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创新能力是贯穿这些杰出人物的重要特质。他们中有的人成功取得了技术突破,但更多的人是在中国实现了管理创新。的高速度走向成熟。
今年是我们的第二届商界领袖排行榜。与上一次相比,我们的标准没有变化,即在那些行业领先者中,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产业乃至更广泛世界的杰出管理者。
新上榜者绝大多数都极富创新意识。他们中既有施正荣、邓中翰和李彦宏这样的技术创业者,也有江南春和周厚健这样的依靠技术创新在传统行业中取胜的人士,但更多的人的竞争利器是管理创新。无论是王健林、孙宏斌还是潘刚等,都是出自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管理实验室的优秀毕业生。
今年排行榜的另一变化是,我们首次将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优秀经理人包括进来,来自IBM的周伟和明基集团的李耀入选。我们相信,能否当选中国商界领袖,关键取决于谁能够在中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不是看他代表本土还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经理人的心目中,周伟和他代表的IBM不仅是IT行业的榜样,也是西方跨国公司管理成功的典范,而李耀则体现了华人企业家不断挑战世界级企业的梦想。
1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57岁
2005年底,张瑞敏在北京宣布海尔启动全球化品牌的新战略,引发了人们对这艘中国旗舰企业的新关注。新战略旨在将海尔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复制,而其中的核心是“品牌”和“效率”。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球建设了15个制造基地,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产品的产能都位居世界前列,如果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品牌引导,很难充分发挥如此庞大规模的效应。虽然张瑞敏没有透露新品牌战略和“人单合一”效率模式的细节,但要完成这一在中国没有先例的使命,挑战巨大。当然,海尔也并非毫无胜算。首先,近年来海尔的产品出口、海外生产和销售达到了 220 亿元的规模(也是业绩中最大的亮点),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其次,海尔已经具备了世界性品牌的雏形,奥运也为海尔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当然,鉴于海尔参与收购美泰克的案例,我们也不能排除勇于创新实践的海尔尝试新的品牌战略组合。
从表面上看,海尔实施新战略的背景是集团的增幅显著放缓。海尔去年虽然保持著千亿级企业的规模,但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增长,利润也出现了不小的降幅。不过,如果从一个更大的
背景上看,新战略也可以理解为海尔在积累了国际化经验之后向公司的最高层次──跨国公司──进军的必然产物。所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张瑞敏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都将保持巨大的影响力。
2 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5岁
2005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万科仍然能够保持“有质量的增长”,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增长 20% 和 50% 以上。按此业绩,万科成了唯一一家连续 15 年保持盈利性增长的上市公司。
可以说,是王石一手缔造了万科这家中国房地产业最透明的企业。他为万科确立了“简单、透明、规范和均好”的企业理念,提倡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对人永远尊重”的企业文化,也使万科成为 2005年《财富》(中文版)卓越雇主。 自1999年起,王石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从万科近六年的发展来看,他的接班人计划非常成功。退居二线的王石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他所钟爱的极限运动。2003年,他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那一年他已经52岁。到2005年,他
又完成“7+2”计划,即登上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并实现南、北极地之旅。这一年,王石还完成了他的首部自传,讲述他与万科20多年的风雨故事。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石更关注公益活动。他认为企业除了要有“效益”和“纳税”之外,还要“主动行善”。因此,2006年万科将与中国政府一起盖廉租房,解决弱势体的住房问题。王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一面独特的旗帜: 个性鲜明、热爱生活。他的企业观和价值观影响了中国一批新生的企业家。
3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 41岁
虽然预测联想能否进入500强为时尚早,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杨元庆已经充分显示出世界级企业领导者的风采。与IBM的PC业务整合进展顺利,经营业绩没有受到影响,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巩固。其中可圈可点的是将PC的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到37%(这是单一PC市场占有率的纪录)以及联想手机的销量位居国内品牌第一。可喜的是,在杨元庆的领导下,两任CEO交接平稳,为新联想下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拓宽产品线并在国际市场复制联想的“中国模式”奠定了基础。从现在开始,没有人再会把联想集团的任何成功都归功于柳传志,杨元庆的每一步都将对市场和更广泛的商界产生不小的影响。
4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62岁
任正非创立的华为公司被称为跨国电信设备巨头的噩梦。这家公司以前主要是以价格和激进的销售策略取胜,但现在拥有的优势可能不仅仅在于价格了。它每年将接近 15% 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已经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申请了3,000 多项专利。
2005年华为公布的销售收入达453亿元,仍然是一家非上市企业,因此任正非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保持低调。他迄今为止还从未正式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但低调并不妨碍任正非在中国企业界发挥影响。曾经与他接触过的企业家和商界人士都对任正非的经营思想表示钦佩。他在华为内部的一些讲话或文章也会迅速在中国企业界流传,有些公司甚至组织员工专门进行学习。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推崇“狼性”文化,在华为实行的也是带有军事彩的管理模式。但正如其同城弟兄中兴通讯一样,国际化也是华为正在走、也必须走的路。华为的这一套管理方式是否能够在海外奏效,让我们拭目以待。
5 黄光裕
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 37岁
今年2月,黄光裕与美国私募投资基金华平的一笔交易让自己的影响力再度窜升。华平宣布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的方式持有国美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国美电器9.71% 的股权。黄光裕同时承诺公布私人电器零售资产的财务状况并在五年内将其注入上市公司。目前,黄光裕的绝大部分资产来自国美电器。这一交易不仅意味著国美融资成功,同时也获得了华平在并购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
国美是中国最大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不到十年,已在全国12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连锁店450家,显示出黄光裕不凡的战略和执行能力。他的目标是在 2008 年将销售收入增加10倍,达到1,200亿元,并争取入围世界500强。目前,中国的电器销售额只有不到三成来自于连锁店,而欧美则高达 60%,而且行业前三位的规模总和只占市场的10%。如果再考虑到市场的自然增长,国美和黄光裕的前途的确不可限量。
6 马云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42岁
马云从未像2005年这么接近自己的梦想: 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中国电子商务的帝国。与雅虎10亿美元的交易,不仅使阿里巴巴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也获得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表明,除了支付系统之外,搜索引擎未来将成为电子商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到 2005 年,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几乎进入了电子商务涉及的所有关键业务领域: B2B、C2C、网上支付、搜索及门户业务等。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项业务他都经营得有声有。
那些质疑马云的人在2005年也逐渐销声匿迹,因为马云一再向他们证明,他才是那个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互联网弄潮儿。与中国许多其他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不同,阿里巴巴在美国或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样本。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如果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将在中国改变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看法,而且将颠覆世界对电子商务的看法。
今年,马云又提出了阿里巴巴的新目标和自己的退休计划。新目标还是那么激动人心,而且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如: 2009 年实现收入 100 亿人民币(2005年只有约12亿)。尽管只有42岁,从商也只有10年,但这是马云第二次提出退休计划了,他决定2009年辞去阿里巴巴C
EO,去从事他热爱的教育和慈善工作。
7 李东生
TCL 集团董事长 49岁
众所周知,2005年TCL 的国际化并不顺利,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让公司陷入了亏损,李东生的影响力自然也受到影响。但我们相信,TCL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目前,公司全年海外与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各占50%。同时,李东生毅然出售电工等非核心业务,并重返竞争激烈的空调领域,这意味著TCL 决心做一家专注的消费电子公司。2006年,李东生将加快在欧美市场的整合,保证在全球实现盈利。如能实现这一目标,以TCL的规模(2005年全球彩电销量第一等),它将有望成为一家具有初步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公司。
8 牛根生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48岁
2005年,蒙牛赞助的“超级女声”电视节目将公司的影响力推到了新的高度。这一年,蒙牛整体销售额突破百亿,液体奶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售名列前茅,快速增长的无菌奶业务更是无人能比。今年1月,具有“超女”风格的蒙牛乳业全球招聘结束,牛根生将 CEO 一职交给了全球 64 位竞争者中的获胜者。创业不到六年即退居二线,在国内恐怕只有牛根生有如此气度和自信。在新的一年,蒙牛将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2005年蒙牛牛奶在香港市场大获全胜,市场占有率近三成),并寻求与国外知名企业与品牌合作,以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牛根生的目标是在2010年达到销售收入百亿美元,跻身世界乳业20 强。
9 周厚健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49岁
收购科龙、发布“Hiview 信芯”(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让海信成为 2005年曝光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其掌门人周厚健的影响力也直线上升。与同城的海尔相比,海信的历史更长,但规模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外界的印象是“慢工出细活”,稳健有余。1992年,技术出身的周厚健上任,不强调扩张,而是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从进入
21世纪起,海信先后引进的彩电视机大屏幕生产线、变频空调技术、CDMA 技术等均为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为海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目前,海信占据了变频空调的半壁江山,液晶电视也处于“老大”地位。此番重组科龙,显示了周厚健厚积薄发和将企业规模推上新的台阶、跻身国内家电第一阵营的雄心。
10 尹同耀
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44岁
毫无疑问,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那么,谁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骄傲?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或许有机会。1996年,尹同耀离开了工作了12年多的长春一汽,回到了家乡安徽,准备制造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汽车。在合资汽车企业里,尹同耀肯定深刻体会到了知识产权对汽车制造的重要,因此他对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渴望近乎偏执。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3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79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企业   品牌   公司   世界   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