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液阀、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液阀、应用该进液阀的搅拌杯组件以及应用该搅拌杯组件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具有自动进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例如破壁机或豆浆机等产品,通常在其搅拌杯上设有一进水口,进水口处安装有硅胶垫进行密封,硅胶垫上开设有开口以便水泵能够将水泵入搅拌杯内。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搅拌杯中存在搅打,或浆液的液面没过进水口硅胶位置,搅拌杯内的浆液会逐渐从进水口硅胶的开口渗入水管,导致水管内食材残留,甚至进一步沿水管渗入水泵中,导致水泵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3.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水泵与供水组件的出水端之间通常还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杯内浆液渗入水管和水泵中;但是传统的单向阀结构通常由外壳、顶杆、密封圈和弹簧等组成,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进液阀,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进液阀。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进液阀,应用于食物料理机,进液阀包括阀支架和弹性阀片,所述阀支架包括通液管,所述通液管具有相对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通液管内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过水口;所述弹性阀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出液端的一侧,所述弹性阀片的边缘抵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内壁,并由所述进液端向所述出液端单向导通所述过水口。
6.可选地,所述弹性阀片与所述支撑部卡接。
7.可选地,所述弹性阀片包括:
8.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出液端的一侧,所述阀片本体的边缘抵持所述通液管的内壁;和
9.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阀片本体的中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卡孔,所述连接柱卡入所述卡孔内。
10.可选地,所述阀片本体呈喇叭状,所述阀片本体的敞口方向朝向所述出液端。
11.可选地,所述连接柱包括:
12.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阀片本体背离所述出液端的一侧,并插入所述卡孔内;和
13.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并朝所述进液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抵持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进液端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呈锥形,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尺寸由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逐渐减小。
15.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呈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中部与所述弹性阀片卡接,所述过水口
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口呈环形分布。
16.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
17.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通液管的中部,所述弹性阀片卡接于所述连接板;和
18.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所述支撑筋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内壁;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所述过水口。
19.可选地,所述进液阀还包括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出液端,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通液管的出液孔。
20.可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为套筒状,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出液端外;
21.和/或,所述出液孔小于所述出液端的出液口。
22.可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
23.套接段,所述套接段套设于所述出液端外;
24.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套接段背离所述进液端的一侧,用以抵持杯体侧壁的外表面;以及
25.插入段,所述插入段连接所述套接段并开设有所述出液孔,所述插入段用以插入所述杯体的进水口内。
26.可选地,所述插入段包括:
27.筒侧壁,所述筒侧壁连接所述套接段;和
28.筒底壁,所述筒底壁连接于所述筒侧壁远离所述套接段的一侧,所述筒底壁和/或所述筒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液孔。
29.可选地,所述进液阀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安装于所述进液端,所述进液阀与所述转接头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
30.和/或,所述阀支架还包括法兰连接盘,所述法兰连接盘连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外壁,用以与杯体连接。
3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包括杯体、搅拌刀组件、供水组件以及上述的进液阀,所述杯体的侧壁或底壁或顶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液阀安装于所述进水口处,所述供水组件连通所述进液阀的进液端,所述搅拌刀组件安装于所述杯体内。
3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上述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上。
3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阀支架的通液管内设有支撑部,支撑部靠近出液端的一侧安装有弹性阀片,在由进液端至出液端方向流动的液体的驱动下,弹性阀片的边缘被挤压变形,并与通液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通液间隙,则使得进液阀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从进液端向出液端进液的效果。当流体由出液端向进液端流动时,弹性阀片贴合支撑部,且其边缘仍然抵持通液管的内侧壁,则使得弹性阀片起到截止流体的效果,避免液体从出液端向进液端方向流动,因此该进液阀为单向阀,即仅能由进液端向出液端方向导通,而无法由出液端向进液端方向导通。该进液阀安装于食物料理机的杯体的进水口处时,具体地,该进液阀的出液端连通并靠近杯体的进水口时,可以避免杯体内的浆液通过进液阀流向供液管路内。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通过在支撑部处设置一个弹性阀片,即可实现单向阀的效果,避免设置顶杆、弹簧等复杂部件,从而简化了进液阀的结构,降低了进液
阀的成本。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水阀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阀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阀具有转接头时的剖视图;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阀取消转接头时的剖视图;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阀中的阀支架的左视图;
40.图6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杯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杯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2.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3.附图标号说明:
[0044][0045][004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8]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9]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0]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液阀100,应用于食物料理机。
[005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图3、图4及图5,该进液阀100包括阀支架110和弹性阀片120,阀支架110包括通液管111,通液管111具有相对的进液端1111和出液端1112;通液管111内设有支撑部112,支撑部112设有过水口112a;弹性阀片120安装于支撑部112靠近出液端1112的一侧;弹性阀片120的边缘抵接于通液管111的内壁,并由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单向导通过水口112a。
[0052]
阀支架110用以形成通液的通道,因此阀支架110包括通液管111,通液管111具有相对的进液端1111和出液端1112,可以理解的是,进液端1111具有进液口,出液端1112具有出液口。通液管111内设有支撑部112,支撑部112上具有与进液端1111和出液端1112均连通的过水口112a。过水口112a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过水口112a的数量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当过水口112a设有多个时,多个过水口112a可沿支撑部112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便从进液端1111流进的液体能够同时通过多个过水口112a流向出液端1112。
[0053]
通过将弹性阀片120安装于支撑部112靠近出液端1112的一侧,则在自然状态下,弹性阀片120的边缘弹性抵持通液管111的内侧壁,弹性阀片120将通液管111分为相互隔离的两段,其中一段与进液端1111连通,另一段与出液端1112连通。而当液体由进液端1111流入通液管111后,在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液体挤压弹性阀片120朝出液端1112的方向挤压变形,从而使得弹性阀片120的边缘与通液管11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定义为通液间隙,此时进液阀100处于打开的状态,液体会依次通过过水口112a、通液间隙流向出液端1112,进而从出液端1112流出。如果有液体从出液端1112流进通液管111内时,因此流进通液管111内的液体会挤压弹性阀片120朝进液端1111的方向变形,此时由于支撑部112位于弹性阀片120靠近进液端1111的一侧,因此弹性阀片120会贴合在支撑部112上,从而无法变形至其边缘与通液管111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的程度,此时进液阀100处于截止的状态,液体不会反向由出液端1112流向进液端1111。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能够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即弹性阀片120仅能由进液端111向出液端1112单向导通过水口112a,该进液阀100应用于食物料理机中时,可以安装在食物料理机的杯体200进水口处,仅供外部的水经过进液阀100流入杯体200内,而杯体200内的浆液无法通过进液阀100反流回进水管路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仅需要在阀支架110内设置一个弹性阀片120和一个用以支撑弹性阀片120的支撑部112即可,无需再设置顶杆、弹簧等部件,因此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54]
具体地,弹性阀片120安装于支撑部112时,可以通过螺钉将弹性阀片120的中部紧固于支撑部112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部112。为了便于进液阀100安装于杯体200上,阀支架110还具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通液管111的外壁,以便与杯体200连接。该连接板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板、圆形板或者其他异形板等。
[005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阀支架110的通液管111内设有支撑部112,支撑部112靠近出液端1112的一侧安装有弹性阀片120,在由进液端1111至出液端1112方向流动的液体的驱动下,弹性阀片120的边缘被挤压变形,并与通液管11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通液间隙,则使得进液阀100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从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进液的效果。当流体由出液端1112向进液端1111流动时,弹性阀片120贴合支撑部112,且其边缘仍然抵持通液管111的内侧壁,则使得弹性阀片120起到截止流体的效果,避免液体从出液端1112向进液端1111方向流动,因此该进液阀100为单向阀,即仅能由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方向导通,而无法由出液端1112向进液端1111方向导通。该进液阀100安装于食物料理机的杯体200的进水口处时,具体地,该进液阀100的出液端1112连通并靠近杯体200的进水口时,可以避免杯体200内的浆液通过进液阀100流向供液管路内。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通过在支撑部112处设置一个弹性阀片120,即可实现单向阀的效果,避免设置顶杆、弹簧等复杂部件,从而简化了进液阀100的结构,降低了进液阀100的成本。
[0056]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3及图4,弹性阀片120与支撑部112卡接。
[0057]
通过将弹性阀片120与支撑部112卡接,则便于提高弹性阀片120的拆装效率。具体地,弹性阀片120上可设有卡接孔,支撑部112上可设有卡扣;或者弹性阀片120上设有卡扣,支撑部112上设有卡孔112b。更进一步地,弹性阀片120的中部与支撑部112的中部卡接,如此设置,则可以避免影响弹性阀片120的的边缘发生形变的能力,进而避免影响正常的进液状态。
[0058]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弹性阀片120包括阀片本体121和连接柱122,阀片本体121设于支撑部112靠近出液端1112的一侧,阀片本体121的边缘抵持通液管111的内壁;连接柱122连接于阀片本体121的中部,支撑部112上开设有卡孔112b,连接柱122卡入卡孔112b内。
[0059]
片状结构便于在外力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因此阀片本体121主要起到密封或者变形的作用。当液体由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方向流动时,液体通过支撑部112的过水口112a后对阀片本体121具有挤压作用,使得阀片本体121变形,且阀片本体121的边缘脱离通液管111的内侧壁,以与通液管11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通液间隙,继而液体通过该通液间隙流向出液端1112。可以理解的是,在液体的冲击挤压过程中,由于连接柱122与支撑部112卡接,因此使得弹性阀片120并不会完全脱离支撑部112,而当弹性阀片120不再受到液体的冲击挤压作用时,阀片本体121自动回到原位以保持与通液管111的内侧壁弹性抵持的状态。
[0060]
若液体由出液端1112向进液端1111方向流动,液体对阀片本体121具有挤压作用,使得阀片本体121与支撑部112贴合,继而支撑部112限制阀片本体121的变形程度,导致阀片本体121的边缘与通液管111的内侧壁之间不再形成有间隙,此时不允许液体通过弹性阀片120而流向进液端1111。
[0061]
通过将连接柱122连接于阀片本体121的中部,则使得阀片本体121的边缘与连接柱122之间的距离较远,从而使得阀片本体121在受到由进液端1111至出液端1112方向流动的液体的冲击力时,阀片本体121的边缘容易发生形变,进而保证顺利的进液效果。
[0062]
进一步地,如图3或图4所示,阀片本体121呈喇叭状,阀片本体121的敞口方向朝向出液端1112。
[0063]
如此设置,则使得阀片本体121更容易在受到由进液端1111至出液端1112方向流动的液体的冲击力时发生形变;同时,阀片本体121在受到由出液端1112至进液端1111方向流动的液体的冲击力时,反而会使得其边缘更加贴紧通液管111的内侧壁,起到较好的截止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片本体121也可以为平板状。
[0064]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图4及图5,连接柱122包括第一连接段1221和第二连接段1222,第一连接段1221连接阀片本体121背离出液端1112的一侧,并插入卡孔112b内;第二连接段1222连接于第一连接段1221并朝进液端111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1222连接第一连接段1221的一端抵持支撑部112朝向进液端1111的一侧。
[0065]
如此设置,则使得液体在由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的方向流动时,第二连接段1222连接第一连接段1221的一端会更加贴紧支撑部112朝向进液端1111的一侧,因此支撑部112对第二连接段1222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连接柱122从卡孔112b内脱出,继而避免弹性阀片120脱离支撑部112,从而保证了该进液阀100使用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6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122也可以不仅包括第一连接段1221、第二连接段1222,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等。另外,连接柱122也可以只有一个连接段,在该连接段远离阀片本体121的一端可开设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卡入卡孔112b内;或者连接段远离阀片本体121的一端可设有连接孔,支撑部112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通过销钉插入连接孔内以实现与连接段的连接效果。
[0067]
进一步地,如图1或图4所示,第二连接段1222呈锥形,第二连接段1222的外径尺寸由靠近第一连接段1221的一端至远离第一连接段1221的一端逐渐减小。
[0068]
如此设置,则使得弹性阀体在安装于支撑部112上时,第二连接段1222穿设支撑部112的卡孔112b时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22穿过卡孔112b并抵持在支撑部112朝向进液端1111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不考虑安装的难易程度,第二连接段1222也可以设置为圆柱段。
[0069]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支撑部112呈板状,支撑部112的中部与弹性阀片120卡接,过水口112a设有多个,多个过水口112a呈环形分布。
[0070]
通过将支撑部112的中部与弹性阀片120卡接,则多个过水口112a呈环形分布时环绕在支撑部112中部的外侧,从而使得液体从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流动时更易通过过水口112a冲开弹性阀片120的边缘,以实现导通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过水口112a,且多个过水口112a呈环形分布,则使得过水面积较大,从而进一步便于液体从进液端1111向出液端1112流动时更易通过过水口112a冲开弹性阀片120的边缘,以实现导通效果。另外,还可以增大液体流通量。
[0071]
具体地,如图5所示,支撑部112包括连接板1121和支撑筋1122,连接板1121设于通液管111的中部,弹性阀片120卡接于连接板1121;支撑筋1122设有多个,多个支撑筋1122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支撑筋1122一端连接连接板1121,另一端连接于通液管111的内壁;
每相邻两个支撑筋1122之间形成过水口112a。
[0072]
连接板1121与弹性阀片120卡接时,连接板1121可开设有卡孔112b,弹性阀片120上设有插入卡孔112b内的卡接部;或者连接板1121设有卡接部,弹性阀片120上设有卡孔,通过卡接部卡入卡孔内以实现连接板1121与弹性阀片120的卡接效果。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筋1122,且多个支撑筋1122呈环形阵列方式排布,则使得支撑筋1122起到支撑并抵持限位弹性阀片120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成支撑筋1122,则使得支撑部112的材料成本降低,且相邻两个支撑筋1122之间自然形成过水口112a,从而减少了在支撑部112上开孔的工序。
[007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请结合参照图1、图7及图8,进液阀100还包括弹性密封件130,弹性密封件130安装于出液端1112,弹性密封件130上开设有连通通液管111的出液孔1332a。
[0074]
可以理解的是,阀支架110为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其通过不是弹性材料,因此进液阀100安装于杯体200时,难以保证阀支架110与杯体200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出液端1112安装有弹性密封件130,则当进液阀100安装于杯体200上时,可通过弹性密封件130安装于杯体200的进水口处,该弹性密封件130可起到密封进液阀100的阀支架110与杯体200之间的间隙的效果,防止液体进入到进液阀100的阀支架110与杯体200之间。为了保证顺利进水的效果,弹性密封件130上还开设有连通通液管111的出液孔1332a,即通过通液管111的出液端1112的液体继而会通过出液孔1332a流出。
[0075]
具体地,该弹性密封件130可以为片状体,也可以为直筒状或者阶梯形筒状结构。当弹性密封件130为筒状体时,出液孔1332a可设于筒体的底壁或者筒体的侧壁。
[0076]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弹性密封件130为套筒状,弹性密封件130套设于出液端1112外。
[0077]
通过将弹性密封件130套设于阀支架110的出液端1112外,则使得弹性密封件130与阀支架110便于连接,提高了进液阀100的组装效率。具体地,弹性密封件130与出液端1112可以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当弹性密封件130与出液端1112间隙配合时,便于提高弹性密封件130与出液端1112的组装效率,此时可以通过将弹性密封件130的端面抵持杯体200的侧壁,从而实现阀支架110通过弹性密封件130实现与杯体200的密封效果。当弹性密封件130与出液端1112过盈配合时,弹性密封件130可以夹设于出液端1112与杯体200的进水口的内壁之间,或者也可以通过弹性件的端面与杯体200的侧壁抵持,实现进水阀与杯体200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密封件130可以为直筒状结构或者阶梯筒状结构。
[0078]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7及图8,弹性密封件130包括套接段131、第一密封圈132以及插入段133,套接段131套设于出液端1112外;第一密封圈132设于套接段131背离进液端1111的一侧,用以抵持杯体200侧壁的外表面;插入段133连接套接段131并开设有出液孔1332a,插入段133用以插入杯体200的进水口内。
[0079]
套接段131套设于出液端1112外,从而实现弹性密封件130连接于阀支架110的效果。第一密封圈132设于套接段131背离进液端1111的一侧,用以抵持杯体200侧壁的外表面,则使得进水阀在安装于杯体200上时,可通过第一密封圈132实现其与杯体200的密封效果。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32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为了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且减少占用空间,第一密封圈132可优选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密封圈132同心间隔设置。
[0080]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密封件130还包括插入段133,该插入段133的直径小于套接段131的直径,以便插入段133能够插入杯体200的进水口内,从而实现弹性密封件130与杯体200较稳定的连接效果。插入段133插入杯体200的进水口内时,插入段133的外侧壁可抵持进水口的内壁,从而实现插入段133与密封进水口的效果,避免浆液流入插入段133与进水口的内壁之间。出液孔1332a可设于插入段133,以便出液孔1332a更加靠近杯体200内部,从而保证液体能够顺利流进杯体200内。
[008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插入段133包括筒侧壁1331和筒底壁1332,筒侧壁1331连接套接段131;筒底壁1332连接于筒侧壁1331远离套接段131的一侧,筒底壁1332和/或筒侧壁1331开设有出液孔1332a。
[0082]
具体地,出液孔1332a可仅开设于筒底壁1332,也可以仅开设于筒侧壁1331,还可以在筒底壁1332和筒侧壁1331上同时开设有出液孔1332a。可以理解的是,当出液孔1332a开设于筒底壁1332时,可以控制液体的喷出方向为沿插入段133的轴向方向;当出液孔1332a开设于筒侧壁1331时,可以控制液体的喷出方向为沿插入段133的径向方向。通过改变出液口的设置位置,即可以实现改变液体的喷出方向的效果。
[0083]
基于弹性密封件130设有出液孔1332a的方案,进一步地,出液孔1332a小于出液端1112的出液口。
[0084]
通过将出液孔1332a设置为小于出液端1112的出液口,则使得液体在经过出液孔1332a时会具有喷射的效果,从而当对杯体200内壁清洗时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并且,通过液体从出液孔1332a喷出,则避免液体直接向下流入进水阀与杯体200之间的间隙内。
[0085]
另外,当进液阀100应用于搅拌杯组件中时,搅拌杯组件中的杯体200内的部分浆液从弹性密封件130上的出液孔1332a中逐渐渗入进液阀100的内部后,浆液对弹性阀片120的压力较小,无法穿过弹性阀片120,因此不会污染弹性阀片120朝向进水端一侧的管路,从而避免出现管路因具有浆液而难以清洗的问题。
[0086]
可以理解的是,进液阀100通常需要与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的进液端1111可以直接与管路连接,也可以通过转接头140与管路连接。为了便于操作,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或者请结合参照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100还包括转接头140,转接头140安装于进液端1111,进液阀100与转接头140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150。
[0087]
通过设置转接头140,转接头140安装于进液端1111,则便于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供管路与进液阀100连接。具体地,该转接头140可以为直管状,也可以为l型管状。可以理解的是,当转接头140为l型管状时,一方面便于为连接管路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变管路的连接方向,使得管路的延伸方向能够垂直于进液阀100的通液管111的延伸方向。
[0088]
另外,转接头140与进液阀100的进液端1111连接时可以采用套接的方式,即转接头140可以套设于进液端1111外,或者转接头140可以插入进液端1111内。由于转接头140和进液端1111都为较硬的材质,为了保证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密封效果,进液阀100与转接头140之间可以夹设有第二密封圈150。当然,第二密封圈1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头140与进液端1111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89]
为了便于进水阀固定连接于杯体200,请结合参照图1、图5、图7及图8,阀支架110还包括法兰连接盘113,法兰连接盘113连接于通液管111的外壁,用以与杯体200连接。
[0090]
通过在通液管111的外壁设置法兰连接盘113,则便于进水阀通过法兰连接盘113与杯体200进行连接,从而提供了更多供连接件连接的部位和强度。
[009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请结合参照图7和图8,该搅拌杯组件包括杯体200、搅拌刀组件、供水组件以及进液阀100,该进液阀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搅拌杯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杯体200的侧壁或底壁或顶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液阀100安装于进水口处,供水组件连通进液阀100的进液端1111,搅拌刀组件安装于杯体200内。
[0092]
供水组件用以向杯体200内供水。杯体200具有进水口,进水口可以开设于杯体200的侧壁;或者进水口可以开设于杯体200的底壁;亦或者杯体200具有顶壁时,进水口可以开设于杯体200的顶壁,以便于外部的水能够从杯体200的进水口添加至杯体200内。当进液阀100安装于杯体200的进水口处时,进液阀100与进水口之间没有管路,从而避免在搅拌杯组件工作时,杯体200内搅打的浆液通过进水口渗入至进水口与进液阀100之间的管路内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供水组件可以包括水箱、连接水箱和进水阀的管路以及设于管路内的水泵。通过设置上述的进液阀100,也能避免杯体200内的浆液渗入至水泵内的情况发生。
[009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该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搅拌杯组件,该搅拌杯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食物料理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搅拌杯组件安装于主机上。
[0094]
主机主要用于为上述搅拌杯组件中的搅拌刀组件提供动力,主机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电机与搅拌刀组件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电机驱动搅拌刀组件转动,以使得搅拌刀组件能够对杯体200内的食物进行搅打处理。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进液阀,应用于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支架,所述阀支架包括通液管,所述通液管具有相对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通液管内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过水口;和弹性阀片,所述弹性阀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出液端的一侧,所述弹性阀片的边缘抵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内壁,并由所述进液端向所述出液端单向导通所述过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片与所述支撑部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片包括: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出液端的一侧,所述阀片本体的边缘抵持所述通液管的内壁;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阀片本体的中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卡孔,所述连接柱卡入所述卡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本体呈喇叭状,所述阀片本体的敞口方向朝向所述出液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阀片本体背离所述出液端的一侧,并插入所述卡孔内;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并朝所述进液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抵持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进液端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呈锥形,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尺寸由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逐渐减小。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板状,所述支撑部的中部与所述弹性阀片卡接,所述过水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口呈环形分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通液管的中部,所述弹性阀片卡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所述支撑筋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内壁;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所述过水口。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还包括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出液端,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通液管的出液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为套筒状,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出液端外;和/或,所述出液孔小于所述出液端的出液口。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套接段,所述套接段套设于所述出液端外;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套接段背离所述进液端的一侧,用以抵持杯体侧壁的外表面;以及插入段,所述插入段连接所述套接段并开设有所述出液孔,所述插入段用以插入所述杯体的进水口内。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包括:
筒侧壁,所述筒侧壁连接所述套接段;和筒底壁,所述筒底壁连接于所述筒侧壁远离所述套接段的一侧,所述筒底壁和/或所述筒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液孔。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安装于所述进液端,所述进液阀与所述转接头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和/或,所述阀支架还包括法兰连接盘,所述法兰连接盘连接于所述通液管的外壁,用以与杯体连接。14.一种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搅拌刀组件、供水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液阀,所述杯体的侧壁或底壁或顶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液阀安装于所述进水口处,所述供水组件连通所述进液阀的进液端,所述搅拌刀组件安装于所述杯体内。15.一种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进液阀、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其中,进液阀包括阀支架和弹性阀片,阀支架包括通液管,通液管具有相对的进液端和出液端;通液管的内设有支撑部,支撑部设有过水口;弹性阀片安装于支撑部靠近出液端的一侧,弹性阀片的边缘抵接于通液管的内壁,并由进液端向出液端单向导通过水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进液阀通过在支撑部处设置一个弹性阀片,即可实现单向阀的效果,避免设置顶杆、弹簧等复杂部件,从而简化了进液阀的结构,降低了进液阀的成本。降低了进液阀的成本。降低了进液阀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王纪开 郭后才 胡冬辉 钱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3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7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弹性   水口   侧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