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2.内窥镜在外科手术及内科检查等医疗领域运用极为广泛,是适用于插入人体内部进行辅助的方式。
3.一般地,内窥镜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器、光源、镜体以及连接镜体与处理器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通常包括与镜体连接的连接器插头和与处理器连接的连接器接口,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接口之间可手动灵活插拔。其中,连接器接口可以设置于处理器中,或者,连接器接口也可以设置于光源中,并通过光源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线缆将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4.现有的连接器的形状可包括圆形、方形等形状,通常连接器具有复杂的结构,因此通常需要设计为较大、较厚的结构,但由于处理器/光源和镜体的发展方向为轻量化设计方向,在连接处理器/光源和镜体时,连接器的结构将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现有的连接器不足以继续满足未来的使用要求。
5.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占用空间大的内窥镜用连接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该内窥镜用连接器的结构简单,能够解决设计难题,能够避免在内窥镜处理器/内窥镜光源侧占用较大的空间,实现轻量化设计结构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头用于插接与内窥镜处理器连接的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
10.壳体,为扁长形结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
11.插头pcb板,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轴方向延伸,且所述插头pcb板与所述内窥镜镜体电连接;
12.连接器pin针,一端与所述插头pcb板连接,另一端端部外露于所述内腔的端口;
13.所述连接器插头与所述连接器接口插接时,所述连接器pin针与所述连接器接口的、用于传递信号的接口pin针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
14.优选地,所述连接器pin针呈两排排列;
15.所述插头pcb板的一端夹设在两排所述连接器pin针之间。
16.优选地,所述内腔中还设有针座,所述针座的前端面与所述内腔的端口齐平,所述
针座与所述壳体周向密封连接;
17.所述连接器pin针周向密封穿入于所述针座中,且所述连接器pin针的一端穿过所述针座的后端面与所述插头pcb板连接,另一端端部露出于所述针座的前端面。
18.优选地,所述连接器pin针与所述针座为超声波焊接连接;
19.和/或,所述针座的后端面与所述插头pcb板的前端面贴合。
20.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21.基座,具有通孔,用于设置所述针座;
22.插头壳,其与所述基座的后端插接且周向密封,二者连通以形成所述内腔,所述插头壳内还设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笼罩所述插头pcb板的至少一部分。
23.优选地,所述屏蔽罩的前端与所述基座的后端抵接,所述屏蔽罩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与所述插头pcb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插头pcb板。
24.优选地,所述插头pcb板通过张紧连接件与所述内窥镜镜体的线缆中的线芯电连接;所述张紧连接件靠近所述插头pcb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座。
25.优选地,所述线缆的端部设有线缆接头,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线缆接头连接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屏蔽罩可拆卸连接。
26.优选地,所述屏蔽罩包括:
27.屏蔽罩下壳,所述第一转接座固定于所述屏蔽罩下壳;
28.屏蔽罩上壳,所述屏蔽罩上壳与所述屏蔽罩下壳连接,以形成所述屏蔽罩。
29.优选地,所述内窥镜用连接器还包括所述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
30.接口基座,用于与扁长形结构的所述壳体插接;
31.与所述内窥镜处理器连接的接口pcb板和连接于所述接口pcb板的所述接口pin针。
32.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接口中的一者设有凸台,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所述凸台卡接的弹性卡接部;
33.当所述连接器pin针与所述接口pin针接触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弹性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接口的插接脱离。
34.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内窥镜处理器的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用于插接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
35.接口基座,其端部为具有扁长形凹槽的接口罩;
36.接口pcb板,置于所述接口基座背部,且与所述内窥镜处理器电连接;
37.接口pin针座,其设置在所述接口基座内;
38.接口pin针,其插设于所述接口pin针座,所述接口pin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口pcb板,另一端位于所述接口罩内并凸出于所述接口pin针座;
39.所述连接器插头与所述连接器接口插接时,所述接口pin针与所述连接器插头的、用于传递信号的连接器pin针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
40.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镜体和内窥镜处理器,所述内窥镜镜体和所述内窥镜处理器通过内窥镜用连接器连接,所述内窥镜用连接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
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中的壳体为扁长形结构,连接器接口可以设置
于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上,连接器接口也需要为扁长形结构,其占用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的空间更小,或更有助于结构布置,更容易实现与内窥镜处理器的连接,避免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的接口布置困难的问题。
42.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的连接器插头具有插头pcb板和设于插头pcb板上的连接器pin针,通过将插头pcb板水平内置于扁长形结构的壳体内,避免插头pcb板受到连接器插头的外形限制,将壳体设置为扁长形结构,方便在其内部设置插头pcb板。
4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该系统由于使用了上述内窥镜用连接器,能够降低在内窥镜处理器侧和内窥镜镜体侧的接口结构的设计要求,方便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占用空间小的集成化效果。
附图说明
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的示意图;
4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头的侧剖图;
4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4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49.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接口的侧剖图;
50.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51.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插接过程中的剖视图;
52.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插接后的剖视图。
53.图1-图8中,附图标记包括:
54.1为连接器插头、2为连接器接口;
55.11为壳体、10为端口、111为基座、1111为凸台、112为插头壳、1121 为导向凸起;
56.12为插头pcb板、13为连接器pin针、14为针座、15屏蔽罩、151 为屏蔽罩下壳、152为屏蔽罩上壳、16为第一转接座、161为夹紧块、17 为张紧连接件、18为线缆、181为线缆接头、182为线缆保护套、183为线芯、184为包裹层、19为转接头、100为锁紧螺母、101为密封圈;
57.21为接口pin针、22为接口pcb板、23为接口pin针座;
58.20为接口基座、201为弹性卡接部、2011为片、2012为钢珠、 202为接口罩、203为浮地片、204为实地片、205为安规电容、206为第二转接座、207为导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该内窥镜用连接器的结构简单,能够解决设计难题,能够避免在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占用较大的空间,实现轻量化设计结构的目的。
6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
62.请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该连接器主要用于连接内窥镜镜体和内窥镜处理器,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信号传递。
63.请参考图1和图2,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1,其连接内窥镜镜体,使用时连接器插头1用于插接与内窥镜处理器连接的连接器接口2,该连接器接口2可以设置在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上。
64.具体地,连接器插头1包括:壳体11、插头pcb板12和连接器pin 针13。
65.其中,壳体11为扁长形结构的外壳结构,用于对上述插头pcb板12、连接器pin针13进行包覆,形成密封保护作用。壳体11具有内腔,内腔用于容纳插头pcb板12和连接器pin针13。
66.插头pcb板12置于上述内腔的内部,并沿壳体11的长度轴方向延伸,且插头pcb板12与内窥镜镜体电连接。其中,插头pcb板12可以为一个 pcb板件,或者为若干个pcb板组成的pcb板组,插头pcb板12可以通过线缆18等方式连接内窥镜镜体,形成电连接,用于传递信号。
67.连接器pin针13一端与插头pcb板12连接,另一端端部外露于内腔的端口10。连接器pin针13与插头pcb板12的电路连接,用于形成内窥镜镜体的信号传输点。
68.连接器接口2可以设置有用于传递信号的接口pin针21,使用时,可以将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接口2插接设置,连接器pin针13可以用于在插接状态下、与接口pin针21连接,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器pin针13需要露出于壳体11的端面,从而方便与接口pin针21连接以传递信号,上述插头pcb板12需要完全设于壳体11的内腔之中。
70.需要说明的是,扁长形结构是相比于宽且厚的结构而言,更容易实现连接,相对应的,在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的连接器接口2也需要为扁长形结构,因而,其占用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的空间更小,或更有助于结构布置,避免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的接口布置困难的问题。
71.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的连接器插头1具有插头pcb板12和设于插头pcb板12上的连接器pin针13,通过将插头pcb板12水平内置于扁长形结构的壳体11内,避免插头pcb板12受到连接器插头1的外形限制,将壳体11设置为扁长形结构,方便在其内部设置插头pcb板12。
72.将连接器pin针13设置在插头pcb板12的端部,并露出于壳体11 的端面,从而能够方便实现与连接器接口2的接口pin针21的连接,从而实现信号传递。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插头的插接位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对于轻量化、集成性能高的设备而言,插口设计方式更加友好。
73.需要说明的是,插头pcb板12位于壳体11内,其一端靠近端口10,连接器pin针13设于该端,有助于降低连接器pin针13所需要的长度,并且优化插头pcb板12上的电路布局。
7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连接器pin针13呈两排排列;插头pcb 板12的一端夹设
在两排连接器pin针13之间。通过双排设置连接器pin 针13,并使其夹持在插头pcb板12的板面两侧,既能便于实现连接器pin 针13与插头pcb板12的电连接,又能够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实现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75.具体地,插头pcb板12一端的两面均设有对应的连接器pin针13,用于与连接器接口2的两排接口pin针21对应接触连接。连接器pin针 13具体设置在插头pcb板12靠近端口10一侧的边缘位置,且在上下双面均有分布。
76.优选地,在插头pcb板12的两面均匀分布上述连接器pin针13,或者在插头pcb板12的两面对称地设有连接器pin针13。
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器pin针13的设置需要满足插头pcb板12 的电路结构的需要,以及与连接器接口2的连接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壳体11和端口10的形状尺寸进行调整。
78.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插头pcb板12的上下两面均设置连接器pin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将插头pcb板12的设置尺寸节省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小连接器插头1的尺寸。
7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器pin针1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插头pcb板 12的单端,插头pcb板12通常为长条形结构,具有一个靠近端口10的一边、远离端口10的一边、以及两侧边。
80.可选的,连接器pin针13除了可以设置在插头pcb板12靠近端口10 的一边,还可以设置在插头pcb板12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形成至少两边设有连接器pin针13,因而用于设置连接器pin针13的插头pcb板12可以利用其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器pin针13,从而达到节省插头pcb板12的宽度的目的。
81.可选的,也可以利用上述远离端口10的一边设置连接器pin针13,但同时需要插头pcb板12上电路设计的配合。
82.现有的常见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因具有复杂结构,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洗消清洁操作,洗消之前需要加装封盖,这个过程十分繁琐,同时,洗消操作仍无法对结构的死角位置达到准确清洁。
83.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内腔中设有针座14,针座14的前端面与内腔的端口10齐平,针座14与壳体11周向密封连接;
84.连接器pin针13周向密封穿入于针座14中,且连接器pin针13的一端穿过针座14的后端面并与插头pcb板12连接,另一端端部露出于针座 14的前端面。
8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座14就是用于设置连接器pin针13的安装座,连接器pin针13的中部安装于针座14内,其后端伸出于针座14并与插头 pcb板12连接,其前端可以伸出于针座14一定长度,或者仅其端面露出于针座14,形成可以被接口pin针21接触的状态。
86.上述提供的连接器插头1具有简单的外形结构,避免在端口部分造成凹凸不平的特征,从而在进行洗消清洁时,能够降低清洁难度,在洗消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在外覆盖堵头,可以省去封堵操作的步骤,同时,也不会造成清洁死角,保证清洁的效果。
87.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连接器pin针13与针座14为超声波焊接。
88.可选的,除了超声波焊接,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实现连接器pin 针13与针座14的连接。可选的,针座14与插头pcb板12也可以采用其他匹配方式,例如插接或粘接。
89.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针座14的后端面与插头pcb板 12的前端面贴
合。如此,可使插头pcb板12的前端面抵靠在针座14的后端面,提升插头pcb板12与连接器pin针1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90.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壳体11包括基座111和插头壳 112。
91.其中,基座111中部具有通孔,基座111用于设置上述针座14,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92.插头壳112与基座111的后端插接且周向密封连接,插头壳112也具有通孔,二者插接连通状态下,两个通孔的连接用以形成上述内腔,插头壳112内还设有屏蔽罩15,屏蔽罩15笼罩于插头pcb板12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以降低外部对插头pcb板12的干扰。
9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基座111的通孔与插头壳112的通孔连通设置,二者的形状宜采用相似形状,或者在连接处具有过渡结构,从而形成上述内腔。
94.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11的通孔的一端连接插头壳112,通孔的另一端则为上述端口10,基座111的通孔用于与针座14的外周固定连接,且为密封连接,从而隔绝外部与内腔内部的连通。
95.插头壳112内的屏蔽罩15可以为筒状结构,或者为笼形结构;屏蔽罩 15可以为一体结构,可以将插头pcb板12从端部插入于屏蔽罩15中;或者为分体结构,将插头pcb板12放入部分分体结构后,将分体结构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屏蔽罩15。
9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中的壳体11通过两部分组成,可分别加工并组装成型,在插头壳112中设置屏蔽罩15,从而实现对插头pcb板12的至少部分结构的屏蔽保护作用。
97.需要说明的是,屏蔽罩15可以用于周向笼罩完整的插头pcb板12,或者用于笼罩未被基座111笼罩的部分。
9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屏蔽罩15的前端与基座111的后端抵接,屏蔽罩15上固定设置第一转接座16,第一转接座16与插头pcb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支撑插头pcb板12。
99.屏蔽罩15可以为筒形结构,屏蔽罩15的前端端口抵接在基座111的后端端口,或者二者直径不同,屏蔽罩15的前端端口可以与基座111的后端端口插接。屏蔽罩15上设有第一转接座16,第一转接座16的作用是提升插头pcb板12与基座1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一转接座16可以固定设置于屏蔽罩15的中部或者后部,并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板等结构实现与插头pcb板12的稳定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关系,能够进一步加强插头pcb 板12与连接器pin针13连接稳定性。
100.可选的,第一转接座16可以为块状结构或者为板状结构,能够具有较大的连接位置,实现与上述两者的连接。
101.可选的,屏蔽罩15的前端与基座111的后端可以为套接,二者径向之间可以通过密封件连接。
102.请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插头pcb板12通过张紧连接件17与内窥镜镜体的线缆18中的线芯183电连接;张紧连接件17 靠近插头pcb板12的一侧固定于第一转接座16,以使插头pcb板12通过线缆18连接内窥镜镜体。
103.第一转接座16可通过夹紧块161连接张紧连接件17。可选的,张紧连接件17可以为张紧绳等结构。
104.上述线缆18通常包括线芯183、包裹在线芯183外部的包裹层184以及位于线缆18
端部的线缆接头181等。
105.采用张紧连接件17连接线芯183能够使线缆18与第一转接座16的连接更为紧密,避免其脱出,进一步使得线缆18与插头pcb板12连接紧密且牢固。
106.可选的,在线缆18的端部设置有线缆保护套182,线缆保护套182包裹在线缆18端部的外部,线缆保护套182的一端与插头壳112的后端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或抵接,线缆保护套182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增加线缆端部的外部封闭效果。
10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线缆18的端部设有线缆接头181,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与线缆接头181连接的转接头19,转接头19与屏蔽罩15可拆卸连接。
108.需要说明的是,线缆接头181固定于线缆端部的外侧,其与线缆端部之间具有缝隙,转接头19具有通孔,且转接头19的端部插入上述缝隙,张紧绳穿过转接头19的通孔和线缆接头181的通孔,并与线缆18的线芯 183固定连接,转接头19的另一端与屏蔽罩15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实现线缆与屏蔽罩15的连接。
109.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线缆18的线缆接头181连接在转接头19上,并使得转接头19连接于屏蔽罩15,实现了线缆18通过内部结构连接于屏蔽罩 15、第一转接座16的连接方式。
11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屏蔽罩15包括屏蔽罩下壳151和屏蔽罩上壳152,二者通过扣合或插接等方式连接,从而形成整个屏蔽罩15。屏蔽罩15的形状可以根据上述两个部分的形状确定。屏蔽罩下壳151和屏蔽罩上壳152可以为多种形状和类型。
111.第一转接座16固定于屏蔽罩下壳151,张紧连接件17、夹紧块161可以用于将线芯183安装于第一转接座16,当张紧连接件17固定于第一转接座16后,屏蔽罩上壳152可扣合于屏蔽罩下壳151,以形成屏蔽罩15。可见,通过采用分体式屏蔽罩,可以便于实现其内部件的组装。
112.屏蔽罩上壳152和屏蔽罩下壳151可以分别为两个弧形壳体,二者对接形成筒形结构。
113.可选的,转接头19与屏蔽罩1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或者通过其他固定连接件;
114.可选的,插头壳112与屏蔽罩15通过对应的锁紧螺母100连接;
115.可选的,线缆保护套182通过螺纹连接转接头19。
116.需要说明的是,插头壳112设置在基座111、屏蔽罩15、转接头19、线缆接头181的外部,可以通过锁紧螺母等方式连接。
1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内窥镜用连接器与内窥镜处理器信号传输通过pin针触点连接,安装时可以将若干连接器pin针13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紧固在针座14上,在针座14的背面贴合一块插头pcb板12,插头pcb 板12上下面分别与两排连接器pin针13焊接接触。
118.针座14外圈配装一个密封圈101,然后在基座111前端开口,将带有插头pcb板12的针座14压入基座111中,保证基座111前端端面与针座 14外端面齐平。将基座111的后端周向加一个密封圈101用于插头壳112 与基座111的密封防水,屏蔽罩15分为上下层,从而使得屏蔽罩15的上下层结构扣合时,屏蔽罩15的前端夹持基座111的后端实现定位,具体地,第一转接座16通过螺钉紧固在屏蔽罩下壳151,第一转接座16的另外一端与插头pcb板12紧固,通过第一转接座16促使屏蔽罩15、基座111、针座14形成良好的刚性体。
119.线缆保护套182、锁紧螺母100、转接头19、插头壳112分别套在线缆 18一侧。具体过程包括夹紧块161夹持张紧连接件17固在第一转接座16 上,张紧连接件17的一端与插头
pcb板12电连接,张紧连接件17的另外一端拉紧线缆18的内部相关线束。将已焊接好的线缆18与线缆接头181 插入转接头19的后端内,然后通过张紧连接件17拉住线缆18并锁紧夹紧块161。将屏蔽罩上壳152紧固在屏蔽罩下壳151,再通过螺钉将转接头19 与屏蔽罩15紧固,将插头壳112前端推至基座111后端台阶面紧贴。通过插头壳112后端的锁紧螺母100将插头壳112紧固在屏蔽罩15上,然后将带有密封圈101的线缆保护套182通过螺纹与转接头19紧固。
120.请参考图2和图3,基座111外周的上下左右各位置分别可以设有若干个凸台1111用于定位,凸台1111可以用于与连接器接口2的弹性卡接限位结构实现弹性卡接,从而能够在无外力拔除动作时,避免连接器插头1脱离连接器接口2。
121.插头壳112外表面设置导向凸起1121以及防滑纹,导向凸起1121可以用于与接口基座20的导向滑轨207配合以限位,防滑纹可以满足操作手感的舒适性,并可以用于提醒用户当前为正状态或者反状态。
1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请参考图4和图5,内窥镜用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器接口2,连接器接口2包括:接口基座20、接口pcb板22和接口 pin针21。
123.其中,接口基座20用于与扁长形结构的壳体11插接,更具体的是与基座111插接。
124.接口pcb板22与内窥镜处理器连接,接口pin针21连接于接口pcb 板22,并用于在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接口2插接状态下,与连接器pin 针13接触,并形成信号的传递。
125.接口pcb板22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从而降低占用空间的可能,由于内窥镜处理器或者光源侧的空间较大,因此也可以竖直设置或其他角度设置。
126.可选的,接口pin针21可以与接口pcb板22具有一定浮动安装空间,或者接口pcb板22安装于接口基座20时,可以有一定的浮动安装空间,从而使接口pin针21具有一定弹性活动范围。利用接口pin针21的可移动性,提升其与连接器pin针13的稳定性。
12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连接器插头1和连接器接口2中的一者设有凸台1111,另一者设有用于与凸台1111卡接的弹性卡接部201。
128.当连接器pin针13与接口pin针21接触时,凸台1111与弹性卡接部 201卡接,以限制连接器插头1和连接器接口2的插接脱离。
12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仅包括连接器接口2的内窥镜用连接器,连接内窥镜处理器包括的连接器接口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接口2相同。连接器接口2用于插接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1,连接器接口2包括:
130.接口基座20,其端部为具有扁长形凹槽的接口罩202;
131.接口pcb板22,置于接口基座20背部,且与内窥镜处理器电连接;
132.接口pin针座23,其设置在接口基座20内;
133.接口pin针21,接口pin针21插设于接口pin针座23,接口pin针 21的一端连接于接口pcb板22,且接口pin针21的另一端位于接口罩202 内并凸出于接口pin针座23;
134.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接口2插接时,接口pin针21与连接器插头1 的、用于传递信号的连接器pin针13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
135.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接口2作为内窥镜处理器的信号输出和接收的窗口,为前壳组件重要的组成部分。接口pin针21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接口pin针座23上,需要与连接器插头1的连接器pin针13排布相对应。
136.其中,一种较为可靠的方式是将接口pin针21排列为两排,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137.接口pin针座23与接口基座20为轴孔配合设置,接口pin针21的后端与接口pcb板22焊接连接。
138.接口基座20的内壁的上下左右各位置均设置一个具有一定移动空间的钢珠2012,同时,还在其一侧分别用一块具有一定弹性的片2011压住钢珠,保证钢珠2012在位置变动时片2011能够压缩以实现形变或回弹。
139.可选的,为实现隔离接口基座20与内窥镜处理器之间静电通路,在接口基座20上设置有第二转接座206,第二转接座206采用绝缘材料,接口基座20通过卡槽结构紧固在第二转接座206上,第二转接座206通过相关孔位紧固在前壳组件上。
140.接口基座20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浮地片203,浮地片203通过安规电容205连接实地片204,实地片204通过螺钉紧固在前壳组件上,安规电容 205主要用于实现静电释放与安规隔离。
141.在安装上述连接器插头1和连接器接口2时,操作者可以手持连接器插头1对准连接器接口2的位置插入,首先连接器插头1下端的导向凸起 1121沿连接器接口2的导向滑轨207的延伸方向进入接口罩202,当连接器插头1的前端的基座111达到接口基座20的内部时,插头基座20的上下左右四个凸台1111将顶起接口基座20内的钢珠2012,形成钢珠2012位置的改变,导致片2011微量变形,连接器插头1继续进入后,钢珠 2012在片2011回弹的作用下开始回移复位,当基座111的一端面与接口基座20的后端面贴合后限位停止连接器插头1的插入,接口pin针21 被连接器pin针13压缩一定工作距离后,二者达到稳定的接触,同时连接器插头1通过已回位的上下左右四颗钢珠2012压在基座111的四个凸台 1111背面的斜坡上,由于钢珠2012的压力大于接口pin针21的作用反弹力,因而促使连接器插头1实现稳定的定位夹紧。
142.本技术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中的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接口2通过精准的间隙配合实现插接连接,并通过钢珠变位原理实现对连接器插头1 的夹紧,避免其后退并脱离连接器接口2,实现连接器的插拔的便捷行和稳定性兼顾。连接器插头1设计为端口平齐的结构,能够避免产生凹凸特征,使得线缆18洗消时不用追加封盖堵头,洗消清洁不留死角,同时减少封盖合盖操作环节,减少人工操作的不便性。
143.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用连接器的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镜体和内窥镜处理器,内窥镜镜体和内窥镜处理器通过内窥镜用连接器连接,内窥镜用连接器可以为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
144.该内窥镜系统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14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
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1),所述连接器插头(1)用于插接与内窥镜处理器连接的连接器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头(1)包括:壳体(11),为扁长形结构,所述壳体(11)具有内腔;插头pcb板(12),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11)的长度轴方向延伸,且所述插头pcb板(12)与所述内窥镜镜体电连接;连接器pin针(13),一端与所述插头pcb板(12)连接,另一端端部外露于所述内腔的端口(10);所述连接器插头(1)与所述连接器接口(2)插接时,所述连接器pin针(13)与所述连接器接口(2)的、用于传递信号的接口pin针(21)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pin针(13)呈两排排列;所述插头pcb板(12)的一端夹设在两排所述连接器pin针(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还设有针座(14),所述针座(14)的前端面与所述内腔的端口(10)齐平,所述针座(14)与所述壳体(11)周向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器pin针(13)周向密封穿入于所述针座(14)中,且所述连接器pin针(13)的一端穿过所述针座(14)的后端面与所述插头pcb板(12)连接,另一端端部露出于所述针座(14)的前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pin针(13)与所述针座(14)为超声波焊接连接;和/或,所述针座(14)的后端面与所述插头pcb板(12)的前端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基座(111),具有通孔,用于设置所述针座(14);插头壳(112),其与所述基座(111)的后端插接且周向密封,二者连通以形成所述内腔,所述插头壳(112)内还设有屏蔽罩(15),所述屏蔽罩(15)笼罩所述插头pcb板(12)的至少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15)的前端与所述基座(111)的后端抵接,所述屏蔽罩(1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座(16),所述第一转接座(16)与所述插头pcb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插头pcb板(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pcb板(12)通过张紧连接件(17)与所述内窥镜镜体的线缆(18)中的线芯(183)电连接;所述张紧连接件(17)靠近所述插头pcb板(12)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座(1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18)的端部设有线缆接头(181),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线缆接头(181)连接的转接头(19),所述转接头(19)与所述屏蔽罩(15)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15)包括:屏蔽罩下壳(151),所述第一转接座(16)固定于所述屏蔽罩下壳(151);屏蔽罩上壳(152),所述屏蔽罩上壳(152)与所述屏蔽罩下壳(151)连接,以形成所述屏蔽罩(1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连接器还包括所述连接器接口(2),所述连接器接口(2)包括:接口基座(20),用于与扁长形结构的所述壳体(11)插接;与所述内窥镜处理器连接的接口pcb板(22)和连接于所述接口pcb板(22)的所述接口pin针(21)。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头(1)和所述连接器接口(2)中的一者设有凸台(1111),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所述凸台(1111)卡接的弹性卡接部(201);当所述连接器pin针(13)与所述接口pin针(21)接触时,所述凸台(1111)与所述弹性卡接部(201)卡接,以限制所述连接器插头(1)和所述连接器接口(2)的插接脱离。12.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内窥镜处理器的连接器接口(2),所述连接器接口(2)用于插接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接口(2)包括:接口基座(20),其端部为具有扁长形凹槽的接口罩(202);接口pcb板(22),置于所述接口基座(20)背部,且与所述内窥镜处理器电连接;接口pin针座(23),其设置在所述接口基座(20)内;接口pin针(21),其插设于所述接口pin针座(23),所述接口pin针(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口pcb板(22),另一端位于所述接口罩(202)内并凸出于所述接口pin针座(23);所述连接器插头(1)与所述连接器接口(2)插接时,所述接口pin针(21)与所述连接器插头(1)的、用于传递信号的连接器pin针(13)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13.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镜体和内窥镜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镜体和所述内窥镜处理器通过内窥镜用连接器连接,所述内窥镜用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和/或所述内窥镜用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内窥镜镜体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头用于插接与内窥镜处理器连接器接口,连接器插头包括:壳体,为扁长形结构,壳体具有内腔;插头PCB板,放置于内腔的内部,并沿壳体的长度轴方向延伸,插头PCB板与内窥镜镜体电连接;连接器PIN针,一端与插头PCB板连接,另一端端部外露于内腔端口;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接口插接时,连接器PIN针与连接器接口的、用于传递信号的接口PIN针接触连接以传递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插头PCB板受到连接器插头的外形限制,降低在内窥镜处理器侧和内窥镜镜体侧的接口结构的设计要求,方便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占用空间小的集成化效果。便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占用空间小的集成化效果。便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占用空间小的集成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卿前茂 杨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2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9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连接器   所述   插头   内窥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