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5.17
【字 号】浙政发〔2021〕12号
【施行日期】2021.05.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海洋资源
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21年5月17日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更好支撑海洋强省建设,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建设全球一流海洋港口为引领、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动力、以加强海洋科教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的海洋经济发展良好格局。据初步核算,2020年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200.9亿元、比2015年的6180亿元增长48.9%,“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约8.3%。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4.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到5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由9.2%提升至9.8%。海洋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海洋科教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海洋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实质性推进,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三,海洋开放合作拓展逐步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沿海省份中仅位居中游,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海洋创新能力不够等。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开放意识,坚持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开放新举措,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特亮点,加快提升海洋经济实力、海洋创新能力、海洋港口硬核力量、海洋开放水平和海洋生态文明,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战略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海洋经济、海洋创新、海洋港口、海洋开放、海洋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设成效显著,主要指标明显提升,全方位形成参与国际海洋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海洋经济实力稳居第一方阵。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8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5%,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三产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建成一批世界级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集。
  ———海洋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前列。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3%,在浙高校1个海洋学科(领域)达到“双一流”建设标准,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机构达到43个,省级涉海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达到35个,省级以上海洋产教融合基地达到3个,建成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海洋领域省实验室实现突破。
  ———海洋港口服务水平达到全球一流。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以上。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3亿吨,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00万标箱,稳居全球前三,全球重要港航物流枢纽地位更加稳固。港口自动化码头泊位达到5个。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全球前8位。
  ———双循环战略枢纽率先形成。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成效显著,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达到260条,中欧班列达到3000列,江海联运吞吐量达到4.5亿吨,集装箱海铁联运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西向布局陆港42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率先形成。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标杆。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保护管控,近岸海域水质优良
率均值较“十三五”期间提升5个百分点,建成生态海岸带示范段4条、省级以上海岛公园10个,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近岸滨海湿地面积不减少,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达到84%以上。
  至2035年,海洋强省基本建成,海洋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海洋生产总值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全面建成面向全国、引领未来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海洋中心城市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形成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临港产业集,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海洋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海洋海岛生态环境质量国际领先,拥有全球海洋开发合作重要话语权。
 
二、构建全省全域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
  (一)“一环”引领。即突出环杭州湾海洋科创核心环的引领作用。统筹环杭州湾区域城市科创人才资源,以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专项为抓手,强化科创大走廊辐射引领能力,夯实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聚焦海洋“互联网+”,发挥杭州、宁波温
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为主平台,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阿里巴巴达摩院等高校院所,加快重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专项。聚焦海洋生命健康,强化杭州生命健康创新中心地位,打造高端医疗装备及器械和康养服务集聚高地,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科创生态。在宁波、绍兴、舟山等地打造一批海洋新材料基地,建设一批海洋新材料“高尖精特”实验室、研发中心。
  (二)“一城”驱动。即全力打造海洋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宁波国际港口城市优势,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引领,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重点,坚持海洋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推进,支撑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做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引育一批国际知名涉海涉港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动杭州、舟山共建海洋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打造国际海洋港航、科研、教育中心。推动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突破发展,集聚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服务、法律咨询等平台机构,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事务国际合作,挖掘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活化石”文化,积极参与海洋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国际海洋文化交流中心。联动推进舟山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三)“四带”支撑。
  1.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沿海高铁打造产业创新轴,加快聚集创新和产业资源要素,优化重要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滨海城镇布局,推动甬舟温台四地协同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加快形成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产业集、企业集、产品集,高水平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发展带。
  2.生态海岸带。协同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绿通道联网、文化资源挖潜、生态海塘提升、乐活海岸打造、美丽经济育强六大工程,统筹建设绿生态、客流交通、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美丽经济五大廊道,率先建成海宁海盐示范段(河口田园型)、杭州钱塘新区示范段(滨海都市型)、宁波前湾新区示范段(滨海湿地型)、温州168示范段(山海兼具型)等4条生态海岸带示范段,成为浙江美丽湾区的窗口。
  3.金衢丽省内联动带。创新海洋经济辐射联动模式,加快宁波舟山港硬核枢纽力量沿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及西延工程拓展,全面强化与金华、衢州、丽水合作,提升金义都市区整体能级,加快建设义乌国际陆港、金华华东联运新城、金华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衢州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形成陆海贯通的交通物流、商业贸易、产业创新、生态文化区域新格局,成为全国海洋经济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
  4.跨省域腹地拓展带。立足长三角一体化与浙皖闽赣省际区域优势互补,以建设内陆省份新出海口为导向,进一步将海洋经济优势向内陆腹地延伸,深化与长江沿线及内陆省份的开放融合,畅通西南向联通江西、安徽、福建的综合交通廊道,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全面形成跨省域商贸物流网络。
  (四)“多联”融合。即山区与沿海协同高质量发展。加强衢州、丽水等山区与沿海地区协作联动,加强山区大花园核心区与沿海大湾区建设的协同互动,提升山区与沿海相互促进的开放合作水平。强化宁波舟山港与海港、长江沿线港口、其他内河港口在管理业务、航线航班、资本股权等方面合作,增强开放合作能力。联动海港、河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协同发展,推动江海、海铁、海河、海空、海公等多式联运统筹提升,加快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与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提升多式联运体系水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94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海洋   发展   创新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