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关系及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_百度文 ...

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关系及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是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 ,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
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从大企业来看,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从中小企业看,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至于提供技术开发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需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科学发现是指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到前人尚未知晓的,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未知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规律的发现和认识。基本特点有两点:第一是前人尚未知晓的;第二是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二者是科学发现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科学发现还必须具有优先性,所谓优先性,是指在时间上是优先的,如果某个人发现了某种存在,其他人在同一个事件上,就不可以再称为是发现,如果其他人根据上述事件又有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并且到了某种规律,在这个规
律上他是优先的,他可以称为是一个发现者,所以,科学发现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同时也具有智慧接力的特征。
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作出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两类发现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19世纪末以来,电子X射线、放射性等发现促成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理论的建立,而后者又推动了各种基本粒子的发现,为粒子物理学的诞生作好了准备。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重大理论的提出,往往构成某一学科甚至整个科学的革命。
科学理论的发现是创造思维的结果,它往往求助于直觉、想象力的作用,这就必然要涉及科学家文化素养、心理结构甚至性格特征等复杂的个人因素,有时还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科学发现毫无规律性可循。科学史上有大量所谓同时发现的记载,说明任何发现归根结柢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自身需要的产物,特别是事实的发现往往直接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和仪器装置制造技术的制约。因此,科学发现在科学发展的总进程中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它具有自己的逻辑,有人还明确地称之为科学发现的逻辑。这种逻辑有别于单纯从事实归纳出理论或者从理论演绎出事实的形式逻辑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技术发明是新颖的技术成果,不是单纯仿制已有的器物或重复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一项技术成果,如果在已有技术体系中能到在原理、结构和功能上同一的东西,则不能叫做发明。技术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技术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发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善其方案。
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人类利用天然条件创造了劳动手段和工艺,并在发明器物的过程中意识到外部世界的性质和自身的力量。
技术发明要利用自然知识和科学原理,并要依靠生产和工程上的技术革新才能发挥作用。与发明相比,科学研究对物质生产更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科学必须经过发明才能成为技术,技术必须有发明才能成为新的生产力,技术思想、技术方案是由知识过渡到实践的中介,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和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技术发明是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成果,专利把发明的商品属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不得无偿占有的财产,从而保护发明者的利益。专利还要求发明者公开其创造成果以利于他人有偿使用,并把实施发明创造作为专利权人的法律义务,以促进技术信息交流和发明的推广应用。
科学发现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影响社会进步。虽然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相同,即都是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开始的,但二者关注的问题性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技术创新的发现过程不同于科学发现。在科学发现中,问题可以划分为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前者是指理论在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后者是指理论在其内部或与其他理论之间出现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引发技术创新的问题则不仅仅是认识方面的,还有国家安全、国际竞争、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被区分为认识驱动型
和利益驱动型。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人员也不仅仅从纯技术的角度开展工作,他们必须进行符合市场需要和企业战略的创新活动。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必须有收益。如果根据新的思想,生产出新的产品,虽然很新颖,若不能应用,没有收益,这可以说是发明创造,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第二,发明创造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创新则是相对的概念。例如,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先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第一个作的,若别人已经做过,你就不可能再申请专利了。它在首创第一问题上是绝对的。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必像申请专利那样要查清是不是第一首创,是不是人家已经第一个做过了。创新有一个相对的范围,不必先考虑在部门、系统内过去有没有人做过,只应了解做的程度如何,我们做了以后有哪些进步,同时这个进步可以有收益,这就是创新。第三,发明创造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发明创造,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发明创造;而创新必须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创造。如计算机的发展是积极创造,而电脑算命、计算机病毒则是消极创造;核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积极创造,而核武器的发展则是消极创造;生物和化学科学的发展是积极创造,而生化武器、提炼技术则是消极创造。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生产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可以说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于源于技术发明的技术创新来说,发明仅仅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换句话说,创新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种,其本质就是创造。
技术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两者虽然有联系,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从本质上讲是不同的。科学发现是指首先揭示出客观固有的事实与内在规律;技术发明是指优先创造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方法的客观没有的人造物与技术方案。一个是认识出固有的规律,一个是像识出人为的人造物;一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回答做什么?
怎么做?两者都用已知知识求解未知问题;一 个以自然存在物作为研究对象,一个以人造存在物作为研究对象;一个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发现思维,一个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发明思维;而两者都运用灵感思维(科学发现灵感,技术发明灵感)。科学发现为技术发明提供原理理论支持,技术发明为科学发现提供试验设备及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7:1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32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发明   发现   科学   创造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