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发器。


背景技术:



2.在美容美发领域中,直发器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直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加热后上、下盖的表面的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用户,造成用户体验差。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直发器,能够降低直发器背面温度,防止烫伤用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发器,能够降低直发器上下表面的温度,可防止烫伤用户,使得用户体验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直发器,包括:
7.上夹板组件,内部设有第一风腔,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相连的尾盖,所述上盖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风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上盖的尾端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尾盖的尾端设有第二进风口;
8.下夹板组件,内部设有第二风腔,并与所述上夹板组件连接,所述下夹板组件的下盖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9.集风罩,设于所述上夹板组件和所述下夹板组件的连接处的内部,所述集风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连通,所述集风罩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腔和所述第二风腔对应连通的第一集风口和第二集风口;
10.风扇,设于所述集风罩内,并连接有动力机构,以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旋转。
11.可选地,所述集风罩包括:
12.罩体,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罩体内;
13.平行设置的两个集风管体,分别与所述罩体的一端连通,两个所述集风管体远离所述罩体的一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集风口和所述第二集风口。
14.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罩体相连,并位于两个所述集风管体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罩体设有沿平行于所述集风管体方向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罩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动力机构的端部的卡勾。
16.可选地,所述集风罩和所述上盖中的一者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槽。
17.可选地,所述集风罩和所述上盖中的一者设有第一限位凸棱,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棱配合对所述集风罩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凸棱。
18.可选地,所述集风罩与所述上盖之间和/或所述集风罩与所述下盖之间设有缓冲件。
19.可选地,所述下夹板组件包括与所述下盖连接并相对所述下盖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用于使所述第二集风口与所述第二风腔连通。
20.可选地,所述上盖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盖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准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销轴连接。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包括若干个按预设规律排布的通孔。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发器,使用时,动力机构通电后,带动风扇旋转,从而使外界正压区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集风罩内,并经由第一集风口和第二集风口分别进入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最终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出,达到降低上盖和下盖外表面温度的目的,防止烫伤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23.另外,由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设于上盖和尾盖的尾端,因此有利于确保进风的均匀性。进一步地,集风罩设有两个集风口,分别为第一集风口和第二集风口,两个集风口分别与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对应连通,因此,无论是直发器处于闭合状态还是打开状态,均可确保从集风罩吹出的冷风能够分别进入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使得上夹板组件和下夹板组件均可有效散热,有利于确保上夹板组件和下夹板组件均匀散热。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直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直发器打开时的剖面图;
27.图3为上夹板组件的爆炸图;
28.图4为图3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集风罩、风扇和动力机构的爆炸图;
30.图6为下夹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6的爆炸图;
32.图8为出风位置的剖面图。
33.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4.100为上夹板组件、101为第一风腔、102为上盖、1021为第一出风口、1022为第一进风口、1023为第一连接孔、103为尾盖、1031为第二进风口、104为销轴、105为上铝板发热组件、1051为上铝板、1052为上ptc弹片、1053为上ptc发热体、1054为上铝板隔热件、1055为上风腔盖板、106为电源开关、107为pcba电源板、108为上盖板、109为电源耦合器、110为电线转尾;
35.200为下夹板组件、201为第二风腔、202为下盖、2021为第二出风口、2022为第二连接孔、203为导向斜面、204为下铝板发热组件、2041为下铝板、2042为下ptc弹片、2043为下ptc发热体、2044为下铝板隔热件、2045为下风腔盖板、205为锁扣、206为下盖板;
36.300为集风罩、301为罩体、302为集风管体、3021为第一集风口、3022为第二集风口、303为连接件、3031为卡勾、304为卡扣、305为第一限位凸棱;
37.400为风扇;
38.500为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直发器,能够降低直发器上下表面的温度,可防止烫伤用户,使得用户体验好。
41.请参考图1-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直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直发器打开时的剖面图;图3为上夹板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图3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集风罩、风扇和动力机构的爆炸图;图6为下夹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爆炸图;图8为出风位置的剖面图。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发器,包括上夹板组件100、下夹板组件200、集风罩300、风扇400以及动力机构500。具体地,上夹板组件100的内部设有第一风腔101,上夹板组件100包括上盖102和与上盖102相连的尾盖103,上盖102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风腔10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021,上盖102的尾端设有第一进风口1022,尾盖103的尾端设有第二进风口1031;下夹板组件200与上夹板组件100连接,下夹板组件200的内部设有第二风腔201,下夹板组件200的下盖202的侧壁设有与第二风腔20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021;集风罩300设于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的连接处的内部,集风罩300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均连通,集风罩30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第一集风口3021与第一风腔101连通,第二集风口3022与第二风腔201连通;风扇400设于集风罩300内,且风扇400与动力机构500相连,以通过动力机构500带动风扇400旋转。
43.使用该直发器进行直发或卷发时,动力机构500通电后,带动风扇400旋转,从而使外界正压区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进入集风罩300内,并经由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分别进入第一风腔101和第二风腔201,最终通过第一出风口1021和第二出风口2021吹出,达到降低上盖102和下盖202外表面温度的目的,防止烫伤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44.另外,由于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分别设于上盖102和尾盖103的尾端,因此有利于确保进风的均匀性。进一步地,集风罩300设有两个集风口,分别为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两个集风口分别与第一风腔101和第二风腔201对应连通,因此,无论是直发器处于闭合状态还是打开状态,均可确保从集风罩300吹出的冷风能够分别进入第一风腔101和第二风腔201,使得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均可有效散热,有利于确保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均匀散热。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集风罩3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确保集风罩300能够设置风扇400,且其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均连通,另一端分别设有
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即可。
46.考虑到集风罩300具体结构的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罩300包括罩体301和两个平行设置的集风管体302,风扇400设于罩体301内,罩体301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均连通,罩体30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集风管体302连通,两个集风管体302远离罩体301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301与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均连通的一端为完全敞口结构,自第一进风口1022和第二进风口1031进入的冷风均可通入该敞口结构。
48.考虑到动力机构500设置的方便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500与罩体301相连,且动力机构500位于两个集风管体302之间。也即,本实施例合理利用了两个集风管体302之间的空间,结构布局紧凑,可节省直发器内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动力机构500的动力轴伸入至罩体301内部,与风扇400连接。
49.考虑到动力机构500固定的方便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301设有沿平行于集风管体302方向设置的连接件303,连接件303远离罩体301的一端设有用于卡住动力机构500的端部的卡勾303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将动力机构500插入两个集风管体302之间后,利用卡勾3031卡住动力机构500的端部,实现对动力机构500的限位,有利于确保动力机构500固定的稳定性。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303相对设置,分别位于两个集风管体302之间。也即,本实施例利用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勾3031卡住动力机构500的端部,当动力机构500固定后,两个集风管体302和两个连接件303围设于动力机构500的外周部,有利于提升动力机构500固定的稳定性。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500为电机。
52.考虑到集风罩300固定的方便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罩300和上盖102中的一者设有卡扣304,另一者设有与卡扣304相扣合的卡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卡扣304与卡槽的扣合,实现集风罩300与上盖102的连接,使集风罩300固定于上盖102上。
53.为了便于集风罩300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罩300和上盖102中的一者设有第一限位凸棱305,另一者设有与第一限位凸棱305配合对集风罩300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凸棱。也就是说,安装集风罩300时,直接使第一限位凸棱305与第二限位凸棱错开对准,使第一限位凸棱305和第二限位凸棱能够止挡限位,确保集风罩300安装位置的正确性。
54.为了避免风扇400工作时使集风罩300的振动传递至上盖102或下盖202,在一些实施例中,集风罩300与上盖102之间和/或集风罩300与下盖202之间均设有缓冲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缓冲件来吸收集风罩300的振动,避免集风罩300的振动传递到上盖102和/或下盖202。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包括泡棉。
56.为了便于使第二集风口3022与第二风腔201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夹板组件200包括与下盖202连接并相对下盖202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203,用于使第二集风口3022与第二风腔201连通。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向斜面203,使得第二集风口3022位于导向斜面203远离下盖202的一端和下盖202之间,以用导向斜面203的导向作用,将从第二集风口3022出来的冷风引入第二风腔201内,确保第二集风口3022能够始终通向第二风腔201。
57.考虑到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连接的方便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02设有第一连接孔1023,下盖202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孔1023对准的第二连接孔2022,上盖102和下盖202通过插设于第一连接孔1023和第二连接孔2022的销轴104连接。组装时,使第一连接孔1023与第二连接孔2022对准,并使销轴104插入对准的第一连接孔1023和第二连接孔2022中,实现上盖102与下盖202的连接,也即,将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连接在一起。
58.进一步地,考虑到进风和出风的均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022、第二进风口1031、第一出风口1021和第二出风口2021均包括若干个按预设规律排布的通孔。也即,通过设置多个通孔进行进风和出风,并使多个通孔按一定的规律排布,可提升进风和出风的均匀性,提升散热的有效性。
5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的其它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例如,上夹板组件100还包括上铝板发热组件105、电源开关106、pcba电源板107、上盖板108、电源耦合器109和电线转尾110,其中,上铝板发热组件105包括上铝板1051、上ptc弹片1052、上ptc发热体1053、上铝板隔热件1054和上风腔盖板1055。下夹板组件200包括下铝板发热组件204、锁扣205和下盖板206,其中,下铝板发热组件204包括下铝板2041、下ptc弹片2042、下ptc发热体2043、下铝板隔热件2044和下风腔盖板2045。
60.当使用该直发器进行直发时,通过电源开关106开机,pcba电源板107上电,ptc发热体和下ptc发热体2043同时工作,这时上铝板发热组件105和下铝板发热组件204温度升高,通过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开合加持头发,朝着发尾方向运动,重复此动作达到整头直发效果。
61.当使用该直发器进行卷发时,通过电源开关106开机,pcba电源板107上电,ptc发热体和下ptc发热体2043同时工作,这时上铝板发热组件105和下铝板发热组件204温度升高,通过上夹板组件100和下夹板组件200开合加持头发,旋转直发器,使得头发绕在上盖102和下盖202上一圈,再向发尾方向拉头发。当头发绕在上盖102和下盖202上一圈时,头发覆盖第一出风口1021和第二出风口2021,通过冷空气对流达到上盖102和下盖202外表面降温的效果,从而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被烫伤的风险。
62.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6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发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组件(100),内部设有第一风腔(101),包括上盖(102)和与所述上盖(102)相连的尾盖(103),所述上盖(10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风腔(10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021),所述上盖(102)的尾端设有第一进风口(1022),所述尾盖(103)的尾端设有第二进风口(1031);下夹板组件(200),内部设有第二风腔(201),并与所述上夹板组件(100)连接,所述下夹板组件(200)的下盖(20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风腔(20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021);集风罩(300),设于所述上夹板组件(100)和所述下夹板组件(200)的连接处的内部,所述集风罩(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022)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031)均连通,所述集风罩(300)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腔(101)和所述第二风腔(201)对应连通的第一集风口(3021)和第二集风口(3022);风扇(400),设于所述集风罩(300)内,并连接有动力机构(500),以在所述动力机构(500)的带动下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300)包括:罩体(301),所述风扇(400)设于所述罩体(301)内;平行设置的两个集风管体(302),分别与所述罩体(301)的一端连通,两个所述集风管体(302)远离所述罩体(301)的一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集风口(3021)和所述第二集风口(30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00)与所述罩体(301)相连,并位于两个所述集风管体(30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01)设有沿平行于所述集风管体(302)方向设置的连接件(303),所述连接件(303)远离所述罩体(301)的一端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动力机构(500)的端部的卡勾(30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300)和所述上盖(102)中的一者设有卡扣(304),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304)相扣合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300)和所述上盖(102)中的一者设有第一限位凸棱(305),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棱(305)配合对所述集风罩(300)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凸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300)与所述上盖(102)之间和/或所述集风罩(300)与所述下盖(202)之间设有缓冲件。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组件(200)包括与所述下盖(202)连接并相对所述下盖(202)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203),用于使所述第二集风口(3022)与所述第二风腔(201)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2)设有第一连接孔(1023),所述下盖(202)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23)对准的第二连接孔(2022),所述上盖(102)和所述下盖(202)通过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023)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022)的销轴(104)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22)、所述第二进风口(1031)、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021)均包括若干个按预设
规律排布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发器,包括:上夹板组件,内部设有第一风腔,包括上盖和与上盖相连的尾盖,上盖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风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上盖的尾端设有第一进风口,尾盖的尾端设有第二进风口;下夹板组件,内部设有第二风腔,并与上夹板组件连接,下夹板组件的下盖的侧壁设有与第二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集风罩,设于上夹板组件和下夹板组件的连接处的内部,集风罩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连通,集风罩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对应连通的第一集风口和第二集风口;风扇,设于集风罩内,并连接有动力机构,以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旋转。能够降低直发器上盖和下盖外表面的温度,可防止烫伤用户,使得用户体验好。户体验好。户体验好。


技术研发人员:

张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雷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7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夹板   组件   风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