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挂工具。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行李简易吊具。另外,还已知有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由球形接头形成的环与安装构件连结而成的连结部件。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5421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外观设计注册第13288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期望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的小型化。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悬挂工具具备:挂钩,其以划定挂钩开口的方式彼此分离地配置挂钩基部和挂钩前端部,挂钩延伸部以在挂钩基部与挂钩前端部之间形成挂钩凹部的方式延伸;以及安装构件,其具有主体部和连结部,该主体部用于安装悬挂对象物,该连结部为了与挂钩基部的卡合而与主体部连结。在挂钩基部和连结部中的一方设置有转动部,在挂钩基部和连结部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收容转动部的收容部,通过由收容部收容并保持转动部,安装构件和挂钩能够相对转动地卡合。挂钩基部和连结部构成为,在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和安装构件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转动到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时,(i)安装构件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交叉,或者(ii)安装构件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交叉。
11.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若假设从挂钩基部朝向挂钩凹部的底的第一假想线通过第一矢量和第二矢量的合成来表示,该第一矢量在挂钩凹部的深度方向上延伸,该第二矢量从第一矢量的前端到挂钩凹部的底与第一矢量正交地延伸,与第一矢量平行的第二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设定为隔着挂钩基部和挂钩前端部,第二假想线设定为与挂钩基部相关,第三假想线设定为与挂钩前端部相关,则在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和安装构件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转动到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的整个过程中,安装构件不与第三假想线交叉。
12.收容部可具有用于在前端部固定有转动部的轴部的移动的槽。安装构件的主体部可包括棒部、从棒部的第一端部朝向连结部呈弧状延伸的第一弧状部、以及从棒部的第二端部朝向连结部呈弧状延伸的第二弧状部。
1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槽的长度设定为,在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
下挂钩和安装构件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转动到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时,(a)安装构件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或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交叉,和/或(b)第一弧状部和第二弧状部中的一方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交叉,或者棒部能够定向为与第二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平行。
1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挂钩基部和连结部构成为,在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和安装构件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转动到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时,(a)第一弧状部和第二弧状部中的一方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交叉,或者(b)棒部能够定向为与第二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平行。
15.挂钩可具有沿着第二假想线平坦地延伸的侧面。第二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可以是确定挂钩的外侧面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或椭圆的切线。在安装构件的主体部安装于悬挂对象物的状态下挂钩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使得第二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定向为与悬挂对象物的侧缘平行。
16.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若假设设定了确定挂钩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或椭圆,则挂钩基部和连结部构成为,在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和安装构件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转动到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时,安装构件能够与假想的正圆或椭圆交叉。
17.可以在挂钩基部设置有收容部,在连结部设置有转动部。可以使挂钩为j字形,主体部为d字形。挂钩基部和连结部可构成为使得安装构件在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处能够从该处脱离地进行定位。
18.槽可具有减小槽宽的窄幅部,使得安装构件在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处能够从该处脱离地进行定位。能够在轴部的外周面设置至少一个突起,该突起能够与为了形成窄幅部而设置在收容部的突起接触。通过轴部的外周面的突起与为了形成窄幅部而设置在收容部的突起接触,能够向用户通知安装构件到达与挂钩前端部相邻的位置。
19.收容部可包括彼此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相向部和第二相向部,由第一相向部和第二相向部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在前端部固定有转动部的轴部的移动的槽。挂钩前端部侧的槽的一端形成为阶段或连续地使宽度变窄。
20.发明的效果
2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22.图1是悬挂工具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23.图2是悬挂工具的侧视图((a)表示其右侧面,(b)表示其左侧面),其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
24.图3是悬挂工具的侧视图((a)表示其右侧面,(b)表示其左侧面),其挂钩和安装构件配置于正交的不同的平面。
25.图4是表示挂钩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的示意图。
26.图5是表示挂钩的槽被部分地减少来促进安装构件的定位的示意图。
27.图6是表示将悬挂工具从悬挂对象物中取出的状态的示意图。悬挂工具的挂钩能够在实线和虚线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
28.图7是表示悬挂工具收纳于悬挂对象物的状态的示意图。悬挂工具的挂钩能够在实线和虚线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
29.图8是表示对挂钩设定多条假想线的示意图。
30.图9是表示对安装构件设定假想线的示意图。
31.图10是为了说明挂钩与安装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而参照的示意图。
32.图11是为了说明挂钩与安装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而参照的示意图,由于悬挂工具的变形而使悬挂工具的整体尺寸比图10的悬挂工具小。
33.图12是为了说明挂钩与安装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而参照的示意图,由于悬挂工具的变形而使悬挂工具的整体尺寸比图10及图11的悬挂工具小。
34.图13是悬挂工具的立体图,(a)与图11对应,(b)与图12对应。
35.图14是图12时的悬挂工具的左侧的侧视图。
36.图15是图12时的悬挂工具的下侧的侧视图。
37.图16是表示安装构件能够移动到能够与确定挂钩的内侧面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圆交叉的位置的示意图,如(a)~(c)所示,安装构件转动。
38.图17是表示挂钩的外侧面及内侧面的弯曲形态由假想的椭圆确定的方式的示意图。
39.图18是表示挂钩的外侧面及内侧面的弯曲形态由假想的椭圆确定的方式的示意图。
40.图19是表示在安装构件的轴部的外周面设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的方式的示意图。
41.图20是用于说明轴部的突起与为了形成窄幅部而设置于相向部的突起接触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42.图21是挂钩的概略的局部立体图,还示出了挂钩基部的各相向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参照附图对各种实施方式及特征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过多说明就能够组合各实施方式和/或各特征,也能够理解该组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之间的重复说明。附图以发明的记述为主要目的,为了作图的方便而被简化。各特征可理解为并非仅对本技术所公开的悬挂工具有效、也通用于本说明书未公开的其他各种悬挂工具的普通特征。
44.在图1中表示本公开的非限定的悬挂工具1。悬挂工具1是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形制造的挂钩2和安装构件3的组合件。此外,能够利用共同的注射成形装置通过共同的模具装置同时成形挂钩2和安装构件3,挂钩2和安装构件3的组装工序不是必需的。当然,也可以将两者分别注射成形并组合来制造悬挂工具。为了方便起见,有时参照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进行说明。也可以将前后方向代替地称为厚度方向,也可以将上下方向代替地称为铅垂方向。
4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挂钩2中,挂钩基部21和挂钩前端部22以划定挂钩开口25的方式彼此分离地配置,挂钩延伸部24以在挂钩基部21与挂钩前端部22之间形成挂钩凹部23的方式延伸。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也参照图8),挂钩延伸部24向某个方向(在图1中为右斜上方向)延伸以离开挂钩基部21,接着以规定的曲率(确定挂钩2的外侧面2b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c1(参照图8)的曲率)延伸(在图1中从右斜上方向左斜上方延伸,向左延伸,向左斜下方延伸)而到达挂钩前端部22。由此,挂钩2形成为大致j字形。挂钩2的内侧面2a和外侧面2b也呈j字形延伸。挂钩开口25始终处于开口状态,但也可以对挂钩2附加封闭构件以封闭挂钩开口25。
46.安装构件3具有主体部31和连结部32,该主体部31用于安装悬挂对象物9,该连结部32为了与挂钩基部21的卡合而与主体部31连结。主体部31是d字形的环体(即d环),具有棒部5、从棒部5的第一端部51朝向连结部32呈弧状延伸的第一弧状部61、以及从棒部5的第二端部52朝向连结部32呈弧状延伸的第二弧状部62,由此划定扁平的封闭的空间38。棒部5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例如,截面圆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弧状部61和第二弧状部62随着从棒部5向上方延伸而厚度(在图1中为前后宽度)变大,由此强化与后述的轴部43的连结。连结部32是从主体部31突出的柱部(具体而言,后述的转动部41与轴部43连结而成的柱部),但不一定限定于此。连结部32从第一弧状部61和第二弧状部62的连结部位向上方延伸。
47.为了挂钩2与安装构件3的卡合,能够在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中的一方设置转动部41,在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中的另一方设置收容转动部41的收容部42。通过由收容部42收容并保持转动部41(例如,松动嵌合),安装构件3和挂钩2能够相对转动地卡合。
48.转动部41为了其顺滑的转动而被适当地赋予形状,例如,(i)形成为至少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具有光滑的弯曲面,或者(ii)形成为具有三个以上的面的多面体。也可以对多面体的相邻的面之间的边缘进行倒角。根据情况,在转动部41形成与模具装置的交界(例如,滑动型芯彼此的交界)对应的不同的两个分型线,由此,证实挂钩2和安装构件3通过共同的模具装置同时进行注射成形。转动部41固定并支承于轴部43的前端部。轴部43能够与转动部41的转动相应地转动。轴部43例如为截面圆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49.挂钩2和安装构件3能够配置于同一平面(与旋转轴ax1正交且包含旋转轴ax2的平面)(参照图2)。在该平面中,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以(与挂钩2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ax1为旋转中心转动,反之亦然。另外,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以(与挂钩2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旋转轴ax2为旋转中心转动,通过其90
°
的旋转,挂钩2和安装构件3能够配置于正交的不同的平面(参照图3)。虽然不一定限定于此,但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自由度,由此悬挂工具1的使用便利性提高。此外,配置挂钩2和安装构件3的同一平面与挂钩2的厚度方向和安装构件3的厚度方向正交。即,在挂钩2和安装构件3以挂钩2的厚度方向和安装构件3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时,该平面与它们的厚度方向正交。厚度方向能够理解为与图1所示的悬挂工具1的前后方向对应。
50.能够在安装构件3的连结部32设置转动部41,在挂钩2的挂钩基部21设置收容部42。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以如下方式构成。挂钩基部21(收容部42)具有彼此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相向部47和第二相向部48。第一相向部47和第二相向部48之间的空间的某部分(第一部分)作为收容转动部41的收容槽发挥功能,另一部分(第二部分)作为
用于轴部43的移动的槽46发挥功能。能够在各相向部47、48设置用于部分地收容转动部41的贯通孔47j、48j。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构建用于利用同一模具装置同时注射成形挂钩2和安装构件3的模具装置。贯通孔47j、48j在相向部47、48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相向部47、48。也可以设置用于部分地收容转动部41的凹部来代替相向部47、48的贯通孔47j、48j。
51.通过挂钩2相对于安装构件3转动,悬挂工具1的整体的尺寸变小(参照图4)。挂钩2相对于安装构件3自由地转动或枢轴转动,从而悬挂工具1的使用便利性提高。关于这一点,在悬挂工具1不使用的情况下,要求将悬挂工具1的整体的尺寸维持得小,另外,要求向操作挂钩2的用户通知挂钩2已成为规定姿势。从这两个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两个方面的观点来看,采用在一些情况下将挂钩2相对于安装构件3的姿势简易或暂时地、即能够从该姿势脱离地进行保持的机构。具体而言,在槽46设置有槽宽减小的窄幅部46j(参照图5)。由此,能够将挂钩2与安装构件3的相对位置关系维持在某个状态,或者能够向用户通知已到达该位置。
52.在图5中,窄幅部46j是为了将安装构件3定位在与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而设置的。为了使轴部43通过窄幅部46j,需要更有意识地操作挂钩2,由此,能够简易或暂时地保持挂钩2的姿势,或者能够向用户通知挂钩2已成为所期望的姿势。窄幅部46j能够通过在相向部47、48的相向面相向配置一对突起87、88而形成,但也可以仅设为一个突起。各突起87、88可以是从相向部47、48的相向面的外周朝向内侧(例如,贯通孔47j、48j)延伸的单一的波状突起。槽46由窄幅部46j划分为第一槽区域46p和第二槽区域46q。也可以使轴部43在收容于槽46的第一槽区域46p的状态下能够以其轴向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进一步提高悬挂工具1的变形的自由度。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第一槽区域46p比轴部43的截面积(稍)大。
53.槽46能够具有在挂钩前端部22侧阶段或连续地使宽度变窄的一端46e(参照图5),由此,抑制因第一相向部47和第二相向部48从轴部43受到的力而在挂钩2(例如,相向部47、48)产生裂纹。轴部43的截面为正圆形,但不应限定于该截面形状。此外,轴部43无法进入槽46的一端46e,槽46的一端46e具有比轴部43的最大直径或宽度小的宽度。
54.参照图6和图7对悬挂工具1的非限定的使用例进行说明。悬挂对象物9例如是携带用或旅行用的可展开的小物品收纳盒,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粘贴有镜子的板材这样的其他各种物品(典型地,重量为1kg以下的轻量物品)。如图6所示,在将悬挂工具1安装于悬挂对象物9的情况下,通过将挂钩2挂在图6的虚线所示的杆8等,能够将悬挂对象物9(经由悬挂工具1)悬挂于杆8。在不需要挂起悬挂对象物9时,悬挂工具1能够如图7所示收纳于悬挂对象物9。
55.在主体部31为d字形的情况下,能够将安装带92插通于主体部31的环内,并在其两侧的位置将安装带92缝到悬挂工具1的布料91上。这样,安装构件3的主体部31牢固地安装于悬挂对象物9。主体部31能够采取以跨越悬挂对象物9的侧缘93的方式倒伏的第一姿势(图6)和向与第一姿势相反的一侧倒伏的第二姿势(图7)。主体部31的第一姿势适于使挂钩2从悬挂对象物9展开。主体部31的第二姿势适于将挂钩2收纳于悬挂对象物9。
56.通过转动部41与收容部42的上述的卡合,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参照图6)。如果使主体部31从第二姿势成为第一姿势,并使挂钩2顺时针转动,则能够使挂钩2位于离开悬挂对象物9的位置,能够将挂钩2挂到杆8上。此外,虽然取决于转动部41与收容部42的卡合状态,但挂钩2能够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以旋转轴ax2为旋转中心而相
对于安装构件3转动。
57.根据本公开,促进了悬挂工具1的非悬挂时的小型化。作为参考,在挂钩2和安装构件3通过链条相互连结的情况下,虽然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自由移动,但存在即使悬挂工具1不用于悬挂对象物9的悬挂时挂钩2也会自由移动的问题。根据本公开,与该情况相比,良好地兼顾确保悬挂时的挂钩2的动作的自由度和非悬挂时的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以下,参照其余的附图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58.图8表示对挂钩2设定多条假想线,图9表示对安装构件3设定假想线。如图8所示,假设第一假想线l1通过第一矢量v1和第二矢量v2的合成来表示,该第一假想线l1是从挂钩基部21(例如,与挂钩2和安装构件3的配置面正交的旋转轴ax1(也参照图2))朝向挂钩凹部23的底点26的假想线,该第一矢量v1在挂钩凹部23的深度方向上延伸,该第二矢量v2从第一矢量v1的前端到挂钩凹部23的底点26与第一矢量v1正交地延伸。此外,从明确性的观点出发,挂钩凹部23的底点26设定在假想线l8与挂钩凹部23的底面的交叉部位,该假想线l8是将与挂钩开口25的开口宽度对应地设定的假想线l4、l5平行移动而得到的假想线,但也可以在能够说是充分远离挂钩基部21的挂钩凹部23的底的其他位置。假想线l4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假想线l5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挂钩凹部23的深度方向在图1和图8中为斜右方向,但也能够采用其他方向。
59.与第一矢量v1平行的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能够设定为隔着挂钩基部21和挂钩前端部22。此外,第二假想线l2设定为与挂钩基部21相关,第三假想线l3设定为与挂钩前端部22相关。第二假想线l2与挂钩基部21的外侧面接触,第三假想线l3与挂钩前端部22的外侧面接触。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可以是确定挂钩2的外侧面2b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c1的切线。
60.挂钩2能够具有沿着第二假想线l2平坦地延伸的侧面29。另外,挂钩凹部23如与假想线l4、l5平行的假想线l5~l7所示具有随着远离挂钩开口25而增大、接着减小的宽度。这也是挂钩2的内侧面2a呈j字形延伸的结果。关于安装构件3,如图9所示,能够相对于棒部5的延伸方向分配假想线l9。
61.在挂钩2和安装构件3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2和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3从离开挂钩前端部22的位置(参照图10)经由中间位置(参照图11)转动到相邻的位置(参照图12)。在该整个过程中,安装构件3不与第三假想线l3交叉。由此,促进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特别是,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9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
62.此外,在离开位置(图10)时,挂钩基部21夹在安装构件3和挂钩前端部22之间。在中间位置(图11)时,挂钩基部21不夹在安装构件3和挂钩前端部22之间。在相邻位置(图12)时,安装构件3配置在比上述的离开位置和中间位置靠近挂钩前端部22的位置。
63.安装构件3不与第三假想线l3交叉意味着在图7中将挂钩2从虚线姿势转动到实线姿势时挂钩2不与侧缘93交叉。在侧缘93配置拉链的链牙(例如,线圈状链牙、金属链牙或树脂链牙、陶瓷链牙)的情况下,避免了其与挂钩2的干涉。
64.如图12所示,安装构件3能够与第四假想线l4交叉,该第四假想线l4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作为追加或替代,安装构件3能够与第五假想线l5交叉,该第五假想线l5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即,以悬挂工具1能
够成为该状态的方式构成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由此,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9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
65.此外,也能够说明为,槽46的长度设定为:在挂钩2和安装构件3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挂钩2和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安装构件3朝向挂钩前端部22转动时,安装构件3能够与第四假想线l4或第五假想线l5交叉。
66.可以是第一弧状部61和第二弧状部62中的一方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大或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第四假想线l4或第五假想线l5交叉。作为追加或替代,可以是棒部5能够定向为与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平行。即,以悬挂工具1能够成为该状态的方式构成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或者设定槽46的长度。由此,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9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
67.从图13也可知,安装构件3能够从第一弧状部61或第二弧状部62开始进入挂钩开口25(或经由挂钩开口25进入挂钩凹部23)。可以是在挂钩2和安装构件3配置于正交的不同的平面时(参照图3),整个安装构件3能够通过挂钩开口25进入挂钩凹部23。即,可以是整个安装构件3能够配置在比假想线l4靠挂钩凹部23侧的位置。
68.在图14所示的位置,安装构件3被简易地定位,并保持在该位置。这是如上所述轴部43通过了窄幅部46j的结果(也一并参照图15)。
69.如图16所示,若假设设定了确定挂钩2的内侧面2a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c2,则安装构件3(例如,第一弧状部61或第二弧状部62)能够与假想的正圆c2交叉。即,以悬挂工具1能够成为该状态的方式构成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或者设定槽46的长度。
70.为慎重起见进行说明,从图7可知,在安装构件3的主体部31安装于悬挂对象物9的状态下,挂钩2能够相对于安装构件3转动,使得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定向为与悬挂对象物9的直线延伸的侧缘93平行。此外,侧缘93位于被挂钩2跨越的位置,作为选择,能够使安装构件3位于其上。
71.图17和图18表示挂钩2的形状不是正圆而是以椭圆为基准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不与上述说明矛盾的范围内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72.在图17中,作为假想的正圆c1的替代,图示了假想的椭圆c3。从挂钩基部21(旋转轴ax1)朝向挂钩凹部23的底点26的第一假想线l1通过第一矢量v1和第二矢量v2的合成来表示,该第一矢量v1在挂钩凹部23的深度方向上延伸,该第二矢量v2从第一矢量v1的前端到挂钩凹部23的底点26与第一矢量v1正交地延伸。
73.在图18中,作为假想的正圆c2的替代,图示了假想的椭圆c4,安装构件3能够与假想的椭圆c4交叉。如图17和图18所示,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变更挂钩2的形状。安装构件3也同样能够变更为其他形状。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省略了参照图17和图18的进一步说明。
74.在图19中,在安装构件3的轴部43的外周面设置有突起49,该突起49能够与为了形成窄幅部46j而设置于挂钩基部21的收容部42的突起87、88接触。突起49向轴部43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结果,在轴部43设置小径部71、72和大径部73。此外,大径部73是通过将上述的突起49设置在轴部43的外周面而形成的部分,设置在小径部71、72之间。大径部73的直径例如在小径部71、72的直径的1.05倍~1.4倍的范围内。此外,在图19中,大径部73设置为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图19的一方的小径部71形成为与大径部73为
相同直径。换言之,能够省略两个小径部71、72中的一方。
75.如图20所示,在轴部43插入到槽46的窄幅部46j时,轴部43的突起49(和大径部73)与为了在槽46中形成窄幅部46j而设置在相向部47、48的突起87、88接触(此外,也可以为了窄幅部46j仅设置一个突起而不是两个突起)。在轴部43的突起49(和大径部73)越过突起87、88时,安装构件3的转动所需的力瞬间增加,因此,能够向用户通知安装构件3到达规定的位置(例如,上述的第一槽区域46p)。这样在轴部43设置突起49(和大径部73)的情况下,即使使轴部43的剩余部分缩径(宽度变窄),也能够维持向用户通知的功能。此外,可以使第一槽区域46p比大径部73的截面积(稍)大。
76.也可以在各相向部47、48的相向面上以部分或整体地包围贯通孔47j、48j的开口端的方式设置壁部81,并使上述的突起87、88与该壁部81连结(参照图21)。由此,抑制用于该突起87、88的成形的滑动型芯的部分由于与其他滑动型芯的碰撞而损坏。此外,虽然在图21中没有明确地示出,但在相向部47的相向面上,突起87也与贯通孔47j的开口端的周围的壁部(未图示)连结地设置。壁部81是开口朝向与上述的第一矢量v1相反的一侧的c字或u字形部分,但不应限定于此。
77.在本公开中,还公开了以下发明。
78.附记1.一种悬挂工具,具备:
79.挂钩(2),其以划定挂钩开口(25)的方式彼此分离地配置挂钩基部(21)和挂钩前端部(22),挂钩延伸部(24)以在所述挂钩基部(21)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之间形成挂钩凹部(23)的方式延伸;以及
80.安装构件(3),其具有主体部(31)和连结部(32),所述主体部(31)用于安装悬挂对象物(9),所述连结部(32)为了与所述挂钩基部(21)的卡合而与所述主体部(31)连结,其中,
81.在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中的一方设置有转动部(41),在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转动部(41)的收容部(42),通过由所述收容部(42)收容并保持所述转动部(41),所述安装构件(3)和所述挂钩(2)能够相对转动地卡合,
82.若假设从所述挂钩基部(21)朝向所述挂钩凹部(23)的底(26)的第一假想线(l1)通过第一矢量(v1)和第二矢量(v2)的合成来表示,所述第一矢量(v1)在所述挂钩凹部(23)的深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矢量(v2)从所述第一矢量(v1)的前端到所述挂钩凹部(23)的底(26)与所述第一矢量(v1)正交地延伸,与所述第一矢量(v1)平行的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设定为隔着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挂钩前端部(22),所述第二假想线(l2)设定为与所述挂钩基部(21)相关,所述第三假想线(l3)设定为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关,
83.则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的整个过程中,所述安装构件(3)不与所述第三假想线(l3)交叉。
84.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悬挂工具,其中,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构成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
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
85.(i)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第四假想线(l4)交叉,所述第四假想线(l4)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或者
86.(ii)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第五假想线(l5)交叉,所述第五假想线(l5)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
87.根据上述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特征或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安装于悬挂对象物9的悬挂工具1的个数不限于一个。通过安装带92等将悬挂工具1安装于悬挂对象物9是一个选择。也可以在挂钩基部21设置转动部41(根据需要也设置轴部43),在连结部32设置收容部42。权利要求书中加入的附图标记是用于参考,不应以限定解释权利要求书为目的而参照。
88.附图标记说明
89.1:悬挂工具
90.2:挂钩
91.2a:内侧面
92.2b:外侧面
93.3:安装构件
94.5:棒部
95.9:悬挂对象物
96.21:挂钩基部
97.22:挂钩前端部
98.23:挂钩凹部
99.24:挂钩延伸部
100.25:挂钩开口
101.31:主体部
102.32:连结部
103.38:空间
104.41:转动部
105.42:收容部
106.43:轴部
107.46:槽
108.46e:一端
109.46j:窄幅部
110.47:相向部
111.48:相向部
112.51:第一端部
113.52:第二端部
114.61:第一弧状部
115.62:第二弧状部
116.93:侧缘。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挂工具,具备:挂钩(2),其以划定挂钩开口(25)的方式彼此分离地配置挂钩基部(21)和挂钩前端部(22),挂钩延伸部(24)以在所述挂钩基部(21)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之间形成挂钩凹部(23)的方式延伸;以及安装构件(3),其具有主体部(31)和连结部(32),所述主体部(31)用于安装悬挂对象物(9),所述连结部(32)为了与所述挂钩基部(21)的卡合而与所述主体部(31)连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中的一方设置有转动部(41),在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转动部(41)的收容部(42),通过由所述收容部(42)收容并保持所述转动部(41),所述安装构件(3)和所述挂钩(2)能够相对转动地卡合,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构成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i)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4)交叉,或者(ii)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5)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若假设从所述挂钩基部(21)朝向所述挂钩凹部(23)的底(26)的第一假想线(l1)通过第一矢量(v1)和第二矢量(v2)的合成来表示,所述第一矢量(v1)在所述挂钩凹部(23)的深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矢量(v2)从所述第一矢量(v1)的前端到所述挂钩凹部(23)的底(26)与所述第一矢量(v1)正交地延伸,与所述第一矢量(v1)平行的第二假想线(l2)和第三假想线(l3)设定为隔着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挂钩前端部(22),所述第二假想线(l2)设定为与所述挂钩基部(21)相关,所述第三假想线(l3)设定为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关,则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的整个过程中,所述安装构件(3)不与所述第三假想线(l3)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42)具有用于轴部(43)的移动的槽(46),所述轴部(43)在前端部固定有所述转动部(41),所述槽(46)的长度设定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所述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4)或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5)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3)的所述主体部(31)包括:棒部(5);第一弧状部(61),其从所述棒部(5)的第一端部(51)朝向所述连结部(32)呈弧状延伸;以及第二弧状部(62),其从所述棒部(5)的第二端部(52)朝向所述连结部(32)呈弧状延伸,
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构成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a)所述第一弧状部(61)和第二弧状部(62)中的一方能够与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所述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4)交叉,或者,(b)所述棒部(5)能够定向为与所述第二假想线(l2)和所述第三假想线(l3)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42)具有用于轴部(43)的移动的槽(46),所述轴部(43)在前端部固定有所述转动部(41),所述槽(46)的长度设定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弧状部(61)和第二弧状部(62)中的一方能够与设定在与所述挂钩开口(25)的所述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4)交叉,或者,所述棒部(5)能够定向为与所述第二假想线(l2)和所述第三假想线(l3)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假想线(l2)平坦地延伸的侧面(29)。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假想线(l2)和所述第三假想线(l3)是确定所述挂钩(2)的外侧(2b)面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或椭圆(c1~c4)的切线。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构件(3)的所述主体部(31)安装于所述悬挂对象物(9)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假想线(l2)和所述第三假想线(l3)定向为与所述悬挂对象物(9)的侧缘(93)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若假设设定了确定所述挂钩(2)的弯曲形态的假想的正圆或椭圆(c1~c4),则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构成为,在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配置于所述同一平面的状态下所述挂钩(2)和所述安装构件(3)中的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转动到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时,所述安装构件(3)能够与所述假想的正圆或椭圆(c1~c4)交叉。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钩基部(21)设置有所述收容部(42),在所述连结部(32)设置有所述转动部(41)。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为j字形,所述主体部(31)为d字形。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基部(21)和所述连结部(32)构成为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在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处能够从该处脱离地进行定位。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42)具有用于轴部(43)的移动的槽(46),所述轴部(43)在前端部固定有所述转动部(41),所述槽(46)具有槽宽减小的窄幅部(46j),使得所述安装构件(3)在与所述挂钩前端部(22)相邻的位置处能够从该处脱离地进行定位。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部(43)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49),所述突起(49)能够与为了形成所述窄幅部(46j)而设置在所述收容部(42)的突起(87、88)接触。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42)包括彼此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相向部(47)和第二相向部(48),由所述第一相向部(47)和第二相向部(48)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轴部(43)的移动的槽(46),所述轴部(43)在前端部固定有所述转动部(41)。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前端部(22)侧的所述槽(46)的一端(46e)形成为阶段或连续地使宽度变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工具。期望促进不用于悬挂对象物的悬挂时的悬挂工具(1)的小型化。挂钩基部(21)和连结部(32)构成为,安装构件(3)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大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4)交叉,或者,安装构件(3)能够与设定在与挂钩开口(25)的最小开口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5)交叉。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5)交叉。宽度对应的位置的假想线(L5)交叉。


技术研发人员:

小林由和 吉江谦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YKK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2022.04.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14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构件   假想   基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