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研经费涉税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思路

关于科研经费涉税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思路
作者:钟梓盛
来源:《中国国际财经》2018年第07期
        摘 要: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涉税问题尤为特出,不解决好会不仅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后期横向经费进来。特此到税局咨询和提出了一些观点,现把我的解决思路理一下,共同探讨一下是否可行或值得参考尝试的?
        关键词:科研经费;涉税;加计扣除
        一、从源头上明确认定和选择研究主体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对我们搞研發的机构税收政策上比较有利
        事业单位和企业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
        (一)税局认为我们是企业,他们把公益三类视同企业化运作管理,相关文件指导公益三类2020年前转制成企业化,但目前我们出生证领的是事业单位登记局的法人证书,不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我们从事的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专利(上游),不涉及生产销售商品流通及市场推广盈利(研发成功获得专利授权后转让技术成果给下游—孵化企业他们才是真正税法上有产值可征税的企业);
        (三)我们是财政拨款单位,任务书以申请授权多少项专利(软件条件)、研发设备和固定资产条件建设要占比4成及建立检验检测实验室或院士工作站(硬件要求)作为验收条件,建设研发期的事业单位可以支大于收甚至亏损并每年从财政得到补偿发展壮大。而一般意义上直接参与市场完全竞争的企业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实践中很少越亏损做得越大并且经久不衰的。
        政府引进我们是用成熟的专利技术以点带动面以致全局,幅射整个区域,带动区里产值增长10到100个亿,并且划定了一个园区给我们做孵化产业。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按事业单位享受研发税收优惠,根据之前得到全国工商联转交财政部的直接来电话回复很不客气:谁说事业单位不能加计扣除,是地方税局没吃透国家对研发机构的支持和鼓励政策(财政部制定政策的上层专家教授评价是国家对技术转移的春天来了),事业单位可以办理高新企业资格认定,从而实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税。
        现在地方税局不认为我们是事业单位,他们认为搞研发的必须是高新企业才能加计扣除,除了国家财政拨款用于研发的资金是不征税收入外,企业合作研发进来的钱就要交税。要是主体性质改变,我们的制度、会计科目、帐务核算(从事业单位版转为企业版相当于推倒重建,如每一笔事业支出和项目支出都要改为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
        二、明确科研经费要不要交所得税?
        地方税局可能管辖的都是企业多,(如清华研究院是省政府引进的,主要是搞投资企业的税局按企业来管理,他的级别属省税务局管辖;中科院属市级税局管辖。)当地税局没有接触过象别的地区有北大、中大、浙大等高校科研项目的业务范围,所以要争取领导小组的源头认定及给予建设期优惠政策。
        如区里引进院所搞创新就是从无到有,先人尝试,资金政策上都应有配套支持的。难道引进博士、院士工作站,那安家费也要交税?科研经费也征税那还如何发展及带动区产业经济共荣?说我们建设慢又不给予配套支持雁过拨毛,甚至财政建设资金也说三年后没用完要征税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如何解决这三座大山的税收问题和引进后续活水资金?
        一般研究院校科研结题都有项目结余的,是为了后续项目没立项拨款前的可行性探讨和发展规划提供前期的资金支持。现在地方税局认定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来指导工作住在园区租赁的宿舍也要合并扣缴个人所得税,那还不如直接住五星级酒店开发票能税前支出呢。真正一心一意搞研发的单位为了省钱都住自己租赁的宿舍了,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也要等科研项目结题有了结余,而不是当季开了发票就马上预缴,毕竟当季的成本费用未必能超过当季收入的。
        三、要是税局这步解决不了,那尝试做财政局工作
        我们能否领取象高校那样的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据用于开具科研经费,通过备案行不?现有三种票据不需要交税:
        (1)财政局印刷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收据,如医院学校的;
        (2)总后勤部印刷的解放军和武装部队收据;
        (3)单位内部往来的自制单据,如借款单或往来帐单。
        他们的共性是都绕开了税局,没有使用税局印刷的发票。有财政关系的可以打听一下,财局计财科或会计科有业务熟悉的,下管很多事业单位,总有跟我们性质相近的吧。而市财政局长听说也出席参会领导小组,取得上级理解认定很重要。只要市或区分管领导认可要解决,相关职能部门会想到或能创造办法的。
        四、上述都行不通就通过转委托或共同研发把70%横向经费划到孵化企业或关联企业去,办理加计扣除70%*150%=105%达到基本收支平衡把利润冲掉,另开回发票给院里,基本解决科研经费涉税问题
        上述上、中、下策不一定哪条就很难,当条件转化时或者能象田忌赛马可以成功的。我感觉解决税收这些上层建筑的问题需要和上级沟通,财务部门闭门造车是造不出来的。感觉税务部门对优惠政策的理解运用未必比事业单位或企业、事务所专门研究和筹划合理避税的部门清楚。
        五、另一个办法就是把全年院里财政负担两幢楼各中心的租金和人员经费按政府审计意见分摊一半进横向项目经费里这样处理有三个好处
        (一)中期审计和验收说我们和孵化企业场地租金、人员经费不分,都用财政的钱。现在分摊一半由横向项目负担,有理有利有节,既有依据又有落实整改。就财政资金和横向经费的分摊问题,政府审计的文件也提到了按三年建设期人员经费3:1,2:1,1:1的比例支持,所以现在第三年分摊一半费用是有依据和认定标准的。
        (二)根据《共建协议》,对方是上市公司,可能会过来查看共建的研发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为了合理规范地反映共建研发费用,他们有研发一部和二部,分别研发和检测不同项目的原料产品,建议把四季度研发费用放进横向项目。
        (三)横向经费用于研发创新另外能够申请区里的20%研发补助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15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六、既然企业进来共同研发的科研经费要涉税,那我们就按规定办好技术研发备案,用好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具体的办理步骤是:
        (一)先跟合作研發单位拟定好合同条款,注明是研发或建立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
、新技术、新模型的,特别是事业单位作为研发主体的,按研发进度确认收入,以支定收。这样纳税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上,研发进度谁说了算?税务局有认定研发进度资质吗?应当由我们的研发团队专家说了算,而且前期可行性研究、配置研发设备(特别是通过政府招投标买台电脑也要2-3个月,国外引进的没有半年以上是完成不了的)、研发人才招兵买马、框架设计等。研发中间遇到什么技术难题一时无法突破解决的,如国产发动机不要N年吗,纳税进度和收入确认就有了可控性。
        (二)把合同拿到主管技术部门备案和认定技术开发,具备税收优惠条件。把登记备案表和认定证明拿到主管税务局备案,技术开发或转让就可以免征增值税。
        (三)八项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1)研发人员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2)图书、资料、文献费,
        (3)材料、燃料、动力费,
        (4)仪器设备折旧费、租赁费,
        (5)软件专利摊销费,
        (6)模具工艺开发、制造费,
        (7)勘探试验费,
        (8)论证、评审、验收费。
        (四)企业所得税的加计扣除:主动或委托研发方可以加计扣除150%,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加计扣除175%。
        (五)形成专利权的要确定第一、二权利人和共享比例,以便按比例确认加计扣除金额。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大环境是支持和鼓励科技开发和创新的,特别有国家专项资金和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课题,如H7N1传染病毒研究防治等,都是国家公益性质为民造福的项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地方税局落实指导更多的规范细节。这样我们国
家的科研事业和进度就能得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迈入技术创新的一流国家行列,反哺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税函212.
        [2]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
        [3]财税70号.
        [4]国税发116号.
        [5]财税119号.
        作者简介:
        钟梓盛,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589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事业单位   税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