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及改进措施-以2013年数据中私营企业专利权人为...

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及改进措施
—以2013年数据中私营企业专利权人为视角
管相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日益加快,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释放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据统计,占我国私营企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基础上,基于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进行考察。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保护的满意度有66.73分,仅仅刚达到及格水平;而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在反馈意见建议时,同样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在加强专利保护的过程中,司法要充分发挥对专利保护的主导性,行政要充分发挥在专利保护中的主体性,非诉调解要充分发挥在处理专利纠纷时的主动性,私营企业专利权人则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保护强度
中图分类号:D9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945(2015)03-0456-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易继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重大项目“
中国特专利制度优化路径研究”之子课题成果。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项目研究课题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重新提取、整理、计算和分析。这里,对课题研究和本文写作中易继明研究员的指导,特别致谢。
作者简介:管相杰(198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研究室调研处,法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商会。
456
管相杰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及改进措施
目 次
一、引言 458
二、专利保护强度及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概述 459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459
(二)国内相关研究回顾461
(三)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开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463
(四)小结464
三、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社会满意度调查状况 464
(一)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研究概况464
(二)所采用的《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465
(三)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数据计算467
(四)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468
(五)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客观意见或建议反馈471
(六)小结472
四、加强专利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的再分析 473
(一)司法保护的主导性473
(二)行政保护的主体性475
(三)非诉调解的主动性477
(四)小结 480
五、强化专利保护的改进措施 481
(一)发挥司法在专利保护中的主导性481
(二)发挥行政在专利保护中的主体性482
(三)发挥调解在专利保护中的主动性483
(四)发挥私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484
(五)小结 485
457
科技与法律2015年第3期
一、引言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即制定并实施了《专利法》,并先后三次修改;2008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出5年和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几年,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在我国经济逐步进入“三期叠加”状态时,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需要改变,意味着要“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已经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吸纳城镇就业的80%以上,贡献了工业增加值的70%、投资总量的60%和国家税收的50%以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实施了三十年的专利制度,且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落实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是国家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私营企业对专利的保护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当前我国的专利保护强度是否合适?当前的专利保护工作成效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需求?专利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否妥当、着力点是否准确?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的保护需求?这些问题逐渐摆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特别是专利管理者面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解答上述问题,自2012年起联合相关调查机构组成课题组,研究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12年起连续在全国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等三类体开展社会调查,并在每年“4·26”期间发布前一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各界对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满意度均刚过及格线。该课题组的调查对象是社会各界,调查内容是针对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项目的研究基础上,笔者458
管相杰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及改进措施
单独提取私营企业1专利权人的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并分析,从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视角来考察当前我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分析其对当前我国专利保护状况的满意度,并分析当前的专利保护强度是否满足经济发展及私营企业专利权人的要求;进而探讨在专利保护中,司法、行政、调解之间的相关法律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提出建议。此外,本文还重点探讨了目前的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是否应加强专利保护强度;并对加强专利保护强度时司法保护、行政保护、非诉调解的各自定位;加强专利保护强度时司法、行政、调解等工作的突破口及私营企业自身在加强专利保护方面所能开展的工作提出措施建议。
二、专利保护强度及专利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概述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专利保护的成效受该地区的专利保护强度影响,专利保护强度则是指在一部既定的《专利法》下,为保证专利权人对其所拥有的智慧成果的独占,国家行政、司法等机关通过各种政策或措施所给予保护的强弱程度。如何评价和衡量某一地区的专利保护强度,成为开展本项研究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Rapp和Rozek是最早开始知识产权保护量化研究的学者,美国政府将他们的研究作为美国在全球知识产权问题上采取立场的依据之一。他们使用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替代指标,将159个国家的专利法强度按0—5的等级进行划分,0代表该国家没有专利法,5代表该国家的专利法达到了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制定的最低标准。2
1.本文所提到的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
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2.    See Richard T. Rapp & Richard P. Rozek, Benefits and Cos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4 J. W orld T rade 75, 75-102 (1990).
459
科技与法律2015年第3期
Seyoum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也使用了美国商会的最低标准。他利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将其知识产权保护因子按0—3的等级进行划分,在他的分析中设定了专利、版权、商业秘密和商标4个变量。3
Sherwood结合个人经验和专家调查提出了第三种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方法,18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分范围为0—103,主要评价因子包括执法力度指标、行政管理指标、实体法指标(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国际条约指标和公共义务指标(Public Commitment),其评价的条件也来自美国商会的指南。但相关权重和每个国家的得分,则是参考专家调查后依据个人经验判断得出的。Robert L. Ostergard,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评价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调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量化评价时,要考虑法律和法律的执行两个因素。4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进行国家竞争力评价时,将反映知识产权状况的子体系纳入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其中包括:对国民授予专利的年平均件数、授予专利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取的专利件数、平均每10万居民持有有效专利的件数、知识产权受保护程度;其中,知识产权受保护
程度是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取得的意向性指标。得分的取值范围在0—l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竞争力越强。5
基纳特和帕克采用打分法对各国专利保护水平进行研究,并确立了一套可操作并适于国际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保护范围、参与国际条约数目、有无侵害专利条款、执行机制和保护期5个指标,每个指标满分1分。每个指标下面又分n个二级指标,满足其中1个二级指标则获得1/n分,所以总得分多不为整数。得分越高表明某一国家专利保护水平越高。6
3.    See Belay Seyoum,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31
C olum. J. W orld B us. 51, 51-59 (1996).
4.    See Robert L. Ostergard, J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 n, 31 J.
I nt’l B us. S tud. 349, 349-360 (2000).
5.参见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
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页50。
6.See Juan C. Ginater & Water G. Park, 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 Cross National Study,
26 S tud. R es. P ol’y 283, 283-301 (1997).
46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401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