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气流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流动床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气流动床。


背景技术:



2.空气流动床是植皮手术后控制创面感染、抢救大面积和特重型烧伤和促进皮瓣成熟、辅助重度压力性损伤患者等的重要临床设备。患者就躺在床罩上,空气经压缩机压缩,变成高压气体后吹入由微颗粒组成的床垫,将微颗粒吹起产生悬浮力,将患者托起实现悬浮功能。微颗粒的悬浮力与水相似,患者悬浮在微颗粒上,可以优化身体的压力分布。最早记载空气流动床技术的专利文献始见于1969年美国专利us3428973a公开的流化支撑装置,由于空气流动床中微颗粒盛放在床身的盛放槽内,盛放槽的边沿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所以在包括流化支撑装置在内的最早的一批专利文献中的空气流动床均未设置防护结构。
3.随着空气流动床的临床应用,也开始在一些空气流动床上增加防护栏结构。例如在cn214511586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悬浮床的本体结构,其在外壳上端设置护栏,该种护栏为普通病床上的折叠式护栏,解锁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解锁方式简单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防护结构的空气流动床。
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组件,其具有两枢接凸起和两定位凸起;两组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其用于安装在流动床本体上,所述转动组件中部具有引导孔,顶部具有定位孔,所述枢接凸起与所述引导孔可滑动地配合,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可脱出地配合。
7.上述结构至少包括,当防护结构做防护功能时,防护组件竖直“立于”转动组件上,在防护组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定位凸起与定位孔配合,避免防护组件相对于转动组件之间存在晃动的间隙。当需要解锁防护时,抬起防护组件,使其相对于转动组件向上移动至定位凸起脱离定位孔,再以枢接凸起为枢轴枢转至转动组件脱离竖直状态。在防护组件重力的作用下,防护组件自然下垂,枢接凸起下滑至引导孔下部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给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横杆和两间隔设置的竖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两所述枢接凸起和两定位凸起均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杆上;横杆的设置用以扩大防护组件防护覆盖的面积。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孔上邻近所述流动床本体的一侧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孔上远离所述流动床本体一侧的垂直高度;在竖
起防护组件时,定位凸起与限位部侧壁相抵,即与定位孔侧壁相抵,用以达到快速定位的作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孔为长圆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竖杆上均设有弧形过渡部;弧形过渡部的设置以使竖杆远离转动组件的一端在防护时更靠近或者远离空气流动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为钣金件。
13.一种空气流动床,包括有流动床本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动床本体包括具有悬浮槽的悬浮仓,所述悬浮仓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转动组件。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流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流动床的局部结构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空气流动床的局部立体图;
19.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的立体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流动床本体;2、防护组件;3、转动组件;
23.11、悬浮仓;
24.11a、悬浮槽;
25.21、竖杆;22、横杆;23、弧形过渡部;
26.21a、枢接凸起;21b、定位凸起;
27.31、引导孔;32、定位孔;3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组件2,其具有两枢接凸起21a和两定位凸起21b;两组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3,其用于安装在流动床本体1上,所述转动组件3中部具有引导孔31,顶部具有定位孔32,所述枢接凸起21a与所述引导孔31可滑动地配合,所述定位凸起21b与所述定位孔32可脱出地配合。
30.进一步地,转动组件3相对于防护组件2在一防护位置和一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当转动组件3位于防护位置时,枢接凸起21a与定位凸起21b与定位孔32配合;当转动组件3位于解锁位置时,枢接凸起21a与定位凸起21b脱开,枢接凸起21a滑移至引导孔31的下部。
31.更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所述引导孔31为长圆孔,枢接凸起21a为与长圆孔配合的轴结构,即枢接凸起21a由防护组件2向外延伸形成。枢接凸起21a能够沿引导孔31上下滑
动的同时,还能以枢接凸起21a的轴线转动。
32.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具有金属板状结构,该金属板状结构具有相对的两个平面,引导孔31设置在金属板状结构上,且引导孔31为通孔,贯穿连通金属板状结构的两平面。定位孔32设置在转动组件3的顶部位置,且定位孔32侧壁具有朝上的槽口,定位凸起21b通过该槽口滑移至定位孔32内并与之配合,避免定位凸起21b与定位孔32之间产生较大的晃动间隙。
33.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32为通孔结构,即定位孔32贯穿连通金属板状结构的两平面。
34.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具有一定宽度的块状结构,在宽度方向块状结构具有相对的内外两侧。引导孔31为盲孔结构,即引导孔31由该块状结构内侧向外侧凹陷且不贯穿形成,定位孔32设置在转动组件3的顶部位置。
35.更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孔32由该块状结构内侧向外侧凹陷且不贯穿形成,即定位孔32为盲孔结构。
36.更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块状结构为空心结构,用于减少转动组件3的用料,降低转动组件3的重量和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块状结构为实心结构。
37.具体地,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横杆22和两间隔设置的竖杆21,所述横杆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21固定连接,两所述枢接凸起21a和两定位凸起21b均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杆21上。
3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属该之间设有两个横杆22。防护组件2整体采用金属材质,提高结构强度。
39.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当转动组件3位于解锁位置时,防护组件2自动下垂,两横杆22可以作为台阶供患者受力步入悬浮槽11a内。
40.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所述定位孔32上邻近所述流动床本体1的一侧为限位部33,所述限位部33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孔32上远离所述流动床本体1一侧的垂直高度。
41.进一步地,在竖起防护组件2时,定位凸起21b与限位部33侧壁相抵,即与定位孔32侧壁相抵,用以达到快速定位的作用。
4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枢接凸起21a滑移至引导孔31的上部位置时,定位凸起21b的高度高于限位部33上端高度,防护组件2能够以枢接凸起21a为旋转轴继续朝空气流动床方向旋转。
43.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枢接凸起21a滑移至引导孔31的上部位置时,定位凸起21b的高度低于限位部33上端高度,枢接凸起21a与限位部33侧壁相抵。
44.具体地,两所述竖杆21上均设有弧形过渡部23。
45.进一步地,由于转动组件3安装在空气流动床上时,其向外凸起于空气流动床的侧壁,使得在防护位置时防护组件2与空气流动床之间存在间隙。为了减小或者增大该间隙,在竖杆21上增设弧形过渡部23,以使部分的竖杆21朝靠近或者远离空气流动床方向弯折。
46.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护位置,弧形过渡部23上部的竖杆21朝靠近空气流动床方向弯折,两横杆22均与该部分的竖杆21连接。
47.具体地,所述转动组件3为钣金件。
48.结合图1-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气流动床,包括有流动床本体1和本
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
49.具体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流动床本体1包括具有悬浮槽11a的悬浮仓11,所述悬浮仓11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转动组件3。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组件(2),其具有两枢接凸起(21a)和两定位凸起(21b);两组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3),其用于安装在流动床本体(1)上,所述转动组件(3)中部具有引导孔(31),顶部具有定位孔(32),所述枢接凸起(21a)与所述引导孔(31)可滑动地配合,所述定位凸起(21b)与所述定位孔(32)可脱出地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横杆(22)和两间隔设置的竖杆(21),所述横杆(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21)固定连接,两所述枢接凸起(21a)和两定位凸起(21b)均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杆(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2)上邻近所述流动床本体(1)的一侧为限位部(33),所述限位部(33)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孔(32)上远离所述流动床本体(1)一侧的垂直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31)为长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杆(21)上均设有弧形过渡部(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为钣金件。7.一种空气流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流动床本体(1)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床本体(1)包括具有悬浮槽(11a)的悬浮仓(11),所述悬浮仓(11)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转动组件(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流动床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气流动床,其包括:防护组件,具有两枢接凸起和两定位凸起;两组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其具有引导孔和定位孔,枢接凸起与引导孔可滑动地配合,定位凸起与定位孔可脱出地配合;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防护结构的空气流动床。当防护结构做防护功能时,防护组件竖直“立于”转动组件上,在防护组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定位凸起与定位孔配合。当需要解锁防护时,抬起防护组件,使其相对于转动组件向上移动至定位凸起脱离定位孔,再以枢接凸起为枢轴枢转至转动组件脱离竖直状态。在防护组件重力的作用下,防护组件自然下垂,枢接凸起下滑至引导孔下部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给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性。给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性。给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

卢北众 黎桂清 俞光良 黄垂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翼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2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防护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