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和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

“一带一路”和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
作者:***
来源:《农经》2021年第06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业科技;走出去
        对外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源远流长,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国使臣借古丝绸之路,从中西亚带回葡萄和苜蓿等作物,并将冶铁和掘井等生产技术带到中亚。农作物品种和相关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交流,有力推动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新时期,农业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的愿望强烈,开展农业合作依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
        “一带一路”沿线既有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又有农业资源贫乏的国家,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齐冠钧表示,目前中国农业“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要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这对加快发展现代
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和产品已经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在育种、植物保護、畜牧医药、农用机械等领域的60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了“走出去”。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杂交水稻技术、菌草技术、杂交小麦技术被广泛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打造了中国现代农业高技术成果“走出去”的一张张名片。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至60多个国家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口粮之一。20世纪以来,为了应对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各国纷纷围绕农作物优势利用展开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优势的科学家。
        1966年,袁隆平院士的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在了《科学通报》中文版第17卷第4期,这篇论文开启了我国水稻育种优势利用的序幕。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曾评价道,“这篇论文,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指明了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战略方向,对后来全国杂交水稻育种和发展的协作攻关,具有永恒的指导性。”
        1971年,我国科学家育成雄性不育系;1973年,我国科学家到三系配套模式,成立了“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1976年,我国成功实现三系配套大规模制种,前后只用了6年时间。1976年起,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生产,平均比常规稻增产约20%左右;1981年,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了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2014年,超级杂交水稻再一次获颁“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理由就是我国独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这也是直到现在,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常用技术之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水稻优势的国家,截至2019年,我国育成各类型杂交水稻品种超过7000个,累计种植面积约6亿公顷,增产粮食近9亿吨, 累计多养活23亿人,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受《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的启发,杂交水稻的研究也逐步在国外兴起。197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杂交水稻研究项目;1979年,袁隆平应邀到菲律宾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我国首次将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公开。此后,中国杂交水稻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巴西等国实现大面
积种植。而在非传统水稻产地的非洲,杂交水稻的优势更为明显。据悉,1996年起,中国政府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受援国政府三方实施“南南合作”项目,先后向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加蓬等国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这些国家的“燃眉之急”。
        1999年6月,中国农业部与菲律宾农业部签定了《关于中国帮助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的协议》,中菲热带超级杂交水稻育种项目全面启动。应菲律宾邀请,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昭东、白德朗前往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生产。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张昭东、白德朗在菲律宾内湖省示范农场试种了两季杂交水稻获得成功。2001年,中菲合作推出了“西岭8号”热带超级杂交稻。“西岭8号”走进菲律宾水稻田,以每公顷15公斤稻种最高产出16吨产量,成为菲律宾前锋农业新宠、中菲农业合作代名词。据菲律宾农业部资料,2019年从吕宋岛、未狮耶到棉兰佬岛,“西岭系列”在全菲的种植面积已达100万公顷。在菲律宾种植杂交水稻,不但产量高,收入也丰厚,2021年第一季度的产量比2020年同时期增加了8.3%。菲律宾现任农业部长积极推动杂交稻在菲种植,推出了采购杂交稻种苗,国家配送农药等扶持政策。迄今已有近百位菲稻农种植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超过15吨。
        中国杂交水稻在菲律宾试种成功,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中国杂交水稻只能在中国或温带地区种植,而不能在热带地区推广”的说法,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又迈出新的步伐,而且对中国杂交水稻走向辽阔的热带国家与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8年,“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超级稻”项目启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研究员牵头,联合国内外58家(国外26家和国内32家)水稻研究单位,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绿超级稻新品种。据了解,到2019年,项目共在亚洲和非洲18个目标国家审定品种78个,目前这些品种正在各个目标国家稳步推广应用。根据各个目标国参加单位反馈的推广面积和绿超级稻种子的生产数量,推算绿超级稻品种在亚洲和非洲目标国家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612万公顷,使160万小农户受益。此外,项目还资助独立专业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在菲律宾望天田和灌溉生态系统种植新培育的绿超级稻品种比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平均每公顷增产0.89—1.83吨,平均增收为每公顷230.9美元。研究结果表明,绿超级稻品种的迅速推广已对目标亚非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扶贫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隆平曾表示,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责任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二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义务;三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美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巴西、马达加斯加等60多个国家成功试种或推广,年种植面积超600万公顷,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菌草技术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是食用菌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900多种,实现人工栽培近百种。早在20世纪80年代,食用菌生产已成为福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食用菌所采用的原料都离不开阔叶林:砍了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一直是世界级难题。“菌林矛盾”不解决,食用菌生产就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菌草技术项目首席顾问、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菌草技术,
从根本上解决了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菌草,又名巨菌草,原产于北非,引进改良培育后,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菌草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生物材料、新的农业资源。菌草技术不仅指以草代木栽种食用菌、药用菌,还包括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以草代煤发电,以草代木造纸、生产板材。
        为了到一条不受林木资源制约的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林占熺从1983年开始进行“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1986年,林占熺在成千上万种野草中选择的芒萁,长出了香菇,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木生菌和草生菌的界限,成功解决了“菌林矛盾”。30多年来,菌草技术不断开拓发展,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扩展到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形成综合系统的技术体系。最初一间简陋的菌草科学研究实验室,如今已发展成为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世界菌草技术研发和菌草产业发展。目前,林占熺发明的利用菌草培植蘑菇技术,不仅帮助全国31个省(区、市)506个县的农民种菇脱贫,《黄河菌草生态屏障建设和产业发展》被列为2018年第18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科技扶贫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菌草技术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具有重要意义,该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脱贫攻坚与国家对外援助。
        自1992年起,菌草技术走出国门,专利技术转让给日本、南非、卢旺达等国。1994年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列为中国科技扶贫项目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1995年被中国商务部列为援外项目,已通过援外、国际合作、国际培训等途径传播到106个国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莱索托、南非、马来西亚、泰国、厄立特里亚等13国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巴布亚新几内亚、圭亚那、莱索托、南非、柬埔寨、斐济、中非等17国领导人到中心访问或接见菌草技术专家。2017年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列为和平与发展基金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2019年在联合国菌草技术高级别会议上,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盛赞菌草技术是使联合国和所有人民息息相关的技术,确实为“南南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菌草技术在我国的脱贫攻坚以及世界的减贫事业当中,贡献出了一份力量。中国常驻联合國代表马朝旭在2019年的“菌草技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性贡献”高级别会议上表示,菌草技术是一项着重扶贫、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的综合性技术,已在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助力有关国家落实消除贫困和饥饿、促进粮食安全等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部非洲国家莱索托的农业及粮食安全大臣马哈拉?莫拉波也曾表示,菌草技术自2007年被介绍到莱索托以来,极大地帮助该国加强了粮食安全,减少了极端贫困人口,正在帮助莱索托稳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给莱索托带来了彻底消除贫困的希望。莫拉波说:“中国和莱索托正在开展的(菌草技术)合作项目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也为莱索托全面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奠定了基础。联合国2030年议程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都呼吁不同国家间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中国杂交小麦技术助力多国中低产田增效
        当杂交水稻产业化,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和蔬菜通过优势利用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时,小麦作为全世界种植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粮食作物,却在优势利用上给世界出了一个难题。因其基因组的复杂性,在长达一个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带领团队打开了这一世
界性难题的大门,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培育出能够大面积生产、推广的杂交小麦品种,实现了商业化。
        1986年,赵昌平开始研究杂交小麦,从最初的全凭肉眼观察小麦雄性器官的发育,赵昌平坚持数年,在1994年发现了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2002年,由赵昌平牵头的、我国唯一从事杂交小麦研究的专业机构——“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赵昌平团队系统开展了“二系杂交小麦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牵头全国小麦优势利用领域研究,创制出第一代冬性二系杂交小麦新品种。2011年,中种公司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成功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历经20余年的科研攻关,如今的小麦中心累计选育出优良小麦新品种达33个,累计推广面积约2000万亩。据了解,赵昌平团队培育的杂交小麦在丰产、节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与常规小麦相比,可增产20%以上,节水30%—50%,用种量减少30%以上,据全国23个示范区不完全统计,平均增产幅度达20%以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46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杂交   水稻   技术   中国   国家   菌草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