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方法论

第3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规范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然后从哲学角度介绍了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个哲学流派: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哲学流派;最后全面分析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计量方法等;另外还强调了研究技术和手段在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虽然人文地理学研
图3-1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究的课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阶段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程序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典型模式是: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应用性、理论性、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三类。其中,应用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地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为实践提供指导;理论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学科理论,包括对已有理论的检验、
批判或发展,也包括对理论的概括和创新。
根据课题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由于国家计划科研项目数量有限,当前人文地理的大多数选题来自不同地方提供的应用性课题。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其中描述性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具体描述所研究对象是“怎样的”,解释性研究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预测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研究事物“未来是怎样的”做出判断,对策性研究主要目标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以应用为目的。
课题选择既要根据各人的研究基础、特长、已有条件和兴趣爱好等,但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符合科学性、创造性、需要与可行性等原则的要求。
二、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确定后,紧接着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
研究计划实际上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规划和指导,是关于研究的研究。一般来说,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在计划方案中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向有关部门申报研究课题时,具体内容大致包括:
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包括明确项目的立项依据(需说明项目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拟定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该项目的特与创新之处以及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基础、工作条件。
3、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
凡是与研究项目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以及经验事实、感性材料,甚至一些假说、设想和猜想等,都要尽力收集起来,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的选题相类似或接近的研究材料要特别注意吸收、借鉴、学习。收集的方法,不仅要大量地阅读图书、期刊、科研信息、报告,而且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咨询工作,向有经验的研究者和专家直接进行请教、讨论、交流,也是科研知识积累的重要环节。
在积累知识和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时又不能只搜集一面的东西
或只是听“一面之词”。与本课题有关的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都要注意收集、积累、分析,要学会批判和借鉴。往往正是一些反面的东西给予了我们新的启发,产生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另外,在前人的研究中,虽然有些观点、结论是错的,但他们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和积累研究经验却很有可能对我们非常重要。
在我们收集和积累材料的时候,及时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和可比性。注意不要把理论、观点和与之相关的经验事实混为一谈,而要认真地对理论、观念的真伪进行识别或判断,同时也要检验事实的真假,防止真伪不分、以假乱真。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严格来讲,也是一种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有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式,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直接观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地理学研究除了需要大量的间接资料外,更需要许多第一手或者第二手资料,而第一手资料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人文地理学的实地考察和自然地理学的野外考察不同,重点不是自然环境,而是各种人文现象和人文事物,因此,考察的方式也有差异。
通过实地考察,既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获得生动的直观印象,同时可以弥补间接资料时效性差的不足,取得更为准确的新材料。
五、分析研究
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常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往往人文地理学的课题分析,不是一次过程就能顺利完成,需要多次过程的反复,即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过程,需要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前人提出的人文地理学众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一些研究理论与方法等都应作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项目和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理论,并进行整合创新。
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不同类型的地理模型,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研究对象的大量感性材料,这只是对事物的现象认识,而本质隐藏
在现象背后,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为了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并出其内部规律,必须进行科学抽象和理性加工工作。所谓科学抽象指的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运用思维能力排除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从现象之中抽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方法。科学抽象的过程就是运用正确的理论思维对观察、实验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即形成科学理论。但是,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次完成的过程。在观察、抽象、概括、推理的基础上,提出大胆的设想或假说,对提出的设想和假说进行实践或实验验证,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调查材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在调查、总结结束之后,将全部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数据、图表、文字、音像等各种形式的载体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填写科技档案说明书,注明密级,由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送档案室保存或输入信息数据库。如果是大协作课题,各协作单位应将所有技术资料送主持单位,保存在主持单位。这是调查、研究的历史记录,也是检查调查和研究工作质量、评价科技成果、考核科技人员、衡量科技管理水平等的科学依据。
最后,将研究报告与技术档案送请有关组织部门审查,进行成果鉴定。
第2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地关系的内容十分复杂,包罗万象。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因而,它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单纯的社会科学研究有所不同。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交会。研究人地关系首先要了解自然环境,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构成的自然环境综合体,主要受自然地理学基本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就应该采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人与地的关系,既有受制于地的方面,也有影响地的一面,人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影响“地”,而且这种作用愈来愈强烈,那么,对于具有区位规律性的经济、社会现象,就可采用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寻求空间活动的规律性;而至于人文地理学中那些文化历史方面的人文现象就难以应用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正是因为人的思维与行为的主观性强,所以只有采取人本主义方法论。但是,在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中,
人和地之间是不能割裂开来加以研究的,需要采用以上两种思想方法,在复杂的人地关系系统中,大多采用结构主义思想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可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的,每种方法论适用与某些方面,也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人文地理学需要博采众长,大力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大多数学科都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人文地理学也不例外。纵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典地
理学发展时期包罗万象的“科学之母”地位,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寻关于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构成的地理环境系统),研究内容的庞杂(笼统的地球表面、抽象的人地关系、区域差异)使地理学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往往局限于对复杂
现象的定性描述,建立起了半科学、半文学的知识体系。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解释途径见图3-2。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人文地理学的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地域分异论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就认为地理学解决独特事件。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人文地理学家常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由于归纳主义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
一个
个有关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当代科学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形态或学派,叫逻辑实证主义(或称逻辑经验主
义),它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且至今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是西方科学哲学
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派别。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
性),换言之,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
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是其方法论的核心。实证主义
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一方面,
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产生于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一些非地
图3-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模式
理学者尝试用新方法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释上,例如物理学者斯图瓦特(J. Q. Stewart )早在1947年在《地理学评论》上发表了“关于人口分布与平衡的实验数学规划”。另一方面,一些地理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因此,从50年代后期起,谋求地理学的科学化与定量化的观点和行动在欧美地理学界扩展开来。最早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加里森领导的小组首开数量研究之风。60年代,计量地理研究的潮流传遍西方地理学界。由于使用数学方法来处理的问题,经常是具有空间分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基本要素容易抽象建立数学模式,这就
导致计量与理论运动的倡导者们把大量精力投入空间分布的研究上。把研究重点从原先的区域方面转到空间分析和空间联系上,并寻求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哈格特(P . Haggett )的《人文地理学的区
位分析》(1965)为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建立
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他把一个枢纽区
(nodal region )分解为六个要素:相互作用、
网络、枢纽、等级、面、扩散,建立了区位结
构分析的一般程序。哈维(D. W. Harvey )的《地
理学中的解释》(1969)一书,从逻辑实证主义
哲学立场上总结了地理学计量革命的方法论,
也是理论地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学较
之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变化。
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
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受
到抑制。空间科学的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
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事件。实证主
义方法论的引入,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
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例如人文地理学就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理论,正切中了传统地理学的要害。人文地理学者们把他们的注意力移到空间行为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上,这种对规律的实证主义关注,加强了目前绝大多数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础。
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提出理论的过程与归纳法有很大的不同(见图3-3)。
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负  反  馈 正  反  馈 图3-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演绎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68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地理学   人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