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方法[发明专利]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11]公开号CN 1071295A
〔43〕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21]申请号91109510.1[22]申请日91.10.8
[71]申请人杨庆华
地址111300辽宁省灯塔县灯塔乡大荒地村
[72]发明人杨庆华
[51]Int.CI 5
A01G 1/04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54]发明名称
[57]摘要
食用菌栽培在菌种扩繁和生产过程中已普遍采
塑料薄膜包装或覆盖培养,薄膜虽能保湿,但不
透气,有的虽有数年养菇经验,但培植的食用菌产
量仍然不高不稳。本发明采取在塑料膜上割口,然
后糊纸的办法,可以解决塑料膜保湿不透气的矛盾,
还使食用菌不仅可以从袋口处长出,还可以从割口
处长出,所以发菌快,产量高。
91109510.1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栽培食用菌的一种方法,在菌种扩繁或生产栽培期间,用塑料薄膜包装或复盖进行培养繁殖,其特征在于在塑料袋(膜)上割很多小口,然后用纸糊上。
91109510.1说 明 书第1/3页
食用菌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用塑料薄膜包装,复盖栽培或用塑料薄膜包装进行菌种扩繁时的生产管理方法。
人工栽培食用菌在菌种扩繁和生产栽培阶段经常使用塑料薄膜包装或复盖,以便保持湿度,促进发菌,而且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但是塑料薄膜通气性不好,常有大量水珠凝结在薄膜上,影响发菌。甚至造成霉变,不长菇,北京食用菌协会编著的《食用菌栽培》(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71页提到“可以在薄膜下先铺一层报纸”,经实验,发菌效果仍不理想。而且,由于有塑料袋包裹,食用菌只能从一端(或两端)袋口处长出,使产量受到限制。也有的在发菇阶段将膜拿掉,但要经常喷水保湿,费工费力,产量也不算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到一种新的栽培方法,使在
用塑料薄膜包装或复盖的情况下解决保湿与通气的矛盾,防止因薄膜内结水珠过多造成局部
含水量过大影响发菌;使食用菌不仅能从袋口长出,而且在袋的周围随处可长,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
本发明是在经过接种的培养料装袋之后或制成“菌砖”用塑料薄膜包好之后,用刀片在塑料袋(膜)上均匀的划很多小口(划破一个小缝即可)。然后拿纸用浆糊把塑料袋(膜)糊上。然后进行培养,既可以放在室(棚)内培养,也可以放到水田、旱田、菜地及其它不受太阳强光直射的地方培养。放进水田培养的下边不要割口,以防田水灌入。    放在室(棚)内的菌丝长满后,见菇就可以把糊的纸拿掉,放在室(棚)外田间的纸就不用拿掉了。
阳畦栽培或半地下式栽培用塑料薄膜复盖的,也可采取割口糊纸的办法。
菌种装塑料袋扩繁的采用此法菌丝发的快、长的满。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塑料薄膜割口糊纸。即不失去塑料膜保湿的优点,又解决了塑料膜不通气的矛盾,而且减轻了膜下水珠过多,局部湿度过大的问题,食用菌不仅可以从袋口长出,而且还可以从割口中长出。经与未割口糊纸的对比,发菌可提前10天左右,增产50-
70%;还有个明显的优点是纸有防日晒降温作用,夜间冷时又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所以可以广泛利用水旱田及菜地行间栽培,靠作物遮阴即可。产量也很可观,这就为食用菌大量栽培提供了一个永远也用不
完的广扩天地,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和千家万户生产食用菌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施例:本人用平菇、鲜菇、金针菇做实验,效果都很好,下面仅以平菇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将培养料接种之后装入200mm×400mm的塑料袋内,每袋折干料1、25公斤,扎好口后在袋上用刀片割口,口长2厘米左右,口与口的纵横距离约为4-8厘米,每个袋约割30-70个口,料好的口多些,料质量差的少割些,割完口之后用包装纸和玉米面浆糊将整个袋糊上,然后进行培养,放在室内培养的20天左右开始在割口处出菇,此时拿掉包装纸,到25-30天即收获,比对照提前7-10天,头茬每袋平均产菇0.5公斤,比对照每袋0.3公斤增产近70%,在水田、菜地和玉米地垄沟里培养的也生长的很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4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46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栽培   食用菌   培养   塑料薄膜   发菌   包装   复盖   割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