电极贴靠程度示意,115为导管各电极贴靠程度示意图,114为导管电极编号图。
[0059]
116为磁场定位模块,负责体表参考电极和心腔内导管各电极位置定位。117为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集环面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如图3a所示;另一种为采集导管各电极相对于体表某一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然后通过运算间接获得环面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如图3b所示。
[0060]
图3a和图3b为电极阻抗采集示意图,300为阻抗测量原理示意图,图3a为直接测量环面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阻抗,图3b为间接测量环面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阻抗。
[0061]
2、导管描述
[0062]
如图2所示,200为导管示意图,主要包括201手柄部分,202推杆构件,203管身部分和安装有电极的204远端部分。导管远端包含可通过202推杆控制打弯弧度的205可弯曲段。导管头端设计为环形导管,环形导管包括末端软管和末端硬管,其中,末端软管呈圆弧形,末端软管上间隔设置了多个发放能量的贴靠电极207。末端硬管,其呈l形,其一端连接所述末端软管的一端,所述末端硬管的第一l形边与所述末端软管形成环形构件,且末端硬管的第二l形边在环形构件的正投影位于末端软管的中心,末端硬管的第二l形边上设置了参考电极206,环形构件外壁上套设有若干个环电极207,所有所述环电极207间隔设置;
[0063]
支撑构件,其为记忆合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沿所述末端硬管和所述末端软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末端硬管和所述末端软管,支撑构件使得导管头端具有较为稳定的形态,当受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支撑构件能够用于末端软管变形后复原。如图2b所示,参考电极设置在与环形导管所在的面垂直的轴线上,操作时,环电极207与组织贴靠,而参考电极206并不会直接与组织贴靠,这样的设置确保了参考点上的电极与环形导管环面上的电极不会同时接触组织造成短路,也即是,始终都能测出参考点上的电极与环形导管环面上的电极阻抗。
[0064]
图2d还给出了参考电极设置的另一种实施例,图2d与图2b的区别在于,环形导管包括末端软管、末端硬管和末端软管延伸硬管,其中,末端软管呈圆弧形,末端软管上间隔设置了多个发放能量的贴靠电极207。末端硬管,其呈l形,其一端连接所述末端软管的起始端。末端软管延伸硬管呈l形,其l形边在环形构件的正投影位于末端软管圆弧形范围内,末端软管延伸硬管的第一l形边沿圆弧形的半径方向连接末端软管的末端,末端软管延伸硬管的第二l形边垂直于所述末端软管圆弧所在的平面,末端软管延伸硬管的第二l形边上设置了参考电极206。这样的设置也是为了使环电极207与组织贴靠,而参考电极206并不会直接与组织贴靠,确保参考点上的电极与环形导管环面上的电极不会同时接触组织造成短路。
[0065]
作为优选方案,环面电极数示意为9个,参考电极示意为1个。
[0066]
3、阻抗采集方式描述
[0067]
300为系统阻抗采集方式示意图,包括两种采集方式图3a和图3b。图3a为直接采集方式:直接采集贴靠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r1为贴靠电极p1与参考电极inref之间的阻抗;r2为贴靠电极p2与参考电极inref之间的阻抗。图3b为间接采集方式:分别采集导管参考电极inref和贴靠电极相对于体表参考outref电极之间阻抗,再通过运算间接获得贴靠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之间阻抗。具体的,如图3b所示,求得贴靠电极p1与体表参考outref电极之间阻抗r1’,贴靠电极p2与体表参考outref电极之间阻抗r2’,参考电极
inref与体表参考outref电极之间阻抗rref。那么,贴靠电极p1相对于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的值为r1’减去rref;贴靠电极p2相对于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的值为r2’减去rref。
[0068]
阻抗采集时激励发放,一是体表参考之间(如outrefa与outrefb)发放恒压或恒流激励;二是贴靠电极(如p1)与导管参考电极(如inref)之间发放恒压或恒流激励。
[0069]
当采用直接采集方式时,在体表参考电极之间施加恒压或恒流激励,或者在贴靠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发送恒流或者恒压的激励,当激励为恒流时,获取贴靠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值,通过电压差值除以电流值,求解出贴靠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当激励为恒压时,获取贴靠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流差值,通过电压除以电流差值,求解出贴靠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
[0070]
当采用间接采集的方式时,阻抗的计算原理与直接采集方式的原理一样,只是最后求取贴靠电极p1相对于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的值为r1’减去rref;贴靠电极p2相对于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的值为r2’减去rref。
[0071]
301为需要做贴靠识别的电极,302为参考电极,303为阻抗采集装置,304为贴敷于体表的参考电极。
[0072]
(1)直接采集方式
[0073]
如图3a所示,描述如下:
[0074]
a.体表参考激励下采集:在体表参考电极outrefa与outrefb之间施加恒压或恒流激励,阻抗采集装置ri采集贴靠电极pi(如p1、p2、p3)与导管参考电极inref(如inrefa、inrefb)之间阻抗。
[0075]
b.导管电极激励下采集:在导管参考电极inref与贴靠电极pi(如p1、p2、p3)施加恒压或恒流激励,阻抗采集装置ri采集贴靠电极pi(如p1、p2、p3)与导管参考电极inref(如inrefa、inrefb)之间阻抗。
[0076]
采集阻抗数据同时,记录导管电极位置,获得数据格式如下:
[0077][0078]
其中,pi(x,y,z)为导管贴靠电极pi空间位置坐标,p
inref
(x,y,z)为导管参考电极inref空间位置坐标,ri为导管贴靠电极pi到导管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
[0079]
(2)间接采集方式
[0080]
如图3b所示,描述如下:
[0081]
a.体表参考激励下采集:在体表参考电极outrefa与outrefb之间施加恒压或恒流激励,阻抗采集装置r'i采集贴靠电极pi(如p1、p2、p3)到体表参考之间阻抗;rref采集导管参考电极inref到体表参考之间阻抗。
[0082]
b.导管电极激励下采集:在导管参考电极inref与贴靠电极pi(如p1、p2、p3)施加恒压或恒流激励,阻抗采集装置r'i采集贴靠电极pi(如p1、p2、p3)到体表参考之间阻抗;rref采集导管参考电极inref到体表参考电极outref之间阻抗。
[0083]
采集阻抗数据同时,记录导管电极位置,获得数据格式如下:
[0084][0085]
其中,pi(x,y,z)为导管贴靠电极pi空间位置坐标,p
inref
(x,y,z)为导管参考电极
空间位置坐标,ri为导管贴靠电极pi到导管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为导管贴靠电极到体表参考电极outref之间阻抗,为导管参考电极到体表参考电极outref之间阻抗,为间接获得的导管贴靠电极pi到导管参考电极inref之间阻抗。
[0086]
3、系统流程描述
[0087]
如图4所示,400为导管电极组织贴靠检测过程图。402系统采集导管空间位置数据,得到导管各电极空间坐标位置;404系统采集阻抗数据,得到导管贴靠电极相对导管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数据;406为异常数据筛选剔除,如剔除导管快速运动过程采集的数据、相同位置先后采集数据差异大的数据;408为导管电极贴靠检测过程,包括建模过程和模型贴靠应用过程。
[0088]
4、贴靠检测过程描述
[0089]
如图5所示,500为导管电极组织贴靠检测过程图。502为输入贴靠检测电极与导管参考电极之间阻抗信息和导管电极空间位置信息,其中阻抗信息可通过图3a直接采集方式获得或者通过图3b间接采集方式获得。504为建模过程,将总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小目标区域,各小目标区分别建立导管贴靠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阻抗和空间间距的关系模型。506为模型应用过程,利用504建立的模型,结合当前输入的导管各电极阻抗和位置信息,输出导管各贴靠电极的贴靠程度。
[0090]
(1)建模过程描述
[0091]
如图6所示,600为导管电极组织贴靠检测过程图。602为目标区划分,划分示意图如图7所示,702为总目标区域,总目标区域702是对心脏建模后,形成的包含心脏的矩形空间,704为小目标区域的单元格示意图,单元格是对包含心脏的矩形空间进一步划分的更小的矩形空间,706为小目标区域单元格表示图;604为输入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电极的阻抗信息和电极位置信息;606为单元格内数据统计分析,偏差大的数据执行608剔除数据过程;610对剔除异常值后的单元格数据集建模,更新并输出模型。
[0092]
建模过程,建立不同空间位置单元格内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阻抗与导管贴靠电极到参考电极间距的关系模型,描述如下:
[0093]
参照706单元格表示三维空间范围描述为cellk([x
min
,x
max
),[y
min
,y
max
),[z
min
,z
max
)),k为单元格索引,t时刻输入数据单元格索引求解如下:
[0094][0095]
其中,w
x
、wy、wz分别表示单元格在x、y、z方向的尺寸;n
x
、ny、nz分别为目标区在x、y、z方向划分份数,k是单元格索引号,t时刻输入数据为为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参考点对应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o(xo,yo,zo)为三维空间的原点坐标。
[0096]
单元格内存储的数据集表示为[di,ri],其中ri为阻抗,di为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电极之间距离,表示如下:
[0097][0098]
单元格数据集统计分析:
[0099]
第一步:数据抽样
[0100]
其中一种方法描述如下,以距离di为横轴,步长step=1mm,步点范围step
±
0.25mm,提取单元格ri中数据。例如,以4mm为起始步点,依次提取距离di∈(4-0.25,4+0.25),di∈(5-0.25,5+0.25),di∈(6-0.25,6+0.25)
……
范围内阻抗数据,记为s1、s2、s3……
数据集,提取结果描述如图8中离散点。
[0101]
第二步:数据筛查
[0102]
其中一种方法描述如下,筛选满足的数据,记为优化数据集s
′1,s
′2,s
′3……
,其中为数据集si中心;k为系数,k越小筛选越严苛;σ为si数据集标准差。
[0103]
第三步:数据拟合
[0104]
其中一种方法描述如下,求取s
′1,s
′2,s
′3……
优化数据集中心位置,记为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数据,得到804曲线(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即未贴靠时,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电极的距离与阻抗之间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系。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数据,得到802曲线(贴靠拟合关系曲线),即贴靠时,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电极的距离与阻抗之间关系。其中为数据集s
′i中心;k

为拟合系数,k

越小敏感性越好,k

越大特异性越好;σ
′i为数据集标准差。
[0105]
另一种方法描述如下,以s
′1,s
′2,s
′3……
优化数据集为样本,直接通过最小二乘方法,获得804曲线;以数据集为样本,通过最小二乘方法,获得802曲线。其中为数据集s
′i中心;k

为拟合系数,k

越小敏感性越好,k

越大特异性越好;σ
′i为数据集标准差。
[0106]
802和804即为单元格对应的贴靠关系模型。
[0107]
(2)模型应用描述
[0108]
如图9所示,902输入导管贴靠电极到导管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和距离信息,904根据上面介绍的802和804贴靠关系模型,求解贴靠程度指数。如806所示,a点坐标(di,ri),b点为di距离时,802曲线对应取值;c点为di距离时,804曲线取值,第i个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109][0110]
其中,ac为a点到c点距离,bc为b点到c点距离,i为贴靠电极编号。
[0111]
进一步的解释为,a点是当前采集到的i电极到参考电极之间阻抗;b是通过单元格内关系式802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阻抗;c是通过单元格内关系式804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阻抗。
[0112]
如图8所示,横坐标为环面待贴靠识别电极到参考电极之间的距离,纵坐标为其阻
抗,802和804曲线为单元格内通过历史数据获得的关系式“阻抗=f(距离)”。
[0113]
应用过程中,我们实时通过定位模块得到的是电极坐标,进而求得电极之间的距离,代入802和804关系式“阻抗=f(距离)”,便获得了b点和c点对应的阻抗值。a点为实时采集到的两极之间阻抗。bc段阻抗是通过历史数据获得的关系式运算得到,反应的是贴靠状态阻抗的变化范围。
[0114]
第i个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计算公式ac比上bc反应的就是通过当前阻抗与历史贴靠阻抗比较过程。
[0115]
906更新贴靠指数信息,将贴靠指数,显示在屏幕111上,更新113和115各电极对应的贴靠程度指示信息,直观呈现贴靠程度信息。
[0116]
908判断贴靠指数是否大于112预设贴靠指数,若大于,914输出电极有效贴靠910,否则输出无效贴靠912。电极有效贴靠与否的信息可作为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建模、标测、消融的重要依据。
[011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11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贴靠检测模块,所述磁场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所述贴靠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相对距离计算出电极的坐标,获取所述电极的坐标所在的单元格,以及所述单元格中预先拟合的电极距离与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所述阻抗和所述关系曲线求解所述电极的贴靠程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电极的坐标所在的单元格是采用单元格索引号进行查,所述单元格索引号的计算公式为:其中,w
x
、w
y
、w
z
分别表示单元格在x、y、z方向的尺寸;n
x
、n
y
、n
z
分别为目标区在x、y、z方向划分份数,k是单元格索引号,t是指获取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参考点对应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的当前的时刻,t时刻输入数据为位置坐标的当前的时刻,t时刻输入数据为为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参考点对应电极的空间位置坐标,为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o(x
o
,y
o
,z
o
)为三维空间的原点坐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曲线包括未贴靠时,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与阻抗之间的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以及贴靠时,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与阻抗之间的贴靠拟合关系曲线;构成所述关系曲线的点的二维坐标中,横坐标为电极到参考点的距离,纵坐标为阻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求解所述电极的贴靠程度的步骤包括:s1,分别查到相对距离对应在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上的阻抗坐标点b和对应在贴靠拟合关系曲线上的阻抗坐标点c;s2,根据电极的阻抗坐标a、阻抗坐标点b和阻抗坐标点c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点是当前采集到的i电极到参考电极之间相对阻抗;b是通过单元格内贴靠拟合关系曲线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第一对应阻抗;c是通过单元格内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获得的当前电极间距所对应的第二对应阻抗;ac指相对阻抗与第一对应阻抗之间的差值,bc为第一对应阻抗与第二对应阻抗之间的差值。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曲线的拟合步骤包括:a1,获取每一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样本,每个数据样本为相对距离和阻抗构成的二维坐
标;a2,将所述数据样本按照相对位置关系分为多个数据集;a3,以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筛选出优化数据集,所述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为满足其中,为数据集s
i
中心;k为系数,σ为s
i
数据集标准差;a4,求取优化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并将所述中心位置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为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或者以优化数据集为样本,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拟合为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a5,在所述未贴靠拟合关系曲线的基础上,通过拟合系数调整得到贴靠拟合关系曲线。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中,贴靠拟合关系曲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优化数据集s

i
的中心位置;k

为拟合系数,σ

i
为数据集标准差。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的方式包括直接采集方式和间接采集方式,所述直接采集方式为直接采集电极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采集方式为先分别采集电极与体表参考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以及参考电极与所述体表参考电极之间的第二阻抗,通过所述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之间的差值获取电极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10.一种贴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有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的环形导管,并且所述参考电极设置在与所述环形导管所在的面垂直的轴线上。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场发生器和显示屏,所述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磁场,并且配合所述磁场定位模块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12.一种贴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贴靠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有与参考点对应的参考电极的环形导管、体表参考电极、磁场发生器和显示屏;所述参考电极设置在与所述环形导管所在的面垂直的轴线上;所述体表参考电极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所述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磁场,并且配合所述磁场定位模块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用电生理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指示导管电极贴靠程度的检测系统。系统包括磁场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贴靠检测模块,磁场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极相对于参考点的阻抗;贴靠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相对距离、阻抗查到总目标区域中的单元格,并根据查到的单元格中预先拟合的电极距离与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求解所述电极的贴靠程度指数。可以实时获取多个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当电极设置在导管上时,则实时显示了导管各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管各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管各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

邓立 黄雍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20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4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3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极   阻抗   导管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