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3号——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3号——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7.09.30
【字 号】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3号
【施行日期】2018.01.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信用
正文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3号
  《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9月30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9月30日
 
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信息归集与披露
  第三章 激励与惩戒
  第四章 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使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营造社会诚信环境,降低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成本,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使用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共信用信息,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团组织等(以下统称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第三条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使用及其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安全、及时、准确的原则,不得侵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各行业、领域的公共信用建设,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协调解决社会信用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省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其所属的公共信用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公共信用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的处理、披露、使用、服务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公共信用建设综合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数据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提高守法履约的意识和水平,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社会公众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使履约践诺、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第七条  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学校、基层众性自治组织等单位,应当开展公共信用的宣传、普及工作。
  鼓励各单位建立信用管理和教育制度,组织签署入职信用承诺书,开展信用知识培训和诚信创建活动,培育单位信用文化。
 
第八条  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等应当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弘扬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
 
第二章 信息归集与披露
 
第九条  省公共信用工作机构建立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信息主体的信用档案。信用档案的内容分为基础信息、不良信息和守信信息。
  本条例所称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公共信用信息。
 
第十条  信息主体的下列信息应当作为基础信息记入其信用档案:
  (一)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体经济组织)在有关国家机关登记或者注册事项;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入境证件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
  (二)行政许可信息;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作为基础信息予以归集的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  信息主体的下列信息应当作为不良信息记入其信用档案: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的信息;
  (二)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最终维持原决定的行政处罚信息,但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的除外;
  (三)经司法生效判决认定构成犯罪的信息;
  (四)不履行行政决定而被依法行政强制执行的信息;
  (五)不履行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的信息;
  (六)经依法认定的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第十二条  省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省级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共同制定并定期更新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明确各行业、领域需要记入信用档案的公共信用信息具体项目。法律、法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的,应当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
  省发展和改革部门汇总形成的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的具体项目,存在较大分歧意见或者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省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省级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组织评估,听取相关体代表、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形成后,由省发展和改革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省级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按照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及时、准确、完整地归集本行业、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并向省公共数据工作机构报送。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对报送的公共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报送的具体办法按照省政府
有关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的规定执行。
  省公共数据工作机构应当将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给省公共信用工作机构。
  省公共信用工作机构应当在收到省公共数据工作机构提供的公共信用信息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的比对、整合,形成或者更新信息主体的信用档案。
 
第十四条  禁止归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归集的自然人的其他信息。
  未经本人书面同意,不得归集自然人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以及纳税数额的信息。
 
第十五条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公开、政务共享和查询的方式披露。
  自然人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政务共享和查询的方式披露,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予公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3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835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用   信息   应当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