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可再生能源农村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1.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4)
2.经济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4)
2.1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4)
2.2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 (4)
2.3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 (4)
2.4可再生能源推广技术的成熟 (4)
2.5农民文化素质的水平的提高 (5)
3.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 (5)
3.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5)
3.1.1农村沼气开发 (5)
3.1.2农作物秸秆气化 (5)
3.2太阳能开发利用 (6)
3.2.1太阳能热水器 (6)
3.2.2太阳灶 (6)
3.2.3太阳能光伏发电 (6)
3.3小型风能发电 (6)
3.4小型水电资源开发 (6)
4.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 (7)
5.可再生能源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农村能源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短缺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能源现状,并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最后,根据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给出了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很低。对于大多数资源来说,短缺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在这一时期,劳动力是主要的争夺对象。有了劳动力就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获得财富。
农业经济一直持续了几千年。在这一经济阶段中,人们采用的是原始技术,使用的是犁、锄、刀、斧等手工生产工具和马车、木船等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从事第一生产——农业,辅以手工业。在这几千年中,尽管科学技术有所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但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生产格局没有改变。这时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因为从总体来看,人的智力方面的差别不太大。据统计,在低机械程度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支出和智力支出之比是9:1。
同样,土地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它也成为争夺的对象。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成为经济发达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经济发达之后的诸多文明之地:如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就整个世界而言,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或通过体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的。
在农业经济阶段,广大人民的生活十分贫苦,缺衣少食比较普遍,不能抵御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危机。教育很不普及,文盲占大多数,人才难以流动和发挥作用。
论文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农村;可持续发展
1.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与计量,会计则采用专业方法,将各种物质量统一以价值量的形式予以科学的分类、汇总、计算并采用公认的方式为使用者提出报告。国民经济的发展总量、资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人员在一线的辛勤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也早已为经济管理人士所认识。
2.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
2.1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能源建设。上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开展了以小水电为主的初级电气化县、薪炭林重点县、沼气重点县、省柴灶试点县等多种大面积示工程,并大为推广。在此基础上,从“八五”开始,中国又开始组织实施“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到2009 年全国已有300 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目前,户用省柴节能灶、小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在全国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利用。总理早在2000年时就做出过重要批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的。
2.2 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
《中华人民国农业法》第五十七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2005 年2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06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法律相应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主要有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量目标,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有关技术标准,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将有力地推动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
2.3 可再生能源推广技术的成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国防力量、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也一直未停止过,因此各项新型技术及专利发明层出不穷,并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当中。目前农村地区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有:生物质能–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农村户用光伏系统;小型风力发电;小型水资源开发等等。
2.4 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并结合农村的实际的生产生活,创立了一大批具有市场经济效益的模式。如人造沼气池———能源生态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场地,建设畜禽舍、沼气池和果园等几部分,同时使沼气池的建设与畜禽舍和厕所三结合,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格局,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
2.5 农民文化素质的水平的提高
在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的积极宣传下,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好处,并在实际的生产中受益。由此激发了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科普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农民的子弟,为他们日后返乡工作,
扎根农村,反哺家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
3.1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生物质能的开发将是农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在农村农业生产当中所产生的大量生物副产物普遍被丢弃,浪费十分严重,若可以转化利用,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3.1.1 农村沼气开发
目前,农村沼气生产的主要资源是禽畜粪便。通过厌氧发酵技术,禽畜粪便。在制取沼气的同时,也转化为更加高效、优质的有机肥料。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目前我国分散性的畜牧养殖户为,生猪约10675 万户,奶牛约174 万户,肉牛约1592 万户,蛋鸡约6568 万户,肉鸡约5146 万户,羊约2843 万户,役畜约2195 万户。通过自然地理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全国分散性的畜禽养殖农户中适宜发展沼气的约为1.48 亿户,约占总农户数的60%,其沼气生产的潜力超过500 亿立方米/年。
3.1.2 农作物秸秆气化
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它通常是指农作物在获取主要产物质后剩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约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种禾木科作物秸秆和豆科类作物秸秆,是一类极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气化主要采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它是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推出的一项新技术。以农村丰富的秸秆为原料,经过热解和还原反应后生成可燃性气体,通过管网送到农户家中,供炊事、采暖燃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稳定提高,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总产量约达6亿吨。而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秸秆利用率仅仅只有2%,所以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3.2 太阳能开发利用
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各地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
586kJ/cm2·a。
3.2.1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广泛的使用。据估算,普及率已达到九成以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对于几千年来一直用柴火烧水洗浴的农民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代表着他们也可以享受随时的热水,享受类似于惬意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这是一个伟大发明。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中国已经完全商业化,生产企业有上千家,从业人员在15 万以
上。太阳能热水器不仅遍布了中国大地,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2009 年中国太阳热水器产业总销售额近900 亿元,生产能力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产品已远销欧洲、东南亚、非洲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由2001 年的600 万美元增加到2009 年的4000 多万美元。
3.2.2 太阳灶
目前主要在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使用。
3.2.3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所以这是21世纪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有着明朗的前景。
3.3小型风能发电
较为适合中西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户用型的技术尚不成熟。
3.4 小型水电资源开发
较为适合中西部一些水利资源丰富的地区。户用型的技术也尚不成熟。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用会计信息既要可靠又得相关。可靠性确保信息使用者放心使用会计信息,而相关性则确保尽量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若所有的会计信息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然而二者有时还存在此着消彼长的关系,这使信息提供者处于两难的境地。
4.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
农村能源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紧密相关,农村能源的发展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人均商品能源的消费水平很低。
5.可再生能源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改善生态环境,制止森林过度采伐,必须解决农林区的烧柴问题。各地要根据农林区烧柴的需要,大力发展薪炭林,加快沼气、风力、太阳能、地热、煤炭、作物秸秆等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普及改灶节柴、改煤节柴技术。从而保护农村资源,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严峻形势,保障退
耕还林还草战略的顺利实施。
我国农村商品能源地供给一直比较低,农民的很多家用电器因为电力供应不足而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34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村   发展   经济   能源   秸秆   沼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