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发明专利]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11]公开号CN 101643891A [43]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21]申请号200810054068.2[22]申请日2008.08.05
[21]申请号200810054068.2
[71]申请人吉和林
地址21002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扬州路4号505
[72]发明人吉和林 [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赵敬
[51]Int.CI.C23C 14/28 (2006.01)C23C 14/54 (2006.01)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0 页
[54]发明名称
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
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采用射频电源与物理气相沉
积(PVD)的高频等离子体法,在一个PVD腔室内,靶
材上与晶片分别加上射频电源,将Al填充到小尺寸
的半导体芯片的通孔中,成为半导体层与层之间的
导电材料。本发明可以克服传统工艺只能达到0.13
微米以上的缺陷,实现将铝的应用延伸到特征线宽
≤0.1μm,深度与宽度比(h/CD)≥6。本发明降低
了设备运行温度,节约水电、耗材,大大提高生产
设备的利用率和晶片产率。可以用于半导体集成电
路芯片层间导电的通孔,接触孔、沟槽等填充铝等
导电物质,还可以用于线宽小于30纳米的金属门电
路上用的铝的淀积。并特别指出同样方法适合所有
低熔点的技术材料。
200810054068.2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包括PVD腔室,直流电源,磁铁,晶片基座,靶材,靶材置于PVD腔室的顶部,晶片基座置于PVD腔室底部,靶材与晶片基座相对,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所述的靶材上安装射频电源,所述的晶片上安装射频电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材上的射频电源是2MHz-200MHz,选80MHZ,高频等离子配套电源;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电源是0.5M H z-100M H z,选13M H Z,的高频等离子配套电源;或者,    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电源是2-3种频率的混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材上射频电源的功率为500-10000W;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电源的功率为200-3000W。
4、一种用P V 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    1)在P V D腔室真空
条件下,用P V D方法阻挡层上生长铝的种子层,将铝淀积到通孔底部,在磁场的作用条件下,靠射频电源(I)激发出铝阳离子,铝阳离子在硅片上的射频电源(II)作用下进入小尺寸的通孔中,硅片可不作静电吸附到硅片基座上,将铝淀积到通孔的顶部及底部;
2)在等离子体轰击下,使通孔的顶部及底部的铝分布到侧面,促进金属铝的低温回流,使铝的晶向大部分是<111>晶向,铝在侧面均匀覆盖;
3)增加直流电的输入,可同时降低压力以增加铝生长速度,淀积足够的铝到通孔顶部;
4)将上述的硅片静电吸附到硅片基座上,在等离子体轰击协助下,硅片温度迅速升到基座温度,再施加上R F(I)和R F(I I),将铝流进通孔内,实现完好填满。
5、一种用P V 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    1)在P V D腔室真空条件下,用P V D方法在阻挡层上生长铝的种子层,将铝淀积到通孔底部,在磁场的作用条件下,靠功率为500-10000W的射频电源(I)激发出铝阳离子,阳离子在硅片上的功率为500W以下的射频电源(II)作用下进入通孔中,硅片不作静电吸附到硅片基座上,将铝淀积到通孔的顶部及底部,能够做到底部铝的厚度大于等于顶部的铝的厚度,且没有严重封顶倾向;晶片温度低于基座温度;
2)在等离子体A r+轰击下,使通孔的顶部及底部的铝分布到侧面,由于铝熔点低,在高频等离子体A r+轰击过程中,形成金属铝的低温回流,使铝的晶向大部分是<111>晶向,铝在侧面均匀的覆盖;
3)增加直流电的输入,也可同时降低压力,快速淀积足够的铝到通孔顶部;
4)将上述的硅片静电吸附到硅片基座上,硅片温度迅速升到基座温度,再施加上射频电源(I)和射频电源(I I),以A r+轰击将铝流进小通孔内并完好填满。
200810054068.2权 利 要 求 书 第2/2页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的步骤:
特征线宽大于50nm,步骤1)与步骤2)并为一步进行,只要将步骤1)中将射频电
源(II)的功率提高,实现各向均匀覆盖;或
在若特征线宽小于50nm,步骤1)与步骤2)循环处理一次以上,步骤3)与步骤4)
也可循环处理一次以上,使得在步骤1)、3)淀积少量的铝,以便在步骤2)、4)中将铝
填进去;
或在深宽比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如需要填充的是沟槽,也可参照本工艺方法改进传统
方法。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反应参数为:所述的射频电源(I)的功率为50-10000W,所述的射频电源(II)
的功率为500W以下,铝淀积的厚度为
所述的PVD腔室的真空度为3Pa-60Pa,所述的晶片基座的温度控制在100-500℃;DC直流2000W以下。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的反应参数为:所述的射频电源(I)的功率为2000W以下,所述的射频电源(II)
的功率为200-3000W,每个填充铝的侧面厚度为大于等于所述的真空度为0.1Pa-15Pa,DC直流电源的
功率为500W以下。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反应参数为:铝的淀积到通孔的上方厚度1000-所述的直流电的输入为:1000-20000W,所述的真空度小于7Pa,所述的射频电源(I)的功率为0-10000W,
所述的射频电源(II)的功率为0-2000W。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4)的反应参数为:所述的真空压力0.1Pa-70Pa;所述的射频电源(I)的功率为500-10000W;所述的射频电源(II)的功率为100-2000W。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它用在特征线宽达到0.1μm或者小于0.1μm与深度与宽度比为6或者大于6的IC前道工
序工艺中,填充铝、铝铜合金,铝锗、铝铟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200810054068.2说 明 书第1/7页
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特别是一种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
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具体是采用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源与物理气相沉积(P V D)的高频等离子体法,将A l填充到小尺寸的半导体芯片的通孔中,成为半导体层
与层之间的导电材料,可以克服传统工艺只能达到0.13微米以上的缺陷。本发明可以实
现将铝的应用延伸到特征线宽≤0.1μm,深度与宽度比(h/CD,Critical Dimension)≥6。
背景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μit,缩写:IC)芯片制造技术发展很迅速。随着晶
片加
工向更高的芯片密度发展,使用的硅片尺寸达到300m m或以上,特征尺寸收缩到45n m
甚至更小。近千万晶体管需要数以百亿计的金属电连接。这要求用到六层甚至更多金属连
接层。它们主要由金属连接沟槽和层与层之间金属连接通孔组成,其中通孔的金属填充工
艺随着线宽变小而变得越来越困难。铝被用于填充接触和通孔,称作铝平坦化。该技术可
以通过回流和多步淀积来实现。目前金属A l主要用在最小导线宽度(特征线宽)大于0.18μm的技术上。特征线宽小于0.18μm的填铝进入通孔的技术不完善,例如,无法解决
空隙缺陷的问题,同时硅铝固态互溶而产生的铝尖峰。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器件失效和产
出率下降。
为克服上述的缺陷往往由铜取代。目前IC工艺中铜在纳米级特征线宽中的应用越来
越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铜有助于降低互连线引起的信号延迟以提高芯片性能。二是通
孔填铝工艺在0.18微米以下技术节点不完善。实际应用例如闪存对大密度和低生产成本
要求为第一位,反应速度为第二位。若能将铝的技术推向0.1微米,则许多由铜替代的技
术应用就没有必要,无论生产设备成本还是运行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填充Al的过程为:
第一步:用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绝缘层上生长
阻挡层(阻挡层不止一种,这里以T i/T i N为例,但不限于T i/T i N)。第二步:再以P V D
方法长上厚度约的铝种子层,见图2。第三步:以PVD方法快速长上厚约
铝层,见图3。第四步:在高温∽500℃,或高温+高压(∽500atm),或高温
和等离子体轰击下(∽400℃),将铝回流进孔内,见图4。全部填满这一部分成功与否的
关键在于种子层在第2步中均匀覆盖,见图2。
若从P V D方法作第二步,最好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小于120摄氏度,以便铝的<111>
晶向取向完成。而第四步需要一个高温腔,所以不宜放在一起。另外,到小尺寸特征线宽后,第二步也很难做到各向均匀镀上铝,往往没到侧面涂上铝,顶部已封口,理论上的图
200810054068.2说 明 书 第2/7页
2在实际中如图6。目前,即使在实验室还没有人能做到0.13μm以下高深宽比的填铝。    直流电源的P V D系统,见图5,铝主要靠直流电在A r+的作用下打下来的,其中铝离子占的比份很小,大部分还是原子态的铝。铝打到孔的垂直度取决于溅射角的大小(θ)。角度越小,垂直度越好,这就要求靶材离晶片远,但还是要求铝能打到晶片。这样势必要求直流电增加,由于铝的熔点低,大电流会融化铝,所以这种办法有相当局限性。更何况晶片的边缘,两边打下来不对称,更难做到两边都有均匀的覆盖,更容易早早封口。如图6。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步进行较大改进,使能够适用于小尺寸特征线宽,并且仍然能做到很好的均匀的覆盖。
若是以C V D方法制作第二步,C V D各向均匀很好,可是反应速度慢,不适合做第三步,所以还是需要两个不同的反应室。另外CVD方法制作第二步,薄膜的含碳量高,容易导致空隙形成。
总而言之,现有技术方法的缺点是:特征线宽小于0.18μm且高深宽比的IC生产工艺中出现空隙缺陷难免,而且必须有两个反应室来完成步骤第二至第四步的过程,生产设备要求高,通常由铜替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特别更难于将填铝技术延伸到0.1μm 以下(纳米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它是对现有填充铝的装置和工艺方法的改进,使填铝技术中填充铝的特征线宽≤0.1μm,深度与宽度比(h/CD)≥6,使原先由2个反应室完成的步骤可合并到一个,从而大大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晶片产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PVD法进行纳米级通孔填充铝的装置包括:
P V D腔室,直流电源,磁铁,晶片基座,靶材,靶材置于P V D腔室的顶部,晶片基座置于PVD腔室底部,靶材与晶片基座相对。该装置所述的靶材上安装射频电源,所述的晶片上安装射频电源。基座温度100-500℃。见图7。
所述的靶材上的射频电源是2M H z-200M H z(比如80M H Z)高频等离子配套电源;    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电源是0.5M H z-100M H z的高频等离子配套电源。    所述的靶材上射频电源的功率为500-10000W;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电源的功率为200-2000W。
所述的靶材上的射频提供离子的浓度,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提供离子的能量。所述的晶片上的射频也可以是几种频率。例如:两种,2MHZ和27MHZ的混合,以达到最佳浓度与能量的匹配。所有重要参数都
可以单独调节。所述的靶材上的射频也可选用脉冲型。本发明主要采用高频等离子体以激发铝,并在较高真空压力1.33P a-66P a下减小分子平均自由程,提高碰撞几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金属离子的浓度。铝离子则可以在电场、磁场的作用下,提高进入孔内的垂直度,减少提前封顶的形成。
与现有的主要靠大直电流及磁场的激发铝/铝阳离子的系统相比,它在靶材上加上高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3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209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通孔   晶片   射频   填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