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区域性联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路径探析

信息工作
Information work
第 80 页
2021/5  (上)  总第362期
高校区域性联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路径探析
文/山东大学图书馆  董晓华
【摘要】积极探索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区域性联盟服务路径,提升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主体的综合服务能力。研究内容:完善区域性联盟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区域性联盟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
整合区域性高校知识产权资源;建立区域高校-政府-企业联盟服务,加快核心专利推广;区域性联盟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利申请。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区域性联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新时代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近10年,我国高校发明授权率在全国平均占比为73.02%,高校共申请专利1797358件,其中发明专利1042584件,占申请总量的58.0%。截至2019年第,国内高效共获授权21.77万件,比2018年增长12.2%,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9.12万件,占授权总量的41.9%。数据表明,高校在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积极促进专利转移、转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与高校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与服务正在急剧升级。
2018年~2020年,国知局、教育部先后联合认定了23家、37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作为服务主体,承担起积极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服务的重任。
本文针对第一批、第二批60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进行了网络服务调研。调研结果发现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职人员除少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起步较早,配备专职人员超过10人,90%服务中心专职人员3~5人,较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人员目前仍处于兼职化从业。高校专利服务的传播与利用环节目前仍存在资源、人力不足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薄弱的困境。如何迅速有效突破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资源力量短缺瓶颈,本文认为可通过区域性联盟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产权服务区域性服务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在国家战略促进专利转移、转化的大背景下,其服务与需求的匹配急剧升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结合国家战略、区域战略,通过区域性联盟积极搭建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的优化路径,更为符合新时代的服务要求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区域性联盟服务工作管理体系、优化组织结构
知识产权区域性服务联盟的伙伴联合作业优势将改
变高校服务中心单一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形态,实现校-企、校-校、校-局合力发展的集成、服务效应,从而提升区域性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一)优势互补,选择区域性联盟伙伴。打造共同的服务目标和品牌服务是区域联盟成立的基础,但同时联盟成员间将存在一些高校、政府、企业、体制之间的文化与体制间的差异性,但联盟成员间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了更大的业务关联性。区域性联盟可以在初期搭建业务、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平台,通过制定交叉团队解决人力、政策以及资源共享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并提升协作服务能力,达到互利共赢的服务目的,以此提升联合作业的附加值。
(二)设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区域性联盟的高效运行。组建层次化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整体管理体系,结合组织架构的精准布局,并优化区域性联盟实施顶层设计。通过层
次性组织架构,共同制订、完善联盟章程和管理方法,进而在区域联盟成员间实行明晰联盟成员岗位职责管理细则,形成完善的服务流程。联盟主要核心成员应包括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并由核心成员协商推举联盟理事会会长。会长应牵头负责联盟协同与规划的顶层设计,并由各联盟成员单位按阶段轮流执行联盟规划活动,积极发挥成联盟成员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核心人员作为服务主体成员,应积极协同联盟部门业务,保证联盟组织的持续高效运行。
(三)根据区域性建设特和实际,拓展区域性服务联盟发展目标。作为区域性联盟核心成员,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负责人在协同作业中应主动联合高校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牵头组织地方知识产权局、中微企业,积极搭建区域性服务联盟公共平台服务体系。服务平台目标设置应对准高校定位和发展,重点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和本省重点扶持企业开展,并通过主动拓展区域联盟服务机构助推本省区域性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
成果转化,致力于打造强省特服务品牌。
(四)开展区域性联盟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培养师生、企业研发人员专利检索技能和知识产权信息素养。通过文献调研发现42所“双一流”大学,论文认为高校当下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服务需求旺盛。据统计,2019年第一批23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培训共计开展479场,但面向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的调研显示,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通过构建区域性服务联
盟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信息素养服务团队,向广大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由区域联盟共同联合开设知识产权信息素养线上课程或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同途径。1.馆-馆联合,开展线上线下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产权新信息服务中心联合省内高校图书馆,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不同主题、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产权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信息素养培训,同时围绕主题举办线上线下研讨和交流活动。针对科研团队、企业研发团队则可通过围绕专利专业性检索、核心专利挖掘、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在专利研发中的技术壁垒中对科研人员开展分层次宣传培训,同时开设区域性不同行业人员的信息素养课程,以期能够打破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象牙塔围墙。2.馆-法学院联合,服务师生、研发团队、社会大众研发人员。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区域性联盟共同开展大众、在校生知识产权、商标法等专题培训知识产权校内、校外推广工作,从而积极推广普及师生、企业人员、社会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指导并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二、进行区域性资源整合与联动,为区域性联盟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通过专利资源整合,助推联盟可持续发展。据调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为连接政府、科研团队、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专利检索资源、分析工具较为匮乏。仍具有较大的服务提升空间。高校资金相对充足,资源丰富,开展政府-高校-企业间区域性专利资源整合和服务平台共享,能明显提升力区域性知识产权联盟服务效果。
(二)通过资源整合,将知识产权服务向科研创新的链条中渗透。通过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协同作业的方式,聚力挖掘重点研发项目核心专利主要竞争对手、技术领域分布,梳理并揭示研发技术脉络,为核心专利成果转化提供分析报告,从而助力科研团队专利申请前评估,也为发明人技术研发方向提供参考。通过区域联盟团队联合作业加速快完成重点研发项目专业信息挖掘、专利预警与专利导航。与单一性服务机构相比,区域性联盟服务力度将更为显著。
(三)区域高校-政府-企业联盟服务,加快专利推广与大学生就业。联盟要不断加强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协同和合作,开展服务区域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并积极促进高校成果转化中心、专利局、地方企业之间的协同活动。1.搭建区域性专利转化对接平台建设。我国高校中科研团队的专利产出较为旺盛,但科技成果依然缺少市场实用价值、缺乏转化意义的专利,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区域性专利转化服务平台如果能够呈现专利介绍、购买、转让、转化进程;高校、企业能够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公开呈现和数据共享,将助力达成区域性联盟顺畅的合作与运营,也能够提升专利转化率并助力实现市场中的应用价值。2.高校-企业-大学生协同创新,助力专利推广与就业工作。大学生实用新型多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结合度较高,研发也较为活跃。有调查表明,超过3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相关部门在专利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成果转化服务过程中,服务效果与大学生期许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大学生对创新或竞赛项目申报具备极高的科研热情,但专利申请意识不强。通过校-企联盟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理解、尊重、保护知识产权,培养并提高大学生专利保护、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同时增加了牵线大学生与中小企业的研发与就业机会。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应联合企业研发人员,协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共同引导大学生并为其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指导,为大学生创新与企业研发人员牵线搭桥并提供创新性、新颖性分析与判断,提高大学生专利申请质量,并助力大学生创新、企业研发需求、企业人才对接链条中的渗透和大学生就业。
三、结语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积极推动下,图书馆已进入知识产权服务快速发展阶段。论文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区域性联盟服务路径,实现联盟部门间优势互补,积极助力实现知识产权区域性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小娟.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讨会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立仪式在同济大学召开[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03):6-7.
[2]解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以“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0(02):14-20.
第 81 页
2021/5  (上)  总第362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2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19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