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类的都江堰小论文

造福人类的都江堰小论文
摘要:都江堰在2260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孕育出了“水早从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多年的快速发展,都江堰已经成为了当代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近10年的发展中,都江堰又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水危机的挑战,都江堰水利人将传承“人水和谐”、“以人为本” 的治水理念,弘扬李冰治水精神,在技术、制度、主体三个层面上推进水利现代化,为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都江堰持续发展
都江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是我国水利史.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在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它的发展历程,总结它的历史经验,展望它的未来前景,对于促进它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都江堰的发展历程及其巨大效益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民众于岷江出山口处,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早从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在此之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的2200多年时间里,都江堰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阶段。公元前157年,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穿澜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成为史载扩大都江堰潘区的第一人。经过唐宋时代的发展高峰,都江堰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到了当时成都平原的14个县,并逐步形成了冬季断流、春季淘淤的岁修制度。元明两代是都江堰堰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笼石” 与“铁石”两种治堰方法的反复争论与实践,使都江堰堰工技术和工程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趋于成熟。清代在治理和维护都江堰的同时,还形成了水费征收制度,并在整理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三字经”、“六字诀”、 “八字格言”。 近代以后,由于国运不昌,堰务不振,到上世纪40年代末,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仍然由历史.上的300万亩菱缩到了282 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水利进入了高潮迭起的快速发展阶段。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是都江堰的第一次发展高潮时期,灌溉面积扩大到了678万亩,成都平原的土地全部得到了浇灌。70年代在丘陵区掀起了都江堰灌区水利建设的第二次高潮,都江银水三穿龙泉,使近400 万亩土地脱离干旱,灌区灌溉面积扩大到了858万亩。当前,以正在建设中的紫坪铺水库和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标志的灌区第三次水利建设高潮的到来,
将从根本上缓解灌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并实现新增灌溉面积180万亩,节水灌面350万亩,节约农业用水23. 6亿立方米,从而为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在短短的50多年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发展到了1010万亩,是过去2200多年总和的3.5倍,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从1994年到现在的10年间,是都江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化的重要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供水量的不断增大,拉开了用水结构调整的序幕:超过前40余年投资总和的工程建设以及“ 数字都江堰”的启动,.为水利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灌区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出现,使水利管理开始向民主化的方向发展:都江堰水利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使水利管理开始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化:水价改革的稳步推进,建立了节约用水的经济杠杆,保证了水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四川省 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如果把都江堰水利的发展放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缓慢发展阶段是与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相适应的,而快速发展阶段则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同步。
显然,社会的技术经济形态决定了水利发展的模式。由此可以预见,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悄然来临的时候,都江堰水利必将朝着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这个阶段就是可持续发展阶段。跨过2260个春秋,都江堰已经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幅员面积2.32万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灌溉面积1500万亩,近期规划为1186万亩,日前实灌101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不仅满足了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为灌区的生活、工业、防洪、环保、发电、水产、旅游等用水提供了综合服务。目前,都江堰灌区的保灌面占全省总数的30%,人口占全省总数的27.5%,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28. 3% (其中水稻产量占全省的31%),涞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的44. 6%,农业产值占全省30%,全省综合经济十强县中,灌区内占8个,都江堰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2.都江堰的历史经验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观都江堰持续发展的历程,有三条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基础。都江堰果 首三大主体工程的选址和 布局十分符合自然之道,它根据“水顺则无败,无败则可久”的治水思路,巧妙地
用了岷江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利用“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以“鱼嘴”分流分沙,筑“飞沙堰”泄洪排沙,凿“宝瓶口”限洪引水,三大工程相辅相成,浑然- -体,协调运行,达到引水灌溉,分洪减灾,排沙防淤的神奇功效。又由于渠首枢纽位于730米的海拔高程,对处于海拔500-450米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具有居高临下的建瓴之势,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道法自然” 、“ 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被具体化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则和“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等丰富的治水经验,被物化为杩槎、竹笼、羊圈、干砌卵石等传统工程技术。这些理念、经验和技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
慧和创造才能,开创了我国古代科学治水的先河,引领着都江堰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从李冰的时代-直走到了今天。
“以人为本”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对都江堰的保护和发展:都江堰的完善和发展,又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都江堰经久不衰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竹笼、杩槎等传统技术能够满足农业文明时代成都平原对水资源的需求,现代机
械化的水闸和标准化的渠系则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特征,民主化、法制化和数字化体现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对水利的基本要求。透过历史表象,我们可以看到,都江堰以其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在担负起为人类谋福利责任的同时,也使白己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虽然都江堰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它所秉持的“ 道法自然”、“ 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却依然不变。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关键。都江堰既是一-座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和造福于民水利工程。与长城、故宫等已失去现实功能的“固化文物”不同,都江堰不是作为单纯的文化景观而存在的,它是在任何年代、任何时刻都“正在使用着的水利工程",它是有若维系灌区数千万人民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功能的“活文物”。因此,在都江堰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既要重视“天人合一”、“人水和谐” 的理性目标,又要考虑与.人类生存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的现实目标,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去保护,在维护历史文化神韵的同时,更加充分的发挥其现实功能,只有这样,都江堰才有存在的现实合理性,才能永葆世界文化遗产的神髓。历史的经验在都江堰2200年持续发展的历史中,更在共和国昌政50多年来都江堰高歌猛进的发展中,反复得到了验证,并成为最近10年来都江堰再创
辉煌的助推器,催生了灌区水利的三个战略转变:
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了由经验型管理向战略型管理的转变。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我们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水利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积极从战略的高度来深入研究灌区水利的建设与管理、改革与发展,形成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都江堰灌区 供水价格改革研究》、《数字 都江堰》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要成果,为实践新的治水思路,促进灌区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由重人轻水向“人水和谐”的转变。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都江堰不得不在数量上以扩大灌区规模和增加供水量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随着水资源供应紧张矛盾的出现,我们在发展理念上开始自觉地从单纯重视人对水的需求向实现“人水和谐”转化,采取了工程节水改造,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和节水灌溉措施,发
展节水农业:强化管理,变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优化配置水资源,协调处理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通过提高水资源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到重视的前提下,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
    在服务理念上,实现了由以我为主的被动服务向“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转变。灌区水利事业只有放在执政兴国第- - 要务中去谋划,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中去贯彻,放在促进和保障灌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中去落实,才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0年来, 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改变过去要服务对象适应我们为我们主动去适应服务对象,始终坚持以服务灌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灌区用水的均衡受益为目标,认真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严格落实面向社会的七项服务承诺和“五个必须、五个不准”的用水纪律,做到了使灌区广大用水户和各级政府满意,灌区水利事业也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尽管都江堰的持续发展已经使它成为中国水利的骄做,但同全国水利一样, 仍然在发展中面临着三大问题: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水量供应上,灌区人均和亩均占有水资源仅分别为1267m3和164
5m3,不但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还大大低于国际上公认的1700m3的缺水警戒线,全灌区每年枯水期缺水达5-7亿m3左右。在用水结构上,农业用水量仍然高达60%,工业(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用水分别只占9%和5%,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
    工程建设滞后于灌区发展的要求。由于灌区缺乏水源控制性工程,因而无法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另外,灌区工程配套不足、老化严重,又导致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据统计,灌区干集工程老化率为50.2%,支渠老化率为64.5%,水工建筑物老化率为39. 2%。由于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8%,输水损失十分严重。
    水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条块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用的最大化:按亩按计划供给的水资源分配模式,导致“大锅水”和浪费水的现象长期存在:供水价格远离供水成本,且水费收取困难,既不利于节约用水,又导致水利管理耗费得不到有效的补偿。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都江堰效益的充分发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3. 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都江堰水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5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94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都江堰   灌区   水利   水资源   用水   历史   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