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极装置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电生理信号是指从人的体表记录体内细胞的电生理信号,此类测量于人体没有损伤,有助于人体的临床诊断。常见的电生理信号有肌电信号、脑电信号和心电信号,这些电生理信号对于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3.例如,测量肌电信号时,常使用肌电测试仪对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测量,通过引导放大后,在肌电测试仪的记录装置上记录下来得到图形,肌电测试仪的监测电极常采用表面贴片电极。以及对于心电信号常使用的心电图机,其监测电极也常采用表面贴片电极。
4.但是,表面贴片电极由于易脱落、易干扰、信号不稳定等缺陷,难以进行长期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长时间稳定监测人体电生理信号的柔性电极装置。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极装置,所述柔性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与所述第三电极区域之间;
7.所述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通孔和两个接触电极,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所述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
8.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的第二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区域的第三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两个绝缘层之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两个接触电极和对应的第一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包括直线状的导电引线、弯折的矩形状的导电引线和曲线状的导电引线中的至少一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还包括修饰层和一个绝缘层,所述两个接触电极设置于所述修饰层和所述一个绝缘层之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入装置包括第一卡槽、第一弹簧、针体夹具、针体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针体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
针体夹具之上,所述针体与所述针体夹具连接且位于所述针体夹具之下,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针体穿出。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针体夹具之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点,所述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对应的卡槽轮廓,所述第一卡点与对应的所述卡槽轮廓滑动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夹具上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卡点,所述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两个滑轨,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点接触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从所述第二通孔穿出的针体将所述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体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另一端为尖端。
19.上述柔性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设置于第一电极区域与第三电极区域之间;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通孔和两个接触电极,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第二导电层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三电极区域的第三导电层连接,第三导电层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本技术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利用接触电极获取受测者的电生理信号,从而通过输出电极进行输出,可以对受测者进行长时间电生理信号连续监测,保证采集的电生理信号的稳定性,不会对受测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整体使用简便,无需专业人士即可完成操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入装置的第一爆炸图示意图;
24.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入装置的第二爆炸图示意图;
25.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阻抗-频率谱图;
27.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相位-频率谱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0、柔性电极装置;
ꢀꢀꢀꢀꢀ
1、第一电极区域;
ꢀꢀꢀꢀꢀꢀꢀꢀꢀ
2、第二电极区域;
30.3、第三电极区域;
ꢀꢀꢀꢀꢀꢀꢀ
11、第一通孔;
ꢀꢀꢀꢀꢀꢀꢀꢀꢀꢀꢀꢀ
12、接触电极;
31.200、注入装置;
ꢀꢀꢀꢀꢀꢀꢀꢀꢀ
13、第一导电层;
ꢀꢀꢀꢀꢀꢀꢀꢀꢀꢀ
21、第二导电层;
32.31、第三导电层;
ꢀꢀꢀꢀꢀꢀꢀꢀ
14、绝缘层;
ꢀꢀꢀꢀꢀꢀꢀꢀꢀꢀꢀꢀꢀꢀ
15、第一导电引线;
33.10、第一卡槽;
ꢀꢀꢀꢀꢀꢀꢀꢀꢀꢀ
20、第一弹簧;
ꢀꢀꢀꢀꢀꢀꢀꢀꢀꢀꢀꢀ
30、针体夹具;
34.40、针体;
ꢀꢀꢀꢀꢀꢀꢀꢀꢀꢀꢀꢀꢀꢀ
50、第二卡槽;
ꢀꢀꢀꢀꢀꢀꢀꢀꢀꢀꢀꢀ
60、第二弹簧;
35.101、第一卡点;
ꢀꢀꢀꢀꢀꢀꢀꢀꢀ
301、滑块;
ꢀꢀꢀꢀꢀꢀꢀꢀꢀꢀꢀꢀꢀꢀꢀ
302、第二卡点;
36.501、卡槽轮廓;
ꢀꢀꢀꢀꢀꢀꢀꢀꢀ
401、第一圆柱体;
ꢀꢀꢀꢀꢀꢀꢀꢀꢀ
402、第二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3.人体电生理信号对于诊断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具有很大的价值,同时也有长期不间断连续监测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对于肌电信号的采集常使用表面肌电测试仪进行测量,将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引导放大后,在表面肌电测试仪的记录装置上记录下来得到图形,表面肌电测试仪的监测电极常采用贴片电极;对于心电信号的采集常使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心电图机的监测电极也常采用表面贴片电极;对于脑电信号常使用脑电仪进行测量,其将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的自发性、节律性电
活动,其常用的监测电极为表面贴片电极,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其中湿式电极需要配以导电膏使用。
44.但是上述电生理信号的检测均采用贴片电极进行信号获取,现阶段所用贴片电极均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贴片电极由于易脱落、易干扰、信号不稳定等缺陷,难以进行长期监测。另外,对于脑电信号的监测,还可以采用植入式脑起搏器电极,脑起搏器电极一般需手术植入,且电极刚性较高,对人体创伤较大,亦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既可以实现电生理信号的长期监测,还可以不需要手术植入,减少对人体创伤的柔性电极装置。
4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柔性电极装置100包括第一电极区域1、第二电极区域2和第三电极区域3,第二电极区域2设置于第一电极区域1与第三电极区域3之间;第一电极区域1包括第一通孔11和两个接触电极12,第一通孔1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100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第一电极区域1的第一导电层13与第二电极区域2的第二导电层21连接,第二导电层21与第三电极区域3的第三导电层31连接,第三导电层31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电极装置100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区域1、第二电极区域2和第三电极区域3,第一电极区域1的最上方包括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接触电极12,第一电极区域1的第一导电层13与第二电极区域2的第二导电层21连接,第二导电层21与第三电极区域3的第三导电层31连接,第三导电层31上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输出电极与输出连接器连接。
47.在本实施例中,将柔性电极装置100的第一通孔11设置在注入装置上,通过注入装置将第一通孔11和接触电极12所在区域的柔性电极装置100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柔性电极装置100中的接触电极12采集受测者的电生理信号,将获取的电生理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预设的电路和算法设计转换为相应的心电、脑电、肌电等电生理信息。可选的,根据所测电生理信号的不同,可以将柔性电极装置埋入受测者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的深度,包括头皮、四肢等,通过对电生理信号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完成对肌电、脑电、心电等信号的监测。
4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电极装置10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多个柔性电极装置100联成阵列,从而实现多导联、多通道的生理电信号检测。
49.可选的,第一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21和第三导电层31可以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金、银等纯金属;也可以采用钛金、铬金等合金;也可以采用导电聚合物(pedot:pss)、掺杂聚乙烯等有机导电材料;也可以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或者采用导电银浆,碳浆等导电涂层等。第一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21和第三导电层31的厚度可以设置在50-1000nm之间。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0.可选的,输出电极可以根据与外部电路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对输出电极进行拓扑结构设计,本技术实施例对输出电极311的具体拓扑结构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连接器的形状为长方形,因此,本实施例中设计的与fpc连接器相连的输出电极也为长方形,包括了两组输出电极。
51.本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100采用与人体组织刚度相匹配的柔性电极,柔性电极装置100体积小,可通过阵列方式集中埋于局部位置,实现多导联及多通道监测。柔性电极
装置100具有优良的信噪比和优越的长期监测准确性和信号稳定性等优势,弥补了传统植入式电极和非侵入式电极(贴片式电极)的缺点,具有良好准确定性和稳定性,可实现长时间的稳定监测,为人体大健康疾病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一部分硬件基础,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52.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电极装置100可作为长程动态心电图(holter装置)的检测电极,或者作为脑机接口的电极。
53.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设置于第一电极区域与第三电极区域之间;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通孔和两个接触电极,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第二导电层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三电极区域的第三导电层连接,第三导电层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本技术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稳定固定于皮肤表层,利用接触电极获取受测者的电生理信号,从而通过输出电极进行输出,可以对受测者进行长时间电生理信号连续监测,保证采集的电生理信号的稳定性,不会对受测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整体使用简便,无需专业人士即可完成操作。
5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电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第一通孔11开设于第一电极区域1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绝缘层14以及第一导电层13,第一导电层13设置于两个绝缘层14之间。
5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柔性电极装置100除接触电极与输出电极之外的其余部分,都采用两个绝缘层14,因此,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导电层13设在两个绝缘层14之间,进行绝缘处理。
56.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11可以设置为圆环形,内径在50-1000μm之间,外径在100-1100μm之间。
57.可选的,柔性电极装置100的绝缘层可以采用柔性,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韧性好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有机硅塑料(silicone)等有机柔性材料。可选的,绝缘层14的厚度可以设置在1-100μm之间。
5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层13包括两个接触电极12和对应的第一导电引线15,第一导电引线15与对应的接触电极12和第二导电层连接。
59.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电极12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拓扑结构,这里设计为正方形,边长在20-300μm之间,也可设计为圆形,半径在10-150μm之间。
60.结合上述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导电层21包括第二导电引线,第一导电引线15和第二导电引线包括直线状的导电引线、弯折的矩形状的导电引线和曲线状的导电引线中的至少一种。
61.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电极12位于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第一导电引线15的一端与对应的接触电极12连接,第一导电引线15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层21的第二导电引线连接。
62.可选的,第一导电引线15和第二导电引线包括直线状的导电引线、弯折的矩形状的导电引线和曲线状的导电引线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曲线状的导电引线可以为正弦波形
状的导电引线、波纹状的导电引线或者任意不规则曲线形状的导电引线,优选的,可以采用弯折的矩形状的导电引线,尽量增强柔性电极装置结构的拉伸性能,提高柔性电极装置的韧性,改变柔性电极装置100的阻抗,提高导电性能。
63.具体地,第一电极区域1还包括修饰层和一个绝缘层14,两个接触电极12设置于修饰层和一个绝缘层14之间。
6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接触电极12的上方设置修饰层,将两个接触电极12设置于修饰层和一个绝缘层14之间,提高生物相容性。可选的,修饰层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电导率高,接触阻抗小的材料,例如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等有机物,修饰层厚度在0.5-100μm。
65.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入装置的第一爆炸图示意图,如图4所示,注入装置200包括第一卡槽10、第一弹簧20、针体夹具30、针体40和第二卡槽50,第一弹簧20和针体夹具30位于第一卡槽10内,第一弹簧20设置于针体夹具30之上,针体40与针体夹具30连接且位于针体夹具30之下,第二卡槽50与第一卡槽10连接,第二卡槽5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供针体40穿出。
6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注入装置200包括第一卡槽10、第一弹簧20、针体夹具30、针体40和第二卡槽50,第一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并与针体夹具30连接共同被压缩在第一卡槽10内,针体40与针体夹具30连接且位于针体夹具30之下,第二卡槽50与第一卡槽10连接,第二卡槽5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供针体40穿出。
67.其中,第一通孔用于供从第二通孔穿出的针体40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
68.其中,第一卡槽1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点101,第二卡槽5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点对应的卡槽轮廓501,第一卡点101与对应的卡槽轮廓501滑动连接。
69.其中,针体夹具30上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301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卡点302,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两个滑轨,滑块301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第二卡点302与对应的第一卡点101接触连接。
7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点101与第二卡点302在同一垂直方向上,第二卡点302与对应的第一卡点101接触连接,两个滑块301对称设置,与第二卡点302交替设置在针体夹具30上。
7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注入装置200时首先将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通孔连接在针体40上,注入时按压第一卡槽10,第一卡槽10上的卡点101在第二卡槽50上设置上的卡槽轮廓501上滑动,滑块301与对应的滑轨上滑动,同时释放第一弹簧20与针体夹具30,与针体夹具30连接的针体40带动柔性电极装置共同扎入皮肤内,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
72.可选的,柔性电极装置的埋入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植入受测者皮肤表层的深度使用不同厚度的缓冲垫片,也可以通过调整弹簧规格,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
73.可选的,针体40的直径可以位于50-1000μm之间。
74.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入装置的第二爆炸图示意图,如图5所示,注入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弹簧60,第二弹簧60设置于第二卡槽50内,且第二弹簧60设置于针体夹具30之下。
7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注入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弹簧60,第二弹簧设置60于第二卡槽50内,且第二弹簧60设置于针体夹具30之下。在注入装置200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后,由于惯性柔性电极装置会留在受测者的皮肤表层,此时,第二弹簧60的阻力使得针体夹具30自动回缩,带动第一弹簧20共同被压缩在第一卡槽10内,针体40从皮肤表层自动抽离,完成柔性电极装置的微创无痛注入,整个过程操作简单。
76.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针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针体包括第一圆柱体401和第二圆柱体402,第二圆柱体402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体401的直径,第二圆柱体402的一端与第一圆柱体401连接,第二圆柱体402的另一端为尖端。
7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针体40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圆柱体401和第二圆柱体402,第二圆柱体402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体401的直径,第二圆柱体402的上端与第一圆柱体401的下端连接,第二圆柱体402的下端端为尖端形状。
7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圆柱体402尖端的一端穿过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通孔,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通孔被第一圆柱体401阻挡住,因此,柔性电极装置的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圆柱体402的直径,第一通孔的外径小于等于第一圆柱体401的直径。
79.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微纳加工技术进行柔性电极装置的制备,其中涉及的具体工艺可按实际材料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以聚酰亚胺-金-聚酰亚胺结构为例。首先在硅基底上以1k的转速进行旋涂,形成厚度2-3μm的聚酰亚胺薄膜,再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热处理,包括:将聚酰亚胺薄膜加热至80-120℃进行预热,升温至160-220℃脱溶剂,升温至260-280℃环化。其中,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可通过调节匀胶转速,加入稀释剂(dmf,dma)等方式进行调节。其次,将设计好的第一层掩模版进行光刻(正图,双层正胶工艺或反图,负胶),沉积金作为导电层,接着沉积其他金属作为硬掩模(铬,铝等),之后采用剥离等工艺步骤以形成导电层的拓扑结构。在此工艺步骤基础上继续旋涂固化聚酰亚胺使导电层与外界绝缘。再次,将设计好的第二层掩模版进行光刻(正图,正胶),进行反应离子刻蚀,以暴露导电层与外界接触的触点(即接触电极),并刻在相应的刻蚀液中刻蚀1.5-2min刻蚀掉硬掩模。进一步地,将设计好的第三层掩模版进行光刻(反图,正胶),进行反应离子刻蚀,以形成柔性电极装置的整体轮廓,之后进行表面修饰,并使用等离子体清洁表面2-3min洗去多余的有机修饰物。最后,将结构置于水中,浸泡3-5min使柔性电极装置与硅基底分离。
80.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柔性电极装置时,先用医用酒精涂抹及/或紫外照射等灭菌工艺对柔性电极装置的注入部位进行灭菌处理;将柔性电极装置连接在注入装置的针体上,将注入装置对准受测者需要注入的部位,轻轻按压,完成柔性电极装置的自动注入。注入固定后将柔性电极尾部插入连接器,将带有连接器的柔性电路板与后端电路相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与处理。对上述柔性电极装置进行测试,如表1所示,使用纳米压痕仪对电极两种区域(只包含两层绝缘层的区域,包含绝缘层-导电层-绝缘层的区域)分别取三个不同位置进行力学性能的表征并取均值,结果表明导联层的加入在一定范围内未对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与图8为电极的阻抗谱图,使用阻抗分析仪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0-1000hz的频率范围内,电极具有较低的阻抗。其中,图7为柔性电极阻抗-频率谱图,在95.3ω附近波动,但波动较小,在仪器测量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具有良好响应特性;图8为柔性电极相位-频率谱图,数值在0~-0.15
°
,波动很小,表明信号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
81.表1柔性电极力学性能数据
[0082][0083][0084]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与所述第三电极区域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通孔和两个接触电极,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所述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的第二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区域的第三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两个绝缘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两个接触电极和对应的第一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包括直线状的导电引线、弯折的矩形状的导电引线和曲线状的导电引线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还包括修饰层和一个绝缘层,所述两个接触电极设置于所述修饰层和所述一个绝缘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包括第一卡槽、第一弹簧、针体夹具、针体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针体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针体夹具之上,所述针体与所述针体夹具连接且位于所述针体夹具之下,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针体穿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针体夹具之下。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点,所述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对应的卡槽轮廓,所述第一卡点与对应的所述卡槽轮廓滑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夹具上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卡点,所述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两个滑轨,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点接触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从所述第二通孔穿出的针体将所述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体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另一端为尖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电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设置于第一电极区域与第三电极区域之间;第一电极区域包括第一通孔和两个接触电极,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第一电极区域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区域的第二导电层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三电极区域的第三导电层连接,第三导电层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电极。本申请通过注入装置将柔性电极装置植入受测者的皮肤表层,利用接触电极获取受测者的电生理信号,从而通过输出电极进行输出,可以对受测者进行长时间电生理信号连续监测,保证采集的电生理信号的稳定性,整体使用简便,无需专业人士即可完成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王晗 李微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9.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50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极   所述   柔性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