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足部保护垫


背景技术:



2.人在行走的时候,单脚会承受体重的0.8至1.2倍,并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尤其是反作用力直接冲击脚底板、膝盖、脊椎,因此最好在鞋子内借助鞋垫来吸收冲击,否则长期下来,会造成许多足部病变。
3.传统的皮革制平面鞋垫只是单纯提供衬垫于鞋内的功能,对于吸收震动与冲击力的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所揭露的胶体鞋垫则是可以改善传统平面鞋垫问题的选择,其可随意置入鞋内,利用胶质材料(例如硅胶)本身具有的弹性与柔软性提供吸收身体行动时产生的震动与冲击力,借以达到保护足部的效果与获得舒适性。胶体鞋垫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能够制作得够薄以供置放于鞋内;为了穿着更为舒适,一般还会在胶体鞋垫的上表面结合一层能吸收水分又透气的布。
4.然而,由于胶体鞋垫具有阻尼特性,致使走路时需耗费更多力气,导致肌肉容易疲劳;此外,胶体鞋垫由于过于柔软,以致于弹性效果较差,耐冲击能力也较低。
5.再者,人体脚底的中足区内侧边为凹陷且具有弧度的足弓部,脚底行走落地时,足弓部与鞋垫之间会有一段高度落差,现有技术鞋垫则未能提供对足弓部支撑的结构,因此,行走较容易疲累。
6.另一方面,现有技术鞋垫的后跟部为平面形态,以致于无法提供脚跟的内、外脚弓较佳的支撑效果,行走时也较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符合人体工学、具有更好的耐冲击力与弹力的足部保护垫,借以在穿着行走时更为舒适,且可以产生更佳的弹性往前推进力。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足部行走时疲累,同时具有保护足部预防罹患筋膜炎的效果的足部保护垫。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部保护垫,包括:本体,以第一弹性材料成型为对应鞋子内部底面的形状,所述本体包含有:前跖区,对应所述前跖区的所述本体底面形成有多个突出部;中足区,形成有往上拱起成弧面的中足拱起,所述中足拱起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中足内脚弓凹弧面与中足外脚弓凹弧面,其中所述中足拱起顶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30~135mm,所述中足内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00~105mm,以及所述中足外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54~ 58mm;以及后跟区,对应所述后跟区的所述本体上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后跟内脚弓凹弧面与后跟外脚弓凹弧面以及后端形成有后脚跟凹弧面,其中所述后跟内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86mm~94mm,所述后跟外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35mm~39mm,以及所述后脚跟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50~55mm;中足弹性体,以第二弹性材料成型并且结合在对应所述中足区的所述本体的底面;
以及后跟弹性体,以所述第二弹性材料成型并且结合在对应所述后跟区的所述本体的底面。通过此结构,将所述足部保护垫配置在鞋内时可以提供更符合人体工学、更舒适的穿着,并且具有保护足部预防罹患筋膜炎的效果。
10.较佳地,所述本体的所述前跖区的厚度范围为3.8~4.5mm。
11.较佳地,所述中足弹性体的厚度范围为0.5mm~1.5mm,并且在所述中足区中,包含所述本体与所述中足弹性体的总厚度范围为8~9mm。
12.较佳地,所述后跟弹性体的厚度范围为0.3mm~1mm,并且在所述后跟区中,包含所述本体与所述后跟弹性体的总厚度范围为8~12mm。
13.较佳地,所述中足拱起的顶面与所述前跖区的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范围为 12~15mm。
14.较佳地,所述中足弹性体与所述后跟弹性体的底面均形成有具备止滑功能的花纹。因此,使得所述保护垫配置在鞋内时不容易滑动。
15.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材料为聚氨酯pu、热塑性橡胶tpr、热塑性弹性体tpe或橡胶发泡材料eva材料,所述第二弹性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热塑性高分子材料abs材料。
附图说明
16.图1为以第一角度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以第二角度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侧视平面示意图;
19.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仰视平面示意图;
20.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ⅴ‑ⅴ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21.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ⅵ‑ⅵ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22.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ⅶ‑ⅶ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23.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ⅷ‑ⅷ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以及
24.图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ⅸ‑ⅸ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本体;101:突出部;102:中足拱起;103:凹陷部;104:外脚弓凹弧面;105: 内脚弓凹弧面;106:后脚跟凹弧面;107:中足内脚弓凹弧面;108:中足外脚弓凹弧面;12:中足弹性体;121:花纹;14:后跟弹性体;141:花纹;16:上表层;18: 裁剪标记线;a:前跖区;b:中足区;c:后跟区;t1、t2、t3:厚度;t1、t2:厚度; h:高度;r1、r2、r3、r4、r5、r6: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配合图式及元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熟悉所述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28.由于供左脚使用的足部保护垫与供右脚使用的足部保护垫为对称设计,因此,以下的实施例仅以右脚足部保护垫做为范例说明,所述右脚足部保护垫的结构同样适用于左脚足部保护垫;此外,以下所述的结构说明,均适合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男用与女用足部保护垫。其中,图1为以第一角度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为以第二
角度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侧视平面示意图;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的实施例仰视平面示意图;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ⅴ‑ⅴ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ⅵ‑ⅵ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ⅶ‑ⅶ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4的
ⅷ‑ⅷ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以及图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足部保护垫沿图 4的
ⅸ‑ⅸ
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29.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足部保护垫的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本体10以及设置在本体10下方的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14;其中,所述本体10是成型为对应鞋子内部底面形状,其配置于鞋子内部底面以供穿入鞋内的脚底接触,所述本体10包含有一前跖区a、一中足区b与一后跟区c,所述前跖区a是指供脚底面的前跖掌部位踩踏的区域,所述中足区b是指供脚底面包含足弓的中间部位接触的区域,所述后跟区c是指供脚底面的脚后跟踩踏的区域。
30.其中,所述本体10可以采用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热塑性橡胶 (thermoplastic rubber,简称tpr)、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简称tpe)、橡胶发泡材料(eva)、硅胶(silicone)、微细胞聚合物材料(porn)、海绵 (sponge)、橡胶(rubber)等作为第一弹性材料射出成型为对应鞋子内部底面的形状。从足部保护垫整体来看,本体10的前跖区a边缘是依照脚趾并拢的圆弧曲线来设计,且整个足部保护垫从前跖区a的后段两侧边缘朝后跟区c边缘的方向逐渐增厚,以通过此厚度将足部保护垫嵌合固定于鞋体内;如图2、图6 及图7所示,对应所述前跖区a的本体10底面形成有多个突出部101,所述等突出部101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计为圆形、矩形、棱形、多边形、

等各种几何形状,通过所述等突出部101使得本体10配置在鞋内时使前跖区a具有良好的止滑效果;如图4所示,前跖区a前端的表面还可以依照各人脚底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形成多条裁剪标记线18,所述等条裁剪标记线18是依据不同尺寸的脚掌在脚趾并拢时的轮廓形状而形成的圆弧曲线,让使用者可以依据所穿着的鞋子内部大小来裁剪对应大小的保护垫。此外,将中足区b与后跟区c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前跖区a的厚度,并且将中足区b形成为具有往上拱起成弧面的中足拱起102,以使中足区b与后跟区c具有良好的弹性,这是由于人行走或跑步时,脚后跟及脚底中间处会承受较大的地面冲击力,因此将中足区b和后跟区 c的厚度大于前跖区a厚度并且将中足区b形成为具有往上拱起成弧面的中足拱起102,可以使中足区b和后跟区c具备更优异的吸收冲击力的效果,避免冲击到鞋子的大部分外力传导到足部而使足部受到伤害。
31.基于前述让所述足部保护垫具有更优异的吸收冲击力的效果,经过不断地实验及测试,本实用新型的足部保护垫的本体10结构的相关部位的厚度具有以下最佳实施例的尺寸:
32.所述前跖区a的厚度t1范围为3.8mm~4.5mm。
33.所述中足区b的总厚度t2范围为8~9mm。
34.所述后跟区c的总厚度t3为8~12mm。
35.所述中足拱起102的顶面与所述前跖区a的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h范围为 12~15mm。
36.此外,为了让使用者的脚穿入鞋内时和所述足部保护垫伏贴且更舒适,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在后跟区c的本体1的上面形成有提供足部后跟置入的凹陷部103,如图5及图9
所示,所述凹陷部103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后跟内脚弓凹弧面105与一后跟外脚弓凹弧面104,后端形成有一后脚跟凹弧面106;以及如图8所示,在中足拱起102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中足内脚弓凹弧面107 与一中足外脚弓凹弧面108;因此,当脚穿入鞋内并且脚底接触至足部保护垫的上表面时,所述后跟内脚弓凹弧面105、后跟外脚弓凹弧面104与后脚跟凹弧面 106同时伏贴于后脚跟的两侧及后端,并且中足内脚弓凹弧面107与中足外脚弓凹弧面108伏贴于脚弓的相对两侧(即脚弓内侧与脚弓外侧)。
37.基于前述让所述足部保护垫与足部之间具有更优异的伏贴效果,经过不断地实验及测试,本实用新型的足部保护垫的本体10结构的相关凹弧面的曲率半径具有以下较佳实施例的尺寸:
38.所述后跟外脚弓凹弧面104的曲率半径r1范围为35mm~39mm。
39.所述后跟内脚弓凹弧面105的曲率半径r2范围为86mm~94mm。
40.所述后脚跟凹弧面106的曲率半径r3范围为50~55mm。
41.所述中足拱起102顶面的曲率半径r4范围为130~135mm。
42.所述中足外脚弓凹弧面108的曲率半径r5范围为54~58mm。
43.所述中足内脚弓凹弧面107的曲率半径r6范围为100~105mm。
44.再者,基于穿着鞋子舒适的考量,可以在本体10的上表面结合一上表层16;例如,可以采用具有绒毛的布料或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上表层16,所述上表层16 还可以依设计的需要在其上面设置图案、花纹、文字或商标。
45.由于本体1较为柔软,因此,为了提升整个足部保护垫的强度与弹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本体1的下面结合相对硬度高于本体1的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1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 14可以采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等材料分别射出成型为基本上匹配本体10的中足区b底面的形状以及后跟区c底面的形状;也就是中足弹性体12被形塑为往上方突起而具有适当足弓曲率半径的拱形状,并且在成型本体10的同时将所述中足弹性体12 与后跟弹性体14一起放入模具内成型,使成型后的本体10与中足弹性体12及后跟弹性体14相互嵌合在一起,让中足弹性体12及后跟弹性体14的底面与本体10的底面平齐;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所述中足弹性体的厚度t1范围设定为0.5mm~1.5mm,并且在将中足弹性体12结合中足区b的本体底面后,包含所述本体10与所述中足弹性体12的厚度t1的总厚度t2范围为8~9mm;另外,较佳地将后跟弹性体14的厚度t2范围设定为0.3mm~1mm,并且在将后跟弹性体14结合于后跟区c的本体10底面后,包含所述本体10与所述后跟弹性体14的厚度t2的总厚度t3范围为8~12mm。
46.由于使用第二弹性材料的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14相较于使用第一弹性材料的本体10具有更高的硬度,因此所述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14 可提供对本体10底部的支撑,进而提供最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使穿入鞋内的足部获得最佳的舒适感。此外,所述中足弹性体12与后跟弹性体14的底面还可以依据需要形成具备止滑功能的花纹121、141,使所述足部保护垫放置在鞋内时有效地避免滑动。
47.通过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足部保护垫结构,其安装于鞋子内并被穿着时,可以通过中足区b的拱形状,使脚底的足弓部获得弹性支撑效果,避免行走劳累;另外通过中足区b的
相对两侧以及脚跟区c的凹陷部103的相对两侧与后端伏贴地包覆脚跟周围,提供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足部保护垫结构,除了可有效缓冲脚跟落地时的冲击力外,还提供穿鞋者更舒适的感受,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足部罹患筋膜炎等疾病。
48.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以第一弹性材料成型为对应一鞋子内部底面的形状,所述本体包含有:一前跖区,对应所述前跖区的所述本体底面形成有多个突出部;一中足区,形成有往上拱起成弧面的一中足拱起,所述中足拱起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中足内脚弓凹弧面与一中足外脚弓凹弧面,其中所述中足拱起顶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30~135mm,所述中足内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00~105mm,以及所述中足外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54~58mm;以及一后跟区,对应所述后跟区位置的所述本体上面形成有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后跟内脚弓凹弧面与一后跟外脚弓凹弧面,后端形成有一后脚跟凹弧面,其中所述后跟内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86mm~94mm,所述后跟外脚弓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35mm~39mm,以及所述后脚跟凹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50~55mm;一中足弹性体,以第二弹性材料成型并且结合在对应所述中足区的所述本体的底面;以及一后跟弹性体,以所述第二弹性材料成型并且结合在对应所述后跟区的所述本体的底面,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材料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前跖区的厚度范围为3.8mm~4.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足弹性体的厚度范围为0.5mm~1.5mm,并且在所述中足区中,包含所述本体与所述中足弹性体的总厚度范围为8~9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弹性体的厚度范围为0.3mm~1mm,并且在所述后跟区中,包含所述本体与所述后跟弹性体的总厚度范围为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足拱起的顶面与所述前跖区的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范围为12~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足弹性体与所述后跟弹性体的底面均形成有具备止滑功能的花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材料为聚氨酯pu、热塑性橡胶tpr、热塑性弹性体tpe或橡胶发泡材料eva材料,所述第二弹性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热塑性高分子材料abs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部保护垫,包括有:本体、中足弹性体与后跟弹性体;其中,所述本体以第一弹性材料成型为包含有前跖区、中足区与后跟区,所述中足区的底面形成有中足拱起且相对两侧形成有中足内脚弓凹弧面与中足外脚弓凹弧面;所述后跟区的本体上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后跟内脚弓凹弧面、后跟外脚弓凹弧面以及后端形成有后脚跟凹弧面,所述各个凹弧面具有特定尺寸范围的曲率半径;所述中足弹性体与所述后跟弹性体均以第二弹性材料成型并且分别结合在所述中足区与所述后跟区的所述本体底面;本实用新型适于配置在鞋内,提供更符合人体工学、更舒适的穿着,并且具有保护足部预防罹患筋膜炎的效果。并且具有保护足部预防罹患筋膜炎的效果。并且具有保护足部预防罹患筋膜炎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蔡镇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富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6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护垫   后跟   弹性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