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底座。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清洁装置,如洗地机、吸尘器,一般置有支架或者底座,起收纳放置、充电等功能。但是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底座往往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如充电接口外露、充电接口结构复杂、不易对位等缺点,容易产生充电导线出现打火,存在充电自燃风险,充电口容易积灰,造成短路、充电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充电接口外露、充电接口结构复杂、不易对位等问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底座。
4.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清洁装置主机;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壳体和翻盖组件,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翻盖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盖组件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开口;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底座,通过设置充电部,可将导电组件隐藏安装在充电部内,避免充电接口外露,用户将待充电的清洁装置主机对应放置在基座上时,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即可经第一开口插入充电部内,轻易使得电连接端与导电组件对位接触,连接导通,从而实现清洁装置底座的充电功能;同时利用翻盖组件的设置完成第一开口的自动开合,一方面可避免用户手动开关盖的操作,另一方面在充电完成清洁装置主机离开时翻盖自动复位,将充电部一定程度上密封,进而给充电部内的导电组件以很好的保护,避免了灰尘、水等的进入造成电路的短路;通过翻盖组件的设置,使得充电部的开口结构简化,无需设计特定的电连接结构组件,电连接器可直接采用标准件,使成本降低。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组件包括翻盖和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复位组件一端与所述翻盖相抵,所述复位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所述翻盖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适配。通过翻盖和复位组件的配合,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下压翻盖即可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充电部内部,而当清洁装置主机拿走后,翻盖能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自动复原回到初始位置,使充电部的第一开口自动闭上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由此减少了手动开关盖的操作,令使用更加简单。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为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包括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和扭架,所述扭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扭簧连接,所述扭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扭簧连接,所述第一扭簧远离所述扭架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扭簧远离所述扭架的一侧均设有扭脚,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对称设置,所述翻盖包括盖体和轴杆,所述轴杆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穿插于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所述壳体内壁
设有与所述轴杆和所述扭脚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盖体与所述扭架相抵,所述盖体与所述扭架能绕所述轴杆翻转,所述盖体与所述扭架相对所述轴杆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翻盖通过轴杆与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连接固定在扭转弹簧上,扭转弹簧的扭架被固定到盖体,当翻盖被打开时,盖体翻转带动扭架移动至第二位置,扭架与扭脚靠近,扭簧产生扭矩力驱使扭架回到初始位置,当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离开充电部后,扭架在扭矩力的作用下带动翻盖回到第一位置,关闭充电部第一开口。双扭簧是由一种弹簧材料在同一芯轴上以相反方向缠绕相同圈数的两个弹簧,两个弹簧中间是挡圈,两端是增加扭矩的支点,每个弹簧的扭转刚度相当于两个弹簧中的一个用作单个弹簧时的两倍,可使翻盖开合动作更稳定,翻盖组件的使用寿命更长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通过在充电部内设置安装部,导电组件安装在安装部中,使导电组件设置在限定区域内,可使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与所述导电组件更好地对位连接,同时安装部对导电组件形成保护作用,避免安装部以外的部件对导电组件产生影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导电组件相对设置。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当用户提起清洁装置主机离开底座时,驱动组件可对清洁装置主机产生向上的驱动力,起到助力提起清洁装置主机的作用,使清洁装置主机不会卡紧,清洁装置主机与清洁装置底座连接更灵活。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子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顶子相连。驱动组件设有顶子和弹性件,顶子通过弹性件与安装部相连,当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插入充电部与导电组件连接时,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同时下压顶子,弹性件被压缩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为清洁装置主机上提供一个向上预力,起到缓冲、稳定主机的作用,并且当用户拿起清洁装置主机时,驱动组件起到助力的作用,使清洁装置主机不会卡紧,连接更灵活;同时顶子还可与电连接端的限位部匹配连接,兼有对位的作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导电组件相对设置,多个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周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多个驱动组件并均匀布置在安装部上,可使电连接端下压驱动组件时受到更均匀稳定的向上预力,使拿取过程更加顺利。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座和与所述安装座相适配的辅助支架,所述安装座的底壁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辅助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座和/或所述辅助支架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辅助支架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开口依次连通,所述导电组件插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导电组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导电组件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驱动组件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通过安装座和辅助支架的配合,形成安装腔和第一凹槽,可使导电组件和驱动组件更稳定地固定在安装部上,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方式形成限位机构,可实现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与所述导电组件精准对位连接,实现底座充电功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和阻燃件,所述阻燃件设置在所述充电部上,所述阻燃件包裹于所述电连接器外侧的至少部分。通过在电连接器外侧设置阻燃件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连接器在充电时发生打火的问题,及时发生打火现象,也能够将火花阻隔,避免发生燃烧,因此清洁装置主机充电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充电部连接。通过连接部的设置,连接部可实现充电部在基座上的定位安装,确保清洁装置主机放置在清洁装置底座上时,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能准确插入充电部并与导电组件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通过在充电部和连接部分别设置第三开口和第三通孔,使充电部的容置腔通过第三通孔与外界空气连通,当清洁装置主机充电时有助于充电部的散热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底座的立体图;
17.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底座的第一剖面图;
18.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底座的爆炸图;
19.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底座的第二剖面图;
20.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翻盖组件的爆炸图;
21.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第一组装示意图;
22.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第二组装示意图;
23.图8为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的爆炸图。
24.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5.1基座,11基座本体,12连接部;
26.2充电部,201第一开口,202第二开口,203容置腔,204安装腔,205第一通孔,206第二通孔,21壳体,22翻盖组件,221翻盖,2211盖体,2212轴杆,222复位组件,23安装部,231安装座,232辅助支架;
27.3导电组件,31电连接器,32阻燃件;
28.4驱动组件,41顶子,4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洁装置底座。
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包括:基座1,基座1设有容
置槽,容置槽用于放置清洁装置主机;充电部2,充电部2包括壳体21和翻盖组件22,壳体21设置在基座1上,壳体21开设有第一开口201,壳体21设有容置腔203,第一开口201与容置腔203连通,翻盖组件22活动设置在壳体21上,翻盖组件22用于打开或闭合第一开口201;导电组件3,导电组件3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203中,导电组件3与第一开口201相对设置。
3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底座,通过设置充电部2,可将导电组件3隐藏安装在充电部2内,避免充电接口外露,用户将待充电的清洁装置主机对应放置在基座1上时,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即可经第一开口201插入充电部2内,轻易使得电连接端与导电组件3对位接触,连接导通,从而实现清洁装置底座的充电功能;同时利用翻盖组件22的设置完成第一开口201的自动开合,一方面可避免用户手动开关盖的操作,另一方面在充电完成清洁装置主机离开时翻盖221自动复位,将充电部2一定程度上密封,进而给充电部2内的导电组件3以很好的保护,避免了灰尘、水等的进入造成电路的短路;通过翻盖组件22的设置,使得充电部2的开口结构简化,无需设计特定的电连接结构组件,电连接器31可直接采用标准件,使成本降低。
34.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翻盖组件22包括翻盖221和复位组件222,复位组件222设置在壳体21上,复位组件222一端与翻盖221相抵,复位组件222另一端与壳体21相抵,翻盖221与第一开口201相适配。通过翻盖221和复位组件222的配合,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下压翻盖221即可通过第一开口201进入充电部2内部,而当清洁装置主机拿走后,翻盖221能在复位组件222的作用下自动复原回到初始位置,使充电部2的第一开口201自动闭上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由此减少了手动开关盖的操作,令使用更加简单。
35.如图4和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复位组件222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包括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和扭架,扭架的一端与第一扭簧连接,扭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扭簧连接,第一扭簧远离扭架的一侧和第二扭簧远离扭架的一侧均设有扭脚,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对称设置,翻盖221包括盖体2211和轴杆2212,轴杆2212设置在盖体2211的一侧,轴杆2212的两端分别穿插于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壳体21内壁设有与轴杆2212和扭脚相适配的安装槽,盖体2211与扭架相抵,盖体2211与扭架能绕轴杆2212翻转,盖体2211与扭架相对轴杆2212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翻盖221通过轴杆2212与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连接固定在扭转弹簧上,扭转弹簧的扭架被固定到盖体2211,当翻盖221被打开时,盖体2211翻转带动扭架移动至第二位置,扭架与扭脚靠近,扭簧产生扭矩力驱使扭架回到初始位置,当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离开充电部2后,扭架在扭矩力的作用下带动翻盖221回到第一位置,关闭充电部2第一开口201。双扭簧是由一种弹簧材料在同一芯轴上以相反方向缠绕相同圈数的两个弹簧,两个弹簧中间是挡圈,两端是增加扭矩的支点,每个弹簧的扭转刚度相当于两个弹簧中的一个用作单个弹簧时的两倍,可使翻盖221开合动作更稳定,翻盖组件22的使用寿命更长久。
36.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充电部2包括安装部23,安装部23设置在壳体21上,安装部23与第一开口201相对设置,导电组件3设置在安装部23上。通过在充电部2内设置安装部23,导电组件3安装在安装部23中,使导电组件3设置在限定区域内,可使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与导电组件3更好地对位连接,同时安装部23对导电组件3形成保护作用,避免安装部23以外的部件对导电组件3产生影响。
37.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设置在安装部23上,驱动组件4与导电组件3相对设置。通过驱动组件4的设置,当用户提起清洁装置主机离开底座时,驱动组件4可对清洁装置主机产生向上的驱动力,起到助力提起清洁装置主机的作用,使清洁装置主机不会卡紧,清洁装置主机与清洁装置底座连接更灵活。
38.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驱动组件4包括顶子41和弹性件42,弹性件42一端设置在安装部23远离第一开口201的侧壁上,弹性件42另一端与顶子41相连。驱动组件4设有顶子41和弹性件42,顶子41通过弹性件42与安装部23相连,当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插入充电部2与导电组件3连接时,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同时下压顶子41,弹性件42被压缩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为清洁装置主机上提供一个向上预力,起到缓冲、稳定主机的作用,并且当用户拿起清洁装置主机时,驱动组件4起到助力的作用,使清洁装置主机不会卡紧,连接更灵活;同时顶子41还可与电连接端的限位部匹配连接,兼有对位的作用。
39.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驱动组件4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多个驱动组件4与导电组件3相对设置,多个驱动组件4沿安装部23远离第一开口201的侧壁周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多个驱动组件4并均匀布置在安装部23上,可使电连接端下压驱动组件4时受到更均匀稳定的向上预力,使拿取过程更加顺利。
40.如图3、图6和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安装部23包括安装座231和与安装座231相适配的辅助支架232,安装座231的底壁设有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6,辅助支架232设有与第二通孔206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通孔206相对设置,安装座231和/或辅助支架232开设有第二凹槽,安装座231与辅助支架232围合形成安装腔204,安装部2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02,容置腔203、第一通孔205、安装腔204和第二开口202依次连通,导电组件3插设在安装腔204中,导电组件3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05,导电组件3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202,驱动组件4插设在第一凹槽中。通过安装座231和辅助支架232的配合,形成安装腔204和第一凹槽,可使导电组件3和驱动组件4更稳定地固定在安装部23上,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方式形成限位机构,可实现清洁装置的电连接端与导电组件3精准对位连接,实现底座充电功能。
41.如图8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导电组件3包括电连接器31和阻燃件32,阻燃件32设置在充电部2上,阻燃件32包裹于电连接器31外侧的至少部分。通过在电连接器31外侧设置阻燃件32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连接器31在充电时发生打火的问题,及时发生打火现象,也能够将火花阻隔,避免发生燃烧,因此清洁装置主机充电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42.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基座1包括基座本体11和连接部12,连接部12设置在基座本体11上,连接部12远离基座本体11的一侧与充电部2连接。通过连接部12的设置,连接部12可实现充电部2在基座1上的定位安装,确保清洁装置主机放置在清洁装置底座上时,清洁装置主机的电连接端能准确插入充电部2并与导电组件3连接。
43.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充电部2远离第一开口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连接部12设有第三通孔,容置腔203、第三开口、第
三通孔依次连通。通过在充电部2和连接部12分别设置第三开口和第三通孔,使充电部2的容置腔203通过第三通孔与外界空气连通,当清洁装置主机充电时有助于充电部2的散热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清洁装置主机;充电部(2),所述充电部(2)包括壳体(21)和翻盖组件(22),所述壳体(2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壳体(21)开设有第一开口(201),所述壳体(21)设有容置腔(203),所述第一开口(201)与所述容置腔(203)连通,所述翻盖组件(22)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上,所述翻盖组件(22)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开口(201);导电组件(3),所述导电组件(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203)中,所述导电组件(3)与所述第一开口(20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组件(22)包括翻盖(221)和复位组件(222),所述复位组件(222)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上,所述复位组件(222)一端与所述翻盖(221)相抵,所述复位组件(222)另一端与所述壳体(21)相抵,所述翻盖(221)与所述第一开口(201)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222)为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包括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和扭架,所述扭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扭簧连接,所述扭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扭簧连接,所述第一扭簧远离所述扭架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扭簧远离所述扭架的一侧均设有扭脚,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对称设置,所述翻盖(221)包括盖体(2211)和轴杆(2212),所述轴杆(2212)设置在所述盖体(2211)的一侧,所述轴杆(2212)的两端分别穿插于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所述壳体(21)内壁设有与所述轴杆(2212)和所述扭脚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盖体(2211)与所述扭架相抵,所述盖体(2211)与所述扭架能绕所述轴杆(2212)翻转,所述盖体(2211)与所述扭架相对所述轴杆(2212)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2)包括安装部(23),所述安装部(23)设置在壳体(21)上,所述安装部(23)与所述第一开口(201)相对设置,所述导电组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3)上,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导电组件(3)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顶子(41)和弹性件(42),所述弹性件(42)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3)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01)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件(42)另一端与所述顶子(41)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3)包括安装座(231)和与所述安装座(231)相适配的辅助支架(232),所述安装座(231)的底壁设有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6),所述辅助支架(232)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206)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206)相对设置,所述安装座(231)和/或所述辅助支架(232)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座(231)与所述辅助支架(232)围合形成安装腔(204),所述安装部(2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02),所述容置腔(203)、所述第一通孔(205)、所述安装腔(204)和所述第二开口(202)依次连通,所述导电组件(3)插设在所述安装腔(204)中,所述导电组件(3)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5),所述导电组件(3)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202),所述驱动组件(4)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3)包括电连接器
(31)和阻燃件(32),所述阻燃件(32)设置在所述充电部(2)上,所述阻燃件(32)包裹于所述电连接器(31)外侧的至少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座本体(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11)上,所述连接部(12)远离所述基座本体(11)的一侧与所述充电部(2)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2)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连接部(12)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容置腔(203)、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清洁装置主机;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壳体和翻盖组件,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翻盖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盖组件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开口;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本申请公开的清洁装置底座,将导电组件隐藏安装在充电部内,清洁装置主机充电时只需对应放置在基座,主机电连接端即可插入充电部内与导电组件连接导通;同时利用翻盖组件的设置实现第一开口的自动开合,可避免手动开关盖。避免手动开关盖。避免手动开关盖。


技术研发人员:

梁正坤 孟欢庆 梁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浩嘉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5:3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6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装置   清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