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下肢行动不便且处于恢复阶段的病人而言,在康复训练中需要使用行走辅助装置,依靠行走辅助装置提供支撑以进行站立、行走的锻炼。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6896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老年康复助行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第一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一侧设置有第二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和所述第二助行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助行架底部两侧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部设置有限位按钮,两个所述限位圈内部皆套接有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顶部外周与所述限位圈内部和所述第一助行架底部贯穿连接,且所述伸缩支腿外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按钮底部与所述限位孔内部卡接,所述伸缩支腿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
4.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在平地上对患者进行辅助,而无法帮助患者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能够辅助患者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从而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
6.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前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架体后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架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内,所述滚轮设置在伸缩杆的底端,所述架体的两侧且位于伸缩杆的上部均设置有辅助爬梯机构,所述辅助爬梯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固定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底端与后支腿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底端与支撑块底端的高度差。
7.进一步地,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均沿固定座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上均开设有多个供定位销插设的销孔。
8.进一步地,所述前支腿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前底座,所述前支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前底座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一抵紧螺栓;所述后支腿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后底座,所述后支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后底座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二抵紧螺栓。
9.进一步地,所述后支腿朝向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踩踏板,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支撑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踩踏板。
10.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伸缩杆位置的限位插片,所述伸缩杆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插片插设的限位插槽。
11.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两个侧支架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之间的多根连接杆,两个所述侧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上设置有腋下支撑杆,所
述腋下支撑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支撑螺杆上,所述支撑螺杆上且位于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套筒位置的限位螺母。
12.进一步地,所述腋下支撑杆包括水平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通过套筒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杆上,所述水平杆设置在第一竖直杆远离支撑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竖直杆设置在水平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所述水平杆与第一竖直杆之间、所述第二竖直杆与水平杆之间均圆弧过渡。
13.进一步地,所述腋下支撑杆向靠近连接杆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竖直杆能够搭设在位于顶部的连接杆上。
14.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在架体上设置辅助爬梯机构,在患者需要上下台阶时,将伸缩杆向架体内移动以使滚轮离开地面,然后通过辅助爬梯机构对架体进行支撑,以便于对患者上下台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在上下台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辅助爬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在平地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的a部放大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腋下支撑杆在支撑螺杆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标:1-架体,101-侧支架,102-连接杆,103-支撑螺杆,104-限位螺母,11-滚轮,12-支撑块,13-扶手,14-伸缩杆,15-第二踩踏板,16-限位插片,2-辅助爬梯机构,21-固定座,211-定位销,22-前支腿,221-前底座,222-第一抵紧螺栓,23-后支腿,231-后底座,232-第二抵紧螺栓,233-第一踩踏板,3-腋下支撑杆,301-水平杆,302-第一竖直杆,303-第二竖直杆,3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由两个侧支架101和连接在两个侧支架101之间的多根连接杆102构成,两个侧支架101前端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11,两个侧支架101后端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块12,两个侧支架101的顶部均设有扶手13,以方便患者进行握持。侧支架101的前端设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1内,滚轮11安装在伸缩杆14的底端,两个侧支架101上均安装有辅助爬梯机构2,辅助爬梯机构2位于伸缩杆14的上部,在患者需要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时,将伸缩杆14插入侧支架101内,使滚轮11不与地面接触,在患者上下台阶的过程中,辅助爬梯机构2与位于上部的台阶接触,侧支架101后端的支撑块12与位于下部的台阶接触,从而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
27.参照图1、图3所示,多根连接杆102沿架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每根连接杆102的中部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部,当患者在使用架体1下台阶的过程中,由于弧形部的设置,患者将架体1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不会使连接杆102与患者的背部相抵触,从而使架体1能够适用于下台阶过程。
28.参照图4所示,架体1上安装有用于限定伸缩杆14位置的限位插片16,伸缩杆1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插片16插设的限位插槽。在将伸缩杆14向架体1内或架体1外移动后,通过将限位插片16插设到对应位置的限位插槽内,即能够对移动后伸缩杆14的位置起到限定作用。
29.参照图1、图2所示,辅助爬梯机构2包括固定座21,固定座21沿水平方向焊接在架体1上,固定座21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前支腿22底端与后支腿23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23底端与支撑块12底端的高度差。使用时,前支腿22、后支腿23和支撑块12分别与相邻的三个台阶接触,以提高架体1整体的稳定性,从而为患者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撑效果。
30.参照图2所示,前支腿22沿固定座2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固定座21的前端,后支腿23沿固定座2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固定座21的后端,通过改变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在固定座21内的位置,即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台阶,固定座21上安装有定位销211,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上均开设有多个供定位销211插设的销孔,将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定位销211插设到对应位置的销孔内,即能够对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的位置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完成后前支腿22与后支腿23在水平方向的间距等于后支腿23与支撑块12在水平方向的间距相等,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前支腿22、后支腿23以及支撑块12在各个台阶上大致处于同一位置,患者仅需要将前支腿22放置在位于最上部的台阶的中部位置,即能够使后支腿23和支撑块12同样位于台阶的中部位置,从而保证使用过程中架体1的可靠性。
31.参照图2所示,前支腿22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前底座221,前支腿2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前底座22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一抵紧螺栓222;后支腿23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后底座231,后支腿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后底座23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二抵紧螺栓232。通过改变前底座221在前支腿22上的位置,并通过第一抵紧螺栓222固定前底座221和前支腿22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能够对前底座221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改变后底座231在后支腿23上的位置,并通过第二抵紧螺栓232固定后底座231和后支腿23的相对位置,即能够对后底座231的高度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完成后依然需要保证前底座221与后底
座231的高度差等于后底座231与支撑块12的高度差,以确保使用过程中前底座221、后底座231和支撑块12均与台阶接触,从而保证架体1的稳定性。
32.参照图1、图2所示,后支腿23朝向支撑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踩踏板233,架体1上且位于支撑块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踩踏板15。患者在前期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时,身体还未适应,因此能够先从第一阶台阶踩踏在第一踩踏板233上,从第一踩踏板233到达第二阶台阶,然后从第二阶台阶踩踏在第二踩踏板15上,并从第二踩踏板15到达第三阶台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踩踏板15与支撑块12之间的间距较小,因而不易造成踩踏过程中架体1侧翻而失去平衡。
33.参照图3所示,两个侧支架10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支撑螺杆103,支撑螺杆103上设置有腋下支撑杆3,腋下支撑杆3上设置有套筒31,套筒31活动套设在支撑螺杆103上,支撑螺杆103上且位于套筒3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套筒31位置的限位螺母104。将腋下支撑杆3调整至竖直状态,并将两个限位螺母104同时抵紧在套筒31上,即能够对腋下支撑杆3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在限位螺母104抵紧腋下支撑杆3后能够防止腋下支撑杆3发生转动,患者通过根据需要能够通过腋下支撑杆3对腋下进行支撑以方便行走。
34.参照图5所示,腋下支撑杆3包括水平杆301、第一竖直杆302和第二竖直杆303,第一竖直杆302通过套筒31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杆103上,水平杆301设置在第一竖直杆302远离支撑螺杆103的一端,第二竖直杆303设置在水平杆301远离第一竖直杆302的一端,以便于提高对患者的支撑作用,水平杆301与第一竖直杆302之间、第二竖直杆303与水平杆301之间均圆弧过渡,以避免连接位置处形成的转角造成患者的不适。
35.在不使用腋下支撑杆3时,将限位螺母104向远离套筒31的方向拧松即能够对腋下支撑杆3进行转动,当腋下支撑杆3向靠近连接杆102的方向转动时,第一竖直杆302能够搭设在位于顶部的连接杆102上,连接杆102能够对腋下支撑杆3进行支撑,以避免腋下支撑杆3在架体1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
36.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患者需要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时,将伸缩杆14向架体1内移动以使滚轮11离开地面,然后对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前支腿22前端与后支腿23后端之间的间距与单阶台阶的宽度相等,同时使后支腿23后端与支撑块12之间的间距等于单阶台阶的宽度。再调节前底座221和后底座231的高度,使支撑块12与第一阶台阶接触时,后支座与第二阶台阶接触,同时前支座与第三阶台阶接触,从而提高上下台阶的过程中,架体1与台阶的接触点位增加,以提高架体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支撑效果。
3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前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滚轮(11),所述架体(1)后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12),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1)内,所述滚轮(11)设置在伸缩杆(14)的底端,所述架体(1)的两侧且位于伸缩杆(14)的上部均设置有辅助爬梯机构(2),所述辅助爬梯机构(2)包括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水平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固定座(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所述前支腿(22)底端与后支腿(23)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23)底端与支撑块(12)底端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均沿固定座(2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固定座(21)内,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定位销(211),所述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上均开设有多个供定位销(211)插设的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22)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前底座(221),所述前支腿(2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前底座(22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一抵紧螺栓(222);所述后支腿(23)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后底座(231),所述后支腿(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后底座(23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二抵紧螺栓(2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23)朝向支撑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踩踏板(233),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支撑块(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踩踏板(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伸缩杆(14)位置的限位插片(16),所述伸缩杆(1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插片(16)插设的限位插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两个侧支架(101)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101)之间的多根连接杆(102),两个所述侧支架(10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螺杆(103),所述支撑螺杆(103)上设置有腋下支撑杆(3),所述腋下支撑杆(3)上设置有套筒(31),所述套筒(31)活动套设在支撑螺杆(103)上,所述支撑螺杆(103)上且位于套筒(3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套筒(31)位置的限位螺母(10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支撑杆(3)包括水平杆(301)、第一竖直杆(302)和第二竖直杆(303),所述第一竖直杆(302)通过套筒(31)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杆(103)上,所述水平杆(301)设置在第一竖直杆(302)远离支撑螺杆(103)的一端,所述第二竖直杆(303)设置在水平杆(301)远离第一竖直杆(302)的一端,所述水平杆(301)与第一竖直杆(302)之间、所述第二竖直杆(303)与水平杆(301)之间均圆弧过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支撑杆(3)向靠近连接杆(102)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竖直杆(302)能够搭设在位于顶部的连接杆(102)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前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架体后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架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内,所述滚轮设置在伸缩杆的底端,所述架体的两侧且位于伸缩杆的上部均设置有辅助爬梯机构,所述辅助爬梯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固定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底端与后支腿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底端与支撑块底端的高度差。本发明能够辅助患者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从而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


技术研发人员:

黄希 胡艳玲 陈琼 张秀娟 李颖馨 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24

技术公布日:

2022/12/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7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伸缩   底座   腋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